猫的寄生虫病有哪些?

(1)蛔虫病

蛔虫病是猫,尤其是幼猫常见的寄生虫病。病原体是卡氏弓首线虫。

【病原体】成虫形态与犬蛔虫相似,只是猫蛔虫的颈翅短而宽,末端突然收缩。两颈翅外观呈梨形,雄虫有一根很长的相交刺。雄虫体长30 ~ 70 mm,雌虫体长40 ~ 120 mm。卵是70微米×65微米。卵随宿主粪便排出,10 ~ 15天后发育成感染性卵。猫吃了感染性虫卵进入小肠后,虫卵中的幼虫逃逸,通过肠壁、肺、气管迁移,再回到小肠发育成成虫。如果感染的虫卵被运输宿主蚯蚓、蟑螂、鸟类和啮齿类动物食用,可在这些动物的组织中形成包囊并存活,但不发育。猫吃了这些运输宿主后,幼虫在肠道内逃逸,通过上述过程发育成熟。没有子宫内感染的报告。

【症状】幼虫移行可带入细菌,引起腹膜炎甚至败血症、肝损伤、蠕虫肺炎。一方面,成年人摄入动物营养,会造成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另一方面可以机械刺激动物腹泻、呕吐、梗阻;它还会释放毒素,导致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卫生条件,粪便中见虫或粪便中检出虫卵作出诊断。

【治疗】抗蛔虫药物很多。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驱虫药。(1)甲酸哌嗪(曲益灵)40 ~ 60mg/kg体重,口服1次,2天。

(2)阿苯达唑(肠产毒性清除)每公斤体重10 ~ 20mg,口服一次。

(3)甲苯咪唑(5 ~ 10 mg/kg体重)口服一次。

(4)左旋咪唑(5 ~ 10 mg/kg)应在喂养后口服,必要时1周后再服一次。

(5)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200微克,皮下注射,效果很好。

(2)钩虫病

该病是由鳞翅目和猪屎豆属线虫感染引起的猫常见肠道寄生虫病。

【病原体】狭头钩虫淡黄色,仅向后弯曲,口囊发达,口囊前缘两侧有半月形切割板。雄虫体长6 ~ 11毫米。交叉伞的伞骨对称,两个交叉的刺长度相等,末端锋利。雌虫长9 ~ 16 mm,末端尖锐多刺。卵呈钝椭圆形,无色,含有几个卵细胞。

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发育成感染性幼虫1周。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口腔感染。幼虫也可通过皮肤侵入静脉,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经呼吸道、咽、喉进入消化道,在小肠内定居,发育成成虫。

【症状】幼虫可出现瘙痒、皮炎及由此引起的感染症状,大量幼虫迁移至肺部可引起肺炎。肠寄生期间可见出血性贫血和腹泻,吸收不良导致营养不良,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如贫血、腹泻、黑炭便、营养不良等。,结合粪便漂浮法检测虫卵,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见蛔虫病。

【预防】保持猫舍(笼)整洁,定期驱虫。

【卫生】幼虫可侵入人体皮肤,引起蠕动病和劳氏综合征,应引起重视。

(3)猫的广州管圆线虫

是由猫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内寄生感染了猫的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猫是唯一确定的宿主,野鼠和其他啮齿动物常可作为运输宿主。

【病原体】病原体为猫广州管圆线虫,呈丝状,乳白色。雄虫体长4 ~ 7毫米,交配刺略有不同。雌虫长约9毫米,外阴在肛门前,尾端钝圆。鸡蛋大小约为80微米×70微米。粪便排出的一期幼虫体长360 ~ 400微米。雌虫在肺泡管内产卵,卵进入相邻的肺泡孵化成一期幼虫,经气管至咽喉进入肠道,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中间宿主是蜗牛和蛞蝓,运输宿主是啮齿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猫通过进食中间宿主或运输宿主而感染。被吃掉的幼虫在肠道内逸出,经过腹膜和胸腔,行进到肺部,大约需要8-9天。约1个月后可成熟,存活4 ~ 9个月。

【症状】轻度感染通常无临床表现;中度感染可见咳嗽、打喷嚏、厌食、气短;严重感染少见,但症状严重,如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腹泻等,常导致死亡。尸检发现肺表面有1 ~ 10mm的灰色结节,内含虫卵和幼虫,成虫在远端细支气管内。有胸腔积液。

【诊断】根据呼吸道症状,用贝尔曼法发现幼虫,尸检在肺结节内发现虫卵或幼虫,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

1.左旋咪唑每日剂量为100 mg,隔日1次,共使用5次。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呕吐等副作用。服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以减少副作用。

2.苯并噻唑的剂量为20 mg/kg体重,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每5天可重复1个疗程。

3.伊维菌素的剂量和用法见蛔虫病。

【预防】防止猫吃中间宿主和过境宿主。

(4)猫肺毛细线虫病

该病是由肺毛细线虫引起的猫呼吸道(支气管和气管)寄生虫病。

【病原】成虫小,乳白色,雌体长1.5 ~ 20 mm,尾部两条,交配刺一根,交配刺有鞘,鞘上有小刺。雌虫体长20 ~ 30 mm,外阴开口靠近食道末端。卵圆形褐色,卵圆形,大小59 ~ 80μ m× 30μ m× 40μ m,两端有卵栓,壳呈颗粒状或纹理状。雌虫在肺部产卵,上至咽喉,进入消化道。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30 ~ 50天发育成感染卵,动物食用感染卵而感染。幼虫在肠内孵化,然后钻入黏膜,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仅需7 ~ 10天。幼虫钻入肺泡并在此发育成熟,成虫寄生于细支气管、支气管和气管。

【症状】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严重感染时加重。

【诊断】通过大便、痰液检出虫卵,结合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应注意虫卵和旋毛虫的区别。肺中毛细血管卵小而细长,表面有明显的凹点。

[治疗]

1.左旋咪唑5 mg/kg体重/天,口服5天,停药9天,再重复治疗2次;或以4.4毫克/公斤体重/天的速度皮下注射两天,两周后以8.8毫克/公斤体重的速度皮下注射。注意事项请参考猫蛔虫病的治疗。

2.伊维菌素的剂量和用法见蛔虫病。

【预防】注意清洁,消灭易感动物。

(5)绦虫病

绦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寄生在猫小肠的各种绦虫引起。

【病原体】寄生在猫身上的绦虫主要有带绦虫、豆状带绦虫、白桦带绦虫、旋毛虫带绦虫等。大多数绦虫是平带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节、颈节和体节,体节的数量因昆虫种类不同而异。昆虫长短不一,短的一只,长的几米,长的几米。

绦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即虫卵排出体外,发育成六配子幼虫,被中间宿主吞食后继续发育。猫通过食用中间宿主或其器官而感染。大多数绦虫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绦虫需要两个中间宿主。虫卵排出后发育成钩虫,钩虫被第一中间宿主摄入后发育成原虫,再被第二中间宿主摄入后发育成裂头蚴。猫是通过摄入第二中间宿主感染的。旋毛虫带绦虫和白桦带绦虫就属于这一类。猪带绦虫寄生在中间宿主体内,称为中间带绦虫期。它寄生在中间宿主的器官内,对动物的危害大于成虫,如囊虫病和棘球蚴病。

【症状】症状为慢性腹泻、肠炎。腹泻和便秘交替,呕吐,消瘦,生长迟缓,肛门瘙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寄生虫数量有关,寄生虫数量少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肛门周围节段的发现、粪便、活动环境、粪便中虫卵的检测,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

(1)槟榔溴甲烷0.4 ~ 1.0 mg/kg体重,先禁食后给药一次。过量会引起呕吐和唾液分泌增加。注射阿托品可以控制这种副作用。1岁以下的猫,患有肠炎、心力衰竭或循环障碍的猫禁用。

(2)吡喹酮5毫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对各种绦虫有效。这种药安全范围广,副作用小,服用前后不用禁食。

(3)阿苯达唑20毫克/公斤体重,腹腔内给药,对猫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有效。

(4)氯硝柳胺70 mg/kg体重,一次口服。服药前禁食12小时。

【预防】避免猫咪食用未煮熟的动物内脏、鱼类等。,并禁止喂食生的食物。因为内脏和鱼肉中可能含有多种绦虫。定期驱虫。

【公共卫生】有些绦虫,如细粒棘球绦虫,是人体病原体。接触动物时,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处理粪便时要特别小心,避免绦虫病传染给人。

(6)肝吸虫病

猫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猫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病原体】猫华支睾吸虫形态与华支睾吸虫非常相似(见犬病),体长7 ~ 12mm,宽2 ~ 3mm。嘴巴吸盘和肚子吸盘一样大。睾丸分裂分叶,斜排在虫体后方1/4处。鸡蛋大小为30× 11mm。第一中间宿主是鳞翅目,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类。

【症状】有少量寄生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寄生量大时,食欲下降,身体消瘦,腹泻,腹水,有时可见轻度黄疸。病理变化可见于卡他性胆管炎和胆囊炎、肝脂肪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

[诊断]用沉淀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治疗]

(1)吡喹酮20 ~ 30mg/kg体重,口服或注射一次。

(2)噻苯达唑30 ~ 50 mg/kg体重,口服一次,连用3天。

(7)肺吸虫病

是由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引起的肺吸虫病。

【病原】成虫褐色,卵圆形,体表有短尖头。蠕虫长7.5 ~ 12.0mm,宽4 ~ 6mm,厚3.5 ~ 5.0mm。卵为金黄色或褐色,椭圆形,一端有卵盖,卵的大小为80 ~ 118微米× 48 ~ 60微米。

蛔虫在呼吸道排泄虫卵,通过咳嗽到达口腔,吞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钻入第一中间宿主蜗牛体内,发育一段时间后,离开蜗牛,进入第二中间宿主蟹和棘鱼体内,发育成囊蚴。猫吞了第二个中间宿主,感染了。幼虫在体内的迁移过程与猫的广州管圆线虫相似,在肺部发育成成虫需要35 ~ 40天。

【症状】咳嗽、咯血、喘息。

【诊断】在粪便或痰液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

1.噻苯达唑30 ~ 507 mg/kg体重,口服一次,每日一次,持续一周。

2.吡喹酮20 ~ 3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注射或口服。

【预防】防止猫咪食用生蟹、刺蟹。

【公共卫生】这种昆虫可以感染人,但不是通过猫,而是通过螃蟹和刺。

(8)猫的等孢球虫病

猫异球虫病是一种以肠炎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由寄生在猫小肠上的异球绦虫、里氏棘球绦虫等球虫和猫等球虫引起。

【病原】等孢球虫主要寄生在猫的小肠内,也寄生在盲肠内,偶尔也寄生在结肠内。卵囊大小为32~53 μm×26~43微米,呈椭圆形。其生活史与艾美耳球虫相似,即卵囊随意排泄,在适宜的温度下24小时或更长时间内完成孢子形成发育,猫通过吞食形成孢子的卵囊感染。内源发育发生在回肠的绒毛上皮细胞中,有时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潜伏期为7 ~ 8天,卵囊排出期为10 ~ 11天。

【症状】主要症状为肠炎,如腹泻、大便有粘液或血,脱水导致体重减轻。肠黏膜增厚、溃疡、脱落。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粪便漂浮法检测虫卵进行诊断。

[治疗]

将(1)氯胍以60/百万的剂量混入饲料中,连续饲喂15天。

(2)氨基脯氨酸以200 ~ 220 mg/kg体重的剂量掺入饲料中,连续饲喂7 ~ 12天。

(3)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9)猫的弓形虫

猫弓形虫病是由宫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多为隐性感染,但也有出现症状甚至死亡的病例。猫是弓形虫的确定宿主,人和许多其他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200多种动物是其中间宿主。

【病原体】速殖子呈半月形、烧形、弓形或椭圆形,长4-8微米,宽1.5-4.0微米,核位于中部或稍钝端。弓形虫在最终宿主的肠道阶段发育,即形成裂殖子、配子体和卵囊。在中间宿主中,进行肠的外部发育,即形成滋养体(速殖子)和包囊,包囊中的蠕虫称为缓殖子。宿主体内除红细胞外的任何有核组织细胞都会被侵入,并主要在细胞质中繁殖。有时它会进入细胞核进行繁殖。猫既是确定宿主,又是中间宿主,所以弓形虫在猫体内可引起上述两种发育模式。病猫排出的卵缝和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用水是主要传染源。人和动物吞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含有速殖子和包囊的动物肉、器官和奶,均可引起感染。母猫怀孕期间感染,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此外,病原体还可以通过受损的皮肤、粘膜和结膜感染动物。

【症状】轻度感染一般无症状。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肝炎、肺炎、贫血、白细胞减少、肌炎、心肌炎、脑炎、肠炎、流产等。

【诊断】主要通过检查粪便中的卵囊(肠道期)和抗体的血清学检查(全身感染)进行诊断。

【治疗】磺胺嘧啶,100 mg/kg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3 ~ 5天。

【预防】禁止喂生肉或未煮熟的肉,不允许猫捕猎其他动物。严防猫粪污染饮用水和饲料,避免人体感染。

(十)猫疥癣

猫疥癣是由猫后肛门螨虫引起的一种猫头疥癣。

【病原体】猫背肛螨的形态和生活史与狗的结节病相似,主要区别是猫背肛螨有背肛。结节病主要通过健康猫与病猫的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病猫接触或污染的物品、用具传播。

【症状】寄生部位主要在耳朵、面部、眼睑、颈部,出现脱毛、红斑、皮肤增厚。因严重瘙痒而自挠,可导致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影响食欲、消瘦。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需要取患病部位的皮屑来检测蠕虫。检查方法请参考犬疥癣。

[治疗]

(1)伊维菌素200 ~ 400 μ g/kg体重,皮下注射,7天后再次注射。

(2)用50/百万浓度的溴氰菊酯洗澡,7天后再洗一次澡。

(3)用2%的硫磺石灰水药浴,7天后再药浴。

【预防】定期使用杀螨剂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