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美国经济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世界经济界的广泛关注,认为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走吧。美国经济长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高科技产业、适当的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从4月1991到今年3月,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96个月,远远超过了战后9个扩张期50个月的平均水平,是美国战后第三长的经济扩张期,而且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的迹象。这一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很多人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美国《时代》周刊甚至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几十年难得的好时光”,是“世纪之交最引人注目的事情”。那么,美国经济为什么持续增长?这是否意味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第一,美国这次经济扩张的新特点

与以往的经济扩张相比,美国的这次经济增长有许多不同的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信息产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主导因素。美国这次经济扩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英特尔、微软等大公司的超常规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信息产业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据统计,美国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部门对GDP的贡献率为27%,而民用住宅和汽车这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同时,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美国原有的“夕阳产业”得以复兴,许多传统经济部门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事实上,每一次经济扩张都会伴随着一定的科技进步,而这一次信息产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科技进步,所以美国的这次经济扩张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2.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由于经济持续增长,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日益紧张,失业率逐年下降,已达到20年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设计模型,价格水平并没有上升。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3%左右,是30年来最低的。

是的。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的理想状态,与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滞胀”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浓厚兴趣。

3.经济增速持续稳定,没有大起大落。根据美国前几次经济扩张的经验,前三年一般是增长的高峰,而这次经济扩张的前三年(1992-1994)平均增长率只有2.8%,低于70年代(5.2%)和80年代(4.8%)。呈现缓慢平稳的增长态势,但从1996开始,经济增速提高到3.5%以上,今年一季度增速甚至上升到惊人的4.2%。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经济指标仍在稳步上升,没有衰退的迹象。可以预计,美国的经济扩张将在这种稳定状态下持续很长时间。

4.金融市场异常活跃。与经济平稳增长不同的是,美国金融市场呈现“火爆”发展状态,股市、汇市、债市均一片看好,尤其是美国股市,自经济扩张以来,一直以年均30%的速度飙升,道琼斯指数再创新高,突破9000点大关。预计今年6月将突破10000点,这种在“三低”(失业率、通胀率、利率)、“三高”(汇率、股价、企业利润)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不仅在美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5.随着出口的增加,经济外向度大大提高。近年来,美国的出口增长明显加快,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美国的出口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多。过去十年,美国的出口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4倍。尤其是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从65438到0996年的服务贸易顺差高达734亿美元,几乎抵消了其当年40%的贸易逆差。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的外向度也有了很大提高。1996年美国外贸依存度高达30%,而1992年为25%。

根据这种经济扩张的新特点,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并总结了这种新经济的九大特点:知识化、数字化、虚拟化、单元化、一体化、全球化、产业一体化、消费与生产一体化、社会失衡和新变化。他们认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逐渐削弱了原本制约经济周期性扩张的各种内在因素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全球化延长了经济周期的活力。美国的这个新经济时代,其实和我们讲的知识经济时代差不多。它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以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为基础,通过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这种知识经济在美国已经成为现实,而中国正处在进入这个时代的门槛。因此,研究美国实现知识经济的原因以及美国政府为此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美国当前经济扩张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这种高科技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驱动力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根据研究,像微软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每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可以创造6.7个新工作岗位,而像波音这样的传统行业每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只能创造3.8个新工作岗位。这是因为高科技行业的员工都是高薪的,他们有能力购买豪车和高档房子,可以有效刺激社会需求,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2)高新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潜力。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延长生命周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也使企业能够在网上进行营销,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减少库存,防止生产过剩等。,缓解了过去经济周期中企业生产能力往往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3)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会引起通货膨胀。高科技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初期投入大,但用于销售的实际生产成本很低,如计算机芯片和软件。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环,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下降,反过来进一步刺激需求。据统计,美国的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每年以25%的速度更新和减少,从而抵消了劳动者尤其是高科技职员工资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由于上述特点,美国政府非常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包括(1)成立了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平行的国家科学委员会,由总统担任主席,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2)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激励力度,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实施终身教育,“为每个人提供把握机遇的技能”等等。自1993以来,其对高科技设备的投资年增长率一直在25%以上,极大地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2.有利的国际环境。

冷战结束后,国家间的军备竞赛变成了经济竞争,发展问题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大幅削减军费,加大科技投入,将军事研发与民用项目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美国的这次经济扩张,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和平红利”。

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签署后,世界范围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克林顿政府将美国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转变为更加务实的“公平贸易”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增强美国综合竞争力的对外经济措施,对美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加强了1988综合贸易法案和301条款的实施,向其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其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

市场造成了日本、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许多贸易摩擦。同时,美国经常使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成为世界上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最多、涉案金额最大的国家。美国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国内产业提供保护,以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但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大旗下,却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⑵实施“国家出口战略”,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克林顿政府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开拓海外市场,在对外经济政策中把扩大对外贸易放在优先地位,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确定了六大重点出口产业。为了实现这一政策目标,克林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革机构设置,为出口商提供全方位服务;扩大出口融资预算,拓宽融资渠道,为出口商提供资金支持;放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加强政府经济外交,积极开拓主要新兴国家市场。这些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美国出口增长率从1992到1996为8.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美国从1996的制成品出口为522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自1987以来,美国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5%以上,因此出口增长在美国这次经济扩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3)积极开展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近年来,美国一直积极倡导和推动发展包括APEC和NAFTA在内的多边贸易合作,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关系,扩大和稳定出口市场。与此同时,美国也对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非常感兴趣。美国商务部在1994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乌拉圭协议能够全面实施,美国每年将受益100-2000亿美元,增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美国不遗余力地推动该协定的实施,以便为其竞争激烈的产业赢得进入更广阔市场的机会。

3.成功的国内经济政策。

克林顿的经济政策是一个综合的产物,混合了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合理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既反对自由放任,也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用克林顿的话说,就是走“第三条道路”。

(1)财政政策。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把减少财政赤字、克服宏观经济失衡作为首要施政目标,但他采取的具体政策与历届政府不同。首先,他敢于向富人增税,顶住了各种压力,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他没有简单地从总量上控制支出,而是进行结构调整,各种财政支出有增无减,具体包括加大对高科技领域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素质;削减国防预算支出和联邦行政开支;减少生产性支出,鼓励私人投资等等。

美国政府采取的这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联邦财政赤字一直在下降。据统计,1992-1995这四年的联邦财政赤字分别为2903美元、2549美元、2030美元和1638美元。预计美国将在下世纪初实现预算平衡。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那么

(2)货币政策。面对削减财政赤字的压力,联邦政府不可能通过过多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货币政策成为调控经济的最重要手段。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上台后,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保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首先,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心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而要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牺牲经济增长;其次,调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一是将传统的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改为实际利率,然后将两者视为同一目标;再次,不采取通货膨胀时紧缩、失业时扩张的“相机抉择”理论,而是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即不把货币作为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手段;最后,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稳定,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事实证明,美国的货币政策是极其成功的,特别是从2月1994到2月1995,美联储七次提高短期利率以抑制经济过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的这种持续增长贡献很大。

第三,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美国的这次经济增长给世界经济界带来了无尽的话题。我们也应该认真研究它,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以保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把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带入21世纪。

纪。

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美国的这一经济增长过程表明,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根本保证。

屏障。采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可能使经济在短时间内获得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而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与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东亚金融危机也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导向、自身利益最大化、产权关系清晰的企业,建立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完善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

(2)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留给市场,不要人为给市场发挥作用设置障碍。

事实证明,过度放任和政府过度干预都不是好事,必须找到政府对经济的最佳宏观调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放弃对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迷信,尊重市场经济本身的客观运行规律,借鉴东亚模式。

培训,建立政府间接经济调控机制,避免直接干预市场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当然,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否则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失去机会,处于不利地位。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将决定其经济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1)建立中国的创新机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发展高科技最重要的是立足国内市场,单靠引进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在科研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产生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成果。

(2)发展风险投资业,加快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用常规的投资方式是不可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我们必须学习外国的成功经验。

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促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中国的微软和中国的英特尔,建立中国自己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⑶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政策。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优秀的科学和管理人才,就不可能产生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和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因此,我们应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中国的高科技人才。

3.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

面对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把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

(2)继续改革金融体制,积极开放金融市场。美国是世界上金融体系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都是金融市场开放度差或者开放方式有问题的国家。所以,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自由化,防止金融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怎么开放,什么时候开放。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时间表继续改革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地开放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