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属于什么哲学范畴?
马克思的文化观及其现代价值意蕴
2016-07-07 10:31来源:人民论坛作者:郝春玲
“文化”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特别关注的理论点之一。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提出实践是文化的真正源泉,认为文化是人化自然和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认为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和把握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和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文化自强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A8文献识别代码A
马克思文化观的形成过程
自17、18世纪启蒙运动爆发以来,“文化”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对象。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倡导者希望通过这场探索“光”的运动,带领世界走出充满教条、非理性和盲目的黑暗时期。这一时期倡导的“文化”概念,关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创造活动和结果,关注的是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19世纪,随着德国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概念逐渐转变为人类精神和观念的发展。德国启蒙运动丰富的思想理论成果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德国古典哲学家代表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的思想影响尤为突出。
人的主体性是康德深刻而系统地研究“文化”的理论基础和基石。康德指出,人之所以能为自然立法,是因为他是理性的存在,而这个“理性”就是文化,也正是因为有了文化,人才有了自由选择目的的能力。对于“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康德指出,文化是“我们人类理性本源的终极目标回归自然”。
康德关于“人的目的”的论述得到了马克思的特别关注和认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德国唯一的实践解放是从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理论中解放出来”。可见,康德的文化哲学在理论上给了马克思一些启示,引发了马克思对“文化”概念的思考和理解。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是以康德的文化思想为基础的,两者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理性发展是以“理性”的存在为基础的。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的使命中有一个稳定的特性,黑格尔所指的特性就是“精神”。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交汇的结果。
“劳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黑格尔意识到“劳动”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但黑格尔所谓的“劳动”是指人的抽象精神活动,而不是具体的实际劳动。受黑格尔“劳动”思想的启发,马克思把文化看作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作品”。受黑格尔文化思想的影响,马克思早期的文化观仍然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马克思仍然从唯心主义的角度看待文化,认为文化是一种精神。
费尔巴哈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的哲学思想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权威地位。费尔巴哈指出:“现代哲学的任务是实现上帝和使上帝人化,即把神学转化为人本主义,把神学溶解为人本主义。”费尔巴哈的思想使马克思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待文化,认为文化是人创造的。此时,马克思已经开始摆脱黑格尔的“理性”文化思想,逐渐从“人”和“人化”的角度考虑“文化”。
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充分体现了人作为主体能够对象化自己的本质力量并产生客观物质结果的思想,表明人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区分“人”和“动物”。可见,此时的马克思已经确立了“文化就是人化”的思想,但他还没有实现从“历史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发现,《哲学中的贫困》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搞清楚了。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文化本身,而是聚焦于文化的根源——物质生产实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深刻阐释了物质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源这一思想。马克思认为,文化和社会中的其他物质财富一样,是建立在人们具体的物质实践劳动基础上的。从历史唯物主义和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分析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动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和确立。
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构成
马克思的文化观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阐述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要表达的文化思想内涵,始终贯穿着“人”、“人类社会”、“精神”。他指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文化的范畴不仅包括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意识和精神产品,也包括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广义的文化应该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
马克思在分析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劳动是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劳动”创造了“文化”,这也为马克思在实践中生产文化的思想做了很好的理论展示。综上所述,文化本质的定义,即“文化是人化的”,是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的对象化。马克思所说的“人化”是“人”与“自然”的互动。一方面,人们通过实践活动给自然打上了人的烙印,体现了人的属性,从而使自然更适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外部世界也会反作用于人,不断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属性。鉴于“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象化自身本质力量的结果,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自然的统一。
在文化功能思想上,马克思主要着眼于以“人”和“社会”为主体。首先,马克思认为,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经济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同时,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整合无产阶级社会资源促进无产阶级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其次,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文化是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本质的有力武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批判武器”;同时,马克思指出,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在凝聚无产阶级智慧、指导其生产实践、巩固其政权地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和维护其根本利益的重要法宝和基本保证。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其文化思想从未脱离“人”的主题。因此,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其本质功能和属性。马克思文化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主体“人”的教育功能上,是主体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再到“自由人”转变的中介。通过文化教育,逐步确认“人”作为主体的本质,最终实现主体自由自觉的存在。
马克思文化观的价值意蕴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应该是一种“物质力量”,能够“推翻一切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抛弃、被鄙视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广大人民群众受到资本家的压迫和奴役,人们还处于“物的依赖”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文化作为“批判的武器”,应该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物质力量,为无产阶级及其革命运动服务。
马克思指出,文化作为劳动的产物,与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和手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其文化思想的价值意蕴。他认为,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是为自身服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作为主体的人“在整体上占有自己的整体本质”。④关注人,全面发展和解放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哲学建构的最鲜明特征。
文化异化及其根本出路。文化异化是指文化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偏离了其本质和目的,脱离了人,成为与人对立和孤立的异己存在力量。马克思在指出文化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文化会异化为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异己力量。同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是文化异化的根源。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赋予了商品属性,不再体现人的本质属性,而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的异己力量。因此,解决文化异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消除劳动异化的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即实现* * *生产主义。
在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将被视为异己的存在,与工人是对立的。马克思从劳动异化的角度指出了文化“异化”的必然性和绝对性,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文化异化会成为制约劳动者思维和创造的枷锁。
在私有制条件下,文化异化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工人的文化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一种存在,应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劳动”区分了“人”和“动物”,确认了人性。在《手稿》中,马克思把文化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自然科学作为对自然的科学认识,本质上不具有阶级属性。但在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利用其地位和资源优势,将自然科学打上资本主义的烙印,作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既得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科学不仅不再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力量,相反,它为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劳动价值提供了便利。同样,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意识形态,仍然被资产阶级所主宰,成为资本家控制工人思想、奴役工人意识的理论工具。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及其制度,而且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根除人的异化和劳动异化的途径是实现* * *生产主义。文化异化是劳动异化的直接产物。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认为解决文化“异化”的根本途径是实现* * *产品主义。马克思把* * *生产主义看作是扬弃私有制和文化异化的手段。在* * *资本主义社会,人可以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人性可以得到确认。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劳动异化和文化异化就无法“生存”。
马克思文化观的当代启示
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深刻意蕴,对于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文化自觉。“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人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其本质也应体现人的主体性。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和科学规划,强调尊重人民、服务人民、发展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和本质体现。文化自觉,实现对现有文化的独立理解、自我反思和自觉超越。强化文化自觉,必须立足现实,对当前文化的历史条件和内在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根本原因是实现文化自觉的过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文化的过程。
坚持对外开放,树立文化自信。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国际交往必然走向频繁化和常态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融合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经验和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发展。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充分肯定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本质和价值内涵。首先,要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坚信它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有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勇气和果断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勇气,在交流融合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改革扬弃,实现文化自强。马克思的文化观认为,文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摆脱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过程,即“扬弃”的过程。文化自强要求我们在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科学地批判和继承已有的文化成果,在改革和扬弃中实现对已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作出部署。深化文化改革的目的是扬弃现有文化中与指导当前实践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相冲突的因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符合时代精神、实践需要和人民需要的强大生命力和强大理论内涵,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化和多元化交融背景下的独特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实践表明,马克思文化思想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科学遵循。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文化思想为指导,探索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规律,找准建设文化强国的既有优势,认清建设文化强国的艰难挑战,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利时机,在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作者分别是Xi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和Xi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是陕西省社科基金“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A1)。
给…作注解
①[德]康德:《批判的批判》(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95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59,第12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7页,第203页。
编辑/王坤娜
[责任编辑:张磊]
标签:文化视野中马克思意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