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储存设施和设备的文件

中国仓库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我有516710262。一、中国仓库管理的发展趋势。

许多仓储企业逐步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大仓库的硬件投入。这包括仓库的建设和改造,购置新的货架、托盘、数字自动识别系统和分拣、加工、包装等新型物流设备,大大提高现有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作业效率,增加物流服务功能。二是加大仓库的软件投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仓库管理、商品销售、计费结算、配送运输、信息查询、客户管理、货物跟踪查询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可靠、快捷的物流服务。所以现代仓储业的发展有几个趋势:

(1)成功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都愿意与客户保持沟通,倾听客户的意见,因为他们知道,仓库运营必须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储存或发送合适的产品,实现产品的增值。另一方面,成功的企业将与供应商和客户发展真正的伙伴关系,从而受益于信息、相互商定的计划和双赢协议。高效和反应灵敏的仓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2)减少操作和压缩时间。未来,仓储中心的数量会减少,但每个中心的货物数量会增加。所以一方面未来的配送中心会更大,另一方面日常要处理的订单也会更多。这意味着发货频率的加快,收货、下单、拣货、发货操作的增加。这种趋势将对物料搬运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对叉车和传送带产生巨大的影响。

(3)仓库作业的自动化为了适应仓库作业的快速扩张,仓储业需要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例如,我们需要使用更多的传送带来长距离运输小件物品,并设置适当数量的重新包装站和装卸平台。此外,如果我们使用更多的自动分拣设备,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整体工作能力,而不需要建立额外的地方。因此,自动化设备将继续在附加值很少或没有附加值的操作中取代人工,如货物装卸。

(4)零库存和一体化管理。仓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零库存。这种零库存只存在于一个组织中,是指组织把自己的库存转移给供应商或零售商。科技发展到今天,零库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比如丰田的准时制生产方式,完全有效的消除库存,实现“零库存”。零库存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库存对象数量接近或等于零;二是库存的设备设施数量和库存的人工消耗同时趋近或等于零。第二种意义上,零库存其实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是库存集中化的表现。但在经济意义上,并不是来自通常意义上的库存物资数量的合理减少。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成本是库存成本。因此,仓储管理中实施一体化仓储,即整合社会、相关供应商、零售商、制造商、批发商乃至客户的仓储设施,实现企业库存管理的最优化。也就是说,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实施仓库管理,重建相关仓库管理的运作或实施。

(5)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管理。新科技革命以来,仓库管理人员已经把货物进出仓库的操作(包括接收、发放、分拣、发运)作为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然而,他们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很难及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无纸化仓储工作的实施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原则上,无纸化仓库意味着所有物流运动的电子化操作,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在产品识别、位置确认、数据输入和准确分拣中可能出现的传统错误。同时,电控系统还可以避免数据输入的延迟,即时更新库存,随时找到需要的商品。在美国,计算机被广泛用于仓库管理。可以简化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开发了很多成熟的仓库管理软件供企业选择采用。近年来,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库存管理网络化成为一种趋势。

二,我国仓库管理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具有明显的部门仓储业特征

我国自建立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来,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生产资料的流通已完全纳入计划分配轨道,企业所需物资只能按企业隶属关系申请,综合平衡后按各部门计划供应。为了储存和保管发放的物资,各部门需要建立仓库。于是,层层设仓、银行设仓的现象层出不穷,逐渐形成了部门仓库管理体系。当时部门仓储业的建立,对保证本部门的物资供应,完成本部门的生产建设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部门都是基于本部门的利益,很少顾及其他部门或国家的利益,再加上相互之间缺乏沟通,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因此出现了重复建仓、物资流通中转环节多、流通渠道不畅、库存高、物资损失浪费大、大部分地区有大量剩余储存、部分地区储存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二)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仓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但各地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仓储技术不断传入中国,使中国的仓储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自动化仓储技术引入后,中国的仓储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自动化仓库,如北京汽车厂和南宁拖拉机厂。同时,人们对仓储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逐渐重视仓储管理,注重引进先进的仓储技术,提高仓储人员的素质。但是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有些现代化仓库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比如各种先进的装卸设备,高层货架仓库,而且都是电脑管理。但是有些仓库还处于原始的管理状态,主要是人工操作。大部分仓库作业都是人扛在肩上,只有少量的机械设备。还有一种情况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机械设备和铁路专用线,但利用率不高,有些设备老化,有些过时,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更新,只好带病工作,隐藏着很多不安全因素。这种先进与落后仓储技术并存的状态还将长期存在。

(3)仓库量大。但是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是以行政部门为基础建设仓库,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设立仓库,使得我国的仓库拥有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仓库管理部门,也没有进行过全国性的统计,所以我国仓库所有权的底数不是很清楚。

国内虽然仓库很多,但是仓库管理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我们有些领导思想上对仓库管理不够重视。这类领导“手里有货,却不慌”是常有的事。他们专注于如何赢得货源。一旦货物到手并放入仓库,他们就认为一切都好了。至于库存物资怎么管理,他们不太关心。另外,我们社会上对仓库工作普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仓库不需要知识,不需要技术,导致仓库人员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仓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我国既定的仓储规章制度已不适应实际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管法》,我国仓库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不强,仓库内部的法制管理水平也比较低。第一,仓储用地并入工业用地的定性错误导致很多问题,因为仓储和工业无论是产业性质还是盈利能力都不具有可比性;二是原国家划拨土地的土地使用税较高;三是仓储用地土地出让金过高,需要一次性缴纳,增加了仓储企业和新投资者的前期成本;四是在置换仓储用地过程中,仓储企业同时缴纳土地增值税和土地出让金,制约了仓储企业的技术改造;第五,“租地建库”成为普遍现象,造成市场不公平。

(5)仓储人才缺乏。发展仓储业,不仅需要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还需要运营人才和仓储管理人才,这些都是目前国内比较稀缺的。据相关统计,2008年我国物流人才缺口为654.38+0.5万,仓储物流人才短缺也十分严重。

三、中国仓储管理现状的对策研究

近年来,由于物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仓储业正朝着仓储社会化、仓储产业化、仓储标准化、仓储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物流企业开始重视仓储设备的建设、人才的培养、法律的完善和整体供应链的管理,积极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降低客户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1)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努力升级现有仓库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仓储设备。既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网络。

(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市场体系。为了保证仓储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现代仓储体系。废除各种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规定,为仓储企业经营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3)加强仓储资源整合,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无法使用,影响了企业合理规划仓储资源的能力。为了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必须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与其他环节的紧密配合,也是提高仓储内部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仓储企业应不断完善其标准化体系。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库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仓库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仓储网络的有效结合,提高企业仓储信息化水平。

(四)建立健全仓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仓库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我国缺乏较为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需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仓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调整各项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建议制定和实施企业注册、土地征用、税收、交通管理等政策。,有利于现代仓储业发展,在仓库等级、仓储相关设备、仓储安全、仓储作业、仓储服务质量、仓储从业人员资质要求等方面制定国家标准,为现代仓储业发展提供条件和依据。有效管理仓储服务市场,制定信用管理措施;根据仓储安全、运营和服务的相关国家标准,组织全国大中型生产、流通等货主企业评选优秀仓储服务企业。

(5)引进和培养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仓储企业要发展,需要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自动化仓库管理机制。要实现物流设备的高效利用,需要有适宜的物流环境和科学的管理,这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目前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发达国家学习,邀请专业人士或高校老师介绍经验,传授知识,举办学习班等。,或者招技工院校的物流专业人才,尽快解决操作工和维修人员的不足。做好消化吸收,尽快国产化,满足市场需求。

第四,总结

仓库管理是对仓库和储存在仓库中的物资的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是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保证商品进入下一环节前的质量,是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节约流通成本、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和需求,仓库管理已经不是保管货物那么简单了。因此,合理的仓库管理将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

[1]李震主编。仓库管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齐二石。物流工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3]张三生主编。仓储运输物流。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4]梁军主编。仓库管理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