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从教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不爱提问。即使有问题,他们问的问题也没有质量。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助产士,可以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时,产生怀疑和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促使人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有问题,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主动探索某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自觉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化学本身是一门抽象的理论学科,学起来很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只有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有问题,课堂上积极互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下面我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新事物出现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接近和理解事物,并试图解释“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时,探索、研究、发现、发明、创造的行为很可能会相继发生。初三化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启蒙性的学科,蕴含着有趣且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教材的编排更是丰富多彩。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来说,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有千万个“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时候,老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提问热情,不要因为学生的提问很肤浅,甚至无关痛痒,而忽视甚至讽刺学生的提问,从而影响学生的提问热情,让学生变成“闷葫芦”。

第二,注重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创造学生发言的机会。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仅是学习主体,而且是“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学习活动的产生与学习情境密切相关,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学习认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指挥者,他们既控制着教材的处理,也控制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所以学生能不能提问,问题是否一针见血,都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

1,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有问题。

初三化学涉及很多基础理论和概念。以前的教材都是直接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降低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新教材中不再强调学生对一些具体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学生对基本化学概念的形成,强调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所以老师要思考提供什么材料让学生产生疑惑,才能深刻理解这些核心概念。

2.注重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

比如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作者首先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介绍了实验室制气体选择装置的一般原理,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让大家心中有个草图,然后给出仪器让学生实验。经过第一轮实验,学生们已经得到了多套发生装置:有的是试管或烧瓶,带有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有的用双孔胶塞,加长颈漏斗;少数学生也使用注射器。当然,有些同学的设备也不是很科学。这时候我让不同类型器件的设计师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器件,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分析他们器件的优缺点和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同学们发现了问题:有的发现自己的装置很简单,但是加药不方便;有些人发现他们的设备很难控制反应。这时,一个学生马上问:“老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简单的装置,可以随时控制反应?”我回答:你问了个好问题,这也正是我想问你的。根据实验平台上的仪器,请再次尝试,看看谁能成为最好的设计师。“学生的思维立刻又活跃起来,开始在实验平台上搜索。这时,有同学看到了桌子上破碎的试管。他们马上举手告诉我是他们设计的,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同学。在得到老师们的表扬和肯定后,他们的脸上明显露出了兴奋和自豪的笑容。

3.制造悬念,“逼”学生产生疑问。

悬念是兴趣不断延伸的迫切要求,是想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的渴望。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比如在讲浓硫酸的腐蚀性时,作者问:同学们见过黑面包吗?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有的问“在哪里?”有的问:“黑面包怎么做?”我悄悄做了实验,同学们觉得很神奇,都问:这是什么?糖怎么会变黑?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感到轻松,自然会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