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论文
幼儿园安全教育(一)
《幼儿教育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幼儿了解必要的安全卫生知识,学会自我保护。为了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减少孩子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为了孩子:?放手,不要看,不要担心看。?尽最大努力保护幼儿的安全。
第一,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
任何时候,安全工作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基本点。没有安全,其他一切无从谈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确保儿童安全的先决条件。所以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比如有的孩子有把小东西放进嘴里的习惯。在选择儿童手术材料时,我们都使用较大的物体,防止儿童将异物塞入耳、鼻、口中;外出活动时,我注意观察周围,仔细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站在关键点保护并随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保证儿童安全,保证教室每天通风清洁,保证桌椅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保证宿舍清洁通风,及时预防传染病;远离儿童药物。药物必须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并记下儿童的名字。坚持每日晨检,保证儿童不携带危险品入园,注意开水和饭菜的温度,防止烫伤儿童。
第二,安全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小班的老师,班里的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老师要把工作做到最小的细节。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来源于孩子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养成。对于孩子,一定要严格,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刻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意外。比如小班的孩子不懂得谦让,尤其是进出门、接开水时,经常推推搡搡,教育孩子自觉排队洗手、喝水、小便;上下楼梯的安全队列向右走;教育不跟随陌生人,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知道不要随便离开父母或群体;教育幼儿不要将手放在门、桌椅之间,以免挤压受伤;在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不要推、挤,一个一个滑,让孩子互相监督,保证孩子的安全;教孩子不要碰电插座,不要带刀,手工课剪纸注意安全,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剪刀;教育不放纸团,纽扣,拉链等。进入耳朵、鼻子和嘴巴;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相关安全知识,让孩子知道紧急呼救电话110、120、119的号码和用途,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呼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第三,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杀人事故的发生。
加强安全保护,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如果孩子能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发育水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锻炼身体,提高运动能力。另外,每个月进行安全演练,让孩子在演练中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救。
四、家庭密切配合,进一步深化儿童自我保护教育。
家长园,家长会等。用于宣传安全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并向家长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让家长了解和探索一些保护孩子健康的好方法,使安全教育赢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幼儿园与家庭的同步教育得以实施。
总之,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眼睛盯着孩子,孩子走到哪里,老师的眼睛就跟到哪里。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在幼儿园生活、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的各个方面,自然地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知道简单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证孩子的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第二部分
幼儿园的安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优先保障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的健康。”但由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有限,一些幼儿园只重视幼儿的被动保护,取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以保证安全,为了追求安全降低教育要求和标准,为了保证安全限制幼儿的活动范围,给幼儿紧紧系上“安全带”,忽视幼儿主动自我保护的主动引导,使幼儿无法自由活动、自由玩耍。这样的过度保护无异于没有保护。孩子的安全不仅需要大人的保护,还需要通过安全教育来落实。因此,我园将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知识技能。
一是要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幼儿园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分工明确,要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门卫、食堂、宿舍、值班室等重点部位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制度和问责措施;接送孩子有严格的制度。
(二)全面排查幼儿园内部安全隐患。幼儿园各类建筑,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公共场地等。进行彻底排查,加强对校园设施、老化电线线路的巡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处理,立即整改。内部能处理的整理一下,不能处理的请相关部门帮忙解决。
(三)严格控制保健、饮食,保证儿童健康成长。1,关闭购买渠道。采购人员采购的商品必须“三证”齐全,严禁购买“三无”产品。烹饪人员严格控制生产。。炊具管理责任在人,杜绝儿童食物中毒的发生。2、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方针,有计划地开展各种预防接种工作,接种率应达到100%。要坚持每年春秋两季给孩子服用中药,预防各种传染病,给家长讲授儿童口腔卫生的预防保健知识,给所有孩子进行口腔检查。3、细化健康检查工作。日常工作中,有目的的健康检查与不定期的抽查相结合,检查结果纳入教职工考核,与奖金挂钩。紫外线照射、开窗通风、餐具消毒等工作,责任到人,做到窗明几净,环境优美无死角,干净卫生无杂草,另外不定期对孩子进行卫生知识和安全防护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第二,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儿童正处于身心逐渐发育的阶段,缺乏社会和自然各方面的生活经验和常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虽然老师和家长都在想尽办法小心翼翼的照顾,尽量减少意外,但是要知道大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也要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把安全的金钥匙交给孩子更靠谱。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抓住日常生活中一切有效的环节,随机加强教育。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对孩子“眼观六路,口观六路”,“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看孩子在做什么”,从源头上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做孩子能做的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能避免伤害。比如让孩子养成吃东西、喝东西之前先摸摸、吹吹的习惯,可以避免烫伤嘴和手;走路跑步靠右走,过路口在红绿灯处走,可以大大降低与同行或被过往车辆碰撞的概率。把鞋带系紧可以避免摔倒受伤,吃鱼前把刺挑出来可以避免吞刺,吃饭时不笑不打耳光可以避免异物进入气管。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要相互配合,反复强调,持之以恒,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床。
(一)从环境中渗透安全教育
幼儿园的环境不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还为孩子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注重合理利用幼儿园环境资源渗透安全教育,可以使幼儿提高安全意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首先是设置安全标志。在幼儿园每个角落的墙上画出各种安全标志,让孩子在每天活动、放学、在校时,都能轻松自然地理解各种安全标志。二是开辟安全教育宣传栏。各班在家庭联系栏专门设立安全教育知识专栏,通过定期更换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教室内的互动墙上制作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我知道地震知识”等墙报,让孩子们在欣赏彩色印刷品、学习朗朗上口的童谣和通俗易懂的故事的同时,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理能力。三是创建安全教育小画廊。让孩子做幼儿园环境的小主人,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如“消防安全组画”、“活泼的十字路口”、“规划与标记”等绘画活动,既发挥了孩子的主体性,又为孩子提供了分享经验的平台,拓展了学习空间,强化了安全意识。
(二)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随机开展安全教育。
幼儿园的一天生活也离不开安全教育。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医生和老师要仔细检查孩子的口袋,提醒孩子不要将珠子、纽扣、棍子、打火机等危险物品放在口袋里,以免发生危险事故。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监督检查,抓住日常随机发生的安全事件,增强孩子的自我保健意识;孩子吃饭时,老师要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防止烫伤事故,教育孩子吃饭时不要嬉笑打闹,以免异物误食管子;提醒孩子开关门时注意安全,看手是否在门柜上。此外,老师用生活实例教育孩子,如随机拍摄孩子玩玩具、玩大型设备的野外绘画、VCD画面等,让孩子分析如何玩有危险、如何玩安全,通过真实场景的再现让孩子知道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在安全教育活动中,老师注重对孩子情绪安全的培养,让孩子在危险来临时不惊慌、不恐惧,有安全感。
(三)开展安全教育游戏,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成长,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我们要求老师创设与安全教育相关的游戏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情绪,引导孩子自主探索,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角色游戏中的岗亭、红灯、人行道安全标志等。都是设置的,让孩子扮演交警的角色,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知道坐车不要把头伸出窗外等安全知识。游戏中设置了电话。孩子可以学习拨打119,120,110等。,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应急措施,遇到意外可以求助。
第三,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指导孩子自我保护教育的基础。家长的工作是幼儿园和家庭的桥梁,幼儿园的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不仅要从包办代替中走出来,还要从放任自流中走出来,积极做好各种安全意识的宣传。并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让他们明白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幼儿园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工作落实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幼儿园必须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才能保障幼儿的安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安全教育第三部分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3-5岁,缺乏知识经验和独立行动能力,但活泼好动,什么都想看、想摸、想动,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接触到的危险事物的危险性,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是一个集体教育机构,不像孩子在家里可以一对一甚至几对一的教育和保护。幼儿园老师少,孩子多,一个老师要面对很多孩子。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量大,幼儿之间的互动多,使幼儿处于一个更加复杂多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人身安全的保障,其他的保障都将成为空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当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因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基于我这些年与幼儿相处的经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幼儿安全教育发展的看法。
第一,加强孩子的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者孩子被动接受“你不能做什么,你不应该做什么”。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不够,实践层面的操作在安全教育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表现为说教较多,孩子学习兴趣不高。一旦事情发生,幼儿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利用孩子的日常活动进行安全教育。
(1)利用“我身边的危险”的谈话活动,教育孩子避开危险的事情,不要做危险的事情。水、火和电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平常的活动中,告诉孩子不要玩火,不要在水边玩耍;不能玩电插头插座,不能玩电器;下雨时避免被闪电击中。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也不要在山坡或空旷的高地行走。不能向对方射出弹弓;不要爬树;不要从高处跳下;不要往嘴里放任何东西,以免中毒。如:“怎么喝水?”我倒了一杯热水,让孩子们说说。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高启说:“杯子冒着热气。天气一定很热。不能马上喝。”李欣怡说:“用你的手触摸杯子的外面。如果是热的,就不能喝。”李欣阳说:“喝水的时候也要先吹,再先啜,这样就不会烫了。”(2)通过看图说出“谁对谁错”,让孩子更了解安全规则。给孩子准备一些写有“热水、药物、食物、玩具”等安全和危险的东西的小图片,让他们分辨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比如孩子不能自己出园,也不能随便去上别的课;上下楼梯要一个一个走,不要推、挤,不要从扶手上滑下来;推门时,要推门框,不要推玻璃,也不要把手放在门下;骑行时不要在车内来回走动,也不要将手和头伸出窗外。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安全规则,比如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提高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预见性。
(3)利用“我会设计安全标志”的艺术活动,让孩子了解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伤害。孩子们缺乏经验,常常意识不到周围的危险。通过了解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志,让孩子知道可能遇到的危险和伤害,让孩子知道家庭、幼儿园、公共场所的潜在危险,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危险,以及如何避免或减少危险。让孩子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安全意识。比如,通过“我来设计安全标志”的活动,我们在班里的电视、电源开关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志;窗台上贴着禁止攀爬的牌子;楼道里贴着坠落危险的标志,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固定电话、手机模型等。被放置在活动区域的安全角落;安全地图,110,120,119都有标注。
(4)通过“讲故事”提高孩子的安全认知能力。安全教育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比如通过讲“小明迷路了”“不要跟陌生人走”“跟父母走丢了怎么办”这样的故事。、“当心坏人”等活动,让孩子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不要相信陌生人,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教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要自己锁门,不要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他们可以说,“我父母不在家,请稍后再来”,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样,孩子就能学会如何安全自救,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让自己安全。又如,通过“小手讲卫生”的故事,让孩子不仅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还告诉他们洗手可以预防疾病。
总之,通过对孩子有意识的日常安全教育,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和不幸,还可以提高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为孩子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注重环境安全,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方针》指出:“创造适合教育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儿童提供学习和表达的机会。古人云:“人性如丝。天染了就淡了,黄染了就黄了。“可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在儿童安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丰富孩子的安全知识。
(1)丰富物质环境中的安全教育我们要精心营造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受到生动、直观、形象、全面的安全教育。首先,让孩子通过环境潜移默化地获取安全知识。这就要求幼儿园在环境的创设中要注意这一原则。墙面设计中不仅有可爱的卡通人物和色彩鲜艳的图案,还有吸引孩子主动与环境互动的儿歌和小故事,如“打破罐子救朋友”、“小红小红帽”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安全知识。其次,幼儿园的室外环境设施也要定期检查维修。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贴上孩子自己的安全标志——大眼睛,可以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2)和谐有序的精神氛围中的安全教育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开展安全教育,使抽象的安全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孩子容易接受。比如在滑滑梯前,让孩子观看石膏熊、跷跷板、淘气猴子等安全情境的表演,灵活对比熊和猴子在玩耍前后的不同态度,让孩子一目了然如何正确玩耍,以免受伤。这样孩子玩大型玩具滑梯的时候就不会拥挤,前面的孩子还没有滑到底部离开的时候,后面的孩子也不会滑下来;玩秋千架的时候,会坐着不动,用手拉紧两边的秋千绳;玩跷跷板时,不仅要坐着不动,还要知道双手抓住扶手。玩小玩具玻璃球时,不要放在嘴里、耳朵里或鼻子里,以免受伤。蒙台梭利曾说:“听了会忘,看了会记,做了会懂。”老师要起到表率作用,用自己的教育行为感染每一个孩子。
第三,强化教师安全意识,加强教师安全引导。个别幼儿园老师为了避免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一味地限制孩子的活动,而不是深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缺乏积极主动的措施。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旦幼儿园班级发生意外,缝针出血或者扭伤骨折,幼儿园的老师很长时间都不敢带孩子出去,但这种做法是“堵”而不是“疏”。我们不可能因为安全问题而取消孩子的正常活动,降低基本的教育要求。老师不要抱着“少活动,少事故”的想法,禁止孩子从事所谓危险的户外运动活动,比如跑、跳、爬、“滑滑梯”、“荡秋千”。在手工和计算操作中,只允许孩子粘,不允许切,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这样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安全问题,还剥夺了孩子通过练习和操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因此,不能为了安全而“因噎废食”,而要辩证处理好安全与活动的关系,加强教师在各种活动中的安全提醒、引导和帮助,变被动预防为主动预防。
(一)、教师一定要树立“与其事后处理,不如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据调查,儿童事故往往是在教师粗心大意、缺乏一定安全知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心存侥幸,掉以轻心,以为“事故防不胜防,不可避免”,而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放手不看周围,环顾不放心”。同时,老师要引导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生命,学会珍惜生命。知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对生命不利的因素。对于这些不利于生命健康的因素,我们要学会区分,避免,处理,防止受到伤害。比如让孩子知道不能在马路上玩耍,过往车辆可能危害健康甚至生命;出门要懂得跟大人走。如果迷路了,不能跟陌生人走,要找警察叔叔、店员阿姨、门卫叔叔帮忙。知道保护动物,但是不要过多的和小动物玩耍,远离对人有害的动物。活动中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比如在洗手、上厕所的环境下,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保护职责,尽可能地避免危险。在很多活动中,老师要和大多数孩子保持近距离,两个老师要在不同的地方照顾孩子。老师在做户外活动时,尽量站在势力范围更广的地方,让所有孩子都在视线范围内,可以有效防止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2)教师要用语言随意提醒和帮助,培养孩子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生理学家认为,“习惯是一种自动的条件反射。”幼儿期的神经细胞反应时间短,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也就是容易形成习惯。大人要抓住这个教育机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幼儿年龄小,意识和自制力差,安全行为的培养不可能一两次教育就见效。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给予随机的指导和帮助,如活动前提醒幼儿,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指导和帮助,活动后进行必要的检查等。,通过定期提醒、引导和帮助,促进儿童良好的安全行为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和良好的安全习惯。比如画画的时候头太低,玩沙子的时候沙子向上扬。这时候,老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提醒和引导孩子的行为,尤其是看到孩子做一些比较刺激的事情,追逐,拿着危险品。老师要及时制止,既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又能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安全教育,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
四、家庭教育,形成安全教育合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伙伴。”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有些家庭对孩子的安全不够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没有做好防范,极易引发意外。比如家里的物品随便放,让孩子随便摸,随便玩;如果把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非常容易让孩子玩,引起家庭火灾。家里的一些药品、农药等物品随意乱放,孩子经常误食误饮。因此,在家庭中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获得相互合作和帮助。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向家长详细介绍项目的意义、目标、计划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还可以向家长发放“儿童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要求家长如实填写家中儿童的自我保护情况,从家长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幼儿园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关于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小常识,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为了让孩子练习“当我遇到危险时,我该怎么办?”在亲子活动中,幼儿园也要多设计一些安全游戏,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玩,让孩子感受到和家人一起玩的快乐,了解简单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巧。比如,对于流鼻血的孩子,向家长和孩子展示正确的处理方法:首先将头后仰,用干净的软纸或棉絮堵住鼻孔,然后用冷水敷额头,保持安静一会儿,不要动,等等。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安全教育会事半功倍。
(2)鼓励家长加强孩子的安全实践,强化孩子的安全行为。如果家长经常帮助孩子练习,有助于孩子建立稳定的动态定向,逐渐形成习惯。比如在“多吃安全食品,少吃垃圾食品”的安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用一封给家长的信,把这个安全信息传达给家长。同时,也希望家长以身作则,多吃安全食品,少吃垃圾食品,表扬和鼓励孩子适当的行为。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引导孩子看哪里有安全标志,比如:红色标志是禁止,黄色标志是警告,标志上的图案是什么意思,警告人们禁止什么。同时,家长提醒幼儿,一定要注意跟着标志走,以免发生危险。还有一些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物品,比如家里常用的消毒剂、洁厕剂等。父母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它的危害性。千万不要把不是饮料的液体放在饮料瓶里,以免被儿童误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婴幼儿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做出贡献,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确保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