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文化安全危机及其解决
西方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中国文化安全审视
西方国家分裂和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从未停止过。只是在军事和经济手段失败后,他们找到了更隐蔽有效的方法——消费领域的文化渗透。他们凭借各种先发优势和媒体的示范作用,竭力将西方的消费模式设定为幸福生活的标尺,将西方价值观包裹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包装销售到中国,以分化、削弱和改造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地位,破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种悄无声息的文化入侵,必然会给中国文化建设体系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循环带来严重甚至是“功能性”的损害。
(1)用经济手段植入西方文化,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在消费主义背景下,西方国家入侵文化的主要方式是利用经济手段植入其文化价值观,通过文化贸易进行文化渗透。以消费为媒介的经济领域的文化入侵,使得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事实上,消费和消费品本来就不涉及价值因素。问题是,消费主义分析语境下的消费不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加关注商品背后的象征价值和象征意义。消费主义逐渐将人们的消费欲望转移到被编码的商品符号价值及其象征意义上,于是人们购买商品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满足被激发和膨胀的欲望所形成的“虚假需求”,消费者在这种“欲望循环”中不断完成对商品符号系统的文化解码和实践认同。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知识和技术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劣势,所以西方国家有机会用经济手段植入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幸福生活的当代指控,消费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地溶解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同时,随着信息产业、信息、影视、甚至媒体的逐渐开放,广告背后隐藏着消费主义。通过媒体示范的作用,建议或鼓励人们消费某种商品,使所选择的西方社会价值观被大众一次又一次地消化吸收,从而成功地按照自己设计或希望的模式向中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形成对中国的文化侵蚀。中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传统手段已经无法应对来自经济和科技的挑战,面临集体失语的危险。
(二)利用网络媒体削弱我国公民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深层主题,其重要特征和条件是公民对社会主流文化的高度认同。在现实社会中,“文化认同和整合能力使政治有可能克服地域离心力,使其超越普通政治组织。”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使人们在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上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只有这种认同才能形成有效的整合能力。这种整合能力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所需要的凝聚力程度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1]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西方国家通常利用网络传播的话语权,通过制造国际流行时尚和名人消费示范来宣传自己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和宗教传统,严重冲击和消解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同时,长期接受西方文化信息的人,在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会逐渐受到影响,客观上削弱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在今天的中国,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一旦西方节日来临,媒体和网络都会竭尽全力炒作自己的页面。毫无疑问,这种做法确实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甚至缓解了消费者的工作压力,给他们带来了欢笑。然而,受这种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处理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时迷失了自我,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消费社会中似乎没有立足之地,这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由于这种新的文化渗透方式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快速性,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扭曲和错位了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抵制正统,用嘲讽的口吻否定理想,用游戏的态度看待人生,用狂欢来放纵自己”[2]他们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目标。这是极其危险的,给我国当前的文化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这种消费主义的文化渗透,不仅会削弱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而且会摧毁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主体人格。因此,消费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不容忽视。
(三)以文化贸易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文化输出战略,造成民族文化认同的逆转:文化贸易的发展为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进口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他们以跨国公司为前沿,大力推行文化渗透战略,让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以文化贸易的形式渗透到中国尚不成熟的文化产业中。在消费过程中,大量反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必然会培养出具有西方文化风格的消费群体。同时,西方国家标准的物质生活方式也会随着我国公民的消费过程系统地植入我国文化,进而消化我国民族文化。正如法国思想家所担心的,“通过电影,人们会逐渐熟悉美国的产品、美国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人们会失去对自己当地文化和传统的尊重”。[3]更糟糕的是,海外跨国文化公司进入中国,不仅会转变子公司员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还会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导致我国公民的生活方式日益“西化”。因此,在消费主义的介入下,“意识形态成功地征服了消费者,使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活动成为认同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实践”。不管我们承认与否,这种情况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严峻现实。一旦失去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消费主义必然会诱导“人们在审美趣味、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上趋同,这无疑会严重冲击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5]这种逆向的民族文化认同将严重威胁中国的文化安全。
当前实现中国文化安全的现实路径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找到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现实路径,无疑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议程。
(一)建立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文化统一战线,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安全: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多元文化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现实,我们的社会成员每天都在经历主流思想和多元文化的对抗,他们徘徊在两者之间,经历着痛苦的思想斗争。显然,仅仅依靠外部防范是不可能实现文化安全的。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化解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问题的关键。在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路径上,很多学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一言以蔽之,至少有一点是普世的知识,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统一战线。当然,马克思主义永远不可能是一个空洞的领袖。马克思主义必须“从被领导的思想体系中挤出一切颠扑不破的合理成分,融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文化力量”。[6]换言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并不是要绝对排斥其他文化。显然,任何文化对抗都不可能长久实现文化安全。要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合理弹性和张力,在解释外部条件的明显变化时要“灵活、适应、包容”...从而赢得成员的持续认可和忠诚”。[7]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才能以优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回应和平衡西方政治价值体系的冲击”[8],才能确保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