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的第一篇,发表的主要论文
新中国翻译理论的话语模式及其启示,《黑龙江社会科学》,第1期,2010。
生活文化的转向与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美学》第四期2010,NPC副本,全文转载。
活的文化及其对文艺的挑战,《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9期。
《空间诗学与翻译文学理论的合法化》,《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文学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5期。(文艺报,165438+2007年10月6日)。)
元批评的思维特征与学科定位,《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社会能量叙事与生态美学方法论》,《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文艺学》全文,人大复印,转载于2007年第2期。)
民族志,《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3期。
批判工程理论——新历史主义的当代意义,《文学理论研究》,第1期,2005。
(人大文艺理论2005年第5期转载)
《批判工程与批判的失败》,《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目录》)
《走向历史诗学》,《甘肃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观》,《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目录》)。)
《新历史主义与诠释学》,《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人大《文艺理论》2004年第4期转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目录》;入选2004年《中国学术年鉴》)
《论清末民初文学公共场的形成及其特征》,《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目录”)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诗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人大回复文艺理论文摘卡,2005年第2期。)
《论新历史主义的读者接受观》,《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论福柯解构史学对新历史主义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历史叙事与历史叙述》,《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人学与文论的再认识与互动建构,《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人大文艺理论2002年第4期转载)
《论新历史主义的轶事主义》,《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转向和语言学转向》,《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论巴赫金的历史诗学》,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观澜湖的原始终结,第4期,东方系列,2002。
《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文史哲》第5期,2001。
(转载于《当代作家评论》2001第6期)
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的悖论处境,《兰州大学学报》第4期,2001。
(新华文摘,第11期,2006 54 38);全国人大文艺理论网转载(第10号,2001)
意境的时空结构与审美功能系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2001。
(人大美学2001第9期转载)
《在历史诗学与文化诗学之间》,《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2001。
(人大《文艺理论》2002年第3期转载)
《论新历史主义历史文化诗学的作家主观观》,《燕山大学学报》第3期,2001。
《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效应》,《湘潭工学院学报》第4期,2001。
《论文学话语的实践》,《社会科学评论》第4期,1998。
中国古代文学本质观的范式检讨,宁夏大学学报,1998,1。
论傅必兴的语言结构和修辞系统,《兰州大学学报》第2期,1998。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6期,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