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一张纸。
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种,一味的顺从,看到父母有过错而不懂得劝阻,使他们做坏事是错误的,这是第一种不孝;家里穷,却什么都不做赡养父母,是第二种不孝;众所周知,第三是没有前途。
在《楼章》的句子中,龚和孟子谈到了。龚感到迷惑不解。他认为张狂和整个国家都说他不孝,但孟子和他交了朋友,所以他问孟子为什么。孟子回答说:“一般说来,不孝的人有五种;第一,懒不养父母;第二,赌博喝酒,花光了所有的钱却不赡养父母;第三,对钱吝啬,带着老婆把父母扔在一边;第四,倒行逆施,放纵欲望,让父母蒙羞;第五,平时勇敢无情,给父母带来麻烦。而张狂只是因为父亲做了错事,就承担起了报恩的责任而不被父亲接受,那么为什么不尽孝呢?让父亲做错事,那就是不孝。”
孔子曾说,如果你对父母不尊敬,那养猫养狗有什么区别?
从这个角度来说,孝顺就是用一颗尊敬的心去服侍父母,让父母丰衣足食,心胸宽广,身体健康,行为端正,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不让父母操心。如果父母有错,也要婉转直言。这就是孝顺。
有个典故叫“王翔卧鱼”,就是一个“孝”字的意思。
山的东南面有一座临猗城,北面有一条名叫小木河的河流。在这条河的中央,有一个三月九月不结冰的地方,冰水分界线画出一个人形。据传说,这是王翔躺的地方。相传西晋时,临猗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血脉很强的年轻人,姓王叫。今年冬天,他妈妈病了,很想吃鱼,可是那是九冬,到处都是冰天雪地。我能在哪里找到卖鱼的人?王翔很着急,也无能为力。有一天,他突然想到,鱼一定是怕冷,想去温暖的地方。我用我的体温融化结冰的水,鱼向我游来,我就抓住了鱼。于是他跑到河边,脱下衣服,在冰冷的冰面上刮着。冰融化了,鱼被抓住了。妈妈吃了鱼,康复了。这就是著名的王翔躺鱼传说。西晋这个年轻人的故事很感人。王翔成了中国孝道的典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孝顺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就是完全体谅父母,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父母。
当然,孔子不是第一个提倡孝道的人。在孔子之前,孝的观念就已经存在了。但孔子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孝道的思想家。他第一次从国家稳定和世界和平的角度考虑孝,认为一个人如果能遵守孝的原则,就不会犯作乱罪。孝是仁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能孝顺,那他绝对不是一个仁者。孔子用这种思想来教育他的学生,所以他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以孝顺著称,比如闵子骞。
闵子骞,山东人,据说小时候一直跟着父亲开车,穿着后妈刚做的棉衣,还冻得瑟瑟发抖。他父亲认为他是故意开不好车,大怒,举起鞭子抽了起来。结果棉衣被撕破了,露出的是芦花,不是棉花。父亲理解并决定与虐待他的妻子离婚。但是闵子骞跪在父亲面前,求他不要和继母离婚。他说如果他和继母离婚,他弟弟就会变成这样。父亲觉得有道理,同意了他的请求。闵子骞是孔子弟子中的贵人,是孔子孝道思想的具体实践者。
孔子对学生的孝道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没有违反,就是他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他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委婉的劝他们,劝他们却不理睬,依然一脸和气的服从。第二是“尊重和支持”。孔子认为只在生活上赡养父母是不孝顺的。他说:就像狗和马一样,谁都可以喂。就像对待狗和马一样不尊重地供养父母。所以尊重是孝的本质。第三是你三年没有改变你父亲的方式。孔子的孝体现仁,贯穿礼。他要求人们礼貌地对待他们的父母。死,以礼安葬;用仪式献祭它。“但是,孔子的孝既有古典的人道主义,又有愚孝,经过后世儒生的发展,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工具。自晋代以来,许多封建统治者也打出了“以孝治天下”的口号,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孔子的孝思想本身具有先进性和滞后性一样,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家庭团结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中华民族慈父孝的良好社会风尚。另一方面,他强调子女要绝对孝顺父母,甚至要求子女守丧三年。”三年不改父道”成为束缚子女的精神枷锁,对子女人格的拓展极为不利,发展为后儒家的“吃人伦理”。所以要正确理解孝道的含义。
所谓“孝”,就是尊重、爱护、孝顺。说到孝顺,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赡养父母,就是孝顺。其实畜禽还是懂得反哺的,赡养父母只是孝道最基本的一部分。除了对父母的孝道,还应该延伸和补充,对宗族的孝道甚至进一步延伸到对全民族的孝道。所以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孝,是爱的表现,是对国家、对亲人的真情流露,是人与我之间应有的责任,是人伦之时的亲密关系。孝道维系着老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代代相传的美德;孝顺是对生命真诚的感恩,也是无怨无悔的感恩回报。爱自己是孝,对家人是孝,对国家和民族是孝。所以,孝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对父母的孝顺,而应该从亲人开始,进而扩展到整个社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