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招聘指标不再以论文征集数量为依据。还应该有哪些硬指标?
大学导师的招聘一直没有硬性的标准。现在大学老师的问题频频影响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所以教育部出台了大学导师招聘的相关政策。根据之前导师的招聘指标,导师写论文的数量是最大的衡量指标,而最新的指标不仅包含这一项,还包含了很多其他的约束条件。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高校导师招聘的严格和规范。
那么有哪些硬指标呢?这次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 * *提出了十项硬指标。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
1.不允许单纯以刊物、职称、荣誉、资历来判断一篇论文的好坏,防止“以刊物论文章”、“以刊物代人论文章”、“以人论文章”。
这个指标首先把一些机会给了一些没有学历但是知识扎实的人。
2.不要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论文在国际期刊上一家独大。
判断国际期刊优越的标准有很多,但实际上国内期刊的地位很高,这就赋予了国内期刊一定的积极地位。
3.不得为追求国际出版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国,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该条规定,许多导师出版的期刊内容必须是积极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4.SSCI和CSSCI收录论文数、引用率、影响因子等指标不应简单与资源配置、物质奖励、绩效工资挂钩,防止论文被高额奖励。
很多大学老师的工资标准都是和论文征集数量挂钩的,所以很多导师为了工资疯狂写论文,而忽略了自己作为教学的本职工作,给大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个指标规范了这一点,对大学生的教学工作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很好。
其余指标在教育部官网公布,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