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构造学派的倡导者及其主要著作?

马兴元(1919—2001)1946年赴英,入爱丁堡大学,师从A. Holmes,1948年博士回国,195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岩石圈规划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地震危险性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学联合会构造地质学委员会委员等。1981年发表《松山构造变形——构造分析,重力构造》和《分析构造学》,建议将其列为分析构造学派的倡导者。

马兴元院士一生撰写了100多种著作,其中属于大地构造学的主要著作有:

(1)专著(含主编):

五台山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1957,地质出版社),地质构造图集(1978),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与构造分析(1981),中国活动地块运动与构造。地震出版社)、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大纲(1∶400万中国及其附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1987)、重力与构造运动(1988,地震出版社)等。

(2)纸张:

五台山中条山地区的一些新构造运动现象,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学术讨论会发言记录(1957),中国东部前寒武纪构造基本概况(科学通报,1960),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基本问题(地质学报,1961年1期),河南嵩山地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史及古构造类型(地质1984,第3期),中国地质历史中的裂谷作用(现代地质运动研究(一),1985),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地质学报,第2期,1987),逆冲推覆构造与解析构造观测研究。

七、选《构造地质学进展》是为了反映几所大学以外的中国构造地质学家的论点。上述中国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派的倡导者只是该领域的代表人物,实际上是一个观点不同的学术团体。学术界常用“百花齐放,五彩缤纷”来形容中国大地构造学派的花朵。其中,有的是几所大学的支持者或继承者,有的是各派理论之间的争论,或者有独立见解。它们对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贡献。其中,张、丁文江、翁、李四光、谢、朱森、张寿昌、李春雨等。,一些是后起之秀余德元,王宏镇,郭灵芝和李春雨。第三代中国大地构造学家活跃在当今各种地质前沿,并各自发表了代表作。

为了全面阐述我国大地构造学的理论观点,包括六大学派后继者的学术观点,特别是六大学派以外的构造地质学家的学术观点,80年代初,作者在科学出版社工作时,专门组织权威学者,邀请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编辑了《构造地质学进展》一书。他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了几所大学和其他构造地质学家撰写了28篇论文,发表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反响。虽然30年过去了,但应该算是中国构造地质学史上历史性的一页。

专辑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理论与发展——地质力学、多旋回、断块、镶嵌、板块、地洼、重力分析、历史大地构造;(2)评述现代大地构造理论的进展及其值得注意的趋势,以及80年代实施地球动力学计划的情况和前景;(3)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构造研究,以及海洋、深部地质和古构造研究;(4)铁、油等国家重点矿田结构研究;(5)遥感、数学地质等新技术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

该目录如下:

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任继顺,黄。

地质力学发展与探索中的问题吴刘询

断层和断块构造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践意义

镶嵌结构波动理论:张伯胜的王展

板块构造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大地构造理论。

王宏镇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地洼理论资料室的形成与发展

马兴元重力结构概述

现代构造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国外前寒武纪构造研究的现状与趋势马兴元肖庆辉

铁矿结构王树平和林冰莹

陈中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

朱霞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刘石油构造分析

海洋地质构造是目前全球大地构造的一个侧面。谢。

活动构造与地震

深层结构研究的现状一度诞生。

地球动力学概论-现状与展望何永发

崔,古构造研究现状综述

柏林全球构造格局中的火成岩组合

全球构造中的沉积作用李

柏林全球构造格局中的变质作用

矿田与矿床构造研究

褶皱断裂机制研究

遥感技术在构造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被马文普继承。

数学地质学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王百军李德清

古地磁刘春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近年来构造地质学教育的一些情况》周继元许仲禄

《当前国外大地构造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趋势》肖庆辉、卢星、周玉泉作者注1996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举办了大型成果展。在中国构造地质学展区,除了上述构造地质学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外,还展示了一些新的大地构造学思想和理论著作。他们虽然出版了专著,但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需要在地质实践中验证。从中国大地构造学活跃的学术氛围来看,呈现出理论众多、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