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语文课论文
如何教好语文,是我一直在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她在不经意间展现了自己的洒脱、深刻与机智、从容与大方。她的眼神、动作、话语、动作都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和正在听课的老师。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永远不会忘记的好老师。那是什么呢?第一,平时注重自知力培养。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精华。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备中外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知识。具有较高文学素养和深厚文学知识的教师会上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会很快提高。相反,教师的文学素养低,文学知识浅,学生很难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应有的教育。一堂好课不是因为教的技巧,而是因为老师的知识、思想、境界。你对文本理解有多深,对语言理解就有多深。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直接取决于老师的文学素养。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超凡的理解力,广泛的阅读,是教不出精美的语文课的。所以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博览群书,涉猎各个领域,读文学大师的文学作品,读儿童文学,读古代文学经典,读教育经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充实自己,教好语文。其次,要有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即语言应用知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言发生规律、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听、说、读、写知识、逻辑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也必须随着时代的需要和教材的更新而不断学习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拥有比语文教材更深更广的知识,更好地理解教材每一部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居高临下,正确处理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道理,通俗易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教好语文。二、课前深挖教材,认真备课,确定学习目标。不同的教师,受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对教材的控制和使用更是不同。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用教材教”“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我觉得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基础,研究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只有认识、阅读、学习新教材,课程标准才能落到实处。我们现有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桥梁”。充分利用教材,实施创造性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应该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来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即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人文主义是从中国人的角度,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感悟、人生意义等。渗透在教材中。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按照知识点的逻辑点编排,承载量大,知识点多,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学习。学习教材要掌握四点,即抓住特点、抓住重点、发现难点、分析疑点。”“特色”是指每篇文章的特点和风格,包括文体、结构和语言特征“重点”是指教材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难”是指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部分;“疑惑”是指学生阅读后可能产生的疑惑和歧义,仅从表面看。这样才能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有了教学思路,就要确定正确的学习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作出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提出的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维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难度是建立在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基础上。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只有当知识成为个人的信仰,成为一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他的人生、劳动、社会热情和兴趣的思想方向时,知识获得和知识深化的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世界观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新课程标准倡导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在教与学中的体现,是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的深度发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学生通过情感这一媒介往往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所以,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忽视情感交流的传授,就像只用一条腿走路。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备课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进入学生的角色,揣摩他们学习课文时的感受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学生读完这篇课文后对哪些点最感兴趣?学生通过什么方式理解课文的难点?学生喜欢我的设计吗?这样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合适?竞争,游戏,表演在哪里?小组讨论用在哪里?诸如此类的要提前预设,做到心中有数。当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没有学生发言或者学生回答或者乱来,让老师很尴尬的时候,老师有没有反思为什么?是学生还是他们自己?中国明代中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像医生用药一样。他们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情况开药,药的味道要不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抓一方’,结果就是‘很少杀人’”。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应该因人而异。要因人而异,学生备课时一定要做好准备。当你知道班上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决定备课时由哪个水平的学生来回答,也就是让学生做好准备,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并让他通过回答问题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的学习激情,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第三,抓住课堂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平时的积累,还是课前的准备,一切都会服务于课堂这一重要的教学活动。首先,找到一节课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要强调艺术。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在深刻把握其思想内涵、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新颖的开课形式,在开课过程中制造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异想天开,用生动有趣的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话题吸引学生,慢慢走进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比如我在教《恐龙灭绝》的时候,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恐龙的了解。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为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文字有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风格,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图。只有在思路清晰、条理清晰的老师指导下,反复读出有表情、有节奏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作者的情感变化和语言的音变,才能真正理解课文,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欣赏到课文生动的语言,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和人物在脑海中栩栩如生。阅读不仅培养阅读能力,对语言表达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读书如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美学老人朱光潜说:“用心读好诗,反复吟诵,细细琢磨,不仅要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掂量出整篇文章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之浸淫在自己的心灵和骨骼中,在我们动笔的时候,不经意地支配自己的思想和气势。”朱老先生的这段精辟描述,正是朗读的精髓。最后,扩展和延伸文本。语文课光学习品味是不够的。适度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比如我在教四个太阳的时候,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经过这节课的语言理解和阅读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无疑插上了翅膀。有同学说:“我要给鸟儿画一个绿色的太阳,让鸟儿栖息的家园永远茂密。”。总之,上好语文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好语文也非一日之功。语文教育专家尚有敬说:语文教师应该以学者的身份站在讲台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做一个学者型教师,做一个研究型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希望语文教学的政策更加宽松,标准更加科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那是教师专业成就和专业快乐的需要,是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乐趣的需要,是课程自我提升和学科尊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