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时事政治,三农问题的作文

可能有点过了。请剪下来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的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小康的基本标志是人均GDP不低于300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目前我们离这样的指标还很远,特别是1997以来,农民收入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地位。然而,农业、农村和农民已成为国民经济的软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我们要千方百计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稳定,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农民收入现状

从1996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而从1997开始,则逐年大幅下降:从1997到2000年,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4.6、4.3、4.0和2.1个百分点,但增速分别下降了4.4和0.3个百分点。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农村要达到小康水平要比城镇困难得多。统计显示,在所有居民储蓄中,城市和农村的比例是8: 2。2000年,城乡消费比例约为3: 1,9亿农民的消费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8%。1997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160元和2090元,比例为2.47: 1。到2000年,这组数字分别是6280元和2253元,比例为2.78: 1。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也很重。农民平均仅在税收上缴纳的金额就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如果加上各种费用,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目前农村的恩格尔系数是48%。要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平均要在40%以下,重头戏还是在农村。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

1.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有:

1.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收入。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收窄后农民收入增加有限。中国农业收入的60%来自种植。1996之后,农产品市场供需变化较大,导致价格走低。1997-1999三年间,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24.5个百分点,多个农业大省连年丰收,但除部分粮食按国家定购价定购和收购外,其他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真的很难”。到2000年,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农民收入增速下降了65438±0.5个百分点。这一年,仅农民家庭的净收入就比65,438+0,995下降了27.4%。

2.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的增长与收入构成密切相关,收入构成受制于生产经营结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层次低,逃序多。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国以农户为主的生产结构高度相似,产品品种大面积大体相同。小规模生产或者小规模农户,只有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才能把剩下的转向市场。此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持续下跌,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说明不合理的农业经营结构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农民的负担仍然很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农业税、集体积累和农村公共支出都由集体组织转嫁给了农民。同时,还有各种体制外的涉农收费,屡禁不止。县乡政府和村委会财权事权不对称,消费无节制,机构臃肿,排长队。正所谓“有些钱不该收,有些事不该做。”比如湖北监利县,2002年餐费占财政支出的86%,一个红色城乡财政所就有105人;公塘镇财政支出944人,年支出1亿元。类似这些,都得靠收费来硬撑。农民负担的高位运行不仅成为农民收入减少的重要因素,也阻碍了农民增收措施的运行。

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就好解决了。

2.除了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增加,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这对于分散在一家一户、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加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由此,农业生产趋于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大幅增加。比如,在国内需求增加不多,产品无法大量出口的情况下,农民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大量的新品种、新技术,这就要求农民加强对这种科学技术的学习,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低的农民则无所适从, 所以很难选择先进适用、市场需求空间大的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与组织化程度成正比。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以农户为单位,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非常有限。按每户三口人计算,每户经营的土地在7亩左右。不可能在人均2.3亩土地上把农民收入提高到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可能在人均2.3亩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此外,农民生产经营行为过于分散,在生产经营上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农民经营行为的协调性很差,组织化程度极低,甚至在一些地方,使得农民的经营行为非常盲目,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进一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4.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高度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户均承包耕地7亩多。由于人口分布不均衡,1/3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使得农民经营规模过小,即使土地生产潜力很大,也很难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由于经营规模过小,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也制约了农民增收。

5.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是不够的。与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有自己的特点,即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等。这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既面临市场风险,也面临自然风险。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农户抵御这两种风险的能力很弱,这也增加了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的农业政策不是补贴,而是从农业中提取和积累以支持工业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阻碍了农业本身的发展。虽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农业补贴行业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不能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不及物动词体制和制度约束。

首先,“挖农补工”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从1954到1978,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得了5100亿元的巨额资金。从1978到1991年,剪刀差的绝对量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90年代剪刀差还在扩大,这是工农业产品不平等交换给农业和农民造成的负担。更奇怪的是,一方面,农业剩余不断流向工业和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将不断扩大的农业劳动力固定在极其有限的耕地上,难以获得非农收入。

其次,是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经营模式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生产力水平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这种农业家庭经营本质上仍然是小农经营,无论是规模、手段还是经营方式,仍然处于传统农业水平。一方面,我国家庭经营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户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不足,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户过于分散,无法了解市场,进入市场,规避市场风险。面对激烈多变的市场,农民往往不知所措,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第三,农村行政体制和税费不合理,造成农民负担过重。中国的乡镇机构臃肿,村级干部过多,管理费用过大。目前,我国有4.8万个乡镇政府、80万个村民委员会、520万个村民小组,县以下干部(不包括教师)超过13万人,庞大的支出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另外,税费不合理,税太高,费太多。收入微薄的农民还要筹资办义务教育,承担本应由国家承担的责任,这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由此可见,农民收入问题千头万绪,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不是简单的几项政策或措施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国家政府加强对农业的关注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农业形势和基本国情,认真分析上述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而进入农村探索农业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是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有其他步骤!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1.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3.增加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和扩大再生产投资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离不开社会稳定。中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农村稳定的根本保证。

5.增加农民收入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只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才能缩小贫富差距,才能落实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否则,我们的党和政府就会失去农民的支持,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就难以巩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难以顺利进行。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1.增加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得各国都把农业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下。特别是加入WTO后,需要政府实施保护和扶持政策,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金融信贷政策和农业保险制度,使农民从优惠政策中增加利益。诚然,中国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了世界市场的价格水平。但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成本高,为保证农民增收,应适度提高和调整农产品价格,同时限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予双方有效的补贴政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确保增收逐年增加。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民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应通过建立价格保护政策等措施,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塑造工农业平等发展的新型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的今天,经济发展要实行从“吸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变,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扶持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每年增长水平高于上年,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2.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结构雷同,各地区重复生产,低水平竞争;二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三是生产组织不合理,分散,规模小,成本高。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解决区域结构性问题。各地要放眼国内外市场,根据当地资源禀赋,选择优势种植和重点发展养殖业,实现区域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把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再转化为经济效益。不同的地区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彼此的市场中受益,从而使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第二,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解决农产品结构性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农产品质量的概念不仅仅是物理和生物质量,还包括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营养和卫生的意义。需求收入弹性中有许多无公害、健康、安全、可享受的优质农副产品。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提高优质产品比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逐步把畜牧业、瓜果业、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成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使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第三,走农业企业化道路,解决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家庭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经过20多年的运行,突出的问题是农地农民私有制无法解决农民分散经营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更难以抵御大市场带来的风险。探索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应该是农业企业化经营,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农业企业化是从农户联合经营或委托经营到合作经营,最终实现公司化经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在农业投融资、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来农民增收的问题。

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因为高素质劳动者和低素质劳动者可以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劳动者的素质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对于农民来说,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和技能,会改变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根据美国经济学家d·盖尔·约翰逊(D. Gale Johnson)的分析,中国农民每多受一年教育,收入就会增加3.6%-5.5%。比如,如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达到城镇人口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15-20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将大幅增加。的确,中国农民中受过高中教育的人,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在其他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比只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的农民有更高的经营成果和效益。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第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中国近6543.8+03亿人口中约有9亿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然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国家对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因贫困而辍学或辍学的中小学生能够完成基础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农民的低收入水平,使得很多农民的子女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很难进入更高的学校深造,而是进入社会,加入劳动力大军。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考虑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让农林专业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以后找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实际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4.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由之路。发展劳务经济的目的是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输出,可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现劳动效用最大化。在增产限制农民增收空间的时候,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成为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2002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增长4%,主要是6543.8+0.3亿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其中9400万农民进城务工,总收入约5278亿元,人均收入5592元。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从农业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出发,还是要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政府应分阶段制定农业人口转移和城镇化的政策措施。首先,应该改革和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拆除限制农民进入城市以保护城市繁荣的壁垒,逐步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其次,提供就业机会,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消除对农民就业的歧视,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最后,通过大力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国仅占10-20%。它们的产前、产中、产后产值之比为2: 65,438+0: 7,而中国正好相反,为7: 65,438+0: 2。可见,我国农产品的转化价值还有很大的空间。大多数乡镇企业要结合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为原料,提高深加工水平,通过提高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

5.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党在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政策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继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政策。要进一步加强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依法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关系,制止各种乱收费、集资和摊派,严肃查处增加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通过费改税政策的实施,将农民负担真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同时,要下决心精简乡镇机构,减少镇村行政人员,降低管理成本,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

6.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有效转移。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这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空间,从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需要住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社保、娱乐等生产生活服务。这些服务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自行解决,而孩子的上学和社保只能靠政府的有效投入来解决。因此,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如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等。其次,要顺应城市化规律的要求,采取相关措施,从过去人为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农民进城落户,再到鼓励农民进城。这不仅需要改变过去不正确的认识,还需要在实践层面摒弃一些限制农民进城的做法,降低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为农民进城提供便利。比如,应该修改和废除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国民待遇差别。允许在城市工作一定年限、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农民申请成为城镇居民,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取消限制城市发展的措施,如增加在城市定居或城市之间转移人口的城市增容费。再次,政府在优化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为进城农民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环境,快速转变角色,在城市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最后,城镇化进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水平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既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又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7.加大政府投入是基础。中国农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在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集体普遍缺乏必要的积累,农村基层组织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农民。农民的纯收入抵消负担后,根本没有收益,这个主体的投资能力可以忽略不计。努力提高国家财政在农业投资中的比重。根据《农业法》的要求,国家财政在农业总投资中的年增长率应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农业投资的比重应由目前的8%提高到2005年的10%以上。在投资增量上,首先要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资本形成和固定资产积累水平,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其次,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质量安全,还应注重农业生态保护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第三,加大科技投入,搞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把生产结构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民从增加投入中增加收益。

综合所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措施,我认为三农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我们要认识到,它可以很好地解决,并不意味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很长时间。毕竟制约因素很多,现在面临入世后的严峻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落实“三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