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下的狼爸教育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借助论文,可以有效地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很多人会发现论文很难写。以下是从社会学角度对狼爸教育的一篇论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童年社会化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从精神层面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人格发展的阶段以“认同危机”来界定。因此,建议将社会化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信任和不信任。在婴儿期,如果婴儿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顾,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就能对周围环境建立信任感。反而会产生不信任感,对后期造成不利影响。
2.自助和害羞和怀疑。在幼儿时期,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用感官熟悉周围的环境。家长要鼓励孩子自主活动,过多的指责和责备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3.主动和内疚。在学前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表现在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父母取笑或惩罚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勤奋和自卑。到了学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好奇,也愿意去操作。这时候要培养他们完成工作的勤奋程度,注意避免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5.身份和角色混淆。在青春期,他们注重观察和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实现自我认同。
6.亲密和孤独(青年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关注自我(中年或成年)。
8.完美与绝望(成熟或老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方式。感觉运动阶段:这个时候,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进行的。操作前阶段:孩子学会使用和理解符号,学会说话,开始有描述物体的想法。具体操作阶段:幼儿知道如何构思具体的对象,不止一种方式认识对象的类别,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概念,联想因果关系。正式操作阶段:青少年已经发展出高度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思考现实的可能性,建构理想,对未来进行实际推理,能够逻辑地推敲与事实相反的陈述。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社会化,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了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在与外界的不断交流中,通过学习逐渐完善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时间顺序上看,父母的教育最早产生,从传播密度上看,父母的教育最密切、最频繁。结合学者们各自的分析,得出童年教育非常重要,父母责任巨大的结论。
二、狼爸教育分析
狼爸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经验。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打架。在孩子的童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的时候,殴打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建立孩子的是非观是最直接有效的。但是打架不代表泄气。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引导和惩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或多或少都有在使用。惩罚不是一味的打,否则就是残忍,鼓励不是一味的纵容,否则就是溺爱。两者的极端形式都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佳手段。形成“萧式”的民主教育理念。狼爸民主规定,孩子是人民,父母是主人。儿童期的孩子依赖父母的引导,所以必须受父母的支配。狼爸帮助孩子建立基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家规。取得了孩子考上北京大学的教育成就。大灰狼的父亲萧百佑说,他不是大众眼中的“野蛮父亲”,用暴力迫使孩子服从他的意志。“打孩子不是说的那么简单。根据我的经验,玩科学和艺术都不容易,那什么叫玩科学呢?在我看来,是一部家法,有明确的家规家法标准。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新的错误还是重复的错误。如果打错了地方,打多少次,打了也不能有不良反应。打完架,让孩子表达一下被罚后的决心。”萧百佑认为,儿童有三个特点:动物性、人性和社会性。12岁之前,孩子的动物性比较强,需要用“打”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是非。“所以在孩子12岁之前,我主要是玩。”萧百佑说,“但是孩子12岁的时候,性格已经基本成型了。之后就不会从孩子开始了,完全靠说教。”可见狼爸的教育方式是灵活的,阶段性的。让孩子从一次又一次的惩罚中获得灵感,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不是用暴力强制孩子的意志。他总结了儿童的动物性、人性、社会性三个特征,展示了儿童在童年时期的人格发展过程。人最早只有像动物一样的本能,慢慢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最后,进入社会后,与人的互动增多,逐渐开始向社会化转变。个性。发展总是在* * *范围内进行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所以必须符合* * *的规则。
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狼爸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他了解孩子的内心,看清孩子的发展过程,采取惩罚和鼓励的柔性教育方式,最终让孩子考上了北大。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并不是一场“战斗”就能解决一切。教育者应该从中得到狼爸教育的精髓,而不是表面的划痕。
第三,关于教育方法的思考
教育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笔者认为,教育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目标明确。孩子在童年的时候,父母自己首先要定下培养孩子的目标。目标确立了,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才能让教育向前发展。否则,教育是空虚的,没有错误的,没有目的的。制定规则。俗话说:国法,家规。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些家庭制度或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光靠口头说教是不够的。把一些约束做成制度后,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这样他们就清楚不含糊了,不会迷茫,也不会因为父母的主观意识而随意处罚。这样界限就清晰了,不会有弹性变化造成的模糊区域,对孩子的是非判断有很好的训练效果。在这里,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能有一个制度两个标准,约束孩子却不约束家长。惩罚机制。当孩子犯错时,惩罚是必要的。惩罚具有警告、威慑和矫正的功能。惩罚的警示和震慑作用,让孩子内心产生敬畏。当他要采取一个行动时,他会考虑后果,不会肆无忌惮,独断专行。惩罚的矫正功能更为重要。惩罚让孩子对错误有亲身体验,知道自己在哪里犯了错,为什么犯了错。体验越深,形象越深刻,犯的错误会记在心里,吸取教训,不再犯,吸取教训。鼓励的原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人格还不健全。父母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首先,培养孩子的信任感。只有当他对周围的环境感到信任时,他才会有安全感,这样他才能轻松愉快地发展。其次,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会让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有好奇心的孩子会进一步探索事物,发现规律,从而有所收获,不断进步。当然,好奇心要在家长的引导下正确发展,千万不要让孩子尝试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吸毒、色情等等,以免误入歧途。再次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对于孩子本身来说,外界环境或父母作为客体引导他前进,没有主体的他主动前进总是更好。比如马车,需要马的外力才能移动。一辆装有发动机的汽车可以轻松行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教育也是如此。外部指导总是被动的。只有他主动去执行,获得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当孩子有了信任、好奇心和主动性,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互相交流。沟通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双向过程。在沟通中,家长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在教育中及时调整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沟通也可以让孩子知道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苦衷是什么。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达成相互理解,消除隔阂,填补代沟。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让教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家长首先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性格等方面,因材施教地选择方式,这样在教育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把一种方法应用于所有人。即使对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