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企业管理或日本制造业的论文。

日本企业管理中的文化理念解析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金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高万东摘要:日本企业管理理念是日本企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同时也是管理的结果而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它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日本企业文化,成为日本现代企业的显著标志。本文分析了日本经营理念的重视质量和诚信、学习和创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等特点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了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关键词:经营理念:日本企业文化、诚信、创新意识、忧患意识、中文图片分类号:F270.7文献识别码:A文号:1005-5800(2010)09(b)-074-02日本企业将现代企业组织和管理植根于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做出了东方温暖的精神“软件”和“软件”与。日本重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向员工灌输经营理念,重视科学管理,特别是文化与管理的嫁接。1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和”“忠”“和”是日本企业管理中的行动指南,是日本高效率团队精神的基础。受儒家文化影响,日本员工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日本的企业管理者也特别注重这种意识的培养。在日本,虽然公司工作压力大,但是喝酒聚会、座谈会还是很多。不仅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而且每个人都会注意把自己融入群体。他们还将这种团队精神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中。此外,日本企业重视员工忠诚度,传统的“三大支柱”也是这种文化的体现。虽然有人提出“三大支柱”使日本企业老化,但即使在今天,日本社会仍有很多大公司把主动裁员作为基本准则。很多日本人仍然认为,“终身雇佣制”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忠诚感,让日本企业拥有了世界上最忠诚的员工队伍。同时,员工长期在同一个企业,使管理者对员工的情况非常熟悉,有利于协调劳资关系。在日本,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的忠诚度,甚至超过个人能力。中国商界精英热衷于在简历中堆砌不同公司的经历。似乎职业经历越丰富,个人能力越强,但这在日本是职业禁忌。换工作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在申请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因为在日本企业家眼里,一个抛弃前公司的人是绝对不值得信任的。2经营理念中的“诚信”文化日本企业一直重视诚信的经营理念,强调通过优秀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回报和服务社会,从而赢得赞誉,延长企业寿命。他们经常用厂歌、厂训等方式来表达这种经营理念,并时时刻刻灌输给员工,使之成为座右铭。日本企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对产品质量一丝不苟的态度。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工厂不惜重金购买多台检测设备,层层起诉,每道工序层层把关。即使是简单的日用品生产,严格的标准也让人觉得好像在生产一台高精尖的仪器。松下有一句名言:“客户就是我的公婆”,把自己每天经营的商品当成自己一手带大的女儿,女儿的公婆就是客户。可见日本公司特别注重客户的利益,对服务质量要求很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也是民族的生命。虽然日本对质量问题非常严格,但近年来还是发生了一系列产品召回事件。有学者指出,日本制造业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一代的国内制造业从业者。他们认为,创造战后经济奇迹的上一代日本制造业从业者真的是精英和企业家,他们创造了“日本制造”的质量神话,而新一代日本制造业从业者则远不如上一代有良心。此外,有人指责美国式的管理方式,包括暂停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富士通宣布不采用基于员工绩效的薪酬制度,理由是伤害士气和团队合作精神。3日本企业的忧患意识和拯救日本企业的方法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一直在夸大和灌输忧患意识。有人说这是长期自然条件形成的民族性格。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经常提出资源短缺论、生存危机论等日本的危机,以激励国民奋发图强,不甘落后。日本的忧患意识中存在不必要的过度压抑和排外情绪,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在日本“崛起”,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往往很少看到热情的宣传和高调的自我吹捧。反而是越来越冷静谨慎的自省和担忧,这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日本企业非常重视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积极实施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例如,NEC电气公司要求配套产品的供应商以方便再利用的方式设计产品包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测量和准确分配能源。日本汽车产品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于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这不能不说是日本民族的这种固有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在21世纪,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企业家也没有忽视这个话题。许多大公司在产品节能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投入虽然增加了生产成本,但长远来看也是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软实力的增长。纸张是印刷过程中最大的浪费之一,每天浪费太多。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废纸回收。在日本,有一家专门回收废纸的公司,由速达商店株式会社、大和板纸株式会社和大三兴业株式会社组成,起初,他们合作的原因是他们有着相同的想法,认为如果能够将产生的废物回收利用到自己的行业中,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节约成本。4学习精神与“复合创新战略”日本优秀企业采用的创新战略,既不是纯粹的“自主创新战略”,也不是纯粹的“模拟创新战略”,而是“复合创新战略”。日本是一个发明大国,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似乎与他们的焦虑感有关。他们常说:“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只好靠人的脑子和手谋生。”所以,只有比别人更好更新的产品才能卖出去。“日本创新研究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达到3%左右,74 China Business China Business &;贸易管理管理空间往往是欧美公司开发的。不久后,日本公司用巨额资金购买,并在很短时间内消化。而且,他们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往往优于他们的欧美竞争对手。这也表明了日本创新的一种态度:对于任何产品,都要挖掘出它的最大价值,在某个领域,不成为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企业,绝不放弃。虽然发明的原创可能不在日本,但日本人最终会改进它,打开市场。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与西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同。日本企业文化包含着强调追求经济效益和服务国家的双重价值目标。早在1932,松下幸之助就提出了“商务人士必须以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为己任,追求世界文化繁荣”的企业使命。每天,松下公司全体员工在上班前肃立默哀,大声背诵“松下精神”——实业报国,光明磊落。正是由于一些优秀企业家长期以来的积极倡导和实践,形成了日本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为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日本的大公司都和政府的扶持有关,员工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都很强。他们认为公司是社会的一部分,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责任。这种产业报国的理念也促使企业走内涵、科技、节能、高效、低耗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追求低效率、高消耗的外延式发展,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松下在2003年实现了电器产品无氟化的目标,这不仅是为了实现联合国提出的保护臭氧层的目标,也是为了更早地占领未来市场。日本公司开发了许多环保产品。日本企业掌握了从回收塑料瓶中提取树脂的技术,使用作饮用容器的塑料瓶得以重复利用。目前,为了解决钢材供应日益紧张的问题,日本企业已经开始计划用木材建造高层建筑。木质建筑可以减轻环境负担,加工、组装甚至未来的拆除都比使用混凝土简单,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二氧化碳排放,拆除的木材可以再利用。丰田汽车公司工厂污水处理池的最后排放环节,其实被当成了一个鱼塘,里面养了很多漂亮的鲤鱼。随着能源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节能与环保是一项重要任务。6关于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1)与日本人相比,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大中国”,但我们曾经片面地宣传我们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模式实行了很多年,让企业养成了吃大锅饭的思想。特别是我养成了大手大脚使用资源的习惯,缺乏紧迫感。30多年来,改革逐渐打破了大锅饭,初步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但企业忧患意识并没有真正形成。(2)在引进和学习国外技术,特别是创新方面,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在企业中形成学习、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从1978开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引进国外的资金,但是引进的很多,真正能够消化吸收从而创新的很少。比如中国虽然是“手机”出口大国,但是我们“手机”的关键部分——机芯还是国外制造的,这样手机出口多赚外汇,钱却是外国人赚的。(3)日本企业文化崇尚家族意识和团队精神,中国企业崇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但为什么日本企业在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国企业却没有?这个问题值得深思。除了体制上的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自己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没有形成把企业和员工利益结合起来的企业理念,所以无法形成团结一致的企业精神。(4)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只把员工招聘吸引优秀人才视为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除了人力资源常用的技术手段外,还应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中“最大化流动、杜绝浪费、尊重人才”的核心内容植入员工头脑,这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5)企业内部教育是企业为提高员工的职能能力而组织的教育和培训。理论和实践表明,企业教育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的创业教育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企业教育的薄弱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不发达又反过来削弱了企业对企业教育的支持,导致企业教育越来越薄弱,形成恶性循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有效成分,并将其有机地融入中国的企业管理,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