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混乱床纸

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常常借助神灵的力量来解释地震的原因。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他们说地下住着一只大海龟。过了很久,大乌龟想翻身。只要大乌龟一翻身,大地就会颤抖。用现代人的视角来分析这个传说简直荒谬。但中国不是唯一持有这种观点的国家。

比如古希腊神话中,波塞冬是地震之神。南美还有一种说法,支撑世界的巨人移动,引起地震。在古代日本,人们相信在日本岛下面住着一条大鲶鱼。鲶鱼一旦不高兴,只要把尾巴一扫,日本就会发生地震。此外,还有关于埃及和印度地下生活的动物的传说。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已经没有人会相信这种迷信了。

事实上,地震是一种地面运动,即地球表面的振动。地球表面振动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人为原因,如核爆炸、炮火、机械振动等。也可以是大自然造成的,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等。

根据地震发生的不同原因,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类: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到地应力的作用。当地应力大到岩层无法承受时,就会突然迅速破裂或错位。当岩层破裂或错位时,会激发出向四周扩散的地震波,当局部地震波到达地表时,会引起地面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和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3.水库地震:库区因蓄水、放水而发生的地震。

4.塌陷地震:地层塌陷引起的地震。

5.人工地震:由核爆炸、炮火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

烈度的简称,即地震范围内某一地点的地面振动强度。(或者解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受的强弱,物体的反应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地面景观的变化等等。因此,强度的认定主要依靠对上述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有严格区别的,不应该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震级,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决定,同一地震应该只有一个值。同一次地震,各地烈度不同,受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于同震级的地震,如果震源较浅,震中距较短,烈度一般较高。同样,当地地质结构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等结构是否坚固抗震,与当地烈度的高低也有直接关系。影响一个地方地震烈度的五个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在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极震区)的烈度。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强度,需要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世界各地都使用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改进的麦夸里烈度表,简称M.M .烈度表,从I度到I度共有12个烈度等级。在日本,0度不设感觉,感觉分为I到VII度和* * * * 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按12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在1980修订了地震烈度表(见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简要)

I度;无感——只有仪器可以记录;

第二学位;微观感受——个体敏感者在完全静止中感受;

ⅲ度;感觉少——房间里几个人感觉在休息,衣架轻微摆动;

ⅳ度;很多感觉——大部分人在室内,少数人在室外,悬挂的物品摇摆,不稳定的器皿吱吱作响;

ⅴ度;醒来——大部分人在户外都能感觉到,牲畜躁动不安,门窗响动,墙面出现裂缝。

ⅵ度;恐慌——人站不稳,牲畜出逃,器皿掉落,简易工棚损毁,陡坡滑落;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楼、烟囱损坏,表面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泡;

ⅷ度;建筑受损——多处房屋受损,少数受损路基坍塌,地下管线断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毁坏——大部分房屋毁坏,少数倒塌,拱门和烟囱倒塌,铁轨弯曲;

x度;建筑物普遍被毁——房屋被推倒,道路被毁,大量岩石崩塌,水波冲向岸边;

ⅶ度;破坏——大量房屋倒塌,大段大堤坍塌,地表变化巨大;

ⅹⅱ度;山川变景——所有建筑普遍被毁,地形剧变,动植物被毁;

在早期,烈度表完全基于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但是,再完善的宏观烈度表,毕竟用的是定性标准,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既与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便于仪器测定的评价烈度的物理标准。研究的第一个物理量是地震时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地震惯性力造成的,而地震惯性力是由地面加速度决定的。这样,峰值地面加速度就与每一个强度等级相联系。结果表明,强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到强度表上的物理量就是地速峰值。中国目前的烈度表增加了加速度和速度数据。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当地球内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地震也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的岩石破裂、错动,使长期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房屋摇晃和地面的地震动。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地震,如洞穴塌陷(塌陷地震)、大陨石撞击地面(陨石撞击地震)。

地震自救:

一是做好地震预报工作。

地震前有预兆。现在我们知道这个预兆是:地下水变浑浊,花翻了,冒泡了,味道不好了;鸡鸭猪羊尖叫着跑来跑去;老鼠逃走了,鱼在水面上跳来跳去。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会弯曲、褶皱、断裂,地震就会发生。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准确预测地震,而中国的地震预测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部分的地震预测都可以表明,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可能发生地震。1976,唐山地震前,辽宁海城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地震发生前,政府反复敦促所有室内人员安置在地震棚内,反复宣讲地震知识,使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因此,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及时预测,充分准备,掌握地震时的救援知识。

第二,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地震发生,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用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医疗卫生系统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要做好家庭防震计划。

首先,要消除室内高处的悬挂物,柜子、木架上垂直放置的物品,改变它们的放置位置和方式,使它们不容易被撞倒而受伤。同时,应清除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床应该从玻璃窗移开。在窗户上贴一条防碎胶带。防震设备要包装在容易抓取的地方。为了脱离危险,你可能只有时间去抢一个物品,所有紧急物品都在里面,会帮你渡过难关。这些物品包括现金、饮用水、预防流感和痢疾的药物。

第三,学校应该在地震前做好准备。

应当在中小学普及防震知识,地震灾区的学校应当有防震培训计划。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教师应该立即给学生一个简单明了的指示,让他们闭上眼睛,蹲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时候。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要准备好救灾物品,如急救医疗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发,直到到达个人。

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一旦地震发生,如果你在室外,千万不要靠近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如楼房、烟囱、电线杆等。离开桥梁和立交道路,到空旷的田野里去比较安全。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员伤亡的自然灾害,但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比如观察震前鸟兽的异常躁动;地震时蹲在桌下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可见,学习地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lt/CA & gt;地震

摘要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快速震动,古代也叫地动。就像风、雨、闪电、山体滑坡、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它起源于地下的某个点,这个点叫做焦点。

振动来自源头,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点称为震中,是最早接收到振动的地方。地面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常见的表现。海底或沿海地区的强烈地震会引起巨浪,这被称为海啸。地震极其频繁。全球每年约有500万次地震,对整个社会影响很大。

地震的发生

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剧烈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叫震中。破坏性地震最强烈的地面震动称为极震区,往往是震中所在的区域。

地震现象

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持续震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震区的人们有时会感到上蹿下跳,然后才会感到大震。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下到地面,纵波先到达。剪切波然后产生大幅度的水平震动,这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智利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第一个灾难是房屋和结构的破坏,造成人畜伤亡。比如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70% ~ 80%的建筑物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对自然景观也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后果是地面有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往往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往往有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偏移,可以反映震源处的构造变化特征(见厚尾地震和旧金山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层都与震源的运动直接相关,也可能是地震波的二次影响造成的。特别是在地表沉积物较厚的地区,地裂缝往往出现在山坡边缘、河岸和道路两侧。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支撑的情况下,表土因摇动而疏松开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地下水会沿着地裂缝上升到地表,形成喷砂突水现象。大地震会改变当地的地形,或隆起或下沉。城乡道路开裂,铁轨扭曲,桥梁断裂。在现代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切断,水、电和通信都被阻断。气体、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会导致火灾、中毒、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会引发滑坡、塌方,往往造成掩埋村镇的悲剧。崩塌的岩石阻塞了河流,在上游形成了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期间,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而下最远达5公里。

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

地球的结构就像一个鸡蛋,可以分为三层。中间层是“蛋黄”——核心;中间是“蛋清”——外套膜;外层是“蛋壳”——外壳。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中。地球在不停地旋转,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产生的力导致地壳地层的变形、断裂和错位,因此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在地下的地方称为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震源集中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70公里至300公里的地震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发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同样大小的地震,因为震源深度不同,对地面的破坏也不同。震源越浅,伤害越大,但波及越小,反之亦然。

一个地方到震中的距离叫做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 km的地震称为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 km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震中距大于1000 km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是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纵波使地面上下跳动。剪切波使地面水平摇晃。因为纵波的传播速度更快,衰减更快,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更慢,衰减也更慢,所以离震中很远,你往往感觉不到上下的跳跃,但能感觉到水平的晃动。

地震本身的震级是用震级来表示的,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的能量来确定的。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震级小于2.5的地震通常称为小震,震级为2.5-4.7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大于4.7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每1的震级差,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7级地震,相当于30次6级地震或者900次震级差为0.1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某地发生大地震,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一系列地震,其中最大的称为主震,主震前的地震称为前震,主震后的地震称为余震。

地震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是有一定的带,称为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球80%以上的浅源地震(0 km ~ 70 km),所有的中源地震(70 km ~ 300 km)和深源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总能量的80%。

地震时某一点的地面振动程度称为地震烈度。中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震级和烈度虽然都可以反映地震的强弱,但意义是一样的。同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各地烈度不一样,各地烈度值也不一样。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5.1级地震。有人说苏州是4级,无锡是3级,这是不对的。不管是在哪里,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的地震,但这一次,沙溪镇、太仓、苏州、无锡的地震烈度分别是6度、4度、3度。

地震烈度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术语。划分强度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

地震原因

地球表面的振动有很多原因。根据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壳构地震

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图1—1)。这种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破坏力最大,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火山作用引起的地震,如岩浆作用和气体爆炸,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只能发生在火山活动区,而火山活动区的地震只占全球地震的7%左右。

3.陷落地震

地下洞穴或矿井顶部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样的地震规模相对较小,频率也很少。即使存在,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集的石灰岩地区或大型地下矿区。

4.诱发地震

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种地震只发生在一些特定的库区或油田。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和炸药爆破引起的地面震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引起的震动;深井高压注水和大型水库蓄水增加了对地壳的压力,有时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产生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深度称为震源深度。通常,震源深度小于70km的称为浅源地震,深度为70-300km的称为中原地震,深度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通常发生在浅源地震中。比如1976年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是1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