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起点的顺序
作为上海作协的专业作家,我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在1988的冬天就开始准备这个题材了。
我进入“角色”后,很快发现这个主题很复杂。当时的“禁区”很多,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一大”代表意见不一,导致这个重要题材多年无人涉足。
来到“第一大学”旧址采访,他们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大吃一惊:“你们上海作协又来了?!"
一问才知道,在我之前,已经有两位老上海作家关注了这一重要的“上海题材”,并前往“一大”现场采访。
首先,上海作协副主席、老作家余陵在20世纪50年代就进入了这个创作领域。他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正确评价陈独秀。陈独秀是中国* * *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写中国* * *产党的诞生,不能“绕过”陈独秀。20世纪50年代,陈独秀还戴着“中国托派领袖”、“右倾机会主义领袖”这样的大帽子。不言而喻,余陵写不出这个重要的“上海题材”。
上海作协副主席、老作家吴强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这个重要的“上海题材”的创作。吴强遇到了和于玲一样的问题,但还有一个问题:当时中苏两党正在进行“大辩论”,在* * *生产国际和俄罗斯* * *生产党的帮助下成立了俄罗斯* * *生产党。虽然赫鲁晓夫领导的苏维埃* * *产党和列宁领导的苏俄不是一回事,但在当时中苏“大辩论”的形势下,这个课题还是“麻烦”的。不言而喻,吴强和于玲一样,经过多次采访也没有写出一部作品。
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无论是创作天赋还是资历,我都远远不如凌和吴强。幸运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我就倡导了在历史问题上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使我有可能闯入这个艰难了很久的创作领域。
我一次又一次地参观上海仲达大学纪念馆,得到了热情的帮助。从最早找到这个会址的沈之瑜,到馆长倪,支部书记徐玉林,研究员陈绍康、陈培存、于乐斌、任,档案保管员,都给了我鼓励和支持。
我专程来京,看望了90岁的罗和王两位老人。我还得到了李树成的薛夫人和她的孩子们以及包惠生的谢锦云夫人的大力帮助。中国革命博物馆的李俊辰研究多年来一直是“一大项”,所以我谈了很久,并给了一些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杨蕴若教授是* * *与中国关系的专家。她因病住院,她的丈夫林教授陪同我去探望,并回答了许多疑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玉珍教授是研究* * * *国际代表人物马林的专家,也给了我建议。
在所有中国代表中,刘仁静的信息最少。我转向他的儿子刘伟力,他一一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来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与馆长余进行了一次长谈。他详细介绍了在南湖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式。
90岁的上海老人、陈独秀的机要秘书郑经历了早期在中国的活动,尤其是陈独秀的处境。我多次拜访他,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
陈望道的儿子陈振新、陈望道的高祖、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光磊教授、上海市地名办、原大东宾馆老员工孙少雄也给了我帮助。
我查阅了大量我国党史专家的回忆录、访谈、论文、传记、档案等研究成果。这本书是根据中共党史专家的研究写成的。没有他们的精心研究,就不会有这本书。比如邵的几篇关于中国“一大”的论文,就给了我很多启发。
“第一次代表大会”是秘密召开的,当时的档案很少。虽然中国“一大”的代表很多都留下了回忆,但大多数都是多年以后的回忆,人的记忆毕竟有限,所以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在陈公博的《冷风集》中,马林和斯里·弗利(马林的本名)甚至被视为两个人,《包惠生回忆录》中也有不少矛盾之处。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中共一大代表后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回忆起来的观点也明显不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后来留在中国大陆的董、李达、包惠生的回忆;一种是海外的,如张对的回忆;另一个是陈公博和周佛海成为汉奸的回忆。认真仔细的对比各种回忆录,去伪存真,删除一些人的自吹自擂,找出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种“去伪存真”的努力需要时间,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我尽量避免“误解”,尽量让这本书的史实准确,因为它描述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然而,有时很难避免错误的入侵。
本书采用T型结构:第一章至第六章描述历史的横断面,即1921左右,第七章为竖线,描述“一大”的代表人物以及从1921与“一大”相关的重要人物。另外“结尾”一章用粗线条勾勒了* * *的历程。
这样的“T”型结构是为了给这本书一种深度感。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参加了2月1990在上海作协召开的专业作家会议,有关领导传达了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意见:“希望上海的专业作家能完成一个关于中国* * *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长篇故事,以庆祝它诞生70周年。”这个意见和我的创意计划不谋而合。新民晚报很快报道了我的创作。这样,就会收紧这本书的创作。
《红色起点》第一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1 1年出版。当时正值中国* * *产党诞生70周年前夕,而这本书是当时唯一一部关于中国* * *产党党建的纪实小说。正因为如此,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强烈反响,进入了“热门书单”的前五名。数十家报刊选登、摘抄、连载了这部小说,包括《文汇报》、《羊城晚报》、《报纸摘要》、《报纸节选》、《海洋文学》、《民主与法制》等等。社科期刊连载了作者关于红色起点的采访笔记。
1991 6月28日,上海作家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红色起点》作品研讨会。作家、党史专家、评论家对这部纪实小说热情肯定。
中共党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杨蕴若教授指出:
“《红色起点》一书收集了大量关于“一大”的资料,集中解决了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把建党前的相关事件和人物讲清楚了。全书精彩纷呈,通顺易读,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地看完了。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多年来致力于“一大”研究的中共党史专家邵教授指出:
“看完《红色起点》,感觉新鲜。生动再现建党史,确实是一个突破。”
《红色起点》在港台的反响相当出乎意料。
在港台省,我发表了很多文章,也出版了很多书,但《红色起点》这本书能够进入港台的图书市场,是意料之外的——因为这本书被列为中国建党70周年的赠书。这样的赠书,分别由香港和台湾的港台省出版社出版。
起初,在7月1991日,庆祝中国* * *产党70周年,分别发表了香港《明报》月刊7月号和台湾省传记文学7(和8)期的序言。
然后,香港印了一个港版,中性标题“中国之初”。
然后,台湾省版用了“大秘密”这样一个耸人听闻却不涉及政治的标题。
从《红色起点》、《中国之初》到《大秘密》,反映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出版界的不同视角和心态。
台湾省版的封面上,用红色印着“大秘密”三个大字,书名旁边,还印着“国家的真相,军事和政治的秘密”。封面上方,有一句醒目的话:“揭露70年来国与国政治斗争的由来!”
这样一部充满神秘感的小说,其实就是红色的起点!
考虑到《红色起点》是一本政治性很强的书,我和港台出版社签约的时候,写明了如有改动,必须事先征得作者同意。对方信守承诺。除了改了书名,正文一个字都没改,除了删掉了原来的序言“谨以此书献给中国* * *产党70华诞”,又写了一篇适合港台读者的序言。
台湾省版的摘要是台湾省的一个出版社写的,印在封面上。虽然措辞是从台湾省的商业角度写的,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15赤手空拳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现代中国人的命运!”
“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来说,1921到31这段时间确实不寻常。
一周。这一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红色起点”。"
“虽然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15名代表,在离开李公馆的大饭桌后,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不同了。有的人变成了钢铁,有的人变成了渣渣。然而,在7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 * *产党已经从50多万党员发展到今天的4800多万党员。* * *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党,也是世界第一大党。中国* * *产党党员人数占世界* * *产党党员人数的一半以上!
“70年前,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虽然只有15人参加,但影响深远……”
这种总结不好读,搬到大陆版也不错!
一家韩国出版社准备出版《红色起点》的韩文版。他们说韩国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因为中华* * *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所以对于韩国人民来说,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先要了解中华* * *产党,要了解中华* * *产党是怎么诞生的,就需要去读红色起点。
《红色起点》第一版出版后,我对《红色起点》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补充,使这本书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
2013 1,marchat Vic出版社出版了《雷多里金》的英文版。
然后,2013年,美国全球出版公司DemandGlobal出版了《红色》
“法国DEPOINTDEDEPDRTROUGE”的起点。
这次我再次对《红色起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华夏出版社出版。
——叶永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