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的语言和文化意识

看完一部作品,你有什么感悟?让我们写一篇好的回顾,记录下你的收获和感受。不要以为看完就可以随便应付自己的感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五篇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短文(精选)。希望你能从中学习,参考。

语言文化读后感1。首先,从词的词源和演变追溯过去文化的遗迹;在这一部分中,罗昌培先生通过追溯几个常用词来源的极端变化,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同时期的文化变迁。比如“墙”这个词,最早和“柳条”、“柳枝”有关,是几种语言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说,起初所有的国家都是用柳枝柳叶之类的东西编织而成的,这是一种东西。

第二,从造字心理看民族的文化水平;这部分非常直观有趣。通过一些词语的兴盛和消亡,可以看出整个民族的文化进步程度。比如,中国古代关于牛羊的词汇极其丰富,有独特的词汇来描述它们,如年龄、性别、形状、颜色、疾病、运动、性格等。这些词语的大量出现,可以看出牛羊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中国古代的畜牧生活是不能泯灭的。而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词语几乎不再出现,几乎只存在于古籍中,这也说明牛羊在现代生活中不再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从借词看文化接触;我对这部分最感兴趣,所以我就重点说这部分。

有人引用萨丕尔的话说:“语言和文化一样,很少能自给自足。交流的需要使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与说邻近语言或文化主导语言的人直接或间接接触。交流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可以在普通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纪律、宗教——的借用或交换。很难指出一种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尤其是在原始人中间。邻居之间的接触,无论程度和性质如何,一般都足以引起语言上的互动。"

这部分几乎都是围绕这个内容。从这些借词的来源可以推断出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渊源,既有友好的,也有敌对的,借词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外交关系;从文献中考证借词的时间和年份,可以引申到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事件;外来词之所以出现,也能反映一些历史事件;因为有些外来词历史悠久,难以准确考证,所以需要我们大量阅读,从大量资料中挑选,而不是像门辰一样判断“师比”来源于印欧语。外来词是“借”出来的,所以稳定性比母语差很多,不同时期可能完全不一样。本文将外来词分为四类:语音替代词、新谐音词、外来词和描写词;在每个类别中,分别给出了示例。

与外来词相比,外来词要少得多。原因之一是中国的方言太复杂,说不同方言往往很难顺畅交流,所以即使是本土人也很难分辨一个词是否源于中国。过去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主,因此从中衍生出大量的外来词。因为贸易可能集中在某些地区,所以具有地域方言的特点,说其他方言的人几乎分辨不出来,但对当地人却极其亲切和相似。

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痕迹。

地名通常会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提供重要的证据,以补充他们不完全了解的领域。在中国,地名可以显示当时人们的交通状况,反映一些历史事件。罗老师举的例子我就不多说了。我举个我知道的例子:我是成都人,成都有个小镇。它以前叫什么名字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叫天回镇。据说唐玄宗安史之乱时一路逃到这里。他只是停下来得到唐军胜利,贼败的消息。他激动得坐不住了,立即领兵回朝。天子回朝,此后一直称天回镇。

第五,从姓氏和绰号看民族血统和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包含许多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融合。很多地方没有区别,但是有些细节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书中提到了很多姓氏。本来以为一直都是中国人的姓氏,没想到有这么多精致的姓氏。比如马、白、洪、丁、顾这些词,在漫长的历史融合时期,我们看到这个姓,早就想到外国人了;但是,很明显有很多反映宗教信仰的词语。像“萨保”这样的词,明显与汉族人的使用习惯不同,但属于哪种宗教词汇,还需要考证。

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根据书中引用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和地区采用的婚姻制度是不一样的。要通过亲属称谓来看婚姻制度,就要根据地方制度来分析,所以很复杂。但是我感觉这种用法的作用越来越小了,因为我们的亲属称谓其实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书中的黑彝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公公、岳父,这在罗先生的时代是很奇怪的,但现在我们社会上很多家庭都采用这种称呼,这样更亲近;其次,由于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男女地位越来越趋于平等,这种男女区分的称谓也逐渐被淡化了。

从这本书里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更多的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知识,但也看到有些观点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准确了,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所以再做这些研究的时候要结合当下的现象和事实;相比现在,我们往往过于浮躁,无法静下心来,而前辈们写书却相当严谨,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排除外界干扰,静静写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思考2。罗昌培先生的《语言与文化》是从语言学到文化人类学的成果,被誉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先驱”和“开山之作”。这本书开辟了用社会文化指导语言研究的新途径。这一大胆的突破为未来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搭建了桥梁,为中国语言学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大师”——罗昌培

罗昌培,名神田,名天安,笔名贾殷耕,斋戒不援。北京人,满族。1919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成立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语言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他一生两次当选为人大代表,并出席了会议。他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和音韵学研究。他们与赵元任、方桂丽并称为中国早期语言学的“三巨头”。他的学术成就对当代中国的语言学和音韵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开创性的工作——《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共分八章。第一章“引言”,结合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历史提出研究语言的目的。引言第一句就引用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的话:“语言的背后有东西。此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从社会上传承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简要介绍了其他七章的内容范围。

第二章是“从词的词源和演变看过去的文物”。罗昌培先生用中外语言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词义的演变与文化发展阶段的关系,然后具体分析了“万、窗、费、钱”等英语词汇的词源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印记,以及几种北美印第安语中几种词源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变化。以及“被”字与古代货币制度的关系,“纸”的部首所反映的原始造纸原料,“安”所反映的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剁”与车裂的悲惨刑罚,汉语中“家”的原始形态。在本章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语言学和社会学可以相互启发的观点。

第三章“从造词心理看民族文化水平”,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语言、北美诺特语、现代英语中的畜牧词汇、中国古代畜牧词汇的消亡、中国和印度语言中具有相应语义结构的词汇为例,探讨造词心理过程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是“借词带来的文化接触”,包括“借词”的定义、汉语借词所表现出的中外文化交流、近代中国四种借词方式(音借、新谐音词、译借和描写词)、汉语借词多的四个原因、汉语借词在外语中的研究、借词还原的误区以及研究借词的难点。

第五章“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痕迹”,包括地名研究对历史和考古的作用、欧洲凯尔特语的一个地名带、地名反映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在英国的殖民痕迹、北美印第安地名显示的古代民族交通痕迹、中国地名、华侨在县和民族的迁徙、壮语地名显示的古今民族差异、滇缅边境几个地名的词源。本章关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材料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第六章从姓氏、绰号看民族起源和宗教信仰,包括姓氏反映的民族起源,姓氏、绰号反映的宗教信仰,“父子命名制是藏缅民族的一种文化特征”。本章重点介绍“父子联名制”。

第七章是“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包括“亲属称谓在原始人社会中的重要性”、“黑衣人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交错婚姻制度”、“交错婚姻制度的分布区域”、“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其他婚姻制度”,并用案例说明从亲属称谓推断婚姻制度应采取的谨慎态度。

第八章是本书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语言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演变”、“语言学的有机联系”、“语言学的古生物分析方法”、“文化变迁对语音和语言形式的影响”、“中国语言学的新方向”等。事实上,这一章是这本书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

《语言与文化》除上述八章外,还包括邢公万撰写的第二版序言、卢志伟最初为该书第一版撰写的序言以及作者的“序言”。罗昌培的序言回顾了该书的写作过程;本书还包括四个附录,分别是:《论藏缅人的父子命名系统》、《茶山歌》、《从客家人迁徙的痕迹看客家方言与江西方言的关系》、《云南的语言学》。这些附录都是作者早年写的论文和报告,也是书中一些观点的依据。本书后面的附录分别为前几章的内容提供了更详细的例子。

三、读后感

罗昌培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罗昌培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这门科学孜孜不倦的开拓者。中国的语言学家称阿罗先生为“大师”,这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一个准权威的评价。

(一)勇于接受新事物,创造新事物。

书中提到了大量的国外和国内的例子,把语言学和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这在20世纪40年代是一个很大的尝试和挑战,为以后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种勇于接受新事物、创造新事物的精神值得学习。

(二)书中例子丰富,文字通俗易懂。

在书中,罗昌培先生谈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一本10万字的书,包含了丰富的例子。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罗昌培先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讲解,读起来很轻松,让你感受到书中的乐趣。

(三)搭建语言学和文化学之间的桥梁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将社会文化与语言联系起来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本书以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的落后语言,透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以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为主要内容,为我国语言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统一的道路。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思考。语言与文化出自罗昌培《大家的小故事》系列之三。所谓“大家”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书的作者是大家;第二,书是写给每个人看的,是每个人的阅读材料。所谓“短篇小说”,只是从篇幅上来说短了一点(出自《大家的短篇小说》袁兴培的序言)。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文科各领域的作品,不仅仅是名家的作品,更是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学术成果。也是大家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视野,一窥学术殿堂。而一本小书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凝结了学者的毕生心血和才华。所谓每个人都要深入浅出地解读他的治学之道,让所有读者都品味其中的奥妙。那些所谓晦涩难懂的文章,既显示了作者学术的深刻,也意味着作者学识的贫乏。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罗昌培。北京人,满族。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后成立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首任主任、委员。他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在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被学术界誉为“承前启后”的语言学大师。

在这本书的导言中,引用了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的一句话:“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此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从社会上传承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解释了我们要从词义来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内容分为六段:

第一,从过去的语言和演变中追溯过去文化的遗迹;

第二,从造词心态看民族的文化水平;

第三,从借词看文化接触;

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痕迹;

第五,从形态和绰号看民族血统和宗教信仰;

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都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中的重要问题,作者想做的是试图在语言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在每一章中,作者都给出了大量的例子,足以说明作者在语言学领域的广博知识。在第二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语义演变,进而了解文化演变的清晰图景。比如英语pen来源于拉丁语penna,意为羽毛。起初,它被严格地应用于最初的quillpen。后来虽然笔的材质变了,但字还是留了下来。如果分析一下现代文字和羽毛的关系,就可以知道一些古代的笔系。我国著名的《说文解字》中的大多数字都可以在一些历史文物中找到,如“安”、“叶静”等。从女人在家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了,也就是说,把她关在家里,她就能安静下来,这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女性观念。

第三章,从多种语言的成语或俚语中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民族的文化水平。

看完语言与文化,我把这部分编在了“语言与文化”下。从一开始我就开始阐述文字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字,没有文字,文化就会慢慢失去传承。

作者的态度在这本书里可以清晰地找到:在文化的汽车里,汉字只是外壳,是轮子,不是发动机,更不是方向盘。或许通过这个我可以猜到作者的想法是,文字是载体,文化是核心,也就是文字是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感觉文字是文化的附庸。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作者的陈述中可以感受到的是,文字是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和语言、绘画、音乐一样,用一种别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抽象的文化概念。就像女人的书,就像各个民族的文字。书中提到的女书的形成与当时的女性生活密切相关。她们无法像男性一样——上学——学习文字的书面表达方式,却需要与远方的人交谈,而当时又没有传递声音的对象,于是出现了女书。它的出现解决了女性与他人交谈时无法交流的问题,更进一步,它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各民族的文字也反映了各自的生活状态,尤其是文字还是象形文字的时候。放牧民族的人物多为牛羊,农耕民族的人物多为土地,而放牧民族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农耕民族的人物更有纪律性——也许是当时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简单,条文和规矩较少,人们的生活更为自由简单,而农耕民族则更为集中,人们生活在一个有纪律性的方圆,这在人物形象上有所体现。

文字中的文化,不仅会通过文字的结构来表达,还会通过文字的排列来表达,也就是我们的句子。在句子里,诗似乎更明显,就像作者引用的那句话,“取之于心,注之于手”。对于一首诗来说,它需要一个人的“心”,而对于很多诗来说,它需要一种跨越大时代的文化。就像《诗经》里,我们经常能读到的词,多是拟声词、正字法,多是生僻字。但这些生僻字所代表的东西,却简单明了,就像“易”模仿雨雾的形状,“易”追逐黄鸟的声音,“博”学草虫之韵,闻其声而知其意。它简单直接地描述了作者希望传达的意思。其实这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朴素、简单、率真。作者只是用重叠的文字让读者感觉自己在田野和森林里。如果他们不经常与大自然交流,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又怎么能恰当地把读者引入昆虫和鸟类的歌唱中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发展经历了几次起伏。到了唐宋时期,词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词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可以发现,此时的诗歌已经由简单直白变为委婉含蓄,不再直接说明环境,而是运用简单的意象,如常见的“明月”、“垂柳”、“孤帆”。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失去了淳朴,上层社会逐渐腐败,奢靡之风盛行,愿意的人很多,但很难扭转。诗词中透露的点点滴滴,无论对错,都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或者说是文化的书面表达。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些。许多观点与作者表达的态度不同。也许是我没有理解原意,或者是我误解了作者的观点。但这是看完这部分最大的感受。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5人是符号的动物,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重要的符号,所以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文化与其他任何关系都无法替代的。如果说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有文化,动物没有文化,那么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语言。

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传承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Bermer还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互补的,它们可以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范围的广度。我们来看看那些方面!

从词的词源和变化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有很多现在流行于各种语言中的意思,与它们原来的词源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知道他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根本搞不清楚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知道它们的历史,你不仅可以发现有趣的语义演变,还可以反映出文化进步阶段的清晰画面。比如中国古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离不开文字。现在与钱币相关的词,如财富、商品、贡品、救济、贷款、信用、买(买)卖(卖)都属于贝贝。贝壳只是贝壳的一种,为什么要用它来表达金钱的意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是用贝壳作为交易媒介的。秦朝以后,货币被抛弃,但这种古老的货币制度仍然以文字的形式保存着它的堕落。再比如为什么“纸”这个词最初产生的时候是从“纸”变成的。那是因为在蔡伦发明造纸新方法、新材料之前,中国是用丝絮造纸的。还有“笔”字,由“竹”解释为“玉”,《说文解字》:“玉,故书也。”换句话说,余是写作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多为竹制,故加竹字头。

从造字心理看民族的文化层次。

从许多语言中的成语或俚语中,往往可以窥探出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水平。现在我们暂且抛开几个文化较高的民族语言,从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的语言中找几个例子。比如云南昆明郊区的彝族称妻子为“穿针女”,云南少数民族则称之为“嫁”、“买女”。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小众社会对妻子的看法和买卖婚姻的残余。我们在考察低文化的民族语言时,遇到抽象的词,比如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往往比考察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但是,一旦了解了他们的构词心理,也能引起很大的兴趣。比如昆明郊区的彝族,叫“生气”“血滚滚”,“欺负”叫“装傻”,“伤心”叫“心冷”。这些词的形成与这些动作或状态的心理状况有关。在原始社会,对自然现象的许多猜测往往容易发生,因为它们超出了他们的知识所能回答的范围。比如福贡的傈僳族把彩虹叫做“黄马稿”,鲁南(彝族的一个分支)的撒尼把日食叫做老虎吃的太阳,把月食叫做狗吃的月亮。

从借词看文化接触

虽然语言本身可以反映历史的文化色彩,但在接触外来文化时,也可以吸收新元素,混合旧元素。所谓“外来词”,就是混杂在一国语言中的外来语成分。可以显示两种文化接触后对语言的影响;另一方面,从语言的交融也可以看出文化的交流。例如,转录外来词的声音,或者将外来词与当地含义混合在一起,创造新词。就像纯粹的音译:软椅叫沙发,咖啡,可可,巧克力等。语音和语义(即有些外来词是音译的,但选用的词往往与对象的意思有关):广州话称领事为“领事”,电话为“电话”,美国冷饮为“可口可乐”;还有口音:广州话里衬衫叫衬衫,普通话里冰淇淋,汽车,卡片等等。

从姓氏和绰号看民族起源和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原本是多个部落的融合体。虽然各个部落的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了,但我们有时还是可以从姓氏中窥见其源头。这种例子在历史和现代人身上都很容易找到。比如尉迟,是唐朝的名门望族。相传,于阗王室在唐朝以前属于维迦亚(藏族)。所以于阗来往中国的人都以尉迟为姓。

至于唐代居住在长安的尉迟氏家族,大概有三个来源:一个来自长期在中国的后魏尉迟氏家族;一个是隋唐时期来中国冲质子的;还有一个,家世来历不明。还有,慕容原本是鲜卑姓氏,他的后代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广东东莞的荣,一个是山东蓬莱的穆。这两个姓氏看似与你无关,其实出自同一个祖先。姓氏和绰号也能反映宗教信仰。中国穆斯林的姓当然和汉族的姓一样,比如张、王、刘、杨、李等等。同时也有他们特有的回、哈、海、虎、黑、仙等纯正回族姓氏和马、马、白、满、兰等准回族姓氏。纯回族姓氏以穆斯林血统为基础,准回族姓氏以汉族姓氏为基础。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姓氏来推断他们是不是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