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拉的哲学论文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他的教学思想影响很大。以下是我关于柏拉图哲学的论文。欢迎阅读。
第一部分:柏拉图哲学论文1。理念论的提出
如果说西方哲学史上有什么里程碑式的人物,那非苏格拉底莫属。在此之前,西方哲学家主要探讨自然的起源。自苏格拉底以来,哲学家们不仅关注了像起源这样的自然哲学,而且开始探索和关注道德哲学,即“德性即知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认为认识自己是美德的知识。要改善人的内心状态,就要分清真假美丑善恶。但具体的德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所以最本真、最永恒的德性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寻找,它继承并深刻揭示了苏格拉底内心的原则和对心灵的定义。所以最后,柏拉图创立了它。
柏拉图成长在一个充满民主派和optimates争权夺利的战争中,目睹了他们互相残杀的场景,这深深影响了他。战后民主政权被废除,柏拉图对暴力镇压人民的政权感到失望。民主政权复辟后,政权残忍地处决了苏格拉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开始有了“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他认为只要人变得善良,心灵得到净化,社会和国家就会安定祥和。因此,他试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统治和改造国家,争取一个“理想国”,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思想理论的内容
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东西是永恒的,我们平时感知的一切都是变化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种真实的存在是一种绝对永恒的观念,观念不仅仅是仅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意识形态或道德领域。它独立于事物和人的思想而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一般概念也可以称为“理念”。
而我们客观独立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所有的观念组成的,也就是观念世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观念世界才是最真实最真实的。这样,在柏拉图的理论中,自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现实世界”和“幻影世界”,两者是对立的。所以,柏拉图真正的现实(也就是观念)的根本标志是永恒的、确定的东西,那些多变的、不能明确表达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是“真正的现实”。这一观点贯穿了柏拉图的整个理论体系。
关于现实世界和幻影世界的联系和关系,他在“摹仿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分裂说”和“摹仿说”,即观念是原型,个体事物只是通过“摹仿”原型而产生的,而“分裂说”则是个体事物因为“分裂”而存在。
因此,观念和具体事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观念是永恒不变的,具体的和个别的事物是相对变化的,各种事物都有观念,它们分为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观念是最低层次;跟着高点的是科学的概念;然后是艺术道德的观念;最高的理念是“善”,这也是其他理念追求的目标。
柏拉图对认识论的不断挖掘和探索最终导致了唯心主义的理论,所以认识论和唯心主义都是柏拉图哲学体系中非常重要且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感性的感知是不断变化的,但观念的世界是永恒知识的对象,所以要想找到真正的理解,就要实现观念。思想的实际本质其实是对事物的一般概念,所以知识其实是对一般概念在另一个层面上的理解。这个总的概念只有通过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柏拉图把认识的对象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永恒的可知世界(观念的世界),一个是产生变化的可见世界(感觉的世界),所以同样的知识也分为知性和理性。而且理性知性信仰想象从高到低有四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程度取决于认识对象的真实性。这一理论在人类哲学认识发展史上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理想主义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的理念论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完美的世界,即“观念的世界”。所以,人们在追求理想的时候,关注的是观念的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的世界。这样下去,人会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正确对待自己,只好求助于神灵。
其次,柏拉图一直认为人的理性比上帝更可靠,所以要相信人能摆脱上帝的束缚。他在佛罗伦萨重建了柏拉图学园,对西方社会有一定影响。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柏拉图进一步完善了他的伦理学和美学思想。他认为只有善才是人们道德判断的唯一依据和标准,我们应该让艺术有生命。我们必须发现它的善与美,认可它的理念。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它们在不断变化,所以美丽的东西同时也是不可预测的,但即使如此,美丽的想法也是真正永恒的。所以,要想真正从内心理解和把握永恒的美,首先要把握美的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不同事物之后实际上存在着对规律的根本的、不变的认识,这为人们探索现实世界的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不完美的,但在它之外有一个完美的理念,所以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追求完美。例如,如果法律不完善,我们可以追求修补它。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认为观念的精神控制物质生活。
所以,在世界爱情史上,人们常说“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对几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爱情是一种超越一切现实的纯粹的精神依附,所以精神交流比肉体欲望更重要。
第二章:柏拉图哲学,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常常让我们望而却步。但是,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对最普通事物的抽象,是对最现实理论的总结。学了哲学,我更加了解生活,懂得了在生活中寻找真理,也学会了一种思考,一种总结和体验的能力,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哲学,升华生活。这门课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千年来,东西方一直在交流思想和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有一种独特的神秘感,很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和理论也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哲学观反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认真去理解,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柏拉图,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为了更好的接触他,首先要了解他的生平简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时俱进造英雄。柏拉图一定有他超乎常人的非凡,这造就了他非凡的一生。
我们都听说过并向往这个浪漫的词——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它是最完美爱情的象征,是超越世俗的爱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柏拉图式爱情,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让我们带着这个美丽的词走进西方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世界,听听柏拉图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种美好的爱情的。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需要我们理解他的思想,解读他的世界观,探究他的哲学理念。我相信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非凡的思想成就。让我们倾听他们的内心,欣赏哲学家的伟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也是整个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欧洲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年轻时师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周游世界,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自己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他逃回雅典,在一座名为阿加尔德学院的体育馆附近建立了一所学院,并在那里任教40年,直至去世。
柏拉图没有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他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在教学中,柏拉图非常重视对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理解,尤其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和真理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同时,他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观念世界在现象世界中的影子来回忆观念世界,并承认感觉在认知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了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接触到的东西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来唤起学生的记忆。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的。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置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分成几个年龄阶段,给他们不同的教学科目。至此,柏拉图较为完整的金字塔形教学体系已经形成。
他一生著述甚多,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两部著作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他的教学思想影响很大。柏拉图认为世界由“观念的世界”和“现象的世界”组成。观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人类感官接触到的现实世界只是观念世界的一个淡淡的影子,是由现象组成的,每个现象都因时间、空间等因素而呈现出暂时的变化。柏拉图的《理想国》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乌托邦的理想图景。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他的乌托邦要求每个人都有他在社会中的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但是在这个国家,女人和男人有同样的权利,男女完全平等。柏拉图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法律》中进一步发展了他关于法律作用的思想。他强调,法律是人类一切智慧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从理想上说,他推崇哲学之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法规比知识更有力量”;他从实际出发,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野兽一样。
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抛弃肉体,向往真理的时候,那么思想就是最好的。”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人追求真理的欲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对* *没有强烈需求的时候,心情是平和的。* *是人性中* *的表现,也是每一个有机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性强于* *和精神交流是美好的、道德的。“所以,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异性之间的精神恋爱,追求精神交流,拒绝* *。柏拉图的爱是一种理想的爱情观,是一种极其浪漫却又不可能的爱情观,是我们现代社会所缺乏的纯粹的精神而非肉体的爱。柏拉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对你来说,她(他)是完美的,而且只对你。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他的完美对象,而且只有一个。这是一种完美的男女爱情观,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状态。虽然我们可以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在爱情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但现实并不总是如人所愿。我们在努力寻找那个在世界某个角落等着我们的人。但是,这个过程有时是那么漫长而痛苦,所以柏拉图的爱情是理想的。
关于柏拉图式爱情的起源,有一个哲学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下最大最好的麦穗。过程中只允许你摘一次,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照苏格拉底说的做了,很久都没回来。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他挑的?柏拉图摇摇头说:“起初我以为出去很容易,很有信心,结果却空手而归!””苏格拉底继续问,“原因是什么?”柏拉图叹了口气,说:“好的很难看到,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好的,因为我只能挑一个,所以我别无选择,只能放弃;“于是,我继续往前走,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但是越往前走,我越发现它没有我以前见过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到了最后才知道,最大最饱满的麦穗已经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之后就产生了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精神上的爱情,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和理解。这种超越* *的爱也与柏拉图的哲学和教学哲学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他的唯心主义理论。他主张政治平等和自由,强调因材施教和因时制宜。从柏拉图的思想来看,他的所有理论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这也与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关。他年轻时热衷于政治,希望能参与政治事务,公正地治理城邦,但实践经验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做不到这一点。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正义与非正义才能被区分,只有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城邦治理才能真正公平。学习了西方哲学,才知道哲学并没有那么深奥,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像我们身边的爱情一样。我们渴望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如此纯粹的精神上的爱,但我们可以以此为目标。哲学和生活是我们学习的最佳途径。我们可以对哲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人生的真谛有更细致的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多地运用哲学,并与实践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