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改革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计划和实施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文化基础课,但学生对此类课程缺乏必要的动力和兴趣,教师对此类课程教学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心。要改变这种状况,文化基础课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务实的结构创新和有效的教学措施。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仍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课程计划和实践教学设计安排了一定的课时,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视为中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类课程的知识、动机和兴趣都很少,教师对这类课程的价值认识不清,教学热情不高,课堂信心较弱,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不尽人意。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第一,对文化基础课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目前文化基础课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一般认为,文化基础课必须为专业课服务,文化基础课必须与专业课有效衔接。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强调?有用,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在我看来,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无可厚非。很多专业对文化基础课有特殊要求,比如:电子专业要求学生多学物理,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多学历史地理。但如果只把文化基础课的价值定位为服务专业课,则有失偏颇。这种观念至少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基础课,尤其是义务教育后的文化基础课,都能和专业课紧密结合,比如法学课。除非转化为专业法学,否则很难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其次,一味强调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会导致失去具有独立意义的文化基础课的地位。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课程特色、价值追求和内容体系,就像人们常说的?语文课要不要姓?语言是一样的,如果语文课没有姓呢?语言?那就不是语文课了。比如在以烹饪专业为基础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强调语文为专业课服务,可能会异化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肢解内容体系。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古诗词中衍生出一些饮食文化,但这种牵强附会一定会破坏课程的意境和生态,偏离课程原本的任务和目标,庸俗化课程原本的品质和味道。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育人,职业教育首先不应该是职业或专业的教育。文化基础课的价值不仅具有在专业学习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工具价值,还具有完善学生人格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文化基础课的首要依据不是为专业服务,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体人格。文化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养,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内化,从而达到提高道德、改善观念、增长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再专业的教育,也不能忽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正如杜威所指出的,狭隘的职业训练可能培养出呆板、机械的技能,却牺牲了人敏捷的观察力、紧凑巧妙的计划等理性能力。其实任何产品都会深深打上厂商的个性烙印,个人专业化能力的发展必须与全方位素质的发展相结合。
文化基础课也必须满足学生的终身学习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2《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2002年《关于20世纪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建议》等国际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为某种职业和有效就业做好准备,还要让他们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从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课程的相似性出发,就不难理解,文化基础课其实是普通职业交际的连接点和接触点,为学生的职业发展选择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强化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的独立地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兼容性、普遍性地位,为学生适应就业、职业发展、个性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文化基础课要有务实的结构创新。
纵观目前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大致可以分为工具类、艺体类、品德类、心理类、专业准备类等等,以分科的形式出现在中职学校的各个年级。其特点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课程,根据学科的独立性和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照一定的顺序开设课程。它最大的优点是它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简单性?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费时费力,缺乏兴趣,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定位和应用,以及专业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和综合性要求相差甚远。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很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笔者认为不妨从课程结构的维度进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下面以中职语文科目为例来阐述。
基于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相关教学内容和要求,我们可以将中职语文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发展和综合实践三个模块,并将这些模块设置在相应的年级。例如,三年制职高的语文课程有五个学期,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侧重于基础学科模块的教学,第四学期主要侧重于专业发展模块的教学,第五学期侧重于综合实践模块的教学。
学科基础模块。该模块的设计遵循学科课程的编写思路,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持续学习奠定基础。这个模块由几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听、说、读、写三个部分,能力按照要求分等级,循序渐进。这种模块教学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和核心任务。
职业发展模块。该模块的设计要体现任务驱动的课程编写思想,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和以职业为导向设计若干课程。阅读与鉴赏?、?表达和交流?学习任务,有效实现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沟通联系,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本模块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范围。语文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学生自主性和选择性强,突出了语文学科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宗旨。比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科专业开设商务公文写作课程。
综合实践模块。在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所列的三类模块课程的研究中,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子模块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第五学期集中学习语文综合实践模块课程。综合实践模块课程遵循普通高中项目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理念,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应用性和探究性。一方面注重中职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注重专业学习与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在知识的应用中,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科素质。在本模块的课程开发中,要坚持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研究课题,选择活动,模拟专业情境,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如烹饪专业汉语综合实践模块,学生可开展“南黄海海鲜饮食文化研究”、“南通市餐馆名称特色研究”等课题。
第三,文化基础课要有有效的教学措施。
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很大程度上?生出来的?在普通高中,并以学科课程的形式呈现,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通常遵循普通高中班级授课制的一些基本做法,比如?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师评价?什么事?四阶段教学法?。这种课程实施策略是合理的,被大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所采用,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教学的创造性,学生学习基础差,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完全放弃学习某些课程。基于文化基础课结构创新的思考,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
教学理念层面: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深刻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方式本身,而在于方式变革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归根结底,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支撑着方式的转变,引领着课程改革。为了有效地实施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必须树立以下观念:(1)注重学情。以学习情境为教学基点,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感世界和职业生涯密切相关。只有基于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教学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必须足够。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不片面追求课程的完整性,从课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出发,加强知识的应用。(3)分段要求。我们在中等职业学校分三个时间段做?学科基础模块?、?职业发展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在课程的教学中,每门课程的设计理念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这三个阶段逐渐呈现出文化基础课知识从单一走向综合、理论走向实践的趋势,教学活动也从学科体系走向行动体系。
实施策略层面:在文化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学习任务不明确、经验储备不足、课程背景不清晰、学习体系不完善。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教学策略:第一,问题导向的学习策略。把问题识别和问题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以问题导航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比如,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共同创设,提炼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围绕主要问题展开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为了顺利回答主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子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兴趣,实现教学目标。问题导向学习策略主要用于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二是案例分析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书面形式呈现案例,以案例为分析对象。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中,并找到对策。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案例教学生动、形象、形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抽象、生硬的知识局面,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实际情境中。同时,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评价也可以培养反思精神,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案例分析策略主要用于专业发展模块教学。三是任务驱动策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来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老师同学在促进个体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任务驱动策略强调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预习、分析和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策略主要应用于综合实践模块课程的教学。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策略和项目教学策略。
课程评价层面:文化基础课学习评价改革没有引起更多关注。事实上,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格。因此,在文化基础课的评价改革中,我们应该坚持?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兼顾身份评价和特质评价;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发展性评价?评价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做了三点改革尝试:一是考核内容的改革。根据知识层次的划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减少主要再现书本知识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造性运用的考核。二是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笔试方式,采用阶段考试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等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式。在综合实践模块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提高合作意识,使每次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三是评价形式的改革。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和监督,提高其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样有利于课程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考试内容、形式和成绩评价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参考资料: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的新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高职公共* * *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南昌学院学报,2009(6)
更多文章,请访问:
散文和随笔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