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链物流发展的信息

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整合和资本运作越来越频繁。国内优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尤其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佼佼者!

由于有些企业不具备专业的冷链物流运营体系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而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服务项目,显然不适合他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这些企业可以与社会专业物流企业结成联盟,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冷链物流业务。

物流企业可以与工商企业结成联盟,提前提供冷链运输的功能服务,有针对性地输出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营系统。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乳制品要求严格,需要每天送达。鲜奶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特殊的运输条件。零售业与厂家结盟,实现鲜奶保质运输。因为厂家有一套完整的冷链物流管理和运营体系,可以保证运输中的鲜奶质量,建立厂家直接配送的运输服务。比如,一些大型超市与蒙牛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蒙牛直接发货,利用蒙牛的运输要求和运输方式,直接到达超市的冰柜,避免鲜奶在运输过程中变质,给超市造成很大损失,从而影响蒙牛的信誉。随着合作的进展,与客户建立的合作关系趋于稳定,运营经验不断积累。通过不断整合厂家自身冷链资源、社会资源和自身资源,建立科学固定的冷链物流管理运营体系。

麦当劳餐厅的冷链物流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即夏回公司。夏回公司是麦当劳的全球物流服务商,为麦当劳提供优质服务。为了满足麦当劳冷链物流的特殊要求,夏回公司投资建立了一个多温食品配送物流中心。分为干货仓、冷链仓和冷柜,配备冷链冷冻保鲜设备和冷链运输设施,保质保量将冷链商品运送到麦当劳餐厅。

* * *同分布是经过长期发展探索优化的合理分布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并具有影响力的先进物流模式。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性,物流企业独立设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由于冷链食品的相同特性,社会上整个冷链物流行业应该联合起来,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行业的同配送。

从微观上看,实现冷链物流同配送,可以提高冷链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和扩散,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封闭的销售网络,构建* * *能够存在和享受* * *的环境。

从全社会来看,实现冷链物流配送可以减少社会交通总量,减少城市卸货阻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状况;通过冷链物流的集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节约冷链物流的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改善冷链商业物流环境,提高社会生活的整体质量。就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而言,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和倡导,努力发展。专家认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产品、水产品、畜禽肉类等商品的流通,减少资源消耗,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而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相对落后,这与其起步晚、技术落后是分不开的。食品冷链行业蕴含着良好的投资机会,但相关专家也指出。

首先,设施设备不足。中国大部分易腐货物都是露天装载,而不是放在冷藏保温的地方。80%~90%的水果、蔬菜、家禽、水产品都是用普通货车运输,大量的牛奶、豆制品运输没有冷链保障。在运输这些易腐食品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用一块帆布或者塑料布盖着,有时候被子就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

造成这种困境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设备的严重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分布不均,无法系统地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低温保障。

其次,技术标准缺位。因为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质量为目的,以维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入也大得多。而我国的冷链系统只是一个早期的制冷设备市场,冷链技术还不能完全应用到很多食品种类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同时,我国没有专门的实施冷链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了一些标准,因此在监管上也存在空白。

三是产业配套不全。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然而,我国冷链行业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比如在冷库建设上,有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的;重视城市商业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这些失衡使得我国的食品冷链产业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运营体系。整体规划和多方协调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根据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特点,建立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为核心的多种组织形式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实施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整体梯度推进

选择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先行试点。

充分调动冷链各行为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着力培育第三方物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和优势农产品布局,积极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选择重要品种(高价值农产品,如热带水果;易腐烂的产品,如肉等。)建立冷链渠道试点。一是在大城市开展“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和“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试点。二是在优势农产品出口产地开展“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冷链物流和“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第三方物流”试点。在总结示范和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辐射和推广。

建立多元化机制

加大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批发市场。也是一个集散地。在初始阶段,政府对资金投入的支持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在硬件设施建设、微观技术和宏观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物流流程链条太长,一个企业很难完成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2005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日益显现,更需要政府有效整合现有的运输、仓储、配送等资源。因此,根据冷链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实际需要,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形成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根据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要求和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的对象,一是大型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二是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中心。第三是产地加工企业。支持的主要内容是硬件设施建设、分析测试设备、标准制定和人员培训。

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全面推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一是继续加强运输干线及其附属车站的基础设施改造,尽快形成适合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网络和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二是鼓励应用GPS、自动识别等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连接承运人、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实现货物的全过程监控和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引进和推广自动化冷藏技术和仓库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和商业化加工技术、运输车辆自动控温技术等先进技术。,从而提高技术改造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

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

加拿大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健全的检验监管机构。同时,其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也值得借鉴。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南和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和规范、预冷和贮藏标准、加工标准、运输标准(特别是农产品运输温度标准)、销售标准、标识标准,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服务标准等。,并根据GAP(良好农业规范)、GVP(良好兽医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HACC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和ISO制定农产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根据冷链物流的要求,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鼓励在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建立相应的检测平台,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快速检测服务。此外,要建立健全检验监管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屏障。

相关政策的出台

为了尽快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快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在科技政策方面,将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加大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科技政策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计划的资助力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部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质量标准与检验中心、食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工程项目建设中给予优先支持。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建议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国家投资、政策引导和吸引外资的战略重点,在预算安排和工农业建设项目计划上给予集中支持和倾斜;适当考虑对冷链物流企业、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包括低息、贴息、放宽还款期限、放宽抵押条件、支持外资介入等。在产业政策方面:尽快理顺多部门管理的局面,成立协调机构,理顺科研、生产、贸易等部门的关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合理布局;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一体化发展。在贸易政策方面: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支持和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商标和品牌,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引进和消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包括项目、设备、仪器等硬件,以及产权许可或软件的贸易。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划将加速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扩张。规划实施后,我国将新增冷库产能10万吨,预计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编辑还从空调制冷市场专家处了解到,农产品作为冷链物流中最大的市场,远远超过工业需求。空调制冷市场专家也表示,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动物蛋白、乳制品、即食方便食品的消费日益增加,以及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中国对冷链基础设施的需求正变得前所未有。但是,在市场扩张的同时,区域分化也很严重。在一些经济发达、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性、区域性的活动,使得一线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冷链市场也有了显著增长。再比如青岛和大连,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虽然区域冷链经济的兴起不一定代表冷链物流行业的整体增长,但其快速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受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我国冷藏车的需求逐年增加。冷藏车产量增长率从2005-2065,438+00年的65,438+00%增长到2065,438+065,438+02年的65,438+03.8%。2012年全国冷藏保温汽车产量达到7063辆,其中北汽福田、镇江飞驰、CIMC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高技术、高投入和先进管理紧密相连。继国家发改委2010《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之后,我国各省市也于2013发布了冷链物流“十二五”规划。基于这些规划和不断增长的需求,冷链物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在购买一系列需要控温保鲜的产品时,无论是在一般的超市、超市还是传统菜场,除了考虑产品是否正品、无假冒、以次充好、质量可靠之外,有没有考虑过这些产品是如何从厂家配送到零售终端的?因为非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非常重要,再好的产品,如果因为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不新鲜,就会影响到营养和口感的变化,或者是小事一桩,严重的话会对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可以等同于假冒伪劣商品,但是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消费者所不知道的。

冷库和冷冻食品需要完整的冷链物流全程控制货物温度(根据相关规则),保证食品安全;这包括封闭的环境,装卸货物时的储运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投入也比普通常温物流大。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物流业受到一定冲击。但随着政府“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业市场前景逐渐好转。农村物流、零售物流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

“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业将进入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首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业的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大。二是适合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物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第三,随着物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物流行业内部的分工会越来越细。四是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运输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综合集成物流服务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五是物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第六,合作互动将成为物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七是物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市场秩序和环境条件进一步优化。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许多专业化加工企业进入了农产品加工领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产业,企业也从小作坊发展到大型综合加工企业,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大型加工企业更有能力与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与当地的仓储、营销点合作,辅助冷链物流的顺利进行,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详见《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者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供给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出现了许多农产品市场。这些市场在地方政府的干预或自身发展下,发展成为专业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定位了市场,创造了品牌。随着制度和模式的完善和成熟,这些市场也成为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通过运营人员的操作,整个物流将自下而上的进行。首先市场会把消费者的需求反馈给各种专业化的供应商,然后供应商再把需求反馈给更高一级,也就是农户或者相关的加工企业。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流,厂商生产的产品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各个环节的风险也会降到最低。此外,作为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连接点,这种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准确地控制市场需求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也有能力对各个环节进行调度,确保产品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到达并送达各个销售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各个环节的衔接,减少产品缺货和积压的现象,将冷链物流的成本和损耗控制在最低限度。为了给上下游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许多批发市场发展了集仓储、批发、加工、运输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这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冷链物流模式。

连锁超市主导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超市在中国的兴起时间不长,早期超市里卖的产品和“百货商店”里的没什么区别。但随着超市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超市也将生鲜农产品纳入了销售范围。超市的农产品更加规范,超市的永久冷链设备可以很好的满足产品的需求,加工包装更加系统正规,因此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连锁超市在各个城市的位置比较多,可以在超市内部及时调度产品。超市成熟的促销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品积压,因此超市占据的农产品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扩大。超市可以直接联系消费者。超市可以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各种产品之间以及与上游供应商、制造商之间的排产。此外,在大型连锁超市的运营中,甚至可以绕过中间经销商,与农民或生产者达成对接,让农民根据超市的需求进行种植,生产者和加工者也可以根据超市的调度进行生产加工,超市直接采购这些产品。这种模式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提高各个环节的收益,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使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提高效率。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冷链物流发展进程做出了明确规划,将建设一批高效、规模化、新技术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1960年期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遇到自然灾害会导致农副产品短缺。为此,国家在一些大城市和农副产品主产区建立了一批大型冷库,配备了少量冷藏车。这些设施对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居民副食品供应起到了一定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冷链物流有了进一步发展。65438年至0985年,国家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和购销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使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兴起。为了保证各地农副产品的均衡供应,政府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冷藏设施,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冷链物流,推动了冷藏运输车行业的发展。

冷链物流的初始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几十年里,冷库和冷藏车的数量都很少。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希望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农产品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希望错开产品上市时间,获取更多利润,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未来五年,国家制定了很高的发展目标,提高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冷藏车作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之一,供应必须跟上,这将给发展缓慢的冷藏车企业带来机遇。希望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产能准备、售后服务、市场布局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既能提供优秀的产品,又能让企业大有作为。

对于冷藏车企业来说,有一系列目标数字值得关注:国家要求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5%、15%、23%提高到20%、30%、36%,基本实现翻番。此外,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由15%、30%、40%提高到30%、50%、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