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庭院赏析
参考资料:
/JS/jian/jian-index.htm
-
在17世纪至18世纪初路易十三世和路易十四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法国开始倡导古典建筑风格,建造了许多古典建筑。古典建筑造型严谨,古典圆柱运用广泛,室内装饰丰富。
法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品是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宫殿建筑和纪念广场建筑。在此期间,法国王室和有权有势的大臣们建造了分离大厅和花园,被其他欧洲国家所模仿。
随着古典建筑风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建立了建筑学院。学生大多出身贵族家庭,他们鄙视工匠及其技艺,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学院派。学术建筑和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19世纪。学院派关于建筑师专业技能和建筑构成艺术的理念统治了西欧建筑事业200多年。
法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巴黎残疾人医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造了宫殿的新造型,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也被当时的欧洲各国所模仿。
伤兵医院新教堂,又称伤残军人新教堂,是路易十四时期军队的纪念碑,是法国17世纪典型的古典建筑。新教堂与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南端相连。平面呈正方形,中心顶部覆盖着三层贝壳的穹顶。外观呈抛物线状,微微凸起,顶部增加了文艺复兴时期使用的照明亭。穹顶下的空间是一个希腊十字架,有四个等长的臂,四个角上有四个圆形的祈祷室。新教堂立面紧凑,穹顶顶部距地面106.5米,是整个建筑的中心。方形的教堂本身看起来就像穹顶的底座,更增添了建筑的庄严气氛。
18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全国性和纪念性大型建筑的数量比17世纪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舒适安静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在这些房子里,漂亮的沙龙和舒适的客厅取代了豪华的大厅。在建筑外观上,虽然巴洛克式的教堂风格很快被其他建筑模仿,但巴黎建筑学院仍然是这一时期古典主义的大本营。
当时著名的建筑包括和谐广场(也译为协和广场)和南锡市的市中心广场。后者由纵轴上的三个广场组成:北面的政府广场呈长方形;南面是斯坦尼斯拉广场,长方形;中间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群是半封闭的,其空间组合多样而和谐。广场上的树木、喷泉、雕像、围栏、桥梁、凯旋门、建筑也很协调。
中国建筑中具有美学价值的特色形式和风格。从先秦到19世纪中叶,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独立的体系,两千多年来风格变化不大,一般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出现,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称为中国近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熟于封建社会。是一个历史最悠久、分布区域最广、风格最明显的独特艺术体系,以汉族木构建筑为主,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朝鲜、越南古代建筑有直接影响,17世纪后对欧洲也有影响。
艺术特色
与欧洲古代建筑艺术相比,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三个基本特征:
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建筑还在维护和加强社会、政治和伦理制度以及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建筑艺术的所有元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人物、风格等,都是基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能被人欣赏和理解,没有跌宕起伏、怪异莫名的形象。
③整体全面。古代优秀的建筑作品几乎都调动了当时所有可能构成建筑艺术的因素和技法,形成一个整体形象。从整体环境到单体住宅,从外部序列到内部空间,从色彩装饰到附属艺术,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去掉其中一个,整体效果就会受损。
虽然中国的古建筑类型很多,但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风格。
(1)庄严的纪念风格。大多体现在具有特殊含义的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简单的群体组合,突出的主体形象和象征意义,对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意义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古代的明成殿,皇帝的陵墓,大型祭坛,还有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环坛,大佛阁。
②典雅华丽的宫廷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宅邸、衙门以及一般的佛寺、道观。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建筑大小组合恰当,符合人们正常的审美标准;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适宜,装饰华丽。
③友好宜人的住宅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包括大厅、商店等人们最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紧密结合,尺度宜人不曲折;内敛的建筑,简约的造型,精致的装修。
④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包括一些皇家园林和山寺。其特点是丰富的空间变化,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彩典雅,装饰精美;更重要的是,建筑与花草树木、山川融为一体,自然风光融入建筑之中。以上四种风格往往体现在一组建筑中,如王侯府邸和部分寺庙,包括宫殿型、居住型和园林型三种,而帝王陵墓则包括纪念型和宫殿型两种。
地方民族风格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地域(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山区)非常封闭。因此,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建筑都有一些特殊的风格,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类:
①北方风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群体规整,院落大,但规模适宜;建筑造型不起伏,房屋低平,屋顶曲线平缓;多用砖瓦,木结构材料大,装修比较简单。总的风格是开朗大方。
②西北风。集中在黄河以西到甘肃宁夏的黄土高原。院子很封闭,房子很低,屋顶坡度低而平缓,相当一部分建筑采用平屋顶。很少用砖和瓦,用土坯或夯土墙,木质装饰更简单。在这个地区,经常有窑洞建筑,包括坑窑和平券窑。总的风格是淳朴。但回族聚居区有许多清真寺,高大、屋顶陡峭、装饰华丽、色彩浓厚,与一般的民间建筑有明显区别。
③江南style。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河网地区。群体密集,庭院狭窄。大中型群体(大宅、会馆、店铺、寺庙、祠堂等)较多。)在城镇里,还有建筑物;小楼(一般的房子和店铺)自由灵活。屋顶坡陡,翼角高,装饰精美丰富,雕画多。整体风格美观灵巧。
④岭南风格。集中在珠江流域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建筑平面比较规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门窗狭窄,火山墙多,屋顶坡度较陡,翼角比较倾斜。乡镇建筑密集,封闭。装饰、雕刻、绘画丰富复杂,技法精细。总的风格是清淡细腻。
⑤西南风。集中在西南山区,相当一部分居住着壮、傣、瑶、苗等民族。多利用山坡建房子,是干柱建筑,架空楼板。平面和造型相当自由,很少成群出现。梁、柱等结构构件外露,仅用板壁或地垫作为维护屏障。屋顶曲线柔和,拖了很久,屋檐很远,铺着木瓦或稻草。不太讲究装修。总的风格是自由灵活的。其中,云南南部的傣族佛寺空间巨大,装饰富丽。宝塔的形状与缅甸相似,民族风格很有特色。
6藏式。集中在西藏、青海、甘南、川北等藏族聚居的广大草原和山区。牧民住在棕色的长方形帐篷里。村里的居民住的是碉堡,多是2-3层的小天井式木屋,外面是面包砌的石墙,上面是平顶的大墙。石墙上的门窗很窄,窗外是黑色的梯形窗套,顶檐有装饰线条,很有表现力。寺庙很多,都建在高地上。它们很高,颜色很浓。他们还使用厚墙和平屋顶,并在关键部位突出少量斜坡。整体风格扎实厚重。
⑦蒙古风情。集中在蒙古族聚居的草原地区。牧民住在圆形毡包(蒙古包)里,贵族的大毡包直径可达10米,里面有圆柱,装饰华丽。□马寺体现了蒙古族建筑的风格,来源于藏族□马寺的原型,吸收了周边地区回、汉族的建筑艺术手法。它既厚重又华丽。
⑧维吾尔风格。集中在新疆维吾尔族居住区。建筑外部全封闭,平屋顶,内部庭院尺度友好,平面布局自由,有绿色点缀。房前有宽敞的游廊,室内外有细致的彩色木雕和石膏装饰。整体风格是外简单单调,内灵活精致。清真寺和阿亚图拉墓地是建筑艺术最集中的地方,体量巨大,塔楼高耸,砖雕、木雕、石膏装饰丰富精美。还采用了拱形券结构,富有曲线节奏感。
时代风格
由于中国古建筑的功能和材料结构长期以来变化不大,形成不同时代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审美倾向的差异;同时,由于古代社会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紧密性很强,一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或者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发生了急剧的交融,也会促使艺术风格发生变化。根据这两点,商周以后的建筑艺术可以分为三种典型的时代风格:
①秦汉风格。商周时期,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一些重要艺术特征,如方方正正的院落、轴对称布局、木梁框架结构体系、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一造型等。屋顶在立面中占很大比重。但商周时期的建筑也有地域和时间的差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建筑风格因文化不同而不统一。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风格,即以齐晋为主的中原北方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秦统一全国,将各国文化集中于关中,汉承秦文化,民族建筑风格趋于统一。秦汉时期的风格主要以都城、宫殿、墓葬、礼制建筑为代表。其特点是:都城的划分有规律,住宅巷和市场用高墙封闭;宫殿、陵墓是大群体,主体是高大厚重的梯田式建筑;重要单体多为十字轴对称的纪念型,规模巨大,形象突出;屋顶很大,曲线不明显,但屋檐已经“倒”了;雕塑的色彩和装饰很多,题材复杂,造型夸张,色彩强烈;重要建筑追求象征意义,虽然有很多宗教内容,但都是能被人理解的。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伦理内容清晰,布局流畅,构图工整规整,同时表现出一种古朴、浑厚、明朗、浓烈的艺术风格。
②隋唐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中原士绅南下,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随着民族大融合,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传入南方,也影响了北方和西北。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传入的佛教文化对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学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增加了传统艺术的种类和表现手段,改变了原有的风格。同时,文人归隐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田园山水诗的出现,以及江南美景的开发,正式形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基本风格,也延续了浪漫主义的意境。
隋唐时期民族的统一和与西域的频繁交流,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与佛教、西域的异域风情,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相交融,最终形成了理性与浪漫交织的盛唐风貌。它的特点是:都城气势恢宏,四四方方;宫殿、寺庙等大型群体的序列。宽广而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丰富,轮廓凹凸不平,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彩极其丰富,呈现出中外文化紧密融合的清新风貌。
③明清风格。五代至宋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大发展,城市生活的内容和人们的审美倾向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也改变了艺术风格。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再次交流融合。元朝对西藏、蒙古的开发和对阿拉伯文化的吸收,为传统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明朝继元朝之后再次统一全国,最终在清朝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建筑最终在清朝(18世纪)的鼎盛时期形成了最后一种成熟的风格。它的特点是,城市在规格上仍然是方形的,但城市里封闭的小巷和市场变成了开放的街道,临街的店铺和热闹的集市;市内或周边景点多,市民观光的地方多;重要建筑完全定型、标准化,但组序形式多样,手法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建筑和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多种风格;大量私人和皇家的家林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技术最终成熟。总之,盛青建筑继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最终按照建筑艺术的独特规律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的成熟典型风格——婉约大方、严谨典雅、机制清晰、富有人情味。
秦汉,隋唐,明清,基本上相隔的时间是一样的。它们是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三个时期,也是封建社会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代表朝代。作为积极全面反映生活的建筑艺术,这三种时代风格所包含的内容显然远远超出了纯艺术的范畴;建筑艺术风格的典型意义及其反映功能显然远远超出了建筑艺术本身。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是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西方建筑的传入而形成的。它的发展与各个阶段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为:
(1)传统建筑在数量上仍占优势,但由于
新的审美趣味改变了建筑风格和一些艺术手法。
(2)现代工业生产和以公共活动为主导的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新的建筑类型。
(3)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也需要相应的新形式。
(4)封建等级制度的废除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建筑艺术赖以存在的许多重要的审美价值,建筑艺术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要求创造出能够体现新的审美价值和适应新的社会功能的新形式。
⑤传统审美心理、新的审美价值和新的社会功能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是否以及如何在新建筑中体现传统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美学和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
面对上述社会变革和建筑变革的复杂背景,中国现代建筑呈现出一些新的艺术特征:
传统建筑的园林和装饰艺术出现了新的风格。在传统建筑中,由于审美趣味的变化,园林和装饰艺术是最敏感的部分。19世纪中叶以后,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园林,大部分都得到了改造和重建。它们的共同倾向是建筑比例大大增加,空间曲折多变,装修复杂精致,相当一部分变得繁琐。建筑装饰一般都是大面积雕刻,色彩艳丽,用料昂贵,题材扩大,技法细致。西方也有一些巴洛克、洛可可的技法,一些作曲艺术家也受其影响。
突出建筑的类型和风格。
刚开始,近代出现的新型建筑大多是直接照搬西方同类建筑,西方建筑大多有一套基本定型。当时有殖民主义,古典复兴,哥特复兴,折衷主义等等。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青岛到喀什,机关、银行、商场、大厅、公寓、住宅、学校等等。,都以基本定型的形式标注了自己的内容,而且是同一类型。很少表现出当地特有的民族特色,甚至出现了北方建筑深骑楼百叶窗(殖民风格)、南方建筑壁炉(古典复兴风格)的现象。但经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族形式创造,大多也采用了古代(主要是清代)某一时期的官方建筑风格,使得广州的民族建筑形式与北京并无太大区别。80年代以后才更加注重地方特色,也就是所谓的地方建筑风格。
单体建筑重在表现外观和造型。
现代建筑打破了封闭内向的传统建筑审美观念,注重表达空间意境,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这与西方建筑同时重视表达物理造型的审美观念是一致的。中国现代建筑的艺术形式包含两种内容。第一,一些大型的、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仍然非常重视造型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功能要求有很强的政治伦理内容,即以特定的形式表达一定的精神意义。比如,银行和海关往往采用庄重豪华的西方古典形式,以显示其雄厚的财力;一些政府机构和纪念建筑吸收传统形式,以显示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国粹的精神。第二,大部分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一方面追求时尚新奇,同时还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19年底到20世纪初,洋气的店面,洋学校,洋剧院,城市的弄堂,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未来会直接采用西方更流行的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追求乡土气息已经出现,这与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是一致的。
城市环境和建筑群体突出了开放性。现代城市功能的快速变化对传统环境艺术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原有的群体序列艺术和环境尺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功能,于是一种全新的群体艺术应运而生。首先,不同的城市和街区对开放性和公共性的要求不同,有不同个性和风格的不同群体,艺术形象非常鲜明,比如北京的使馆区,青岛、大连、哈尔滨的行政区,上海、天津、广州的金融商务区和高档住宅区,南京、长春的政府机关,各大城市的新商业区。其次,随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输入,城市和街区的群体构成艺术也被引入,使一些城市和街区出现了新的风格。最初是德式、俄式、英式、日式等新的小街区建设,后来扩展为整个城市的自觉统筹管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进行了新的规划,大多注重新的环境艺术构成和建筑空间序列设计,特别是1929 ~ 1930的上海、南京规划和1939的伪满洲国新都(长春)规划。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群体环境表现城市个性的艺术手法开始走向成熟,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广州北部新区的开发就是突出的例子。80年代以后的新兴城镇建设更加注重群体艺术的价值,深圳、珠海、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卫星城和住宅小区,以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突出的个性特征和艺术表现。
时代的风格变化很快。从19世纪中叶至今,建筑风格变化之快,远超古代。同时,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并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受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制约的特殊类型。从艺术特征来看,后者无疑更具有典型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新内容、旧形式、中外建筑形式能否以及如何结合一直是现代建筑风格变化的主线。寻求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方式一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
=======================================
在世界建筑发展的浪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日本当代建筑作为经济、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当代的文学、艺术、音乐似乎都没有达到日本当代建筑那么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着日本建筑界的发展趋势,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院士的《论日本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版)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随笔》包括《日本建筑文化的简要分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等颇有分量的长篇论文,以及对葛覃贤三、黑川张继和日本女性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有《日本的田野博物馆》、《日本的凯里宫及其翻修》、《日本的乡村景观》、《赖特与日本》等问题。内容非常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现代建筑的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阐述。马认为:日本有着鲜明而浓厚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而独特的建筑观,同时也有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有很多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代建筑师藤吾村野,一直与现代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葛覃贤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现代建筑运动,使其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据主导地位;矶崎新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语境中找出他认为合适的语言;黑川张继想表达东洋思想中的现代日本主题;安藤忠雄最简洁的清水混凝土质感体现了低技能——高手工技能。这些建筑师的立场和方法各不相同,主要观点有三种:一种是研究提炼日本的特色,然后用现代方法实现。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即如何以一种模棱两可的形式表达日本的精神。第三种是新的妥协方法,但有时候一看就完全是日式风格,而且只是表面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建筑师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犹豫,试图寻找新的结合点和新的出路。
本书讨论的“日本建筑的国际化”也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短暂的建筑热潮。外国建筑师尤其是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的话)。在本书中,马论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并分析了深刻的外部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彼得·艾森曼、曲密和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和斯特林,意大利的皮亚诺和罗西,瑞士的伯塔,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说明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无数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一波,正如铃木博所认为的,追求的是一种“当代性”,即既是舶来品又是与他国同等水平的内容,是日本建筑与外国建筑的“对等”。而马则从另一个角度认为,还没有完全达到“平等”的程度,入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股浪潮将对日本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外来建筑文化与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容。它们不仅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存在,而且会产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引起日本建筑体系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和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随着西方建筑文化成为主流,日本建筑界做出了强烈的反应,日本建筑文化也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葛覃、矶崎新一和安藤忠雄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中国虽然挣扎了很长时间,但似乎未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整个20世纪,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个中国建筑师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是一个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者(“保守”这里指的是一种文化态度,不是贬义)。然而,试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未能解决世界性的问题,因此不被国际建筑师所重视。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会以“勇敢牺牲”告终。面对中国的建筑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值得深思。
参考资料:
标题:日本建筑随笔(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