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内相对被忽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化史研究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过头来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侧重于革命史和政治史,觉得有必要拓宽领域,于是人们关注文化领域。然而,在“文化热”中,存在着贬低政治史的现象。有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肤浅的、表面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能进入历史的深层,并处于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与“文化热”类似,它贬低政治史研究,甚至主张用社会史代替历史。这些说法是否准确值得推敲。虽然我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但我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与白寿彝教授的一次对话中,我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讲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然是基础,但受政治制约,文化更受政治制约。文化不能成为历史的中心。话不多,但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几年前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本文认为,未来的国际冲突不是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在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都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并不处于中心地位,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就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售其价值观和文化,以实现其经济和政治利益。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所谓的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的基础上写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全面、深刻、更详细的解决方案。尽管他在书中仍试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他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第一次文明间的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一个独立的反西方政权控制,该政权有能力和可能使用石油武器来对抗西方?西方没能推翻萨达姆,却赢得了某种胜利,让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战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和美国争夺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战后,波斯湾成了美国的内湖。”【1】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世界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后波斯湾成了美国的内湖”,这些都是精髓。伊斯兰文化相同的国家可以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政治利益相互争斗,也可以支持和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战争。这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战争,而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原因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中国近代史上写的政治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甚至有人指责它“以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为《生产者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一切历史(自原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过:“阶级关系——这是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阶级关系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至于把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问题的混淆。
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也是由于历史学家侧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所以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更高,前进的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这些重大事件并非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即以孙中山为例,近年来发现了一批相关材料,但没有很好地用于研究;研究者对他的思想和其他评论有不同的看法。除此之外,至今还没有一本学术价值和分量都很高的传记。
重大事件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并不等同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其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容忽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拓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提倡这个,压制那个,是不合适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都需要研究,这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第二,既要注重微观研究,又要注重综合研究。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趋于细化,注重具体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是必要的,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如果过于细致,就会变成纯粹的“碎片化”。现代中国有100多年的历史,人和事很多。逐一研究所有的细节或小问题,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详细的研究需要考虑所选的题目是否有研究价值,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不仅要实用,而且要描述清楚,要放在大背景下考察,说明问题。
在具体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重综合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近代史做了大量的分类研究和专题研究,有资格做综合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学科和专业、文学、历史、哲学等等分属不同的学科。历史上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各种专史。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不同于专门研究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人。这种分工过于狭窄和专业化,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精品的生产,不利于综合研究。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人物都熟悉经典、历史、儒家、文学、佛教等。对它们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魏源,在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想史的著作中,主要写他管理世界的思想,特别强调《海国图志》和他的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毫无疑问,应该着重分析魏源的治国思想及其代表作《海图》。不过,魏源博览群书。他年轻时研究阳明心学,酷爱读史书。后来跟随父亲到京师,向胡请教汉儒,向拜师姚学舒m: ng @ ①,向刘拜师拉姆,晚年修行禅宗。他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张句》、《大学古籍》、《庸易》、《说雅》、《小学古文经》、《汉代古文经考辨》、《老子本义》、《孙子注》、《东子春秋注》等。对魏源进行深刻的研究,不能只谈某一方面,需要全面的研究。这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关,应满足“通识”的要求。一门学科也有上下贯通,左右贯通的问题,努力改变过于专业,相互割裂的状态。
3.现实和历史不能混为一谈。
今天的中国是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起来的,现象和历史是分不开的。历史研究者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起研究者对历史的思考。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划等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不需要细说的常识,看起来很清楚。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两者的界限往往混淆不清。比如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一些研究者借此反思和解读历史,认为近代中国100多年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工厂、开采道路、掠夺生农产品,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该欢迎他们进来,而不应该抵制。
这种说法的原因不止一个,但其中之一就是混淆历史与现实,把现实中的现代化和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所谓的“对外开放”,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等等。,不能与当前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看待。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特权,控制了中国的金融经济命脉,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大权。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历史背景是中国* * *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今天中国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都是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商业和投资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在社会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可能以现状和观念同等对待历史和现实。
再比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中国,经济建设是中心,强调安定团结,所以一些研究者用它来解释历史,确定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安定和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是如此糟糕,只有改进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和革命,是否只是破坏,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偏见,公平回答他们并不难。用现实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要求历史人物,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学习历史需要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4]。
第四,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内的历史教育和校外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这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或缺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来教育青年和人民”[5]。
历史要想在提高国民意识形态和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的学术研究。当然,历史研究对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非常重要,但仅仅做提高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好普及工作。历史工作的改进和普及是一个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改进比较辛苦,史学家注重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且这跟评职称,提高自己的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不被重视,被当成小儿科,不是学问,评职称不算。这种思想观念和现实问题影响了史学家对通俗化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人员做得很好,出版了很多科普书籍和电影,实际效果也很好。相比之下,历史学家做得还不够。在学科要求上,历史学家也要重视历史的普及和教育,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专家的圈子里。不用说,普通青少年不读我们的历史著作,就连干部也没有太多接触。因为这些书和论文太专业,太难懂,人们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如果一门学科或者一门科学离开了群众和社会,恐怕就难以生存。
其实,不是群众和干部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合适的读物或影片。影视工作者非常重视被历史学家忽视的历史大众化。他们编了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包括话剧和笑话,吸引了很多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捏造历史的问题,不仅给观众扭曲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给观众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是非常有害的,应该引起历史学家的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年轻人的历史知识薄弱。根据2001年2月对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的14 ~ 28岁1065青少年的调查,历史题25道,每道4分,平均分27.69,通过率只有1.5%。其中一个问题是“1860年中国圆明园被谁烧毁”,只有31.8%的人回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回答是八国联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些大纲存在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而是把太平军的洋枪队归于反侵略斗争;现代化之初,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薄弱甚至误导,后果堪忧。历史学家有责任加强历史通识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