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华的事迹和贡献
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的,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有了质的飞跃。
导弹潜在问题的分析是导弹技术领域公认的问题。在过去,为了确定一个技术故障,至少有10名专家不得不进行反复的分析、假设和验证测试...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几年前,这种方法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一台只有台式电脑大小的设备,可以在导弹进入测试状态的几分钟内,完成导弹武器控制系统从“切脉”到“诊断”的全过程,而正是胡昌华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潜在问题分析系统”,让这一过程变得智能化。关注这个问题的时候,胡昌华还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他以一名军事科技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感,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潜在问题分析技术研究”的设想,并撰写了详细的论证报告,引起了二炮首长的重视,被列入重点研究课题。没有文献,没有先例,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前沿学科知识。题目的难度系数超乎想象。但是,在胡昌华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可能”这个词。他搜索国内外类似案例,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总结提炼潜在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规律,阅读了数百万字的科学著作。经过痛苦的破茧,成功终于破茧成蝶。在某新型导弹首飞过程中,胡昌华研制的系统显示出惊人的效能:通过定性仿真和不同工况下的反复对比,发现了该型导弹的4个潜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调整方案。面对无懈可击的推理和数据,专家们认同了胡昌华的结论,并对设计中的缺陷进行了修改。同年,二炮党委批准胡昌华晋升教授。33岁的他,是导弹部队教授方阵中最年轻的。
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就了胡昌华。
像一只勤劳的蜜蜂,走到哪里,胡昌华都不忘钻研智能潜在问题分析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思考探索,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胡昌华用自己的汗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学术专著《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分析与设计》由国防出版基金资助,一年印刷两次。小波分析理论著作连续四年被中国教育科研网列为优秀畅销书。在第20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上,他撰写的学术论文《一个观察者的设计》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还被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司聘为传播评估专家。2001年8月,某设计院向二炮提出分析某新研制导弹的潜在问题,建议将胡昌华分析系统的分析结果与其他单位同类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炎热的北京,胡昌华在地下室住了一个月。在看完所有资料后,他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系统进行了改革,不仅找出了该型武器设计中的多项潜在问题,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调整方案,均被设计人员采纳。2004年10月20日,165438,胡昌华被评为科技工作者。在中国科协年会上,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亲自为胡昌华颁发了重要奖项证书。
对胡昌华来说,成功的意义就是重新站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
科学是勇敢者的事业。这种勇气不仅体现在创新上,也体现在否定自己的时刻。在试验靶场,导弹发射经常因故障而延期,这让胡昌华萌生了研发一套像听诊器一样方便灵巧的“导弹测试与发射控制战场抢修系统”的想法。整整三个月,胡昌华每天下课后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像剥茧吐丝一样,一条线一条线地分析,一个参数一个参数地背...眼睛肿得睁不开,就点了眼药水,继续拿着放大镜看。十月份怀孕,生一次。就在项目即将完成的时候,遇到了“难产”。2000年9月,在胡昌华的大力下研制出了样机,并成功通过了单机测试。然而,令他惊讶的是,在随后的抗震和低温综合测试中,工作出现了异常。经过仔细调查,发现电路板质量存在问题,电路板程序设计存在缺陷。是否定自己挑战更大的困难,还是小修小补,采用抗干扰措施进行技术处理?一夜未眠,胡昌华第二天做了一个决定:重新设计。同行专家不理解:又不是重大缺陷,何必自找麻烦。胡昌华有自己的信条:科研与战场直接相连,不能有半点含糊。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不敢面对挑战。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他整夜“卡”在实验室里,设计验证样机的机械部分和电路板。经过数百次试验,自我否定、自我完善,逐步提高了系统的技术性能,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便携式现场快速修复系统,可实现导弹测试、发控设备故障在线检测和快速定位,居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冬天,某旅实弹发射场,一把银剑直指苍穹,蓄势待发。突然,发射控制台操作员报告:“某工作指标异常!”现场的专家立即用胡昌华研发的系统进行“诊断”。3分钟后,显示检查结果:一个模板数据采集失败。10分钟后,隐患消除。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导弹起飞了...发射成功,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一股凤凰涅槃的喜悦,直击胡昌华的内心。来不及庆祝,年轻的胡昌华又一头扎进了新的挑战目标:探索关系导弹在某些故障条件下是否还能正常工作的前沿理论。对他来说,更大的超越永远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