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旺的旅程

孙旺和程组成文艺社,利用报纸副刊创办周刊。他们以盖、何尚雄为笔名,撰写学术论文,就文艺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论,用的是课后作品《袁次山年谱》、《全唐诗初稿》。日本汉学家、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铃木·托拉奥曾高度评价《全唐诗》初稿,称该书“对唐诗大有裨益,谨致学界祝贺”。2006年7月我大学毕业,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在钱昌照的推荐下,我于9月到长沙市资源委员会下属的锑矿管理机构工作。不久,田汉去长沙办抗战日报,并应邀以业余身份为该报撰写《每周诗锋》。随后,“中国诗歌艺术学会”成立,《中国诗歌艺术》出版。民国27年6月165438+10月12日,孙旺离开湖南,前往贵州都匀,协助筹备新锑矿开采。当晚,国民党政府以焦土抗战为名,放火烧长沙。他听了,深受感动,写了一首诗说:“夜半长沙火,月宫熏。瓦灰飞邻郡,火苗空。烧焦地球和人是什么罪?弃城未遇敌。伤心难过,回头看一个市场。”民国29年,孙旺被调到重庆,在资源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住在同学薛所在工厂的宿舍里,晚上经常和工人们一起了解社会。他把抗战前和抗战初期写的短诗编成《小春诗集》,把近两年写的诗编成《矿工》,同时与常合编出版《中国现代新诗》。31年9月,受金陵大学邀请到母校中文系任教。33年出版《战前中国诗选》。民国35年春夏,随学校迁回南京,升任副教授,65438至0950任教授。1952后,历任南京师范大学(1984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名誉主任。尽管他被切除了六根肋骨,身体瘦弱,但在担任石楠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期间,他亲力亲为。他诲人不倦,甘当他人的阶梯,对学生充满热情,对后辈有说服力,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他团结了所有的老师,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担任名誉主任期间,他仍然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孜孜不倦地指导研究生和外国进修生。他忠于事业,信念坚定。虽然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吃了很多苦,但他对党和人民的真诚没有变。1976复工时,他脸色苍白,牙齿掉光,但他仍决心把余热奉献给人民。他把历年整理的唐诗加入到《唐诗全集》中,把单一的考证论文编成杂稿,开始整理古典文献中的许多重要资料。1990年6月1日,病逝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