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论文怎么写?

,继承传统,大力弘扬节俭的民族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道家哲学家老子说:“我有三宝,是我持有和保护的。一是善良,二是节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他还说:“管人之道,不可吝啬”,“俭”就是“俭”。老子把“节俭”作为做事必须遵守的“三宝”之一,作为治国修身的根本法则。老子认为,只有修炼秘笈,积累精神,才能达到纯真质朴的境界。明白这个道理,用它来治理国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用来修身养性,可以健康长寿。老子说:“节俭使你博大。”如果统治者节省金钱,国家就会富裕。到了唐代,李商隐在总结历代成功的教训时指出:“回望先贤和国家,原因是俭败于奢”,也说明了这个观点。当然,老子“崇尚节俭”的思想并不是要求人们抑制消费,而是反对过度奢侈和畸形消费。他主张人们要把消费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适应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提倡合理使用财产。毫无疑问,老子“崇尚节俭”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它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继承节俭传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戒奢戒奢,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了伦理资源和道德支持。

第二,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内涵

近年来,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各地开展了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单位、节约型企业等活动,致力于节约“一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当然,这种做法应该大力提倡,但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进一步丰富“守恒”的内涵,拓展“守恒”的空间。

“节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传统的“节约”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节俭,指在用钱上有所节制;二是节约和减少物质资源和时间的消耗。从历史发展来看,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古代,人们为了维持生存需要,以“节俭”为德,节约的内涵停留在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层面。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节能降耗”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和目标,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制定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目标,因其赋予了内容“节约”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引起了国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毫无疑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社会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一张纸”、“一滴水”、“一滴电”,还有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们消费观念扭曲等,这些都已经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应仅仅是节水、节能、节地、节材、节资源等单一“节约”问题的简单叠加,而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佳选择

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人均资源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只有1/3,石油只有8.3%,天然气4.65,438+0%,铝只有9.7%。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水、能源等现有资源的矛盾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支撑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和有效的最佳选择。

(一)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要把宣传的重要性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和舆论媒体,加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城市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带头推广绿色采购。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节能环保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核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产品,鼓励节约使用、重复使用或重复使用购买的物品。这也是循环经济原则的体现。

(二)全面开展材料减量活动,提高资源生产率。

必须尽快扭转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结构升级,尽快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生产率,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产业结构。以节电、节煤、节水和建筑节能为重点,推广应用先进、高效、节水的设备和器具。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推动生产者从不断推出新产品向延伸服务转变,从强化物质消耗向强化产品使用转变,倡导功能经济新潮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升级。这是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的关键。

(三)推进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有相关技术的支撑。重点加强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态技术的研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降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实现废弃物资源化链接或无害化处理,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要尽快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组建专门从事资源节约型科技研发的机构,不断思考和探索,进行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强有力、多层次开发。

4)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OECD的研究表明,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节能环保产业必将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一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代最有前途的三大领域,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同时承担分解者的功能,对不能回收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根据日本通产省产业机构协会在1997中提供的循环经济概念,到2010年,循环经济的发展将使日本新型环保产业创造37亿元的产值,提供14万个就业机会。

近年来,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工业体系中,一个企业的“废物”就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料”。系统中物料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地区要继续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废物、废水、废气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重点支持燃煤工业锅炉、热电联产、余热能源利用、绿色照明、“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等重大项目,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四、合理使用人才,应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人才是社会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现象惊人。有些地方不考虑经济效益和当地实际情况,不考虑投入产出比,不考虑人才能发挥到什么程度。他们纯粹为了占有人才而“抢”人才,把博士、硕士或教授、专家的数量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法宝”,重文凭轻能力,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未来,必然造成大量人才和财力的浪费。因此,在呼吁全社会倡导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不能忽视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现象,还要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合理使用人才。

首先要树立“管理人才”的观念。我们应该节约使用人力资源,就像我们重视节约使用其他资源一样,以免造成人才积压和资源浪费。不能一味追求数量、高学历、高职称,努力实现人才引进的“低成本、高效率”。

其次,要掌握“经营人才”的策略。“管理人才”的目的是用最少的人才,获得最大的效益,同时使人才得到最大的发展。所以,一方面要“引进来”和“留下来”;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要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就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他的潜力。具体来说,要重视人才的继续教育,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

此外,还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建设。重视本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化,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五、建立长效机制,应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着眼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着眼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眼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推进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要建立价格调整机制。加快水、电、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支持技术研究,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设备、技术转让和材料、器具的生产成本,并为其推广创造条件。

第三,要建立投资保障机制。加大投入,从硬件和软件建设入手,加强能源和水资源的硬件建设和管理,减少管网改造和维护中的损耗和泄漏。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精确计量体系,为建设节约型城市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四要建立标准规范机制。抓紧研究制定不同工业单位产值中资源消耗的标准。对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从规划、设计、材料、灯具、电器等方面设立资源节约专项标准,尽快建立分类实用的标准体系。

五要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价格、财税、投资和政府采购目录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体系,抓紧制定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做到资源节约有法可依;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节能执法力度;依法实施公开、公正、及时、有效的监管,严肃查处各种浪费资源的做法和行为。

参考资料:

钱乙1。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太原科技,2004(6)。

2、周凤奇。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J].社会观察,2005年(10)。

3、凌岚、王少平、卢永森。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5(6)。

4,胡大力,谢显彪。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