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文
题目:老年便秘的辨证论治
1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气血亏虚导致年老便秘,脾胃虚弱,气血生化被动,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血虚津液枯竭,大肠失润。
1.2阳虚寒凝导致高健虚弱,阳虚导致内生阴寒,胃肠郁结,导致阳虚,津液衰竭,肠传导无力,便秘。
1.3因阴道液不足而身体虚弱或长期患病的老年人,或服食泻药过多,导致体液损伤严重,肠道干燥,大便困难。
1.4气郁的老年人多忧虑或久坐不动,导致气滞,腑脏受阻,渣滓郁结,导致便秘。
1.5胃肠积热过度,或饮酒过量,或过食辛辣厚味,导致胃肠积热,或发热后余热未尽,消耗津液,使肠道失去水分,引起便秘。
2治疗
2.1非药物疗法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饮食调理和体育锻炼,尤其是功能性便秘。食物要富含纤维,多喝水。
2.2便秘的药物治疗临床上分为气秘、虚秘、寒秘、热秘。虚秘分为气虚和血虚。
2.2.1气虚型便秘的特点是拉肚子、面劳乏力、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胆小怕事、舌淡苔薄、脉弱。药用黄芪、茯苓、山楂、木香、佛手、佛手、火麻仁、白蜜等。
2.2.2血虚便秘的特点是便秘,面色苍白,舌淡,脉细。药用当归、火麻仁、玉竹、生地、熟地、玄参、佛手、枳壳、黄芪、白蜜等。
2.2.3寒秘表现为大便困难,腹部冷痛,恶热,舌淡苔白,脉迟。药用当归、淫羊藿、肉苁蓉、木香、枳壳、火麻仁、黄芪等。
2.2.4气的秘密表现为便秘、频繁喘息、腹胀疼痛、胸胁胀满、苔薄腻、脉细。药用木香、槟榔、佛手、郁金、枳实、火麻仁、柴胡、鸡内金等。
2.2.5热的秘密表现为大便干燥,喜冷饮,苔黄而干,脉数。药用大黄、炒枳实、白芍、生地、玄参、黄芪等。
3个典型案例
3.1女性患者,65岁。长期便秘,伴有腰痛、腰冷、腹胀、食欲差。舌淡,苔薄白,脉沉。该证属脾肾阳虚,治法为温补肾脾。处方:淫羊藿10g,肉苁蓉20g,黄芪15g,佛手10g,佛手10g,山楂15g,当归15g,牛膝10g,何首乌65438。
病人身体虚弱,脾肾阳虚,寒气内生,肠道传导较弱,所以出现便秘。肾阳不足导致腰痛、腰冷。脾虚运化弱,则腹胀,纳差。淫羊藿和牛膝温肾助阳,肉苁蓉温肾助阳,润肠通便,佛手和香椽理气,何首乌和当归养血行气,润肠通便。5剂后每天大便1次。防守方条件反射后。
3.2男性患者,92岁。他因胃癌接受了胃大部切除术,在接下来的几天或每周有1次大便。我用过泻火通便的产品,吃了拉肚子。有时有腹胀,乏力,面色苍白,有时咳嗽,痰多,薄黄略腻苔,脉细数。辨证属于气血两虚,治法是补益气血,润肠通便。处方:黄芪15g、茯苓15g、太子参15g、瓜蒌20g、佛手15g、广木香10g、玉香10g。
病人气血两虚,脾虚不运,就成了便秘腹胀。水饮不能运,聚成痰。脾虚,气血生化被动,面色苍白虚弱。黄芪、茯苓、太子参、当归、白芍养血润燥,佛手、木香、郁金理气,助运脾、健胃消食、化痰清热、润肠通便。5剂后,每1 ~ 2天正常大便1次。观察处方,以健脾益气、养血润燥为主调。
4讨论
老年人脏腑功能减弱,肠道传输减弱,就成了便秘。以虚秘、冷秘、气秘为主。在治疗上,不能用泻火通便的药物,以润肠通便为主,同时加用理气健脾之品。虽然饮食和疾病,如饮酒或暴饮暴食,也会出现热秘,但大部分都掺杂着现实。因此,泻火、通便、破气的药物要慎用。泻药如果长期使用或用量过大,会干扰正常的条件反射,形成药物依赖,同时使气血津液更加受损,造成肠道津液干燥,加重便秘。导泻药物的应用应止中病,便秘缓解后应撤除导泻药物。根据病因,应继续用健脾益气、温阳养血、润燥之法,标本兼治,防止便秘复发。
?
?
标题:中药材市场趋势分析与研究
第一,大幅震荡调整变化不同寻常。
受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中药材贸易跌宕起伏,变化异常,总体趋势明显好于往年。中药材贸易蓬勃发展,销量持续攀升,品种涨多跌少,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活跃态势。从时间上看,大致如下:2003年6-3月,非典疫情出现,中药材市场由疲转畅,成交较2002年冬季明显增加,大部分品种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开始恢复;4月至6月初,非典疫情加剧,药材购销繁荣,批量交易加快,多个品种价格飙升,热门药材市场价格创历史新高;6月以后,一方面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国家开始对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专项整治,禁止销售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迅速回落,陷入低谷;9月份,药材贸易复苏,市场越来越活跃。期间,震动的幅度和变化的速度为历年罕见。
二是销量持续上升,品种涨多跌少。
纵观2003年的药材贸易,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都比往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全国17中药材专业市场近300种常用大宗药材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比2002年增长25% ~ 48%和33% ~ 42%。其中,价格上涨的品种占统计口径的48.5% ~ 54.3%,价格稳定的品种占28% ~ 33%,价格下跌的品种占12.7% ~ 23.5%。
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各地异军突起。毒品热?,导致很多药材供过于求,市场滞销,价格低廉。特别是一些年销量1000吨以上、10000吨的常用中药材,从1998开始就一直在低谷中运行,如板蓝根、丹参、黄芪、白芍、厚朴、茯苓等。然而,非典让沉寂多年的中药材贸易重新活跃起来。防风、贯众、金银花的价格上涨了几十倍,甚至连板蓝根、黄芪、白芍等过度上市的品种也被抢购一空。
三、五大诱因催生药材交易热。
2003年药材贸易红火,中间虽有波动,但总体贸易明显好于以前,是难得的丰收之年。这一积极局面的原因如下:
1,受非典疫情刺激,药材销售火爆。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时间出现了抢购中药材的热潮,为疲软的中药材贸易注入了活力,将国内大部分中药材拉出了低谷。
2.受旱涝影响,药材产量下降。我国南方和北方先后发生旱涝灾害,导致湖南、广西、广东、安徽、黑龙江、吉林等药材主产区市场供应严重下降。板蓝根、桔梗、白术、白芷、生地、龙胆草等根茎类药材,五味子、车前子、栀子、酸枣仁、柏子仁、砂仁等种子类药材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3.受禁猎采野生动植物、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等政策因素制约。,特别是几十年来对野生药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资源的稀缺,市场供应量日益减少,导致价格上涨。野生药材近年来成为市场热点。冬虫夏草、防风、秦艽、野山参、穿山龙、虻虫、马宝、林蛙油等野生药材,价格一直很高。2002年野生药材价格涨幅最大,从年初的16000元涨到26750元,特大虫草之王已经涨到41000元的顶峰。
4.出口需求增加。2003年,中药材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总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药材的出口渠道和销售范围拓宽了。桔梗、北沙参、山药、黄芩、太子参、罗汉果顺利出口。
5.受秋后粮棉油等农产品涨价影响,国内部分品种不约而同地跟随农产品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