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的构思步骤和文体训练方法

福建省吴健连城第一中学

很多考生要么写不出议论文,要么卡在中间,要么不能兼顾基础水平和发展水平。这是一个概念不清,风格不清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的构思步骤和风格训练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

一.构思步骤

叶圣陶说:“思想是有路径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会去任何地方的。”考生在写作前审题的观念应该从中得到启发。有的考生看完题目就写,这是“乱走”,不符合思维规律。正确的构思应该是以中心为定点,然后辐射、补充、完善。

如图所示:开始和结束

这四个步骤依次展开如下:

一、定点:确立中心——你的态度;

二、辐射:思考论点——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或侧面或层次或阶段入手;

三、补充:引用实例——每个论点要引用哪些典型事例,哪些句子符合名言警句;

四、完善:细化开头和结尾——动笔前拟好总领全文的开头和结尾的落点。

这样文笔就简化了,把上面的思路有条不紊的表达出来,用语言美化。

二、风格训练方法

学生在复习完题目,掌握了题目的意思后,会以类似填空的方式列出文章的中心、开头、论点、例子、名言、结尾。下表:

标题:

中心:

开始:

论据1:

示例:

名言:

论据2:

示例:

名言:

论据3:

示例:

名言:

结尾:

这是写议论文的关键。学生列出以上内容,相当于搭好了框架,做好了铺垫,有了答案。文风简化为逐级整合美化,有利于追求养成成绩。为了立个亮点,中途停下来进行精装修,打磨,包装,不影响思路和气势。

值得注意的是:1,开篇段落要明快简洁,问题要三句话回答。让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你的作文符合题目意思,中心明确,能做到“写的内容一定在题目范围内”;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看这篇作文的发展水平,能增加多少亮点。2.如果大家一起做同一个题目,因为中间列出的论点引用的例子不一样,也会起到同一个题目交换笔记,交流信息的作用。

叔本华说:“谁想清楚了,谁就说清楚了。”有道理。考场上,谁想清楚谁就写清楚;谁写得清楚,谁就能得高分。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5.3)

议论文写作技巧

作者:浪漫的冯岩来源:作文网访问次数:1320时间:2006-06-03字体:双击滚动屏幕关闭窗口。

学会“从一句话开始”

文章开头勉强,写起来就没意思了,尤其是议论文的期末作业。

文章不经思考就开篇,会对论述对象和论证方法产生负面影响。目标方向不明确,讨论就不着边际,文章开头的随意也会造成写作的底气不足。

这种“随意下手”的情况经常出现在限时命题作文中。老师要求上课交论文,“写不出来就得写”,“不喜欢就写”。于是,有的同学省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先坐在船上”,然后在游泳中寻找目标。这种“游泳”往往导致无话可说。比如他写《谈习惯》的时候,回答“什么是习惯?习惯是...有两种习惯:好习惯和坏习惯...当然,也有坏习惯……”;在写《苦与乐》的时候,我写道:“世界上,有苦就有乐。苦的意思是…,而快乐的意思是…,人一般更喜欢快乐而不是苦…”看起来“接话”似乎很顺口,但这些话可有可无。800字的文章中间没看到我的观点。

要根治这个“边游边找目标”的问题,有一些方法,比如学会分析材料,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拓展联想思维等等,也就是说练好基本功。但是有没有更直接的训练方法呢?是的。《先上船吧》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开头啰嗦。这里有一个开始的方法,就是“一句话开始法”,就是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你都强迫自己只用一句话开始。

这样做对于纠正文章开头没有说出自己的意思的问题大有裨益。因为只能用一句话,所以一定要考虑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强迫自己从对题目的思考中选择最有分量的话作为开头,督促自己对思考的内容进行对比筛选。这样的开头既简洁又清晰。一句话的开头有利于尽快进入讨论,使中心部分突出。

在一句话的开头,人们也可以有写作的激情。比如有同学写《读书祝福》时说:“太不公平了!”一开始,这样的开始就像找对了感情的闸门,可以引流千里。

人们常常认为,从最简单的语言入手,对克服游击战的缺点大有裨益。

精炼你的语言

同样的命题,相似的观点,相似的论点结构,为什么文章竞争,有的看,有的不看(考试分数差距大)?这主要是语言问题。现在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不注重提高语言水平几乎是一种顽疾。

议论文的语言首先要平实,前提是阐述清楚,这是一个很好的原则。一个观点,一个道理,希望人们能接受,“清楚”最重要;但是,如果这个观点不深刻,很简单,甚至广为人知,那么“平淡”就可能变得“无味”用简单的语言宣传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好的,但用精彩的语言宣传一个简单的道理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学生的议论文观点明确,结构严谨,却习惯用极其幼稚的语言来论述,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大人穿了小孩的衣服。还有一个通病,就是盲目模仿举报腔,高调官方发言,靠口号和谎言虚张声势。明明是请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评论,却要白喊一声,不是说读者讨厌他,认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也可能认为自己不真诚。我只是喊了一会儿,老师看了这样的文章,哪怕是七八篇,难免会失去理智。

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有提炼语言的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说清楚”。“讲清楚”是基本要求,“讲好”和“讲透”是高标准要求。不要力求达到高要求,满足于“说得清楚”。这样你就永远不想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甚至达不到“说清楚”的要求。

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能不能说得引人入胜一点?你能更形象地描述一件事吗?一个传统的说法,能不能用一个新颖生动的表达?一套既定的句子,可以调整顺序吗?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可以使用布局和渲染的手法吗?可以用排比的方法不增强文章的气势吗?可以用口语表达解释一下吗?可以考虑一个强有力的反问吗?……

只要你能一直有这种锻造语言的意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并不难。写文章就像做饭一样。怎么能让它“有味道”呢?你不能不问自己一些问题就去做。这个道理并不深刻。我们很多同学的“品味”很好,但往往只是用来品味别人的手艺。只有我们自己做的时候,才是马虎的。锻造语言非一日之功,但不行动就永远不会进步。

例子要清楚。

议论文的例子用来证明观点,增加说服力。事例与观点是否一致最重要,其次是尽量“新鲜”而不是“老芝麻烂谷子”。“勤奋”一方面是“悬梁刺股映雪”,另一方面“发现”是“瓦特的水壶盖”、“牛顿的苹果”——这些都是基本原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比如写议论文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个人经历当成成年人熟知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都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尤其是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所以比如写文章的时候,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一定是别人知道的。这种疏忽一般体现在“短谈”上——因为误会尽人皆知,一下子就带了出来,结果是混淆视听。例如,当老师在课堂上说一些事情时,学生不会以书面形式详细阐述。他们在A老师看的时候知道是什么,但是在B老师看的时候大概是懵懂的,所以觉得很模糊。特别是在典故的运用上,由于个人阅读经验的限制,不解释就会有理解上的障碍,比如“这和郑国人不买鞋是一样的”和“看见一根竹竿进城”,这是“郑人买鞋”和“鲁人看见一根扁担”两个寓言,让读者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事实上,如果你能添加一两句话,甚至几个短语,你可以更清楚地描述这个例子。

这个“郑人买鞋”和“鲁人锯杆子”都是典故,有据可查,稍加解释就能明白。有些例子,没有详细解释,根本看不懂。比如“像二十四桥的设计,好像很单调”“袁隆平学到的不是屠龙计划”——没有一定的生活环境,这样简略的例子将无济于事,因为不仅让人难以理解,还可能导致歧义。其实这里说的“二十四桥”并不是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而是南京人对近年来新建的二十四人行桥的别称;著名农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发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友。对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来说,他的名字可能家喻户晓,但如果没有这个环境,读者可能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不仅仅是这种例子,如果是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作为例子的时候也要说清楚,因为你注意到的,感兴趣的,别人未必注意到,也未必感兴趣。近年来,一些学生经常在议论文中写一些歌词,借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没有错,但是最好能指出歌词。如果加上一句“有首歌是这样唱的……”,可以让读者知道这是引用。一位同学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想到‘我在阳光下努力’,我就异常兴奋”。老师无法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这里放引号,为什么这个极其浅显的句子会让他的学生如此激动。后来才知道这是那个月一个台湾省歌手唱的最红的歌,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熟悉,老师更是莫名其妙。

有鉴于此,你举例子的时候要三思。

最后不要装腔作势。

以前听大话报告,我们判断报告是不是要结束了。有几种方法。第一,根据内容,比如他一开始就说要讲四个问题,就像我们写提纲一样,即使想补充几句,时间也是有限的;二是看时间,就像我们写一套字数一样。我们聊两个小时,到了吃饭或者下班的时间。没结束就结束了。更麻烦的是大纲不清晰,拒绝受时间限制。那就看心情了。报告即将结束。文章结尾的话,应该是正规的。但如果说话人的情绪比较混乱,没有规律,就很难判断了。比如他突然说话铿锵有力,挥手有力,大家都以为他马上就要激情落幕了,于是他每喊完一句话就使劲鼓掌,但喊完之后又用安抚的语气谈论另一个话题。当你疑惑的时候,他举起双臂喊道:“我们走吧...!"”——这一次你以为无论如何都会结束,却没想到他会机智地给出下一个“但是”...

任何一个想进入这种搞笑场景的人都会觉得好笑,但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如果结尾写得草率做作,也会让人觉得可笑,甚至乏味。

这里我想指出的是,有些同学写议论文,特别喜欢拉开一个“权力框架”,想制造一点声势。但由于基本功有限,最后不得不虚张声势,或高呼口号,或模仿伟人远见卓识,经常说“青年朋友们,咱们……”或“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话。这种“太大而不能倒”是一个坏习惯。我们提倡一个整洁的结尾:经过分析和阐述,结论自然就出来了。有什么好唠叨的?写议论文不是写报告,热情和感染力不是空喊就能代替的。其实《激情激荡》只是一种结局风格,结局本来可以是多样的。

最后要冷静。是否需要强调自己的观点,补充一些观点,说明值得关注的倾向,提醒读者对某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些都是做大纲的时候要考虑的。

结尾要冷静,不要突然冷却,注意语言的节奏。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是不能重复太多。写文章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时候写作的语言要注意“打动”人。

写文章,尤其是讨论和叙述,应该像人说的话——看起来像骂人,但有些文章的语言不像人说话,而像没有生命的机器。首先是不流畅,看不懂。既没有书面语的严谨,也没有口语的流畅。二是死气沉沉,冷冰冰的。文章是给人看的。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你就会看到那个人。一点生气都没有。是什么样的?第三,直言,有些同学爱写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有的盲目模仿,喜欢用欧化的句子,有的喜欢模仿港台口音,总说“我好开心好开心”;还有一堆单词和形容词;但有的同学写作语言差,一笔“十”“很”,一篇短文能用七八个;有的人背了一本成语词典,好像用得不够就对不起词典。每隔两三句就来一句成语,弄得他们昏昏沉沉。因此,读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处理文章中的成语上。我们通常读同学的议论文。在论点正确成立、论证方法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文章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是区分“好”与“一般”的重要标准。有些同学只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语言,而且很固执,比如“做四化新人”、“努力工作”、“为四化做贡献”,几乎不需要什么思考。这种东西不是学不会,但是如果你只这样说,一直这样说,谁会听你的?

前人评论先秦诸子的文章,称赞其“深于比喻”,“深于拍照”。孔子、孟子、庄子即使在谈论最抽象的道理时,也注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在、曾、和龚锡华那里,孔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曾曰:“晚春者,已取其春装,五六人冠之,童子七六人,沐浴释之,风载歌舞。”你看,他三言两语,就为人们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只有国家才能治理世界的画卷,这比说“国家富强,人民安全”,“繁荣昌盛”,“小康社会”更容易让人接受,这画卷比“我失望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令人向往,因为只有治理世界,一个书生才能纵情歌唱春风,所以大师“叹:‘我与点!”" "

孟子在《齐欢·金文·史鸷》中说,他在管理世界的时候说过,“赏白衣者,不可穿于道”——在路上,再也看不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东西,头上顶着东西,吃力地走着。这是什么意思?这比说“生活富裕”“民风淳朴”要生动得多。

记得有一年在上海,选了“上海小姐”。最后一轮,只剩下两位选手得分相同,于是多出了一个问题:“你最想看到上海的什么?”一个人的回答是:“我白天上班的时候,一辆公交车准时来了。车上人不多,每个人都有座位。”——话一出,赢得满堂喝彩。当然,上海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公交问题,公交拥堵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位年轻的女士为大家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图画,一下子感动了所有的评委。如果她说“希望上海变得越来越漂亮”、“希望上海的公交状况得到改善”、“发展公交事业,争取更大的胜利”,结果可想而知。

要想让我们的作文语言生动活泼,就要多注意学习这种表达方式。

言之有物,不废话。

请看下文:

某省通过考试,题目是《日本宪法与英国宪法比较研究》。其冠军第一卷有云:“宪法分两种,一种是日本国宪法,一种是英国宪法。日本的法律是日本人制定的,英国的法律是西方人制定的。日本法律多使用‘艾、易、阿、艾’,英国法律多使用‘艾、皮、Xi、提’。日本法语系直行,英国法语系横行。日本法律有79条,英国法律有63条。考官评价说:“考证详尽,能列举出日本、英国的宪法条文,在东西方政治中颇有研究。"

题目要求“讨论”,但作者究竟“讨论”了什么?我摇摇头,什么也没说,这让我觉得很可笑。其实这不一定是编出来的笑话。回头看看我们一些同学写的议论文,不难发现这种废话。

说到“好”,一篇好文章可以说是没完没了。通俗地说,没有“上限”,不容易进入那个境界。不过满足基本要求应该不难。最起码要有意义,让人看了之后能知道你想说什么,说了什么,多多少少留下印象。你的观点,你的分析,你的结论,你的表达,你的语言...一句话,做“你的”。

“言而无信”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写作态度,最重要的是不会动脑筋。不经过任何思考和分析就对题目进行简单的解释是很常见的。如果你给他一个话题“习惯”,他会不知道如何用这个话题引入一些新的思想成果,如何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他反而会沿用老模式,展开讨论:“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好习惯,一种是坏习惯。.....我们应该保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就文字而言,他说的没有错,但是没用。因为他什么都没说,他没有自己的东西。他重复的不过是“1+1 = 2”这样最简单的公理。他不假思索,只好重复或模仿别人的观点,列举人们说得太多的例子,引用人们读腻了的“名言”...但他就是没有力气拿出一个货真价实的“我想”!

另一种空话,就是空话、大话。题目大了,他不知道怎么缩小洞口去挖;题目小,他也不知道怎么类比“说说”。不管是什么题目,他都是从一句空话开始,好像不是一篇好文章。这种大而空的说辞,看似“气势汹汹”。从形势到意义,从方针到原则,他要求一篇800字的文章,他一篇开场白就写了200到300字。然后,在对题目进行具体分析之前,我开始作出一个霸气的结论:描绘宏伟的目标,憧憬壮丽的前景,提出更高的要求,千万不要动“年轻的朋友们,我们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这种无话可说、废话连篇的“文章”对读者来说是无聊的,我想作者也未必没有苦恼。那么如何才能让它有意义呢?我觉得第一件事就是去思考,去尝试建立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对道理的解释,每个人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都会有独特的感受。要把这种感觉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使文章“有料”,大概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