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西方专业论文

我看西方文学。

——“向上爬”模式中的嘉莉妹妹

(我的西方文学作业)

记得2005年央视模特大赛决赛,五位优秀选手在最后一个环节被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爱情,金钱,事业,你会选哪个?五位参赛者中有四位选择了爱情,只有卢汉选择了事业。但是,今天回头看这个问题,我终于发现,无论我选择什么,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所谓,寂寞空虚,春来晚。

一个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一言以蔽之,就是西方文学中的“爬坡”模式,只不过主角换成了一个女人,描写了来自农村的嘉莉妹妹在城市中挣扎沉浮,最终出人头地的故事。这种故事模式对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女性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的题材,熟悉的有《金锁记》、《长恨歌》等。乔奇的最终实现和王启尧对电影工厂的最后回忆都是作者对主人公的道德判断。所谓的“因理解而同情”并没有让故事达到大悲的状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对主角的评价。尽管德莱塞在这部作品中处处为嘉莉辩护,正视女性欲望,但多年来人们对《嘉莉妹妹》的评价一直没有达成共识。

《嘉莉妹妹》是什么样的?贪图虚荣心,自我放纵,追求奢华的生活,在赫斯渥破产后抛弃了他,然而,在这种观点流行起来后,关于为嘉莉妹妹翻案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将她的道德危机指向当时的工业化社会和女性意识。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推崇圣人,潜意识里认为圣人应该是完美的人。只要不是圣人,就开始批判。很多评论家在作品中用各种笔触评论一个又一个人物,用各种理论解读,却最终忽略了无论是谁,他们的本质终究是“人”。

日本动漫《犬夜叉》中有一个非常感人的场景:白桐子试图通过抓住葛伟心中的黑暗来控制葛伟,最终发现葛伟心中的黑暗是嫉妒犬夜叉对桔梗的爱,于是暗示葛伟嫉妒桔梗,讨厌犬夜叉。失去意识的葛伟喃喃道:“我嫉妒桔梗,我恨犬夜叉,但我是一个人。嫉妒和仇恨是人类最普遍的感情,而不是我心中的黑暗!”说完从白桐子的控制中醒来。

正如她所说,不仅是嫉妒和仇恨,还有《嘉莉妹妹》中体现的感情,包括虚荣和追求享受,都是人类最普遍的感情,谁也无法回避。只是我们所谓的“圣人”用道德的力量来束缚这些,而普通人对内心的诱惑没有那么大的抵抗力。

没有多少人能忍受颜回那种“一菜一豆浆”的穷日子。而且在工作之初,嘉莉妹妹不仅要忍受贫穷,还要忍受无休止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现代人常说“跳槽”,但不知何故,现代人常见的生活方式却被《嘉莉妹妹》批判了。人往往就是这样,严于律己,不知不觉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不知道那些丑化嘉莉妹妹“往上爬”的人,有没有因为自己的职称和奖金做过类似的事情?

嘉莉妹妹买漂亮衣服的欲望已经成为“虚荣”的代名词。不知道说这些话的评论者,尤其是男性,是不是也因为不想让自己“虚荣”而劝说自己的亲朋好友放弃漂亮的衣服。与朱一样伟大,以程朱理学统治宋明,以颜瑞为例,被后人嘲讽。

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看书,我想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经验,最大的反派往往不是权力最大的人,而是作品最初被歧视并努力的人。这种人往往因为得不到而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一名记者调查了中国65438000名腐败官员,发现其中98人出身贫困。这是人类的天性。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向往。嘉莉妹妹也是这样。因为她在姐姐家体会到了贫穷,生活的艰辛,金钱的重要,所以在晚年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

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女人一般都分为两类,要么是“圣人”要么是“淑女”,要么是嘉莉妹妹,利用身边的男人来成全自己的“荡妇”类型。既然社会的道德标准要求女性必须是“淑女”,那么男性就应该善良正直,但令人感到羞耻的是,在一个充满盛宴和珠宝的城市里,凯莉遇到的男人都是隐形的陷阱。他们用热切的目光看着没有经验的女孩。他们“就像一群野兽,眼睛盯着你,只要你倒在他们的爪子下,他们就会吃了你。”

浮华粗俗的杜洛埃是第一个利用和欺骗嘉莉的人。天生好色的推销员抓住了嘉莉的弱点并加以利用。嘉莉曾经在和他同居后有过思想斗争,在真理和罪恶之间摇摆,但这种内心斗争并不占主导地位,因为如果她放弃了现有的优越条件而没有找到出路,她就会再次回到过去的艰苦生活中。

后来,赫斯渥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并劝说嘉莉妹妹和他私奔,最终导致嘉莉妹妹第二次被骗。然而,被骗了,嘉莉妹妹的故事和苔丝的故事大相径庭。她没有自杀,而是更加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她开始正视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到自己在爱情上的不平等,这才是她思想转变到主动把握命运,不再把幸福附加在男人身上的真正开始。

然而,就是这种追求,至今仍被人们所诟病,称之为“自我放纵”。

嘉莉妹妹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文化。当然,她的遭遇不能完全归咎于社会,但面对这些人类普遍追求的东西,真的没必要去批判或辩解。

到目前为止,嘉莉妹妹已经获得了金钱和事业,成为了著名的女演员。

成为演员后,她遇到了埃姆斯。这时,不惜一切代价取得地位的嘉莉开始感到孤独,没有人能接近嘉莉的内心世界。

也许艾姆斯自己也不知道他对嘉莉的思想影响有多深。是他让嘉莉第一次听到并思考:“一个人必须富有才能幸福吗?”也是在和嘉莉的交流中,他让嘉莉明白了表演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成为一名演员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当这个能在精神上触动嘉莉,在思想上指导她的完美男人在万斯太太家再次见到嘉莉时,嘉莉已经成了明星,但她仍然渴望得到艾姆斯的洞察力。

我第一次见到艾姆斯的时候,艾姆斯的那句“你一定要有钱才能幸福吗?”让凯莉开始怀疑金钱的力量。当嘉莉真的成功了,不再为钱发愁的时候,她觉得钱不是万能的,钱并不能真正满足一个人。这种理解无疑使嘉莉的头脑更加清醒,它促使嘉莉去探索人生的真正价值。艾姆斯的思想和见解是能够激发嘉莉不断成熟、觉醒和思考的力量源泉。

此时,与前半部作品相比,嘉莉又完成了一次升级,因为她终于体会到了情感的力量。

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要做一个扭转乾坤的设想。

假设嘉莉妹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是艾姆斯,会发生什么?

我认为德莱塞在他的作品中已经给出了暗示。如果说《嘉莉妹妹》是先遇到艾姆斯的,那么作品开头的妹妹的生活就是嘉莉的未来。就像她深深理解姐姐的悲哀一样,没有钱,没有一切能满足她物质生活的境遇,她也不会幸福。艾姆斯问:“你必须富有才能幸福吗?”卡丽能思考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她已经有钱的前提下。对于一个没有钱的嘉莉妹妹来说,她绝对不会去想这个问题,也不会觉得幸福,因为没有钱,她就是来到大城市之前的状态。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追求的是生活的舒适和感官的享受。在那之后,他们会在思想和精神上变得伟大而美丽。有钱的嘉莉妹妹不幸福,没钱的嘉莉妹妹也不会幸福。

再设想一下,如果嘉莉妹妹一开始就嫁给了艾姆斯,艾姆斯想当演员,想获得金钱和地位,她会怎么做?会是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还是会帮助她?如果嘉莉最终有了爱却没有了钱,她会不会感叹:“你一定要有爱才会幸福吗?”?

至此,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在爱情、事业和金钱之间,该选择什么?

一个学妹讲了一次打辩论赛的经历,说她在辩论赛中第一次泪流满面。她说她辩论的题目是“在中国,性产业应该合法化”。她说:“在中国,有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女孩。他们没有钱,没有知识,但家里负债累累,还有年迈的父母,为了微薄的收入不得不种田。他们想活着,但是他们靠什么活着呢?没有色情行业,这些人,这些可怜的女孩,怎么在这个社会生存?”

一个教教育课的老师说:“我们现在赶紧谈恋爱吧。当你毕业的时候,所有的好男孩都会被带走。如果读研还没找到男朋友,就不要继续考了,因为越往上越找不到男朋友。”

女人面对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没有钱,他们无法获得幸福,就像德莱塞作品的主题一样,但不是像那些一起贫穷过的人所知道的那样。对于很多人来说,追求事业,做一个“女强人”,是以牺牲幸福的爱情和婚姻为代价的,因为社会赋予女性的责任太多了,很少有人能有精力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再比如爱情。在一个生存非常困难的时代,还会有人追求这样简单美好的爱情吗,还会有人的爱情观不以金钱为基础吗?人们常说学生时代的爱情是最美好的,或许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时代的爱情很简单,简单到你只是接受了对方,根本不需要考虑未来的生活或者家庭背景。

不管你怎么选择,嘉莉最后都不会幸福,她还是要面对空虚和孤独。嘉莉妹妹是这样,我们作为普通人也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