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唐诗宋词与生活结合的文章
——近几年流行歌曲中唐诗宋词的运用。
“唐诗宋词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新的学术话题。很多细心的人结合唐诗宋词的应用做过专业的研究,所以重复任何理论都难免会陷入老生常谈的陷阱。今年想研究一下乐坛的流行歌曲,所以这篇论文的范围缩小了。一、主要研究对象是近两年流行乐坛的歌曲。其次,追加的研究对象是港台和大陆的男歌手。歌手和歌曲密不可分,就像诗人和诗歌密不可分一样。另外,说到“复古歌曲”,本文中的复古概念与目前的复古服装、复古妆容是不同的。我想知道为什么欧洲宫廷的风格元素在当下的时尚元素中被称为我们民族的“复古”艺术,无论对错,我所说的“复古歌曲”都是带有古风感的歌曲。
现在一群才华横溢、能写会写的年轻男歌手,总会写几首古典歌曲来炫耀自己的古典文学。事实正是如此。写几句古典的歌词,不如写一首优美麻木的白话词。毕竟那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经典。与前几十年凭借古装剧走红的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如笑傲江湖的主题曲《笑看大海》相比,这些融合了新时代特征、新情感内容、新情感表达方式的新歌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因为那个年代写词的人几乎都是熟谙诗词古韵的中年行家,而一批现代新锐歌手也常常用古典来增加感情效果。以古典诗歌的形式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词继承了传统诗歌语言的精炼和含蓄内敛的表现方法。另一方面,无疑在主题表达上存在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怀,古典诗词往往具有语言与情感相结合的功能。所以现代歌手大概发现了这个“捷径”,开始泼古典的墨水。于是就有了“一个歌手要有多种创作风格才能称之为天才歌手”的舆论导向。但他们更注重文字的美,也就是歌词的艺术效果。
港台流行歌曲对唐诗宋词的改编与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改编仍有一些不同。以90年代为例,“古典诗词在香港流行流行歌曲中的渗透率明显超过中国大陆和台湾省,这可能也与古典武侠剧和历史剧在香港的盛行有关。另一方面非常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创作多以粤语方言造句法为主。粤语本身就叫白话文,语言方法和文言文差不多,所以香港作词人的很多作品往往俗中有雅。再看台湾省,台湾省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本,更注重风流韵事,但也恰好是很多旧诗的主要素材。”所以,由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差异,港台和大陆的歌曲必须分开研究。不过这里我暂时不把两地的作品分开,因为大陆歌或者港台歌对唐诗宋词的转化离不开几种基本的转化方式。所以我先拔了一些热门作品来炫酷。
首先,一些流行歌曲是唐诗宋词的直接运用。我把它定义为“诗”。现在歌手直接引用诗词的流行歌曲不多了。老一辈的作词人会直接给全诗配乐,从而产生一系列古装剧主题曲。但目前并不流行全诗作曲,因为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时代和传统色彩。整首诗的作曲行为并不能体现出作词人的才华,它只是一段很好的旋律。因此,歌手往往选择用一首或几首与歌曲中要表达的感情相呼应的诗歌来增添魅力。以花乐队的鹊桥仙为例:
却又感受到了神圣独角兽式的和谐心跳/只愿做鸳鸯不羡仙/愿永远在一起/愿死如春蚕/愿你不及春烟柳绿/叹世间人最难认识你/流水无情美人有意/与你不合/树上鸟成双/此 青山绿水绿/我在想谁/路边的野花无人理睬/我只希望喜鹊会双双举行/
华尔乐队是一个年轻的乐队,可以在中国大陆“从事”。人们普遍认为他们能做这件事。这首歌的歌词也是他们创作的。确切的说,更像是东拼西凑的组合。昨夜之星,昨夜之风,画室之西,桂香堂之东。虽然我的身体没有鲜艳的凤凰的翅膀,但我感觉到神圣的独角兽的和谐的心跳。”出自李商隐《无题》。同样出自李商隐的还有一首《无题》:“早在我遇见她之前,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但在我们分别之后,时间变得更长了,东风起,百花齐放。春天的蚕会一直织到死,每晚蜡烛都会把灯芯抽干。”此外,还有高适的《别动大》:“千里之外的黄云,白日放光,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知你。”这些古老的情感名句被他们拼成了一首韵文。其实这并不难。古诗词中表达感情的诗词大多优美、空泛、委婉。加一个字减一个字很容易疏通意思,加一个字减一个字似乎就减少了对诗本身的深爱。毕竟没有了对原诗中感情的接受和呼应,诗的韵味就少了一份背景或氛围,所以这首歌里剩下的只有它们的意义和一点古典气息。所以在我看来,这首歌的歌词毫无文采和艺术感,但音乐搭配得很好。
同理,诗歌也是用的。去年,一首著名的歌曲的《孤沙洲冷》由于苏轼的《卜算子》而得到高度传唱。谁看见你一个人?模糊而孤独。在夜里,它突然变得害怕,突然飞起来,又频繁地回来,但总是没有人理解它无限的内心感受。我拒绝拾起所有的冷枝,孤独的沙洲是冷的。”但到了周传雄手里,《孤独的沙洲》的冷峻不再是苏轼的失意,而是红尘的缘起。听起来不奇怪,但是刚刚好。周以《孤沙洲冷》为歌名,足见此句“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次,有些流行歌曲是唐诗宋词的间接运用,我定义为“意转”。所谓“融意”,就是歌曲本身没有太多甚至没有一句诗,但它的氛围和环境都在一个古典的环境里,充满古典韵味。这样,就有很多歌曲改变了意义。最近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周杰伦的新歌《青花瓷》,是古典流派。我们先来看看歌词:
绿胚勾勒青花笔/瓶上描绘的牡丹似你初妆/冉冉檀香隔窗明几清/宣纸上的笔已搁了一半/釉上彩仕女的风韵已隐/而你娇媚的笑靥似蓓蕾/你的美飘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高云淡我等着你/烟起千里隔江/瓶底韩立仿前朝之雅。天很蓝我在等你/月色打捞,结局令人眩晕/像代代相传的青花瓷,你的眼睛很美/白花花的锦鲤跳到了碗底/临摹曲风时,她想起了你/你藏在窑里千年的秘密/极其细腻, 像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阵雨门环惹青翠/而我路过江南小镇惹你/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的深处惹你。
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这首歌。其实周杰伦的歌大部分都是方刚先生写的,单用这首歌的词就能清楚看出方刚的才华。他的歌词往往很美。美在哪里?首先是在歌词里用了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些颜色或鲜艳或淡雅,但绝不会造成任何“色觉冲突”的问题。就拿这首歌来说吧,你脑海中的颜色无非是青色、灰色、铀色、铜绿色、墨黑色。这些颜色在国画中其实是很和谐的,所以美就由此而来。其次,歌词的思维往往很跳跃。你可能光看句子就不明白意思,不明所以。先聊一会这个场景,再聊那个男的。“天是蓝的,我在等你”这句话的妙处在于人与自然的结合。此外,大量的修辞、比喻和夸张使他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画面,而音乐的旋律本身就具有让人下意识想象的功能,所以丰富的东西充斥着听者的头脑。很多听过这首歌的人都能在《随心所欲》的开头画出这样一幅画面:“江南水乡一隅的邂逅”,一个古典美人与书生的爱情故事自然而然就来了。
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对唐诗宋词的背景进行了历史性的利用,我定义为“历史性”。所谓“变革史”,什么变革史?历史上可以引用的东西很多:被霸权和强权勾心斗角的东西;众所周知的民俗数不胜数。历史上能歌善舞的人比较多,比如皇帝的孤独,皇帝的智慧,皇帝的辛;臣子的忠诚、野心、亲情,是几百年来挖掘出来的文化宝藏。因此,“改造历史”分为“改造人”和“改造物”两个方面。羽泉的歌里有一首歌叫辛弃疾很久了,但显然没有他们其他作品有名。不说原因,看文字:
酒后看剑/梦回吹角/鞠躬如弓/惊为风雨/如何吞万里如虎/笑看世间万物/如何忘寒冬冰秋/酒后笑/廉颇不老欢/何处看中华/长江无尽滚滚/多少事千古沉浮/谁是天下英雄?
随处可见“玉案”、“破阵”、“永远幸福”的句子。其实是辛弃疾的词集,比华尔乐队以前的词好。称之为“辛弃疾”,以体现辛弃疾的性格特征。总的来说,这几个词的选择还不错,意思衔接也还不错,就像辛弃疾的性格。最后一句“既不是皇帝也不是皇帝也不是君主也不是天气”,既是人生凄凉的结局,也是从容豪迈的结局。但是单纯靠诗词作曲缺乏乐趣,因为太直白了,没有音乐的韵味和思考空间,听一遍感觉还不错,听了几遍改了就觉得没什么意义可寻了。
再看看陶喆的《遥望春风》:夜晚独自一人在第一道光下/拂过清风/十七八岁未婚/想起少年的家庭/果然长相清秀白皙/想起谁家的孩子/想起不打招呼的恶劣处境/心里弹着琵琶/谁说女人心难猜/欠人情/花需直采/青春最可爱/卖花自戴/爱恨更自在/只因人生一去不复返。
不难看出,词中描写的是花季少女清纯羞涩的悸动。最精彩的一句是“不想打招呼,就在心里弹琵琶”,充满了“当你,我的爱人,骑在竹马上,闲床得青梅”的感觉和“东升西落,陶无情而多情”的韵脚。而“花折直须摘”这句话,原本出自唐代无名氏诗人杜秋娘的诗《金鹿曲》“劝君莫惜金衣,劝君惜青春。花可以直折,不要等没有花才折。”杜秋娘正试图说服紫雪腾出时间。现在陶才子的歌里,很明显他是用消磨时光的方式来表达女性的青春,希望这些害羞被动的女孩在情感上能够变得主动,拥有新时代女性独立的心理色彩。“卖自己的花,自己戴。爱恨更舒服,只是因为生活不会重来。为什么不放手?”就是大胆续写这些女孩的命运。
在这群新兴的流行歌星手中,诗歌给了他们灵感,他们也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和内涵。对比港台歌手的作品,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自上世纪末以来,香港和台湾产生了一批具有很强文学技巧的词人。歌曲《海上笑》的词作者黄建生和《射雕英雄传》的词作者邓,都是红极一时的词人。随着说唱音乐和“周式”音乐的日益流行,老一辈的这些词都进不了流行榜榜首。江山代有才人出。在新生代歌手的时代,这些来自港台的天才音乐人在走红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国学的精髓。与老一辈词人不同,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学技巧无法与老一辈词人相比。同时,在流行元素的影响下,流行歌曲中唐诗宋词的影子不再那么明显,而更多了,诗人注重意义的塑造。周杰伦的《发如雪》营造出一种微妙而美好的意境:穗月憔悴/我饮一杯至雪尽/谁打翻了前柜致尘埃/命运公式:几经轮回你唤不回眉/纵使历史的长河化为尘埃,我爱它/我繁华如三千东水/我只取一勺爱懂/我只爱你化身的蝴蝶/…你如雪泪横飞,我等谁老。
其次,近年来港台流行歌曲对唐诗宋词的运用更加灵活,不再像写诗一样,而是更加口语化、空灵化。一方面口语化让歌词更加通俗,另一方面歌词不流于表面,而是增强了内容的跳跃性,就像给要表达的感情设置了一层面纱,所以感情的表达更加委婉时尚。老歌《铁血红心》:依稀如梦/心潮澎湃/抛开世间哀怨/相伴天涯/遍地追草/大漠无垠/何处惧冰雪/射弓/驰骋塞外/傲然微笑。。。。。。你要知道,爱情像流水,看起来像诗;还有现代的歌,比如林俊杰的《曹操》:如果你不是英雄,不研究三国,你是英雄怎么会不懂孤独?独自走下长坡,月光太温柔。。。除了押韵,已经不像诗了。
另外,港台的大量流行歌曲也多用于情歌。与老一辈的词人不同,那一代人中的大多数人,就像《我的中国心》的词作者一样,对爱国主义和乡愁充满热情。现在的歌手不再像他们情歌的风格一样赤裸裸的表达对民族文学的热爱,像李商隐的无题诗一样委婉。台湾省歌手游鸿铭的《倦鸟花》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沿路雪花如雨/心里难过无语/大冷天还能穿衣服/有心脏病却看病难/烟草压抑时有眼泪/我又坚强了/昨天搬离了街头/今天才留下痕迹/你为何如此安静/每天唤醒旧梦/我依恋着甜蜜的芬芳/我纠结于一场无心的睡眠/我们似乎厌倦了年轻人有自己的歌。男歌手用青春气息表达爱意是不够的。在一些表达自己音乐志向和积极人生态度的歌曲中,也会借用古人的话。就像胡彦斌的《美人》一样,他似乎在把自己变成一个英俊的侠客,期待美人的一笑,而不是美人。
作为国学的基础,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复古歌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融入了国粹——戏剧。
高晋新歌《荷花亭》刚出是这样的:三月花前月下是湖边/琵琶之间谁做爱谁唱诗/古院倒影在山水/落花飘/你的笑醉了/月落没了/赏月让你太留恋/花太香还是让我留恋/时间仿佛停留在这一年/(京剧)它留给我的是乡愁和我唱酒时的眼泪。江南雨,我的眼泪落在我的心上/那晚我独自一人在断桥上/迎接我的是漫天飞舞的杨柳花/我的心有点眩晕/…我和孟隽有过一千次/我希望我能和你在一起一辈子/和我一起飞/
除此之外,魏晨的《青春之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姐/琴声幽幽时撩动我的心弦/我期待相见/我每天在她门前放纸鸢/我在人山人海中偶然遇见所有的铁鞋/我注定在一瞬间落入你的眉宇/(京剧)美少年/前世种下的纠葛/婚姻的红线/邀你赴死* *
这两首歌的相似之处显示了中国大陆流行复古歌曲的另一个新特点:歌曲场景多为江南美女才子的故事,毕竟那才是歌手想要的美好效果,山、水、美人。琵琶、箫和古筝的声音加入到歌曲中,成了加强古典氛围的催化剂。
与港台歌手不同的是,大陆歌手更像是读了很多诗书的内心学者,而港台歌手多是热情浪漫的才子。内秀有内秀的优点,含蓄不夸张。最近一个新晋原创歌手写的词,挺有新意的。估计他二十多岁。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尤其是想象力的丰富和创新,他写了一批名为《宫》的歌曲。然后,我想到了“后弦”这个名字。他写了一首歌叫《昆明湖》:春去春来忘三千里/昆明送湖迎雨/错苏堤/光影薄湖边投一片绿/新撕的小翠缎衣/错春来美/昆明十七句/诗情拥挤/云茶苏梅等水邀/两毛钱的春天在湖中央/什么都不说/把你的宁静记在心里。但是这个词有点“飘”,抓不住核心。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听音乐之前似乎需要很大的洞察力。所以太隐晦的话,难免和下一批无病呻吟的文章一样。
其实音乐和诗歌曾经是非常接近的,但是随着它们的独立发展和成熟,“音”和“意”的冲突逐渐加剧。“诗人认为乐谱的旋律可能会限制语言的自由表达。一首完美的诗往往会反抗音乐的束缚,那些二流的诗更容易归属音乐。真正的诗歌选择语言。尤其是在社会历史日益复杂,表达人类意识的语言系统日益丰富之后,摆脱音律的束缚成为诗歌发展中越来越强烈的愿望。”(“技术、机械与抒情形式”——南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演讲)从这个角度来看,写流行歌曲的经典词往往很难,因为诗人们不仅要保留诗歌原有的美感,还要考虑它是否适合旋律,最重要的是歌曲无法克制诗歌带来的情感宣泄。否则,诗不像诗,乐不像乐。所以纵观乐坛,个人感觉港台对仿古的运用比较好。
同样是写家人的想法,拿周杰伦的《淑女》和中国大陆一个新晋歌手的作品《九月》做比较;
娘子:一壶好酒一碗热粥几斤牛肉/我说店里银两满/秋景凉/塞北客栈人多。我的马是不是有点瘦/世人看透了江湖的潮起潮落?时隔多年依然悲伤心碎/娘子在江南等我/她含泪无声/娘子依然每天折一枝柳/在村外的河口/。
《九月》:天转凉/满地落叶黄/多少惆怅吹不走/秋风怎么了/九月菊花/雁南飞/多少思念带不走/花醉影中/九月九日登高/哥哥们在哪里/外地月儿冷/谁在身边/
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但周的词更感人,因为他描绘了一个丰富的场景。《娘子》的优点和宋词的特点一样,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用情景来古典的表达感情。虽然《贵妇》里的素材很少,感情很细腻,但是细节让文字更真实,文字越真实,听者越能听出来。但《九月》只用秋景表达相思之情,似乎有点俗套。
港台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渗透明显超过中国大陆。网上有一种说法:“这可能也和香港古典武侠剧、历史剧盛行有关。另一方面非常注重粤语文化的渗透,歌词多以粤语的造句法为主。粤语本身也叫白话文,语言方法和文言文很像,所以香港作词人的很多作品往往俗中有雅。但是,也必须承认,香港很多词人对古代文化有很深的认识。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典故,甚至用唐诗宋词的写法来规范创作。”总之,背景和氛围给了港台最具活力的发展空间。
目前大陆还是没有很快赶上港台,原因很复杂。就古诗词的渗透而言,在我看来,简单有几点:首先,大陆词人本身大多是青年歌手。虽然他们自己会写,至少文笔还不错,但是说到古学,就是驴和马都要走一走,但也不是都走得好。很多人想走,却不会写。我们做什么呢如果只会“搞”,就有了白话《大连串古诗词》。这本身就降低了艺术的价值,港台有一批人会写。很多歌手都不是自己写的。诗人后援团多,诗人娱乐精神高。他们喜欢给流行音乐配上自己的歌词。在大陆,估计会写诗的人都会不屑一顾,认为它除了专心创作就是无所事事。
另外港台的歌手都很浪漫。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氛围有关。外来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所以很多词既古典,又透露着现代的浪漫。拿周杰伦的名曲《直答》的话来说:一盏孤灯立窗前/我假装你没离开门后/老地方更孤独如重游月圆/半夜醒来的烛光不忍批评我/一壶酒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后酒的记忆温润而单薄/水向东流时光如何被偷/花开花落我怀念/谁在琵琶上直答?现在琴声微弱,我在等你。你没听过/谁在琵琶上弹一首回答直/枫叶来染故事结局?我看透了栅栏外的古道/连离别都在荒芜的岁月里无声无息/虽然是古色古香的气息,但是“我领你走过栅栏外的古道”和“连离别都在荒芜的岁月里无声无息”这两句话里不是有现代的浪漫气息吗?
但是,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也有一批优秀的作品被扭曲的舆论扼杀在了流行的起跑线上。毕竟我们今天广为传唱的流行复古歌曲各有千秋,所以抛开个人观点,这些年轻男歌手用通俗的方式传承了老国学,不管弹得好不好,至少是有价值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拔苗助长”或者“忽视”我们不能生吃蔬菜,依靠科技做出一些“青菜”也有了新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