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主题论文题目
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评估团团长海因维尔·布鲁根表示,中国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为中国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什么是“独特遗产”?这对北京奥运遗产的战略定位提出了要求。
宝贵的奥运“遗产”
1993悉尼代表团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陈述报告中,“遗产”一词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悉尼奥组委制作了一部名为“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奥运遗产”的绿色主题电视电影。在申奥报告中,对“遗产”的讨论凸显了这个词的多样性。报告并没有狭义地将其定义为经济遗产,而是提出在奥运会之后,新南威尔士州的人们将获得物质和情感两方面的遗产。“情感”一词在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文件中并不经常出现,在《奥林匹克宪章》中也不是一个词。“情感遗产”一词由悉尼申奥报告首创,为人们了解奥运遗产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独特之处在于独特的历史遗迹、文化和现代基础设施的结合。帕纳辛奈克斯体育场在奥运会射箭和马拉松比赛中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座体育场是雅典重要的纪念碑之一。它建于公元前4世纪,为举办第1届现代奥运会而重建。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考古学家再次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翻新。对于雅典来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奥运会本身。
北京如何兑现庄严承诺,给中国和世界留下宝贵遗产?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特点,最能彰显其独特价值,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做出贡献的,在于对“人文奥运”理念的诠释和具体落实。正如美国学者苏珊·布朗奈尔在《奥林匹克评论》中所说,“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最大遗产将是不可估量的人类遗产。这一目标被表述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人文奥运。”“人文奥运”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因此会同时产生一系列有形和无形的遗产。
人性化的场馆和市政设施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要求各地以人为本做好奥运准备。具体到场馆建设,要注重人性化设计,尽可能让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广大观众感到方便舒适,充分体现对各类人群特别是残疾人的关怀。拥有91000个座位的国家体育场之所以最初被打造为不完全封闭的鸟巢形状,是考虑到既能使空气自然流通,又能为观众和运动员提供遮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功能设计上,奥运场馆不仅可以举办体育比赛,还可以兼顾群众健身、展览、表演等多种需求。比如北京西部社区体育设施相对较少,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建成将弥补这一短板,为市民健身带来福音。
为迎接奥运会和残奥会,弘扬“人文奥运”理念,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在主干道、地铁、车站、机场、大型交通枢纽、奥运场馆及周边等重要公共场所设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规范和完善全市公共场所的语言文字和导向标识,在重点公共场所临时搭建一批大型电子屏幕墙,播放有关奥运会的宣传片、新闻片、旅游片,并在奥运会期间播放奥运会赛事直播。
东方风格的奥运会视觉形象
奥林匹克运动诞生已有100多年了。他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人文传统,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与人类创造的各种艺术紧密结合,逐渐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体育文化艺术史,奥运会的视觉形象是两者结合的典型外在表现,其元素包括:奥运会徽、色彩形象系统、吉祥物、海报、体育图标、环境标志、纪念品、服饰。可以说,奥运会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也是一项文化赛事,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之一。塑造奥运会的视觉形象,使我们有机会展示现存的、唯一未中断的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东方文明及其人文景观、科技成果和体育形象,以竞技的方式呈现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和崭新的面貌,与世界共同领略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和古今的北京风貌。北京奥运会视觉形象工程把“人文奥运”的理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买得到的有形之物,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把东方文明传播到全世界。
运动员主导地位的回归
20世纪是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时期。数百万观众在电视上观看精彩的体育表演,这使得今天的运动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和社会关注。然而遗憾的是,运动员的真正价值往往在光环的笼罩下被忽略。当社会物质利益被置于人的价值之上,当竞技体育的结果被置于过程之上,运动员被异化为工具,竞技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被扭曲。“以人为本的奥运”就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在竞技体育严重异化的当代体坛,他极力主张:摒弃政治和金钱的影响,充分尊重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运动员,体现竞技体育的真谛。
国民素质的提高
北京迎来的不仅仅是一场国际体育赛事,更是一场国民素质的洗礼。北京奥运会能否取得高分,不仅取决于东道主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还取决于场外公众的言行。任何举办奥运会的国家都需要每个公民的大力支持。每个人的表现往往影响游客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评价,更关系到主办城市乃至国家的形象。“人文奥运”对公民文明素质的影响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包括礼仪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等。它将推动以提高素质、转变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为主要内涵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提升中国的整体民族素质。
志愿者精神的传播
奥运志愿服务不仅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公益行动。在强调个性和自我价值的现代社会,志愿者追求“我为人人,实现自我”的精神,在努力的同时体验“你快乐,我也快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现代意义上的志愿者精神来源于对公民身份的认同和对公民责任的自觉承担,是当前社会急需培养的。“人文奥运”理念深度挖掘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即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和谐进步,促进建立由和谐社会组成的和平、公正、友好的国际社会,这与志愿精神高度契合。奥运志愿者的行动不仅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也使志愿服务之火在中华大地上进一步蔓延,倡导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勤于学习的社会氛围,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理念深入人心,志愿者活动得以普及。
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奥运”与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在“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上是统一的。它是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在筹备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具体集中体现,是运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在2006年6月3日的BOCOG成立大会上,5438+0,12,13,提出了2008年奥运会要坚持“五项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贯彻“廉洁办奥”的方针。为了落实这一政策,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北京市成立了奥运场馆建设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奥运场馆建设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奥运场馆建设的廉洁和节俭。同时,通过适当的渠道,将监理的过程和结果如实、及时地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发布,让舆论和人民群众了解奥运工程建设的情况和监理组的监理情况。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导下,政府角色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公众形象由“神秘”向“透明”转变,治理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加强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
创立于欧洲,产生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重视。
下页始终没有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依然深深地烙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危害奥林匹克理想的问题,如过度商业化和滥用兴奋剂,都可以在他所生活的西方文化背景中找到答案。在此背景下,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奥运会期间,中国传统体育将通过奥林匹克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得到充分展示和宣传,让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了解”东方体育文化,为中国传统体育融入国际体育大家庭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体育,将以其充满人格魅力的价值观、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通过举办奥运会,中国将有一批优秀的国际体育管理人才进入奥运组织体系,为中国体育争取更多话语权。
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
奥运会具有强大的国际展示功能,使奥运会主办国在筹办和举办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向世界充分展示自己。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之后,主办国的国际形象往往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提升。1964东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战后重建的日本。1988首尔奥运会让处于国际社会边缘的韩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韩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00年悉尼奥运会改善了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在亚洲国家眼中“重欧美轻亚洲”的政治形象。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将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纠正西方主流媒体和政客妖魔化中国的错误印象。“人文奥运”闪耀着文化的巨大力量,呼唤着中华文明价值的重建,把中国文化推了出去,给了我们一个重建文化中国国际形象的绝佳机会,为21世纪的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而持久的文化发展机遇。“人文奥运”遗产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带给中国的宝贵财富,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具无形性和易逝性。非物质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促进全人类理解与交流的因素,其作用不可估量。所以,谁早点意识到它的价值,谁就能保住这些珍贵的遗产。相关机构应尽快确立科学的运作原则,使“人文奥运”的理念不仅在中国发扬光大,而且惠及世界,拓展和培育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奥林匹克文化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