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维的com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需要了解哪些基础知识?说的具体点,我现在大二,以后想做数字。
三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经典教材的学习体会
以下是在eetop论坛上对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三部经典教材学习心得的回复。作者:eetop论坛的ID是“飞天白狐”。(不知道这个ID是不是真正的作者,可能是从网络其他地方引用的。总之,我向《模拟电路四大境界》的作者致敬!)
——————————————————————————————————————————
三本之后,基本可以入门了。可以和大牛一起做项目,然后多看IEEE资料。(参考源、运算放大器、比较器)你需要继续训练。(某大侠讲过,看帖子,模拟电路四大境界——文末有)。然后从CMOS到BICMOS等等!!
推荐两本比较好的书(比较专业)CMOS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入门教育;模拟芯片的设计
刚学,说不好,不专业。请多多提醒我。
模拟电路的四个领域
复旦开始读微电子学模拟芯片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已经八年了,期间听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了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记得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因为打算研究传感器,去了复旦大学逸夫楼的ASIC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读研究生。现在想起来这个实验室的名字,意味深长,但我当时是惘然的。电路和系统好像是两个概念,两个层次。我的一些同学是电子和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当时我知道他们是“系统”,而我们设计的是模拟“电路”,所以自然偏向于电路。模拟芯片设计初学者总是很羡慕花里胡哨的电路,尤其是这个领域最权威的杂志《JSSC》(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以前很爱看。当时下定决心要读近20年的文章,把奇书通读一遍,总盼着什么时候能把一篇文章灌进去。当时国内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很少,就算我在国外读博士,能在上面发一篇文章也是极好的。
我读研的时候,导师是郑增玉教授,当时李莲老师已经退休了。逸夫书屋每周都邀请李老师来指导。郑老师治学严谨,女中豪杰。李老师是我国模拟电路的开拓者,现在被许多公司聘为专家或顾问。李老师1987年写的一本书(运算放大器设计);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经典。李老师和郑老师是同班同学,所以他们很亲近。自然,和同学们相比,我很幸运能得到李老师的指点。李老师和郑老师给我的培训方案是:从运放开始。我记得我刚开始从一个小电流源开始设计。当时的感官设计是通过模拟来调整参数。但我会永远记得李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运放是基础,运放设计好了,剩下的就好办了。
当时我还不太懂。同学的题目都是AD/DA、PLL之类的“高端”东西,而李老师和郑老师却让我做“原始”的模块。我在(固态电子)(国内垃圾杂志)上发表过的唯一一篇论文就是轨到轨放大器。做的过程中很郁闷,也很羡慕同学的项目,但是觉得李老师和郑老师说的总有他们的道理,所以特意看了运营和播音方面的文章,基本都看了近20年。当时我以为自己很懂这个,后来工作后才发现自己还没懂。所谓理解,就是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否则,再多的知识往脑袋里塞,也是死的。但是,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基石,只有基础扎实,才能蓬勃发展。只有经过两位老师的努力才能理解。总的来说,在复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郑老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李老师的言传身教。
硕士毕业后,我去找工作。当时,有几个报价。我的哥哥guma是李老师的关门弟子,他推荐我去陶昕理工大学。他说有个天主教鲁汶大学的博士叫常中原,人很好。我听从了哥哥的建议,去了。陶昕被IDT以8500万美元收购,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的芯片公司。霍华德采访了我。c .杨,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总经理。霍华德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医生,也是PLL方面的专家。面试的时候他让我画一个带米勒补偿的两级放大器。我非常熟练。他说你脸上有一个零点。我很惊讶。我从未听说过它。它在雾中。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由霍华德提出的。等效模型中有一个电阻。他自己把它命名为杨氏电阻。当时出于礼貌,我一直点头。但他们还是很满意,所以还是进去了。我呢,面试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见到常中原。也许他出差了。
进入陶昕后,我下定决心准备专攻某一专业。因为本科和研究生喜欢物理、数学、哲学,所以在这些上面花了一些精力。下班后,你得真刀真枪地干。每天上班模拟和下班后疯狂看英文原版书。第一本书是拉扎维写的,现在很流行。读三遍。我觉得很有收获。那时,在陶昕,初生牛犊不怕虎。应该说还是干得不错的,所以得到了常总的赏识,被他评为公司最有潜力的人。偶尔经常来指点,别人都羡慕。事实上,我记得我经常在聊天中学到的东西。他说模拟电路设计有三个境界:第一是能够手工计算,也就是说电路实际上要手工计算,仿真只是证明手工计算的结果。二是计算后思考,把电路变成直观的东西。第三是创造电路。
我大体上遵循了三部曲。我仔细算了一下拉扎维书后面的习题。在公司的项目中,我也是先尝试手工计算放大器的参数,然后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久而久之,我的手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小信号的分析计算感觉很舒服。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曾经在一个项目中,保护回路的交流模拟总是不稳定,所以总是无法调整。这里加了电容,那里加了电阻。试了几次都不行,就找了常总。因为这个圈很大,感觉就像盲人摸象。常总过来,三下五下两下就定了。他仔细看了看,然后推导出一个公式,并找出了主极点和带宽的表达式。通过这件事,我很佩服常,也知道了直觉的力量。所以,以后看书的时候,我会仔细推导书上的公式,然后直观的思考信号流,不到直观不罢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终于对放大器有了透彻的了解,我觉得我学会了。过了之后,我发现我什么都懂了。最后得出结论,放大器有两个难点,一是频率响应,二是反馈。所谓电路直觉,其实就是从反馈的角度去思考电路。每次分析一些书上或者JSSC的“怪异”电路,我都会感叹:反馈,反馈!然后把分析结果写在纸上。先学一个领域,再学其他相关领域,会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一般的做法是,每做一个新项目,让下面的人先学习。我离开陶昕之前做了一个锁相环。以前没有做过,后来拿到了同学的硕士论文,书籍和很多论文做研究。一个半月后经常过来问我:PLL的3dB带宽你懂吗?我笑着回答:我已经明白了。我强大的运放频响知识用在PLL上,小菜一碟。我已经研究了深刻的相位噪声和抖动。不久之后,一份30多页的英文研究报告发出来了,一直被赞!。
后来在提交的时候,有一个项目是把一个射频收发芯片从WCDMA修改成TD-SCDMA。其中有一个基带模拟滤波器。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滤镜,所以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了三本英文原版书。第一本有900多页,N多篇论文,一下子把整个滤波领域,开关电容,GmC,有源RC都搞懂了。在我提出修改方案的时候,因为我有扎实的运放基础,看文章的时候很容易理解滤波器信号流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独自提出芯片电路原理分析和修改方案。最后写了报告(我的另一个杰作)发给TI。TI这边。电话会议时,他们首先说这份报告“干得好!”我不懂英语。朱利安夸张地竖起大拇指说:“他们对你评价很高。”。后来去了达拉斯和TI的地方,尊重我们。当我做报告时,许多人都来听。总之,我们现在知道了,基础在任何事情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扎实就很容易切入学习别人,而且学得越快。
我是2002年6月+065438+10月去承诺的,当时面试我的是我现在的老板朱利安。朱利安问我:你觉得SOC(片上系统)的设计在哪里?我说:应该是模拟电路。这个比较难。朱利安错了。是体制的问题。我当时非常不赞成,觉得模拟电路工程师应该把精力花在分析设计电路上。Julian后来自己跑,现在这个公司On-Bright,把我带到这里,同时从TI拉了两个,其中一个是方博士。至于我,我向朱利安推荐了朱博士。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我和朱医生互相欣赏对方的医生。方博士是TI华人中的顶尖高手,做产品的能力超强。On-Bright现在正在生产电源芯片。我和朱博士共事近两年,深知系统的重要性。芯片设计最终必须走向系统,这是芯片设计的前四个境界。电路如砖瓦,系统如楼房。芯片设计工程师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否则只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功率芯片中,放大器和比较器是最常见的,难点在于对系统的透彻理解。在On-Bright,我真正学到了做产品,从定义到调试,再到调试,芯片测试和系统测试,最后到RTP(发布到生产)。Julian将TI先进的产品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引入On-Bright。我和朱博士大开眼界,知道做产品的艰辛。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大卫约翰,肯马丁,多伦多大学,约翰威利,公司。一个必须阅读的CMOS经典书籍。好的电路烹饪书和电路理论。开关电容PLL部分非常好,你一定知道。
微电子电路(最新版第4版)。Adel S. Sedra,Kenneth C. Smith,牛津,1998(多伦多大学)。一本非常好的书!这是给大学生看的,容易理解,摘要很好,方程很有见地。面试前必读的书。
CMOS模拟电路设计,Phillip E. Allen和Douglas R. Holberg,出版于1987。有点旧,但仍然值得一读。(它有一个较新的版本(2002年?,但我还没有找到时间阅读)。
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设计,毕查德·拉扎维,麦格劳-希尔,2001。许多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它有助于你理解很多电路,但太简单了,无法在实际设计中使用。我应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理论书。不是工程书。总之这一切都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开始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