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的人选择国际高中真的是正确的方式吗?
在普通高中,我会学到很多只在考试中有用的知识,再也不会接触到。我是理工科专业,高中唯一有帮助的就是数学,英语,物理。等我读完大一大二,到了专业课,基本上只有英语有用;只有数学和英语能在毕业后继续帮忙。高中为了高考学的东西几乎都浪费了。而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国际高中的学科教育可以选择学科和路线。我对MGO和Alevel的系统有点熟悉。国际高中会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比如未来想读工科的学生,高中会选择数学、物理等多门课程;以后想学商科的同学,高中会选择微积分、统计学、经济学等课程。不要学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东西。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深入挖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专业知识的机会。国际学校的资源普遍优于普通高中。国际高中的社团和活动会非常丰富,规格远超普通高中。毕竟学费摆在那里。从国际高中的上述特点,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国际高中对学习习惯好、能力强的学生的帮助在哪里。国际高中要求学生有自主权,要思考自己想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有目标的学生会在学习无用的知识上节省时间,从学校获得好的资源,比普通高中生早一两年开始接触自己未来的大学专业。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权,他们很容易在国际学校中沉溺堕落,因为大多数国际学校管理松散,类似于提前在高中过着在中国上大学的生活——每天打游戏,考试及格。大学排名不会因为国内大学难考而提高,也不会因为国外大学申请的好而降低。国外大学排名靠前是因为科研成果好,教学质量高,服务质量好。同样的学生在国外大学接受的教育质量会比国内大学高很多。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没有国内课程的选择。一个人的专业限制了他最近几年必须修的大多数课程,他能选择的都是不重要的东西。但是一个专业明明有那么多方向可以发展,但是每个人都要走一条固定的路线。我在后面远处写国外大学的运作。举几个例子:
我目前在教一个学生,他是大二的学生。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一个学校和大学合作的项目。大三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老师是外地大学的老师。课程的内容很难。老师知道有高中生在听,但还是很难快速说出来。在课结束时写一篇文章是必要的。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学习体验是非常个性化的。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只要语言符合要求,都可以来学,看看自己有没有接受挑战,课前花很长时间查资料补充基础,对充满数学公式的高度量化的经济学是否还有兴趣。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什么。我几年前带的一个学生,目前在康奈尔读文科。高中生学习很努力,往往学习不比普通高中生少。我理科不太好,但是高中的时候发表过历史相关的论文。能够在顶级藤校学习文科,是大多数老师可望而不可及的。几年前的一个学生,目前就读于美国排名30左右的学校科罗拉多大学,主修数学。连学校老师都说高中考试AP数太多了,但他对我没什么看法,我就强行去拿了。最后有一科没考5分,其他都是满分。他大学有一门物理课,老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学校还有一个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才知道原来大学是可以这样毕业的:他是学数学的,毕业有三四条路线,可以学数学和统计学(具体名字可能会搞错,毕竟我不太懂其他专业的体系)。每条路线都有这条路线的必修课,学生也可以中途转到其他路线,只需要补上新路线的必修课。毕业需要总学分达到要求。这样,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学到更多的东西。我几年前带的一个学生,家里很有钱,开医院。但是父母太忙,家庭教育基本没了。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家长管理他的方式就是“扔牌”——只给钱,其他一概不管。学生的气质不太对。荷尔蒙和金钱太充裕,却不需要负责。他们只是每天混来混去。一个目前在教书的学生,高三。这个学生上的是当地最好的初中之一。他的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是公立学校的语文老师。这个学生数学基础扎实,反应快。但是这两年国际高中也让人气质不对:懒,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除了玩手机和睡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是否上国际高中,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慎重的选择。普通高中是零件加工厂,学生进去锻炼身体;国际高中给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但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个陷阱。
家里允许,成绩不好就上不了普通高中。毕竟国际高中是一种拯救你的方式。如果学习成绩好,国际高中可能会提供比普通高中高得多的教育质量。但是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就要慎重权衡了。我们成年人还是不能时时保持奋进。无论是学生去零件加工厂进行标准化加工,还是去放羊的地方应对选择权带来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