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先热带果树的研究

研究和开发中国热带亚热带果树资源,是黄昌贤执着的追求和激情。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树起源中心之一,也是栽培果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大约有300种重要的果树,几乎都在中国,其中一半以上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定12长远科学发展规划时,把发掘我国栽培植物资源,特别是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列为首要而紧迫的任务之一。黄昌贤说:“对我国果树资源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调查、整理和利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中国的果树资源不仅是对中国的巨大贡献,也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科学地分析和改进传统经验,找出其理论依据,应用现代基础科学和科学手段研究果树生产,是中国人面临的挑战。我们有责任迎头赶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加速我国热带亚热带果树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几十年来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热带亚热带果树资源调查研究

黄昌贤认为,研究果树科学,发展果树生产,首先要了解果树资源及其特点。他经常深入实际,收集相关信息。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兼任台湾省农业试验场凤山热带园艺分场主任及凤梨公司顾问时,曾前往台北、台中、台南、士林、嘉义、新竹、屏东等地,考察当地的热带亚热带果树资源及生产,尤其是近五十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果树栽培经验。并介绍一些优良的果树,如玫瑰茄、木瓜、富橙、刘橙等。,以总结经验,为今后海南岛的开发建设作参考。建国后,他更是干劲十足,不仅跑遍了广东全省,还走遍了华南及其他许多省份的山川平原。1987年夏天,他虽年过七旬,又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肠胃病,但仍坚持随美籍华人食品专家阮荣博士赴新疆考察指导水果生产。

黄昌贤还十分重视对国内外果树栽培历史的考察,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产。他经常研读《南方草木》、《岭南杂记》、《桂智恒》、《植物名实考证》等古籍和外国园艺史文献,弄清多种果树的起源、国际引种传播历史和生产现状。他认为很多原产于中国的果树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良品种。柑橘、荔枝、龙眼、柿子、枇杷、枣、杨桃、桃、梅子、猕猴桃等30多种原产于华南的热带果树。,在他们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甜橙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35%,柚子占85%。他指出:“这种使用材料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黄昌贤勤于调查研究,积累和掌握了古今中外丰富的果树生产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果树奠定了基础。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如《华南果树目录》、《华南果树资源及其利用》、《适宜在华南种植发展的澳洲坚果》、《新世界华南原产果树开花结果》、《国外热带亚热带果树介绍》等,引起了国内外园艺学家的关注。

整理华南果树资源

黄昌贤认为,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果树资源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是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必要手段,而整理果树资源是一项大的研究工程,需要长期的合作。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和同事们整理出了多种果树。例如,菠萝是我国出口的主要鲜果之一,但华南地区栽培的菠萝品种质量不一,名称混杂重复。这给了解中国的菠萝资源及其销售和加工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他的领导和指导下,华南农学院和华南农科所合作,在广州石排建立了菠萝品种园,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收集了22个菠萝品种进行集中栽培、观察和研究。历时五年(1954 ~ 1958),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观察和理化分析。明确了这些品种的概况、形态、分类、抗性、栽培管理、化学成分、营养、医疗保健和经济价值,得出最有推广价值的品种,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他在《华南菠萝品种资源》、《国内外菠萝品种及果树资源整理介绍》等论文中阐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各种果树进行了测试和研究

黄昌贤一直强调,发展水果生产,科研必须先行。他自己实践了几十年,对各种果树如柑橘、澳洲坚果、番荔枝、木瓜、Jaboticaba、芒果、百香果、荔枝、黄皮、大黄鱼、番石榴、无花果等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建国前夕,他多次担任柑橘试验田主任。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仍然积极从事柑橘育种和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运等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柑橘品种与授粉的关系和人工授粉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培育出无籽西瓜后,他在热带和亚热带果树的繁殖上尝试了植物激素,并成功培育出多种无籽水果。例如在1954 ~ 1956中,他利用各种植物激素进行了番木瓜的刺激单性结实实验,并通过各种授粉实验对比,证明了植物激素可以使番木瓜结出大小正常、品质良好的无籽果实,对培育雌雄异株果树具有一定的价值。他的研究论文《番木瓜的单性结实与单性结实》等研究成果,如菠萝开花结实期的人工控制试验、番荔枝果树的植物学与栽培、植物激素在热带亚热带果树繁殖中的应用、植物激素与结实等。,都是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优良珍稀果树的引种拯救

为了更好地组织力量全面深入地研究热带亚热带果树,黄昌贤在70年代末就计划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华南农学院和农牧渔业部的支持下,1982成立了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室,建立了占地近50亩的优良果树标本园,并迅速带领全室成员开展果树资源的收集、整理、引种、栽培等研究工作。

为了丰富和发展华南地区的园艺产品,他尽力从美国、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和四川、浙江等省引进了100多种优良的热带和亚热带果树,包括坚果、番荔枝、番石榴、猕猴桃、木瓜、芒果、费若果、百香果、鳄梨、葡萄树、大花鳄鱼刺等。还救助了濒临灭绝的东莞梨、胭脂脚柚、桑柚等。并对引种成功的优良果树进行加速繁殖,然后移植到其他地方进行试种或示范种植。它们大多已经开花结果。如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非洲骄傲”品种番荔枝杂交种,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农业科学实验站、珠海市水果开发公司农场、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种成功,成果着实受到专家赞赏。

献给四季广东水果的芬芳

黄昌贤强调,果树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科研的目的是发展生产。长期以来,他的研究工作始终与广东省水果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热情配合有关部门,全力发展广东的园艺,出谋划策,让广东的水果一年四季飘香。

1963至70年代末,领导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积极从事广东发展果业的研究工作。他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他极力主张“充分利用广东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发展果业”。他指出,广东省有400多种可食用的野生和半野生果树,有40多种可以经济栽培。除四大水果(柑橘、香蕉、荔枝、菠萝)外,还有芒果、番荔枝、木瓜、鳄梨、杨桃、人参果、树菠萝、黄皮、腰果等特色水果,如番石榴、油柑等。对于沙田柚,富有发展潜力,世界闻名;广东特产荔枝、龙眼、批柄、百香果等具有药用价值的营养果树;一些淡季成熟适合出口的水果;大力研究、培育、推广和生产可作为粮、油、糖、蛋白的果树,实现水果品种的多样化,使广东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可供人类食用。

他特别关注广东优良稀有果树的发掘和抢救。1983 65438+10月8日,在广东省委召开的部分科学家座谈会上,他激动地说:主导国际市场的甜橙、夏橙都是从广东进口的。原产广东的水果是从国外引进的,后来居上。然而,我们的水果种类和品种越来越少,许多稀有品种,如胭脂柚、东关梨、桑麻柚和无籽黄皮等濒临灭绝。这样,“怎么才能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他语重心长的话语赢得了与会者的称赞,也引起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任的注意。第二天,羊城晚报以“一位老科学家的肺腑之言”为题做了专题报道。他曾多次告诫人们,广东许多优良珍稀果树品种日益退化,如不及早抢救,灭绝之灾已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比如东莞梨,肉白色,清香甘甜,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水果,近几年几乎灭绝,在阳山县存活下来。他一边庆幸,一边大声喊着要重点救援。他领导的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室与广东多个农业科学试验站、水果生产基地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引进、推广、挖掘、抢救了多种优良珍稀果树。比如2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番荔枝,大多是零星种植。仅位于山区的澄海县北连村,种植面积就有近200亩,栽培管理较好。多年来,他经常去考察指导,亲自引进推广,如今已遍布东莞、湛江等地。

为了恢复广东“水果王国”的地位,黄昌贤多次致函广东省领导机关,陈述发展水果生产的意义,并提出具体建议。他还利用一切机会报道国内外水果生产动态,介绍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以便应用于生产实践。每次参加相关省市会议,他的包里总会装着大大小小的水果和水果照片,每次开会他都会讲,为了吸引眼球。每当被要求讲课,鉴定水果或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时,他总是有求必应,不知疲倦,兢兢业业。发表多篇论文,对广东水果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如《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发展广东省果树生产》、《广东省果树资源和品种区划》、《广东省果树事业和果树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关于发展广东省果树生产的若干意见》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不遗余力地培养园艺科学人才。

黄昌贤治学严谨,勤于实践,勇于实践。他经常告诫自己“人之烦恼,在于做一个好老师”,以“三人必有一师”为座右铭,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教学过程中,他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一直认为,只有培养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园艺和园艺生产的发展才能有新的活力。因此,他在致力于园艺科学研究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他以对祖国和园艺事业的热爱,教育年轻人选择正确的目标,立志成功,为祖国的园艺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他动情地教导学生,原产于中国的猕猴桃,在20世纪初被成功引入新西兰。经过培育和优化,很快成为世界闻名的猕猴桃,占新西兰农业收入的第一位。作为果树栽培的澳大利亚野生澳洲坚果,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世界上价格昂贵的高档干果。中国在五六十年前就将澳洲坚果引入华南,但至今没有显示出应有的价值。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之一是园艺人才的培养和园艺科学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中国被全世界的植物学家称为“园林之母”。它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园艺科学的人才。

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强调要想学好果树科学,必须有广泛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在教学中,他十分注意吸收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如果采用密植、早结、高产、优质等先进技术,更新、充实、丰富他的教学内容,他的讲座很受学生欢迎。

黄昌贤积极倡导建立“教学、研究、普及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他说,美国从1862在各州建立农业学院后,在1887的农业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田,在1914的农业推广站,为美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先进农业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这段经历值得借鉴。因此,他特别注意把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以培养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他精心培养了数千名大学生和十几名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的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有些还是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科学家。比如50年代初培育出四倍体无籽西瓜,使台湾省西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余宗雄,70年代培育出优良的广西1号和广西2号无籽西瓜的金伟,40、60年代都是黄昌贤的学生。植物病理学家范怀中、美国食品化学专家黄景绰、台湾省立大学园艺系主任陈、果树育种专家杨子安等都曾在黄昌贤任教。谈及弟子,他对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感到欣慰。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南方日报、广东画报、香港新晚报等报纸先后报道了黄昌贤的事迹。1987年,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佛罗里达园艺学会邀请他参加100周年庆典(1887 ~ 1987)。50年前,1937,受邀参加50周年年会。像他这样一生中被邀请参加过两次仪式的科学家屈指可数。1991被剑桥生物传记中心澳大利亚和亚洲版收录。

黄昌贤以执着追求园艺科学的发展,造福人民。虽然他很老了,但他努力工作的精神仍然和当年一样。就像他常说的“作为园艺老手,虽然快80岁了,但还是要发挥余热。”1987年,在华南农业大学为退休职工举办的一次宴会上,他激动地说:“我将继续为广东和华南的果业工作,直到我停止呼吸。”

1994年5月3日,黄昌贤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