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萍的个人成就

朱书平的主要成果是以创新的方式研究浮游植物的微观结构。根据其进化意义,他阐明了一些浮游植物的分类地位,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并修正了以前的工作。其中对眼虫的研究最为深入。首次阐明某些眼虫具有星状色素体,并指出具有多个颗粒状色素体而无蛋白核的眼虫是进化最高级的。并纠正了前人对藻类显微结构观察的错误,从而在进化顺序上梳理出裸子植物的分类体系,将裸子植物的41种修订为16种。他的杰出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赞扬(如M Gojdics,1953)。

角毛藻)*** *包括200个种,前人将其分为16个类群,但各类群的特征往往出现交叉混淆。朱树平及其合作者发现它们之间的色素体表现出明显的系统进化特征,于是根据形态结构的进化程度建立了三个亚属,并根据进化顺序对亚属进行了重新分组,纠正了过去的人工分类体系。他* * *建立了角毛藻的三个亚属,发现了20个新种、新变种和新群丛,分别属于绳藻属和裸藻属,澄清了单细胞藻类分类学中的许多混乱问题。从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末,人们进行了许多努力来解释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季节变化和分布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然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通过海上调查分析和多次用天然水进行浮游植物培养实验,都没有得到积极的结果。40年代初,朱叔平用纯化学试剂制成了与天然水成分相似的培养液,即朱氏人工淡水和朱氏人工海水。世界各地许多学者的实验证明,这种培养基适合于海洋和淡水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它也非常适合于化学和物理因素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朱书平研究了培养液的矿物组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阐明了不同浮游植物在不同类型水体中的分布规律,解决了一些与营养和代谢有关的生理及其他生物和水化学问题。

1942-1949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浮游植物生态学论文。他第一次阐述的论文中的许多重要观点,都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验证,比如朱书平在1943发表的《浮游植物氮代谢的探讨》,再比如福格(65443)。1954)、R.R.L. Girard(吉兰,1963)、松江(1957)等。对各种藻类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大致相同的结果;再如朱书平的“无机磷焦磷酸盐(P207)不能被菱形藻有效利用为正磷酸盐(PO4)”和“有机磷甘油磷酸盐和植酸钙镁能被浮游植物直接利用”等论述。、H.W .哈维(1953)、I.J .平特纳和l .普罗瓦·普罗瓦索利。其他许多关于培养液中矿物质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功效的讨论,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藻类生态学和生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甚至被用作基础。罗伯特。Krauss (1953)引用了朱叔平的7种藻类和14种盐的适宜浓度范围表,他认为这是“许多淡水藻类可接受的营养物浓度范围”。苏联的K.A .古舍娃(γ YC ев A,1956)提出了藻类对某些元素需求的基础,其中氮、磷、硅都列了朱淑萍1942的论文。朱淑萍回忆说:“为什么没有人能反驳我的论点,主要是因为我的结论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水质分析和精确的实验基础上的。”

朱氏人工淡水(朱氏培养液第1-17号)在对浮游植物生存条件的研究中,他首次从生态学角度证实了这些藻类适合在极低浓度的无机溶液中生长,并提出为了获得良好的生长,必须使不同矿物成分的浓度精确地适应各种藻类的特殊需要,从而获得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的成分及其绝对和相对浓度。他从培养基1开始,通过实验修正,研制出17种培养基。朱的5-17号培养基能提供浮游植物如小盘藻、奇异星藻和布朗葡萄藻的健康生长。E.G. Pringsheim教授(Pringsheim,1949,1964)评价说:“特别是朱10号是最有效的培养基,适合各种浮游植物的生长。”日本田宫博等(1965)介绍朱的10号是“藻类培养中应用最广泛的培养液,特别适用于浮游植物培养,如用海水代替自来水,也适用于海水藻类培养”。植物学家如福格(1965)评价说:“朱(1942)是尝试研制一种类似藻类自然生长基质的培养基的先驱者。.....朱的10培养液,成分和稀释度都可以和营养丰富的湖水相比。”福格列表比较了富营养化湖水和海水与三种有代表性的人工培养液的成分,其中一种是朱的10号,与天然水相似。它已成为世界上几个经典的藻类培养配方之一。几十年来,世界各国藻类培养的方法和手册,藻类生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专著和研究论文经常被引用。

朱淑萍(1942)明确指出了每种培养液的适用对象。到80年代,C. Laakio (1980)和徐长虹(1988)均以朱的13培养基为基础液,成功地促进了产油微藻布氏葡萄藻的生长繁殖。朱的《文化解答》问世40多年来,为人类寻求新能源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朱的人工海水1914著名浮游生物科学家E.J. Allen和E.w. NelSOn曾根据VantHoff发表的《天然海水中营养物质的摩尔浓度组成》配制人工海水,然后加入米格尔溶液营养液A和B,结果后来Allen (1914)配制并加入改良的米氏营养液A和B(改良的米格尔溶液A & B)制成人工海水添加氮、铁、磷营养物培养白扁豆也失败了。小月菱形藻只需加入少量天然海水和土壤浸出液即可培养。因此,当时学者们迫切希望理想的人工海水配方尽快问世,以利于藻类实验生态学研究的开展。

1942-1946朱淑萍苦心研究,突破了配制人工海水的难题。他基于自己深厚的数学化学知识和海洋探索的实践经验,参考了J. Lyman和Fleming (1940)的离子结合假说和Thompson和Robinson (1932)的海水近似,成功地研制出朱的人工海水是由海水中的65438+组成的。超过65,438+00种海洋硅藻,包括日本海星藻、角毛藻、脆弱藻、菱形藻..,都在朱氏的这种人工海水中成功生长(哈维,M.R. Droop (Droop,1960)指出:“人工海水培养液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包含,始于朱(1946)。朱的人工海水的特点是根据天然海水的成分,用纯化学试剂配制而成。它可以在不添加土壤浸出液或天然海水的情况下成功培养多种海洋硅藻。是一代海水养殖溶液的成功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它是人工海水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在O. Kinne的《海洋生态学》(1976)所列的24种人工海水培养液中,朱氏人工海水是50年代以前唯一的人工海水培养液代表。

浮游植物纯培养技术在09+65438年底肯定了无菌培养实验工作的重要性。用于培养浮游植物,可以避免其他生物的干扰,明确其营养需求,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生理生化特性。朱书平的无菌纯培养法,如:培养器皿清洗消毒法、微量管稀释洗涤法、用营养盐接种细菌但藻类能生长的海水硅胶平面法、低温强光法、白色日光灯法、土壤溶液法、小麦或大麦破碎两相培养法、计数定量法等。,都有其独特之处。由于他在栽培实验中的杰出成就,他的栽培方法至今仍被引进和使用。在金内撰写的《海洋生态学》第三卷中,多处详细介绍了朱书平的养殖技术。

海洋化学和湖沼学的系统研究朱书平是我国海洋化学系统研究的先驱(李发喜,1980)。早在英国,他就与著名的水化学家哈维和弗莱明一起工作。回国初期,结合水分生产力调查,开展海洋化学研究。1947-1949年在胶州湾设立C1站,逐月调查浮游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盐(主要是PO4-P和SiO2 _ 2)的组成特征和变化规律。发现营养盐分布相当均匀,除4月和5月外,营养盐含量能满足浮游植物的需要。根据长期连续调查的结果,首次提出了预测海洋生物资源和水产养殖的丰缺,养殖用海,合理开发利用用海的战略思想。舟山渔场调查还研究了浮游植物所需矿质营养的垂直分布和各层海水的理化性质。《西太平洋渔业研究理事会全体会议议事录》讨论了应在捕鱼图中显示的海水的几种化学特性以及应使用的单位和方法。他对渤海河口水化学的调查和分析非常全面,足以为渤海化学海洋学提供一个初步的轮廓。1948,国内首次开设海洋化学与水质。除了教授相关理论,他还教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比如他创造了用H2O4固定保存水样,分析无机磷含量的方法。为国内水化学专业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人才。

在中国湖沼学研究领域,朱树平也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在1949-1950、12月对太湖(包括五里湖养殖区和五个鱼塘)进行了水生因子和浮游生物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系统的数据,指出湖泊已经富营养化,并结合自然环境和地质历史,探讨了太湖后期的发展速度,从而提出了太湖水利和水产养殖发展的综合规划意见。

微山湖1959调查不仅包括湖盆形态、湖水理化元素和浮游植物,还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采用黑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的放氧量,了解湖水的初级生产力。《朱树平》对这些湖泊的考察是全面系统的,对各种元素的关系和变化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探讨,并结合生产利用,即使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曾经只产盐的岱海,在50年代初连年泛滥,成为危害。65438年至0953年,朱树平对岱海的形态、物理、化学、生物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这种高盐度、贫瘠的碱性湖泊,除浮游生物外没有更高营养级动物,可以有效地用于养鱼”的建议。通过移植鲫鱼、鲤鱼、草鱼、鲢鱼,岱海很快成功发展了淡水鱼养殖,并于1956年建立了内蒙古第一个国有鱼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的发展应与生态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但在1956之前,生态学和生理学在国内还是空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朱书平在我国渔业海洋学和水产资源学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20世纪50年代初,曾有过试探性捕捞组是否应与环境调查相结合的争论。在资源和渔场的研究中,他积极倡导海洋生产力的研究。他设想调查产卵场和索饵场的基本海洋生产力,然后研究海洋生产力对鱼虾幼体存活率和鱼虾的育肥、洄游和集群的影响。还设想人工改变海洋生产力,提高鱼虾幼体存活率,使资源倍增。

渤海入海口渔业综合调查是朱树平将多年倡导的“种海”理念落实到“渤海增殖”中的基本工作之一。他在1959年3月的全国水产科普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积极倡导“由养殖向种植水拓展”,“水域生产力可以等于或大于同等面积的耕地,种植水的效益大于养殖”。他认为渤海是一个适合发展和增殖的内湾。因此,首先开始对河口海域作为鱼虾产卵场进行调查,采取大规模综合调查和小规模专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规模、系统、全面、专业深度和广度在国内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全面系统的调查资料和深刻的科学论述,成为研究80年代渤海渔业环境变迁和渔业资源增殖的生态学基础的重要依据。

调查报告以渤海生产力为重点,对河口水域的改善和河口渔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1。渤海主要河流径流最小指数与定期排水问题。2.施肥以提高水的肥力;移植饵料价值高的物种,经过驯化繁殖,丰富饵料基础;经济鱼虾的人工授精、孵化和放养,加强生殖保护,增加和扩大资源。3.河口海域底部富含有机质,适合滩涂贝类的增殖和养殖。这些思路和建议是我国水产资源开发增殖的最早举措,也是朱树平实现“改造海域、提高海洋生产力、增殖资源”的战略性、科学性的开创性建议。到了上世纪80年代,渤海增殖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一个正在付诸实践的海洋牧场初露端倪。

在朱树平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科学院渤海、黄海水产研究所和海洋研究所的捕捞海图已编成三册,分为海洋图集和捕捞对象图集两部分,大体展示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和渔业海洋学多年调查研究的成果。这项工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重大成就奖。中国海带养殖技术和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青岛的科研生产单位在协作组里百家争鸣。有人认为是温度问题;有些人认为是光线的原因。

1957年,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海带养殖试验点多达118个。随后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规模生产实验成功。1958年2月完成实验和理论探讨。7月,利用自然光源和有流水和温度控制的自然光苗圃培育夏季幼苗。当年培育了大量健康的海带苗,移至海面养殖。向南推进到30度。30'。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紫菜生产的种子来源主要依靠天然孢子,人工种子培养和菌体培养技术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四年来,他们主要进行野生紫菜生态调查,系统研究丝状体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壳孢子的成熟、扩散和附着等实验生态学。解决了坛紫菜丝状体大规模培养、半人工和全人工采苗及菌体培养的一整套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坛紫菜的制种提高到了全人工控制的水平。在生产中推广后,形成了大量的苗圃网点。同时,将菜坛附礁养殖生产提升为网帘半浮式生产模式,扩大了可养殖水域,开创了福建省紫菜生产的新局面。

朱树平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初,不顾批评和压力,对黄渤海的渔业资源提出了“资源正在衰退,应该保护”的观点,并在多个场合积极阐述。但从未被采纳。直到他死后的1978,“资源衰退”的事实和论点才被世人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