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论文。

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写出能支持观点的事实,扩大联想。一篇简单的论文就完成了。文本:

我对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觉。因为人体生物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吃饭是“必然”的;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都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生命,而有机生命总要经历成长、成熟、衰弱、死亡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要死亡。

人会死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死,怎么死都是偶然的。今天醒来发现路是湿的。我们推测昨晚可能下雨了,但也可能是被人浇了水(不小心)。如果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我们肯定会说今天早上路面一定是湿的。

我们习惯于找出一件事情的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性有刨根问底的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想要找到这个世界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经得起理性检验的解释。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性、必然性及其关系的阐释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事情因为是偶然的就有一定的依据,因为是偶然的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事情是必然的,必然性把自己定义为偶然性。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是相当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成为自己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理解自然有了更巧妙的解释。然而,一个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经常受到世人的批判。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和历史主义的印象。毫无疑问,经济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物质基础,但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数量为条件的变量,心理、外部因素、传统习俗、伟人的个人行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感,因为必然性忽略了个体的行动和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一种后现代趋势。人类开始从狭窄的个人空间走向交往更加密切和频繁的信息时代。偶然性的因素越来越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不被认同。

在必然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谈论理想和人生的意义,指向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必然性占主导地位的真理世界、价值世界和观念世界。

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不多,那人生怎么会有意义呢?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意外中,用全心去体验意外展现给我的世界。

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上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因为它是虚假的、不可靠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个所谓永恒的真理——因为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而必然的真理只是一个偶然的事实,是生活中的偶然所揭示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不确定明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也不需要确切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明天对我来说将是新的一天,不同于今天和昨天。对别人也是一样。马克思说得好:与其改变世界,不如解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