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多伟大?

摘要: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意识到人类有同宗的需要和过上更好生活的愿望,分别提出了“仁”和“友”的概念。“友谊”中所包含的“从属之谊”,与作为“仁”之根的“孝”非常相似。这种相似性的根源在于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结构和发展的相似性。做这样的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两位大师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仁;友情;孔子;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八卷第七章有这样一句话:

“另一种友谊是从属的友谊,比如父亲对儿子。总的来说,老人到年轻人,男人到女人,都是主宰人民。”〔1〕p 187

同卷第12章又有一句:“亲人的亲情五花八门,但都是源于父爱。”[1](P195)

中国的读者可能会对这两句话感到不解:可能有老有少的友谊(忘了交朋友);也可能有男女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友谊(亚里士多德的“主人”和“下属”),现在一般称之为友谊;但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怎么能称为友谊呢?怎样才能从父爱中衍生出各种亲人的爱?如果读者愿意对比英文版,会发现所有对应“友谊”的词都是英文的友谊,那么他的疑惑就会加深。

中英文翻译都有错吗?我们不知道英文翻译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看到的所有翻译都是权威的[1]。译者是苗先生。他曾经和师洋先生谈过这个词的翻译。[2](P31)他说翻译这个词很费功夫。这个词的希腊语单词是philia,它来源于动词phileo(爱),它的动名词形式是philos。据,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哲学,就是philos(爱)加上wisdom sophos(智慧),意思是“爱智慧”。英语翻译家把philia翻译成friendship,就是通常的翻译。苗先生并没有用英文翻译把它翻译成“友谊”,而是翻译成“友谊”来表达philia这个词的本义。苗先生的用心很好(详见下文)。虽然中国的读者在读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解,但是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解释,因为A语言中的一个词在B语言中总是找不到的..

我是在看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的,一开始也没怎么关注。后来读《论语》,发现亚里士多德的“友善”和孔子的“仁”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很大启发。笔者了解到,中国学者已经出版了亚里士多德《友谊论》的专著[2],当然还有无数关于孔子“仁”的著作。但是,还没有人对比过这两个词,冒充这个小品。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让我知道。

一个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几十条关于“仁”的注释,但它们的含义不尽相同。学术界普遍认为,“仁”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关于“仁”的中心意思,大家的看法大致相同,经常引用的有以下三条:

问任。子曰:“爱。”(《论语·颜渊)[3](P511)

仁者,人也,亲为大。(中庸)[4](P1629)

仁也是人。总之,道是也。(《孟子》)[5](P977)

第一个是孔子。第二是子思引用孔子。第三,孟子的观点显然是以子思的观点为基础的。因此,对“仁”的这三种解释是一脉相承的。子思、孟子肯定“仁者也”,意思和“仁者爱人”一模一样。为什么会看到?

《中庸》:“人之仁也。”郑玄注:“人亦如读书如娃娃之人,以心持问。”【4】(p 1269)这里的“娃娃”是什么意思?刘家合先生解释说:“娃娃是一个处于相同位置的人。他们敬礼的时候用的是同样的礼貌,他们互相提问或者互相尊重,也就是以礼相待。”[6](P30)这个解释的中心意思是,“仁”就是把人当人看。

我们来看《说文解字·仁部》对“仁”字的解释:“仁,亲和。从人到二。”[7] (P 161)段玉裁注:“见部:亲疏。”[8](P365)

人把别人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所以人自然是“亲”“近”(“亲”)的,也就是“爱”。相反,如果人不把别人当人看,人自然会被疏远,但是发展到极端,就会互相仇视。

以上是词义的考查,以下是原因的分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即要求人们“爱”。人为什么要“相爱”?《论语》虽然没有直接讲这个道理,但间接暗示了这个道理。子曰:“鸟兽不可同群。我不是斯里兰卡的追随者,但谁和我在一起?”世上有路,山岗不易。”[3](P723)这是孔子隐居旅行时劝他“避世”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人只能和别人在一个群体里。言下之意,你只能隐居山林,与鸟兽群居,人人如此,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这是人类群体从消极方面的必然;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论语》没有说什么,但是后来的儒家大师荀子说得很清楚:

“如果实力不强,如果走不动,如果能用牛马,为什么?岳:人可以群,不可以群。人怎么分组?说:分。如何才能做到?岳:义。所以正义分为两部分,和合为一,一个更强大,多强不如多强,强不如物,所以故宫博物院可以占。故四季之序,切万物,利天下,与此无关,亦分义。所以,生活不能没有群体。没有群体就有斗争,没有点就有混乱,混乱就是分离,分离就是软弱。弱则不能胜事,故宫博物院离不开。一时半刻不能放弃礼遇。”(荀子·知望)[9](P164-5)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人天生不能没有群体,因为同一个群体意味着“力量”,“力量强大”,“力量优于事物”,也就是战胜周围的自然,达到生存的目的。原因很简单。第二,生存只是人的最低要求,人也追求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荀子认为,人要有“异”(差异),“异”要靠“义”来实现,所以人才会有“和”(和而不同),所以“和为一”,和谐带来社会团结。荀子所说的“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荀子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孔子。《论语》记载的话[3]:“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第一,斯里兰卡很美;小的大的。如果你做不到,那知和合就不可行了,不要客气。”[3](P29)什么是和谐?钱穆先生解释说:“礼是主要的尊重,如果我们使人与人之间各种不同。”其实礼贵和谐,只是掺杂了各种人。”[10](P17)钱先生的意思是,“礼”看似“异”,但其精神实质是“和”(和)。所以荀子的“义”就是“礼”。本来,意(传统意义),我也(董仲舒说),[8] (P633)叶仪(意,宜韵,谐音),是“我应”,即人在社会中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礼,表现也,既包括底层礼仪,也包括高层伦理(即“义”)。两者之间有重叠。所以荀子的“礼”和“义”在很多地方是联系在一起的。举个例子:

“你的丈夫是天子,富有于世,这是人类感情的同一愿望。但从人的欲望来说,情不可忍,事不可托。所以做了前王的案子来分礼义。使高贵与低贱的区别,年老与年轻的区别,知识与愚蠢的区别,能力与不可能的区别……”(《荣辱》)[9](P70)

显然,这段话里“礼分义”,“礼”就是“义”的代名词。

综上所述,我认为孔子的“仁”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人类群居是历史和现实现象;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聚成一团的本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和“恋爱”。其次,孔子通过对人生的反思,认识到了这种本能和现象;再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并与“礼”、“孝”、“忠”等其他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这种以“仁”为核心的学说,目的是在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理想。

我们再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友谊》。如上所述,“友谊”是从希腊语“philia”翻译过来的。早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就认为,万物,从日月星辰到人的肢体和遗骸,都是四种元素(水、火、气、土)在爱与恨两股力量作用下的结果。【11】(p 815-6)所谓“爱”是结合力,“恨”是分离力。这里的“philotes”一词显然与希腊语中的philein和phileo同源,两者在英语中都是爱情或友谊的意思。[12](P747)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探究“菲洛忒斯”这个概念,它并不是恩培多克勒首创的,它的来源是非常古老的(见王子松等人:《希腊哲学史》第一卷第四节,上文引用)。

亚里士多德熟悉恩培多克勒的理论,他认为这种观点在自然界是否能成立还是一个难题。[1](P178-9)他在另一本书[④]大伦理学中明确指出:“有些人认为对上帝和无生命的物体有爱,但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说友谊只存在于爱能被回报的地方...因此,我们所讨论的不是对上帝的爱,也不是对无生命物体的爱,而是对有生命的东西和那些可以得到回报的有生命的东西的爱。”【1】(p 341)显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些生物”指的是人。就这样,他把友谊的概念应用到了社交领域。他说:“生育者对生育者友好,或者生育者对生育者友好,这是很自然的。不仅人,鸟类和许多野生动物也不例外。同一物种的成员彼此相爱,尤其是人类。所以,爱别人的人是被赞美的。当你出去的时候,你可以看得更清楚。好像所有的人都是相亲相爱的。友谊连接城邦,立法者更重视友谊而非正义。他们的目的一方面是加强友谊和团结,另一方面是消除仇恨和对立。”【1】(p 178)可见,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不仅人,有些动物也是群居的,它们之间是友好相处的(之前孔子引用的话也是指鸟兽群居)。在其他地方,他也多次说过,人是习惯群居的动物。在政治方面,他说...人类天生就是倾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翻译成“人类天生就是政治动物”)。【13】(P7)补充道:“人类天生具有合群的气质。”[13](P9)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他说:“人是政治动物,他生来就是为了过和谐的生活。”[1](P218)根据所谓的“政治”,英语是政治,其词源是古希腊词polis(城邦),“政治动物”是“城邦动物”。所谓城邦是社会组织的一种形式(又译“同构”)[14](P3)。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是社会团体中最高和最广泛的一种。”[13](P3)

那么,人类形成群体的目的是什么?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首先应该是人类的生存。亚里士多德这样说:“...每一个孤立的个体都不足以养活自己,必须* * *在城邦整体中组装起来[这样每个人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任何与城邦隔绝的人——或者被世俗社会所鄙视而不能获得人类社会的结合的便利的人,或者因为傲慢和自满而鄙视世俗社会的结合的人——如果不是禽兽,就是神。”[13](P9)

这个目标是人类的最低要求,所以亚里士多德也说“所有社会群体的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种善行——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的初衷总是为了寻求一种好的结果。”【13】(P3)据此,这里的“善业”和“善果”的拉丁文写法是agathon,英文译名是good。【15】(P54)中文翻译是另外一个词——“善”。什么是善?一般人的理解过于侧重于道德,不如翻译成中性的“善”与恶相对。亚里士多德本人有一个解释:“...自给自足似乎是完美的善。我们所说的自给自足,并不是指我们一个人生活,而是指我们既有父母又有妻子,与朋友和同胞生活在一起,因为人的本质是政治性的。.....我们现在提倡自给自足,就是什么都不等,让生活变得快乐,不觉得缺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1】(p 14-5)这段话告诉我们,善就是“自足”,“自足”就是“无为而治”,也就是幸福。所谓“等来等去”,就是事物或人本身的和谐。

可见,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意识到人类是为了生存而生活在同一个群体中,所以每个人都有一种群居的本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分别提出了“仁”和“友”的概念。同时,人类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属于同一个群体。他们都认为这种幸福生活的本质是社会和谐。“礼”的作用是达到和谐;所谓追求“善”,也是为了达到和谐。

读者可能还记得本文开头引用的亚里士多德的两句话。亚里士多德把父子之间的爱称为“友谊”。这是什么?跟孔子的仁有什么关系?

为避免断章取义,请允许我引用他的一大段话:

“亲人的亲情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来源于父爱。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悉心照顾,而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存在的源泉。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出生的人更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比起孕妇对孕妇,孕妇更依恋孕妇,孕妇属于孕妇。就像牙齿、头发之类的东西属于它们的主人一样。而生育不属于生育,或者少生育。父母爱孩子的时间更长。孩子一出生就被照顾。孩子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感受他们的父母。从上面所说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母亲有如此强烈的爱。孩子爱后代如爱自己(他们来自自己,他们与自己是分离的)。孩子爱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源泉。兄弟相亲相爱,是因为天生来自父母。这种与他们相关的相互认同,造成了他们的互爱。由此人们说血脉相连,骨肉相连,等等。也可以说,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一个存在,只是分散了。这种友谊是通过* * *的熏陶和年龄的相似而增加的,因为年龄相似意味着相亲,伴侣有相同的习惯。所以兄弟之间的友爱类似于兄弟之间的友爱。叔伯叔伯兄弟等亲族也是因为出自同一个祖先,与祖先远近以区别亲友。”[1](P195-6)

看完这段话,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亚里士多德的“亲族”和孔子的“孝”是多么相似啊!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

“仁”是儒家的核心,儒家也非常重视“孝”。《论语》记载了孔子弟子的话:“他也是一个孝顺的兄弟,但是他容易犯错误,这是难得的。”犯错不容易,但犯错不容易。君子商以基业,道而生。孝(孝)也是仁的基础?”(《学记》)[3](P5-7)朱著,注:本,有根也。[16](P48)朱朱是个很好的暗示。这就好比说,一棵没有根的树,无法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所以无法生存和成长。可见,“孝”是“仁”的基础,“仁”是“孝”的潜力的展现(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有什么,就是对老师意思的解释,“兄”后面再说)。但是原因是什么呢?《论语》里没有直接说。钱穆先生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暖和善意。”[10](P7)冯友兰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仁’的基础是人的真性情、真感情。”[17](P132)“孝”是子女对父母真挚感情的表达。从培养这种真情实感出发,通过推己及人,达到对他人的“仁”。可以说,有了“孝”,其他所有亲人的感情和进一步的感情都有了着落。

再来看亚里士多德类似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说:“亲人的亲情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来源于父爱。”可见“父爱”是亲情的核心。为什么?因为有父母,就有孩子,也就是“孩子爱父母,视父母为自己的源泉。”子女爱父母,儒家称之为“孝”,父母有父母,即祖父母,祖父母有父母,即曾祖父母,等等。子女的爱会传到宗族的祖先那里,如果是从祖先往上推,那就是祖先的源头——神,所以爱祖先、爱神的感情自然就有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不过如此。他说:“有后人对祖先的爱,也有人们对上帝的爱,这是善良,是对长辈的尊重。因为他们的善良,是后代存在的理由,是出生时的哺育和教育。”【1】(p 196)同样,亚里士多德说,孩子对父母的爱也延伸到了兄弟姐妹身上。

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常常把“孝”和“孝”联系在一起,“孝”从属于“孝”如前所述,“孝为仁之本。”再比如,孔子说:“弟子进则孝,出则孝。他们是真诚的,相信的,他们一直爱着人们,但他们是善良的。”[3](P18)为什么?《论语》没有直接说。亚里士多德解释说:“兄弟相爱是出于父母的自然。这种与他们相关的相互认同,造成了他们的互爱。由此人们说血脉相连,骨肉相连,等等。也可以说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一个存在,只是分散了。”

既然手足之情源于父子之爱,那么手足之情就可以外推到叔伯、兄弟等亲属身上,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在外”。”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兄弟之间的友爱类似于兄弟之间的友爱。所以叔伯兄弟等亲属关系亲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祖先,因为他们的祖先或近或远,所以他们彼此不同。”就这样,从祖先、神、同宗兄弟,父子“情谊”贯穿其中。我觉得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儒家思想最相似的部分之一。

儒家总是强调孝道,给人一种主张不平等父子关系的印象。这有什么依据?孔子在回答宰予关于“三年丧”的问题时说:“...儿子出生三年,然后才从父母的怀抱中解脱出来。”(《阳货》)仅此而已。亚里士多德讲述了整个故事:“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好好照顾他们。父母爱孩子的时间更长。孩子一出生就有人照顾,需要一段时间去理解和感受父母。”在另一个地方,他又说:“如果你还了债,你儿子欠他父亲的债还不完,所以他是一个永远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所以父亲可以不认儿子。”【1】(P200)可见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父亲的儿子比儿子的儿子更重要。

当然,父子之谊不是单纯的利益交换。亚里士多德说:“友谊是一种活动。除了爱的活动,没有别的目的。反之,就是目的。”【1】(P350)孔子的本意也是如此。我想把三年丧改为一年,孔子不满意,不客气。意思是父母三年的赡养(更别说三年以上)改变不了你三年的丧?孔子在回答弟子的问题时很有针对性,没有机械地要求人们用“三年丧”来换取“三年养”。

儒家大力提倡孝道是出于什么考虑?单从经典来理解并不容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我们的理解颇有帮助。

在《大伦理学》中,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亲总是更积极的,因为他的儿子是某种创造物,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创造都有一种亲切感。所以,父亲对儿子就像对自己的创造一样有一定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是以回忆和期待为导向的。所以,父亲爱儿子胜过儿子爱父亲。”【1】(P350)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父子之间的爱是一种本能。

他在《尤太摩伦理学》中说得更清楚:“即使在动物中,照顾幼仔的本能也使它们繁殖并保护繁殖的后代。父亲更爱孩子(当然母亲比父亲更爱孩子),而不是孩子更爱父亲,等等。孩子爱孩子胜过爱父母……”【1】(P449)不爱孩子的父母少了,但不孝父母的孩子多了,而且很爱孩子。究其原因,父母爱子女(儒家所说的“善良”)出于本能,无需提倡;孩子对父母的孝顺虽然源于本能,但没有父母的爱那么强烈,所以应该大力提倡。

让我们回到“友谊”这个词。很明显,亚里士多德用的是非常广义的。它包括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包括所有以互爱为动机的个人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12】(P397)友谊的英文翻译没有这么宽泛的含义,友谊的含义是突出的,而亚里士多德的philia还包括从属关系的爱。那么中文“友谊”的翻译是否合适呢?在现代汉语中,友谊显然不能包含从属之爱。从这个角度出发,苗先生赋予了这个词其他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向达先生就率先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翻译成中文,他将philia翻译成了“友谊”。1933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颜群先生的《亚理斯多德的伦理思想》[18],他在书中谈到腓力亚的翻译:

“爱”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φιλ?α,翻译成英文为友情或爱情,友情是一个词,也是一个朋友;爱说什么,也爱什么。英语,不能同时做,必须选一个。因此,韦尔登的翻译也称为“朋友”或“爱情”。“或者”这个词虽然有歧义,但与“兵”、“和”、“他”等词不同,意味着非此即彼,必须选其一。用友情翻译φ ι λ?α是正统的方法,但是φ ι λ?α实φ ι λ ε?υ(爱)这个词的意思因此被称为友谊或爱情。在汉语中,友谊这个词可以组合成一个词,那么φ ι λ?α这个词的含义可以保持不变。[18](P109)

按下,φ ι λ?阿尔法是菲利娅。

颜群先生考虑得很周到。我觉得苗老师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就是用“爱”这个字来补充“朋友”这个字。

在本文的这一部分,作者想讨论先秦时代“有”的含义。这不是为了争论一个词翻译的长短,而是为了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然而,这里的“讨论”主要借用了刘家合先生的研究成果。

首先,《论语》中有很多“朋友”,比如“没有朋友的人不如自己”,“交朋友”(学会学习),但仅从这部经典中分析朋友的含义并不容易。

刘先生在《书子才》和《人历试释》一文中,对先秦时代的朋友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古代的朋友概念与后世有很大不同,必须历史地理解。先秦时代的朋友有以下特点:1,朋友本来就是一起工作的伙伴;2.朋友在军事活动中并肩作战,互相帮助;3、《说文解字游补》:“同志即朋友”。但在当时,血缘关系仍然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志”是指“同宗”、“同姓”;4.不同姓氏的已婚人士也可以称之为朋友,所以朋友并不局限于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家族。5.朋友也参考臣子(以上引用的结论并非多余)[19](P170-1)。刘先生最后总结道:

"...可见,人(友)是古代城邦的“人”。他们是* * *同一个城邦的公民,被同一个家族、同一个姓氏或不同的姓氏所束缚。.....他们是城邦中的臣民,而不是城邦的追随者。”[19](P172)

这样看来,这个城邦的“人”(朋友)之间除了“友谊”还有什么好感?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从属之谊”和“亲戚之谊”不是很好理解吗?把腓力亚翻译成“友谊”似乎很恰当,但先秦时期没有“友谊”这个词,却有“仁”这个词。说到这里,笔者想起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在1973的一次讲座中建议的一本英文书,亚里士多德的《菲利娅》应该翻译成“依恋”[20] (P141),意思是“依恋、仰慕、依恋”,和上面说的一样。而中国的译者没想到会把菲利亚翻译成“仁”,或者没有这样的认识,或者觉得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反正中文翻译已经尽力了。

翻译到此为止。刘先生的研究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仁”与“友”如此相似并非偶然,其根源在于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结构和发展进程的相似。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对它的论证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里只想指出一点,就是血缘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春秋以前有稳固的宗法制度,即血缘关系和政治制度融为一体。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宗法制度逐渐瓦解,但血缘关系的因素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在当今中国的广大农村,群居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古希腊,情况类似。梭伦改革时期,雅典由四个血缘部落组成。虽然克里斯提尼以十个地区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但毫无疑问,血缘因素长期存在。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中分析,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从家到村,从村到国(亚里士多德没有“部落”的概念)。可见当时的实际情况大致如此。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比较》,但到目前为止只简要分析了“仁”和“友”这两个概念的相同之处,对不同之处只字未提,限于篇幅(允许另文专门论述);另一方面,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研究伦理史的学者要么专攻中国,要么专攻西方,很少将两者相提并论,所以没想到这两个概念会如此相似。但是比较研究有它的好处,就是可以用甲方来了解乙方;或者反之亦然,达拉斯到礼堂的结果是,我们对双方的了解都加深了。如前所述,孔子的“仁”在某些地方是模糊的或者难以理解的,但用亚里士多德的友谊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而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所谓“从属之谊”的质疑,则通过对先秦孝道观念的探讨而消解。当然,这种比较的基础是先秦和古希腊社会结构和发展进程的相似性。本文只论同不论异,只想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