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篇关于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论文?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的一点体会。中国中小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做好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使他们从小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各种常见疾病,为他们的终身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也是落实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下面我就说说我这两年在健康教育教学方面的粗浅体会。一、提高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革命的资本,健康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坚决纠正教育与健康可有可无的思想,以对学生终身负责的精神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在师生心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新的健康理念出发,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教给学生系统的健康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心发展的过程和变化,认识和了解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因素,学习一些必要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意识、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向上、文明、健康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增强学生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目的。第二,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有的老师以为健康教育是副科,上级要求上课,只要看课本就行。其实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既有教育学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又有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材篇幅短,叙事短,课时短,但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生物学、美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教材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教好这门课,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查找资料,研究教学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1,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现行的《健康教育》教材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编写的。整套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又尽量以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突出安全、救护、心理、营养、青春期、常见病防治、消费健康等教学内容。教学时要严格按照教材的知识水平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实适当的内容。2.教师应具备教材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并应注意丰富自己的生理、医学和生物学知识。教师在讲授健康教育知识时,应利用图片、游戏等趣味方式,在教学前准备好知识和教具。3、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季节差异,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特别是在疫病高发季节,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安排,及时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预防知识。4、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体检数据和心理咨询,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体质、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了解学生在生理上的个体差异。第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注重因材施教。1.小学健康教育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结合实际呈现来教授。比如在讲授“保护视力”的时候,让近视的学生说说他们是怎么得近视的,近视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通过他们的外表,学生们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当学生被告知近视的原因、预防措施和眼睛卫生时,他们更感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眼保健知识比以前好了很多,自觉做眼保健操、关注眼健康的学生增加了30%以上,使我校学生的近视率逐年下降。2.课堂实践为了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在学习如何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身高、体重时,采用了以具体实践和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老师先示范,把要点讲清楚。让学生分组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很快掌握了测量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方法,还活跃了课堂气氛。3.运用现代电化教学,健康教育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电化教学,将画面、人物、色彩、动画、音响和各种特技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习活动高潮迭起、趣味盎然,为学生生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4、穿插游戏寓教于乐。引入新课时,可以用谜语、听故事、看视频等形式激发兴趣;当谈到重要的困难时,我们可以用小组讨论和猜测来解决。在巩固练习中可以通过读儿歌、找朋友来加深印象,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5.因材施教。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因为文化知识少,理解能力弱,更喜欢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看图片,模仿得很好。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利用挂图、标本、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教孩子歌曲、歌曲、游戏、故事、实物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大脑和操作。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强,思维也比较活跃,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比较新鲜好奇,喜欢刨根问底。在教学中,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知识面,尽量把一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大纲。第三,课堂内外结合,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不仅限于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工作也不能仅限于课堂。还应积极与学校结合,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本人积极与学校协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科普知识水平。通过课内外教育向儿童青少年传授健康科学知识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引导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抑制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以正确的方式有效维护自身健康。2.降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较差,容易患一些常见病。教师和学校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结合学校定期体检和矫治,减少儿童发病。3.改善儿童和青少年对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儿童青少年对健康的态度是他们将健康科普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也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因此,我抓住生命早期的有利时期,配合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让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搞好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4.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紧张的学习和各种考试、比赛,可能会让学生陷入紧张、焦虑等不平衡状态。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如色情、暴力、非法网吧等,对青少年造成了不良的刺激。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他们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我注重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预防和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保持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