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有哪些重大成就?
1953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65438-0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在华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数论。
1965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1+2),由师兄王元审核,发表在6月的《科学通报》上1966。
1974年病重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9年完成论文《等差数列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80推广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的好评。[2]
1979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邀请前往讲学、访问,受到国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4月27日,他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的自行车撞倒,后脑勺着地,诱发了帕金森病。
1996年3月19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享年62岁。
家庭的
老婆:游坤(1951-?)
儿子:陈幼伟(1981年2月出生)
这是一个震惊全世界的奇迹:一位住在6平方米小屋里的数学家,借了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靠在床板上,用一支笔消耗了几麻袋草稿纸,从而攻克了举世闻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1+60”的距离,摘下了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爱上了数学。计算数学题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枯燥的代数方程让他充满了快乐。65438到0953,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华受到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20世纪50年代,陈景润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面内格点问题、程昕婷问题和华林问题的已有结果作了重要改进。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对筛选方法及其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这个200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数学家的目光,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挑战这个难题。高中时,陈景润听老师的哲学言论: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蒙成为他一生坚定不移的目标。
陈景润没日没夜地学习数学。
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赢得举世闻名的数学明珠,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跋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洁方法。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其中“1+2”被命名为“陈定理”,也被称为筛选法的“光辉顶点”。华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各国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称赞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成果”。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等数论问题的成果在国际上还是遥遥领先的。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大师、一位美国学者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份工作,仿佛都在喜马拉雅山之巅行走。”1978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被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做了45分钟的报告。[3]
此外,陈景润还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前沿科技和人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科学论文70余篇,著有《数学趣谈》、《组合数学》等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合力基金奖、华数学奖等多项大奖。
陈景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并不自满。他说:“我只是在科学的道路上爬了一座小山。我还没有登上真正的巅峰,所以我会继续努力。”
1996年3月19年,在患帕金森综合征10多年后,陈景润因呼吸循环衰竭去世,享年63岁。
婚姻故事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像旋风一样震撼人心,震惊中外数学界。国内外评论说:“陈景润已成为中国科学春天的一大景观”。他应邀参加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他。当时陈景润身体不好,小平同志对他照顾得很好。会后,陈景润被送到解放军309医院高倩病房。他的到来在整个医院引起了轰动。医院领导热情接待,所有医生护士都很尊重这位世界级数学家。1977 11从武汉军区送到309医院进修的游坤,被同伴拉着去看中国,一个著名的人物。这真的是命运。以前陈景润的人,连女性名字都不贴边,连一句话都不说。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这次见到尤坤,眼睛一亮,热情地招呼尤坤,请他们进来坐。后来,坤被送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这样接触的机会就多了,每次坤逸出现,陈景润都特别开心。有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佑坤,他住在哪里?你有男朋友或者家庭吗?余坤没防备,就直截了当地说:“不,不,还早呢。”后来,于坤也很关注这位中国数学家,两人相爱了。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从此,陈景润这个被称为“傻逼”和“怪人”的数学家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陈景润夫人在抚摸于坤的陈雕像。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天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儿子叫陈佑威。“陈佑威”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是他和妻子各自的姓氏,而魏则希望它能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陈景润对独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地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让孩子自由成长,让他的思维方式更有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只有有个性才能成才,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都是靠个性的发展取得成功的。陈景润希望他的儿子将来成为科学家。陈佑威天生聪明。每当他拿起一个玩具,他都好奇地把它解剖——拆开来看个清楚。一个玩具几十块钱,一个母亲会拉下脸严肃地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身边,说:“小孩子好奇是好事。他拆开玩具的能力证明他有求知欲,能研究问题。父母应该支持他。”儿子上小学后,经常和陈景润聊自己的事情,学习,工作或者和同学的交往。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对孩子进行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陈景润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应该因人而异,在不同的环境和性格下,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应该是不同的。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陈景润和于坤高兴地说,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方法。[4]
生活趣闻
陈景润不喜欢在公园散步,也不喜欢在街上散步,但他喜欢学习。当我学习时,我经常废寝忘食。
有一天,陈景润在吃午饭的时候,摸了摸自己的头。唉,他头发太长了。他应该赶紧去理发,不然别人看到会以为他是女生。于是他放下工作,跑到理发店。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都挨着剪头发。陈景润的牌子是38号的小牌子。他想,现在轮到我还为时过早。时间多么宝贵,我不能白白浪费。他匆匆走出理发店,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笔记本,用外语背生词。他背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来早上看外语的时候,有一个地方他不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懂。这就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去图书馆查查,然后回来理发。他站起来离开了。谁知道,他走了没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师的叔叔喊道:“38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想想吧。陈景润在图书馆看书。他能听到理发师的叔叔在喊38号吗?
过了很久,陈景润在图书馆找到了自己不懂的东西,然后高高兴兴地走到理发店。但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种新书,真的很好看。他跑进去又看了一本书。直到太阳下山,他才想起剪了头发。他一摸自己的口袋,38号这个小标志依然躺得好好的。但是他来理发店有什么用呢?这个号码已经过时了。
陈景润一进图书馆,就像掉进了蜜罐,舍不得离开。是的,又是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拿了两个馒头和一块咸菜,去了图书馆。
陈景润在图书馆找了个最安静的地方,认真看书。他一直呆到中午,觉得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一边吃一边还在看书。
“丁玲玲……”下班铃响了,图书管理员大声喊道:“下班了,请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但陈景润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
图书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锁了图书馆的门回家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了,天渐渐黑了。陈景润望着窗外,自言自语道:今天天气真怪!一会儿是晴天,一会儿是阴天。他拉下电灯的开关线,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他突然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始懂了。现在,他会回到宿舍,继续做昨天没做完的题。
陈景润把书放好,走了出去。图书馆很安静,没有声音。嘿,管理员去哪了?怎么没人来看书?陈景润看了看手表。啊,已经晚上八点多了。他推开锁着的大门;他冲着门喊道:“请开门!请开门!”但是没有人回答。
在平时,陈景润会回到座位上继续看书,直到第二天早上。但是,不是今天!他要回宿舍做那道没做完的题!
他走到电话机旁,给办公室打电话。但是没有人回答,只有嘟嘟的声音。他拨了好几次这个号码,但是没有人接。我们做什么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拨通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时很惊讶。他喜出望外,一探究竟,笑道:“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立即派一些同志去找图书管理员。图书馆的门开了,陈景润对图书管理员说:“对不起!我很抱歉!谢谢,谢谢!”他一边说着,一边跑下楼梯,回到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立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一个
陈景润在福州华英中学读书时,有幸听了清华大学转来的数学老师沈媛的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题:“大约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缩写为1+1。他一生都没有证明过,于是写信给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证明这个难题。收到信后,欧拉开始计算。他至死都在努力证明这一点。后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哥德巴赫猜想这个谜吸引了许多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数学界的一大未解之谜。”老师在这里也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女王,哥德巴赫猜想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铁一样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艰辛历程。......
1953,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一度留校。他在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除了整理书籍和资料,他还负责给数学系的学生批改作业。尽管时间紧,工作忙,他还是坚持学习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理论有浓厚的兴趣,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的数学专著。陈景润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以便直接阅读外文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学习这些外语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是惊人的突破,但对于陈景润来说只是第一步。
为了让自己的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天热还是天冷,在那个不到6平米的小房间里,晚上睡不着,专心学习,仅计算好的卫生纸就足足装了好几麻袋。从65438到0957,陈景润被调到中科院的研究所。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经过10多年的计算,1965年5月,他发表了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和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得到了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好评。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成了一本数学书,叫做“陈定理”。然而,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知道商品的分类,有些商品叫不出名字,因此被称为“白痴”和“怪人”。
二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描述了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已经很严重了。我得了绝症。细菌正在吞噬我的内脏。我的头脑已经到了疲惫的地步。我的身体真的支持不了!只有我的脑细胞极度活跃,所以我无法停止工作。我停不下来。..... "对于陈景润的贡献,我国数学家曾说:陈景润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意味深长地对人们说:“中国有一千个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多好啊。”。
陈景润的短篇小说: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妈妈生他的时候,他没有奶水,就靠向邻居借米汤度日。上学的年纪,因为在邮局做文员的父亲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就这样,平日里照看3岁弟弟的重担就落在了肖景润的肩上。白天,他领着小哥哥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晚上弟弟放学的时候,求他把数学告诉他。大一点的我挤出空档帮妈妈下地干活,忙着练习写字和微积分。看他好学,妈妈把他送到城关小学。他虽然瘦瘦的,但是很努力,成绩很好,让有钱人家的孩子嫉妒,踢他。他打不过那些人,就哭着回家,要求退学。他的母亲抚摸着他的伤口说:“孩子,我们受欺负只是因为我们穷。”你要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然后他们就不敢欺负我们了!”萧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写作业了。从此,他再也没有流泪,把身心的痛苦变成了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三原县初级中学。
陈景润
初中时,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别关照:一位是年近六旬的语文老师,是教授。他目睹日军欺凌,国民党却节节败退,感到痛心疾首。可惜他老了,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看到陈景润勤奋有为,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鼓励他好好学习,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们说话经常含着泪,陈景润也含着泪说,长大了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个是30岁以下的数学老师,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知识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教材,只用了两周就上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额外多讲了几句,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绝对不行的,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更加热爱数学。直到初中毕业,我一直保持着数学全优的记录。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华英公学就读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沈渊先生。沈先生曾经是清华大学航空系的系主任,也是陈景润的班主任,他也教数学和英语。沈先生知识渊博,很有说服力,他的同学都喜欢听他的讲座。有一次,沈老师想出一个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开始数,陈景润赶紧小声说:“53人。”。全班都被他计算的速度惊呆了。沈老师看着这个不爱说话,衣着不整的学生,问他怎么弄的。陈景润脸红了,说不出话来。最后,他用笔把方法写在了黑板上。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很好,就是不敢说话。我来帮他!”沈先生讲完后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比西欧早1000年,南宋秦对“联立一次方程”的求解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希望你以后能创造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一个哥德巴赫猜想,这还是数论中的一个未解难题。人们把它比作皇冠上的宝石。你应该脱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怎么看。陈景润平静地说:“我可以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琢磨出‘韩信点兵’,将来就一定能捡到那颗珍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那天晚上,陈景润睡不着,他发誓:不管成功与否,长大后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努力!
华与陈景润的师生关系
1985,12年6月,华访日期间突发心脏病,在东京大学的讲坛上突然倒地,结束了他为祖国数学事业贡献的一生。消息传来,举国悲伤,陈静病了。
陈景润与华
跑是如此悲伤,以至于他不能停止哭泣。他一直说:“华老走了,支持我、关心我的恩师也走了。”[5]
0985年6月26日,华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此时的陈景润已经久病缠身,既不能行走,也不能独立站立。数学所的领导和同事都劝陈景润不要去,但陈景润说:“华老就像我的父母,我感恩如山。我必须见我的老师最后一面。”在他的坚持下,家人帮他穿好衣服,穿上袜子和鞋子,其他人抬着他下楼。在八宝山,大家都建议他先坐在车里,仪式结束后再帮他向华遗像的骨灰盒鞠躬,但陈景润坚持和大家一样站在旁听席上。因为参加仪式的人太多,又怕他摔倒,只好三个人开车,一左一右,后面一个人扶着。就这样,陈景润一直坚持到华骨灰撒海仪式结束。追悼会开了40分钟,他站了40分钟,他在哭,哭了40分钟。
华对陈景润很好,陈景润视华为“一日之师,终身之父”。师生情长,是数学界的美谈。
1956,厦大请数学所管将一份手稿交给华。华从这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年轻人手里接过一篇稿子,吃了不少苦头。看完之后,他非常惊讶,并称赞这个年轻人,他愿意动动脑筋,深入思考。这个年轻人就是和华齐名的陈景润。
回忆起在中科院工作的日子,陈景润说,我走出了一个学校图书馆的狭小世界,顿时置身于一个全国著名专家云集的专门研究机构。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感觉如鱼得水。在数学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华教授的亲切指导和帮助下,充分领略了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数论研究成果,使我精神为之一振。当时数学所就数论进行了多次讨论。经过一番努力,我写了许多论文,如华林问题和圆内积分问题。这些成绩也凝聚着华老的心血。他为我做了很多工作,亲自修改我的论文。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华老的帮助和指导。是华老的教导和熏陶,激励着我一步步走向解析数论的前沿。他是培养我成长的老师。
华指导学生的方法主要是自学,指定一些书籍阅读,参加一些讨论课,平均每两周和学生谈一次专业。在权威人士的带领下,不同学科的人讨论同一个话题,这是华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华的好朋友塞尔伯格曾说:“如果华在二战后留在美国,像他的许多同胞一样,毫无疑问,他会在数学上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回归中国很重要。很难想象如果他没有回国,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无法猜测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华没有回到中国,陈景润的命运和经历将会不同。
正当陈景润利用数学所的优势努力工作的时候,1958年,全国科教系统发起了所谓“白旗”政治运动,华、张宗穗等人在数学所全体大会上被痛斥为“大白旗”。批判的重点是华的所谓资产阶级学术思想。陈景润也受到牵连。
华不仅给予陈景润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还教导他的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选择人生道路。
文革期间,“四人帮”派迟群到陈景润那里搜集华的黑材料,要陈景润出面揭发华“窃取他的成果”。证据是,1957年,华的《论堆的素数》再版,吸收了陈景润的成果。不过,华在《堆素数论》第二版的序言中写道:“借此机会,向或指出错误或给予帮助的岳敏仪、、、魏道正、陈景润等同志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第二版不可能这么快出版。”
陈景润婉言拒绝了迟群。他单独找到华老的学生陈德全,如实告诉他:“池群要我揭发所谓华老师盗用我成果的问题。我该怎么办?”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陈德全一下子想不通陈景润的用意。他试探地问陈景润:“华老师是不是偷了你的成果?”陈景润果断回答:“不会”陈德全暗暗松了一口气:“那就实话实说,反正实事求是。”
陈景润也许没有很高的政治理论,也不会用华丽的词藻来表达对老师、对祖国的热爱,但他的良心告诉他,从事科研、尊师重道没有错。他决定决不做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也决不恩将仇报。当有人要求他再次揭发华老师抄袭时,他断然拒绝。有人威胁他:“我们已经掌握了证人物证。”陈景润斩钉截铁地说:“既然你有证据,你要我揭发什么!”陈景润正是用他的良知和善良保护了他的老师,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利益。
后来,华和陈德全出门,路过陈景润的医院。陈德全建议去拜访陈景润。由于避嫌,华没有下车,他委托陈德全去迎接陈景润。陈德全回来后,转达了陈景润的话:“华老师永远是老师,池群没有说过那样的话。”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陈景润两次出国访问讲学。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每次出访前,他总要去中国老家道别,求教。华曾对随行的陈景润和说:“景润的工作是建国以来我们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最好成果。”陈景润谦虚地说:“谢谢华老师。你过奖了。都是华老师的栽培,才有了今天的我。”坐在一旁的华太太忍不住插嘴道:“京润够勤快的。你刚才没回来,过几分钟他就拿出书来看了。”华赞许地看着学生们,满意地点点头。
华也很关心他的得意弟子。在1984,华得知陈景润得了后,非常激动和难过。他说:“你不能让陈景润得这种不能工作的病!”
华在1985访日之前,曾亲自看望正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弟子陈景润,并对他说:“经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我可能也有病。等我回国后,我们都会在这里住院。”谁知,这一面却成了陈景润和华老师最后的告别。
陈景润高度赞扬了他的老师。1973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盛赞导师华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并希望他在数论研究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谷歌Logo纪念陈景润生日。
花太多时间在数学上很可惜。
华很少评价他的学生,更何况他的学生那么多,评价不当很容易导致误解。他最多只是在个别对话中偶尔说话。华曾单独对说:“在我学生的作品中,最令我感动的是(1+2)。"当王元提到他的学生的其他一些纯数学成果时,他仍然重复着:"最让我感动的是(1+2)"。
接受采访
1991北京电视台《祝你成功》栏目的一位记者曾经问过陈景润“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陈景润说:“是奉献,不是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