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综述”论文及提纲

网络信息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文献,从内容、原则、模式和措施等方面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网站数量急剧增加。目前网民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都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容量呈几何级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控制,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基础,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导向。通过设计信息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向,进一步规划网络信息资源在类型、内容、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合理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局域网支持的内部集成和以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三层甚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发展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出的海量、包容的信息资源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由此带来的变化。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类型多、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积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质量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二是信息准确率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度开发。只有积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一应用和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较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每个业务系统通常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再加上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的功能相互交叉,有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难以顺畅地沟通和共享信息,形成了“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普遍具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企业流程的重组等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然而,决策者在进行信息化改造时,往往会忽略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环境因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从相对稳定、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了不断剧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为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是现在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难免信息管理不适用于企业环境。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信息社会,各种事物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唯一不变的因素。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有必要了解信息环境。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会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只有正视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内学者大多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来论述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概括为四个方面:时间向量配置、空间向量配置、品种类型配置和数量配置。在综艺类型的配置上,也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保密性等方面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刘水阳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要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通过多种模式有序高效地进行,使网络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遵循宏观调控、市场需求导向、质量保证、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效率优先、公平、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品种多样化等原则。

徐恩远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模式》一书中引入了帕累托最优理论,这是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原则。

3.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宏观配置是指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指导,是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总体而言,宏观配置研究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法规,设定均衡配置的导向目标,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建设。

微观配置是指信息生产和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从时间、空间和数量上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适时配置,是一种技术性和操作性行为。关键需求是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和技术上的配置。

郭东强等人认为应该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引入生态学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企业信息的比例和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方向和流向趋于稳定,即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和利用技术对企业信息环境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4.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措施。大多数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分层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火星认为,需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包括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和应用主题法。

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王宇表示,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全行业出发,研究市场环境下各企业信息和资源的享受和整合,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建立一个能够提供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一体化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要求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建立并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企业信息的比例和数量以及企业群体的比例趋于平衡,信息的流量和流向趋于稳定,即实现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此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

通过调查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发现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是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许多学者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和措施。他们都认同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但缺乏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模型建立。此外,对网络信息环境的变化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缺乏相应的研究。

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方便,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信息的爆炸、无序、良莠不齐以及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显得尤为必要。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学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学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的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学综合考察人、技术、信息和环境。

65438-0997年,美国管理学家Thomas H.Davenport在其著作《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和知识环境》中首次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到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从65438到0999邦妮。a·纳尔迪和维姬·l·欧戴合写了《信息生态:有意图地使用技术》,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中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组成的系统”,认为技术不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但它就是技术。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研究的代表是蒋禄权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三个要素:信息、人和环境。信息生态学就是研究信息、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推导出其整个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而张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性的概念,意在用“生态”这个比喻来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信息生态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禄权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素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和社会组织的生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可分为人的因素、信息因素、信息技术因素、信息政策、法律和信息伦理因素、信息文化因素等。网络环境下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信息生态的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和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是指上述要素处于失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换受阻或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衡。谢在《网络空间的信息生态》中指出,其主要现象是信息过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权。李认为,信息生态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分布的失衡和信息爆炸。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田认为,调整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维护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孟从制定信息政策法规、加强信息门户和信息地图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应等人提出了实施信息分类制度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开展信息伦理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加强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学的思想,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往往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导致与预期结果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和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刘文艳等人在《从信息生态学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提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信息生态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新范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方法,明显不同于以技术为导向的信息管理方法,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明了新的方向。李佳阳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化问题。管理者只有转变“技术第一”的观念,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平衡和谐的环境。

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历史虽然不长,但已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建设,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和信息资源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信息的多样性、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从信息生态学的理论来解决。通过信息、人、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佳效率,是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