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校园规划论文要求

去年年底和一个已经辞职来学校任教的前同事聊天,聊到她去年参加的高级职称评审。她说如果考过高级工科职称,就能享受学校副教授的待遇,可惜没考过。

问其原因,论文太少,刊物水平不高。她感叹:“要是有SCI就好了!”

我说高级工程师不需要太高的发表水平,有同事在地区省级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就拿下了副高。她说上了高校标准会不一样,至少需要一个EI,还把她学校论文的获奖标准发给了我。当她看到它时,她惊呆了。她发表了一篇SCI论文,根据不同级别奖励8000-20000。哦,我的上帝。高校这么有钱!

这是什么SCI?值得高校师生不遗余力地去追求。查了一下资料,知道SCI论文是指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类论文被大多数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作为职称晋升、学位评定的标准推出。比如博士毕业后必须发表SCI论文,是评价教授的硬指标。

导致很多高校的师生不得不浪费大量的精力去撰写和发表SCI论文。而且SCI论文必须用外语写,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外语上,占用了大量本该真正花在科研上的时间。

据了解,一般SCI论文的版面费约为1,000-1,5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7000-1,000人民币,但少数期刊的版面费很高,达到1,500人民币以上。早上在今日头条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每年发表SCI论文的费用足够造一艘航母,真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这些SCI论文对于国内大多数人来说就像春雪一样。不会用的人不多,就算看到也看不懂。中国的科学家想读它们,但是他们不能使用它们。比如我在工作中也参考一些国外的资料,但最多接触过一些美国SAE的论文,相当于EI水平,SCI几乎没遇到过。

想想这次疫情,大部分关于新冠肺炎的论文都是首次发表在国外SCI检索期刊上。如果不是2020年6月5438+10月21日复旦大学张永真教授指责南开大学高山副教授在中文核心期刊《生物信息学》上发表了一篇《武汉2019病毒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文章,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这种病毒已经被发现,并且已经被研究过了。

而且国内专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指出,65438年6月中旬+去年2月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如果这些文章在国内发表,能否引起广泛关注并及早控制,能否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教育部和科技部大概是痛定思痛了吧!最后认识到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对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要求在各类评价工作中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打破论文“SCI至上”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要求,要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改进对学科和学校的评价,应在评价中突出创新的质量和贡献,精心选择量化指标。优化职称(职务)评聘方式,不将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不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这篇文章对我这位从企业上学的同事应该是一大加分!至少你不用和其他老师争英语了。

意见还要求,要扭转考核奖励的功利化倾向。学校对部门和个人设定论文指标要求,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取消对个人和部门的奖励,是不合适的。文章开头奖励表中的SCI奖金,如果用于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奖励,是否更有可能激励国内高校师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促进国内学术水平的进步,还有待观察。

《意见》还对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一直想读工科博士,但一直受制于自己英语水平差,怕发不了SCI论文,毕业。就这样,唯一的障碍扫清了,今年应该考虑了,不然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