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现代教育中的永恒教育

永恒主义也被称为古典主义,新经院哲学和古典人文主义。它代表了西方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或者说,永恒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人们为复兴西方古老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永恒主义与进步主义、本质主义的区别:进步主义以“进步”为特征,本质主义以“保守”为特征,永恒主义以“复古”为特征。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进步主义、改良主义、本质主义都承认变革,强调用知识解决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很少关注对人文学科所蕴含的价值和理论的理解。

永恒论从根本上否认世界在变化。他们认为变化只是表面现象,控制世界的根本原理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他们称自己为永恒主义的主要原因。当然,永恒主义所提倡的“复古”思想并不意味着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要回到古代状态,“复古”只是维持和强化现实的一种手段。

一,教育永恒化趋势的产生和发展

永恒主义是在反对进步主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30年代它与进步主义的争论实际上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的一种表现。

1,永恒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永恒主义与人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19年底兴起的进步主义,不仅引起了以保守主义为特征的本质主义的批判,也引起了许多人文主义者的焦虑。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些大和学院教授经典著作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群体,其中的核心人物哈钦斯29岁担任耶鲁法学院院长,30岁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哲学教授艾杰德罗,以及麦克·凯恩、布坎南、巴尔和多琳。这些人出生在1900左右,在保守的私立学校和学院接受教育。

20世纪20年代后,Ejdero和Doreen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卓越”课程的教师,该课程主要由少数学生和教师组成,阅读和讨论约50部经典作品。在此期间,Ejdero等人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百件杰作计划”的计划。65438年至0929年,哈钦斯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并聘请艾杰德罗、迈克·凯恩、布坎南等人担任芝加哥大学教师。

1929期间,哈钦斯在其麾下招募了艾杰德罗、迈克·凯恩、布坎南等著名的永恒主义者。正是美国开始陷入经济危机,进步的教育思潮受到批判和攻击的时候。因此,永恒主义顺势而为,成为一股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哲学思潮。以哈钦斯和艾杰德罗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者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演讲来宣传他们的思想。起初,人们称他们为“伟大的书童”,但艾杰德罗并不满足于这个称呼,并建议他们称自己为“永恒主义者”,于是有了永恒主义这个名字。

永恒主义是在反对进步主义的过程中兴起的,它与进步教育思想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二战后,吸引了许多其他在大学教授古典作品的教授,以及诗人和作家加入到永恒主义的行列。

2.永恒主义批判进步主义。

永恒主义直接批判进步主义,攻击进步主义是“无政府的个人主义”、“腐败的解放”、“对民主最恶毒的扭曲”。同时,永恒主义在当时对苏联持敌视和攻击的态度。将苏联与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相提并论,认为杜威的哲学会摧毁美国的民主传统,杜威的民主本质是披着民主外衣的极权主义,比希特勒的危害更大。

3.永恒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哈钦斯:美国教育家(1889-1977)。他的代表作有《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冲突》、《美国高等教育》和《自由教育》。

埃德罗:美国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如何读书:获得免费教育的艺术》、《为教育哲学辩护》等。1985年针对美国的教育改革发表了《芭提雅建议》一文(芭提雅是希腊语,指古典时期希腊文化和希腊化时期文化的教育制度),这篇文章至今仍体现了一贯的永恒观。

马里坦: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代表,宗教永恒主义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十字路口的教育》、《人的教育》、《真正的人文主义》。

二,永恒教育思潮的思想基础

(一)哲学基础

根据对宗教的态度,永恒主义可分为世俗主义和宗教。这两个学派的哲学基础是古希腊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对永恒主义影响最大。

1,永恒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

本体论:现实是隐藏在物质中的永恒形式的显现。在肯定这一原则的前提下,永恒主义者对“实在”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实在”的目的论倾向,认为一切存在都具有追求目的的特性。另一种是“现实”的超自然倾向,认为存在一个绝对的精神境界,最终控制其下所有的境界。认识论:认知经过完全无知到经验和意见层面,再到理性和精神层面。

价值论:道德从属于“智慧”。

世界是精神性的,受真善美原则支配。

2.宗教永恒主义和世俗永恒主义的区别

宗教永恒主义者维护罗马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威和罗马天主教会对永恒主义教义的解释。当然,在很多原则上,两者是一致的。

(2)具有复古特征的世界观和科学观。

永恒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复古”。

1,永恒的原理控制着变化。

永恒主义者认为,变化不是像进步主义那样漫无目的,而是有方向的,所有的变化和运动都受永恒原则的控制。为了使人快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消除社会混乱,我们必须明白这些永恒的原则。

宗教学派的世俗主义强调,为了理解控制宇宙变化的原理,必须研究神学,尤其是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世俗永恒主义强调,要理解控制宇宙变化的原理,必须求助于古希腊哲学。在永恒论者看来,古希腊是人类的黄金时代。那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美和谐的。人们知道并尊重人的价值,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知道教育是使人过上真正的人的生活的重要手段。因为人性不可改变,控制宇宙的永恒法则独立于时空,所以适合古希腊人的教育也适合20世纪的美国人。

2.永恒的原则高于科学。

进步主义和本质主义都非常推崇科学。永恒主义对进步主义批判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科学主义”。永恒主义认为,科学主义是当时美国社会和教育中许多问题的罪魁祸首。

(1)基本思路:

科学当然可以给人力量,但却不能告诉我们发展变化的目标。科学不仅可以服务于好的目标,也可以帮助别人。科学本身无法认识人、知识和道德的价值,无法发现生活的真相,所以科技的进步并不意味着文明的发展。

永恒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具有灵魂和理性,只有人类才能理解控制宇宙的永恒法则。人类的生活不同于动物的生活。人类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生活的标准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物质享受,而是人类灵魂和理性对永恒原则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功利的,而是为了理解而理解。

人类价值的实现和统一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必须诉诸于对永恒原则的追求。因此,教育必须转型,抛弃科学主义,转向对第一原理的追求,教育必须回到古代。

(2)评估

永恒主义不是科学主义教育,而是类似古希腊黄金时代的教育。

永恒主义鄙视现代实验科学的“复古”特征,反对的不仅是科学技术所体现的混杂思想,还有它所带来的不确定、不可靠的特征。他们主要反对的是以实验科技为基础的当代文化模式。科学技术形成的文化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性观、知识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成为技术社会的奴隶,导致社会中普遍存在物质主义。人类发明了科学技术,但如果我们不用真善美这些永恒的原则来指导科学技术,现代社会就有可能被科学技术毁灭。

3.永恒的原则只有通过自由艺术的教育才能获得。

永恒主义认为实验科学只能帮助我们解决事实,而不能确定目的。确定目的的任务需要由哲学或宗教来完成。因此,哲学、宗教和体现永恒原则的人文学科应该置于科学之上。

在永恒论者看来,人类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好的社会,什么是人性和命运,等等。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需要免费教育。

自由教育的功能是发展纯粹理性,使学生获得形而上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像古人一样思考”,“回到古代”,“接触伟大的古人的思想”。

三、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主张

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1,教育的本质是永恒的。

永恒主义的教育本质观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世界被真善美的原则所控制,而这些原则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是永恒的。第二个前提是人性不变。

关于不变的人性观:永恒主义并不否认儿童的可塑性。强调人性不变有两层意思:一是孩子的可塑性有限;第二,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有一种普遍的和* * *一样的天性。

人的理性、道德、精神能力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都具有的相同的、不可改变的本性。正是因为人有这些相似性,所以孩子的可塑性是有限的。

因为人性是不变的,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变的,对教育的需求也是不变的。无论人们生活在古希腊还是20世纪,无论生活在非洲还是美洲,教育的本质都是永恒的。

2.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性,把人塑造成人。

当然,不同的永恒主义者对教育的目的有不同的具体表述。如“培养人的智慧”、“发展人性”、“提高人”、“使人成为人”、“培养各种理性的美德”。

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是以他们的世界观和人性观为基础的。如果人性得到发展,他就能明白永恒的道理,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如果人性得到发展,他可以控制环境,变得更有人性;如果人性得到发展,他就能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责任和立场,知道什么是最大的善,并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道德感。

3.几个教育目的的批判

在《教育中的冲突》一书中,哈钦斯批评了当时美国的几个主要教育目的。包括:适应环境;满足眼前需要;改造社会。

适应环境论(四论):主张年轻一代应该适应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而不考虑这个环境的好坏。哈钦斯指出,杜威是这个教育目的的基础。这种教育目的论是错误的:第一,在实践中导致内容上的各种枯燥课程。二是在实践中行不通,不能适应美国不断变化的社会。第三,人类的使命是改造环境,而不是适应环境。第四,拒绝任何价值标准的考量,不管环境如何,都要适应。这样,以适应环境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最终会变成不提价值问题的教育体系。

满足直接需求理论:哈钦斯指出,科技的发展和美国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很难掌握所有的信息。因此,满足直接需要理论存在一些困难:第一,当前的直接需要和获得的信息很快就会过时;二是知道的事实太多;第三,如果人们想知道所有的事实,教育计划将会混乱。

因此,满足直接需要的理论不能发展学生适应新环境和解决新问题所需的智慧和力量。

社会改造论:哈钦斯指出,不可能通过教育达到社会改良派的社会目标。教育制度无法实现社会转型,能够引起社会转型的制度也不是教育制度。

除了与适应环境和满足直接需求理论相同的后果之外,社会转型理论仍然是危险的。因为给学生灌输社会改造的思想是违背民主的。哈钦斯同意教育的目的是改善社会,但他认为人们必须知道什么是“改善”,以及教育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简而言之,哈钦斯认为,教育不是让年轻一代适应环境,而是鼓励他们改善环境;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直接需求,还要考虑真善美的需求。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但改造社会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社会改造目的的实现才是真正教育的必然结果。

教育和社会

1,西方社会有崩溃的危险。

Eternism认为,从19年底开始,美国开始迷恋科技文明,表现在教育上抛弃了西方传统的自由教育,学校教育变成了各种职业教育的拼凑,固然造成了美国巨大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精神文化的退化,最终会导致社会的毁灭。

永恒论者认为,当时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比如对科技的崇拜,普遍的物质主义,归根结底都是智力、道德、精神的问题。拯救危机最有效的方法是恢复西方的伟大传统,至少是实际上恢复古代稳定的以哲学而不是科学为导向的社会。

2.社会文明需要免费教育。

首先,自由教育是西方的,传统的。

自由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由古罗马人延续,并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盛行。到19年底,博雅教育一直影响着欧美的中学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不断交流观点,让学生成为伟大对话的参与者。西方文明是交换意见的文明,是自由教育所体现的自由探索的文明。

作为西方的、传统的通识教育,并没有因为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过时,因为了解传统是人获得解放的条件。(哈钦斯的出现)

第二,民主社会需要免费教育。

自由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主要是为社会中有闲暇的人和社会的统治者“哲学之王”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贵族统治阶级服务。永恒者不否认这一点。

自由教育也可以服务于现代民主社会。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科技的发展,但这并没有改变人性和生活的基本特征,所以免费教育并没有过时。而且,如果说免费教育是统治阶级应该接受的教育,那么在民主社会,每个人都是统治者,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免费教育。

第三,工业社会需要免费教育。

工业社会日新月异,各种职业层出不穷,教育不可能以职业为导向。自由教育以理论思维为导向,在理论的帮助下,自由教育可以产生适合各种环境的知识。

3.免费教育应该培养社会领袖。

一方面,为了实现民主社会的利益,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免费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强制性的,任何人都不能逃避。

另一方面,为了民主社会的利益,社会需要由受过免费教育的杰出人士来领导。这样社会才会稳定,西方的伟大传统才会得到延续和发展。

这个理论主要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灵魂可以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实践理性是低级的,理论理性是人类灵魂的最高部分。虽然人也有自然理性,但两种理性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虽然免费教育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但是人们能接受免费教育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只有少数天才可以完全接受免费教育,这些天才应该充当社会领袖。因此,通识教育具有选拔和培养社会领袖的功能。

(3)课程

1,教育内容

关于自由教育和“逻各斯”

永恒主义提倡自由教育。那么,什么是免费教育呢?在《教育中的冲突》一书中,哈钦斯专门讨论了“自由教育”。他指出:“在北美,我们感到自豪,我们是伟大的西方传统的成功继承者,我们的任务不是让北美成为世界的军火库、粮仓和发电站。我们的任务是保存和发展全人类的逻各斯文明。”理解自由教育的关键是理解逻各斯的意义。

逻各斯:一个哲学术语。在西方哲学中,许多哲学家对它的内涵有相同的观点:逻各斯是精神的,或者它指宇宙的普遍规律、宇宙理性、神秘的精神实体,或者它指绝对概念。因此,逻各斯文明主要是指西方世界的精神文明。西方逻各斯文明的本质是心灵对支配世界的真善美永恒原则的自由探索或伟大对话。

免费教育:本质上是智慧和道德,不是现成知识的传递,更不是职业培训。

教育内容:具有理性培养价值的永恒主题。主要包括三大类:理性训练的内容、理性训练的方法和理性训练的工具。

理性训练的内容:永恒的科目有哲学、文学、历史。

理性训练的方法:永恒的学科包括数学、科学和艺术。

智力训练工具:阅读、写作、计算以及英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的知识和技能。

2.高等教育精品课程与教材。

课程和教材都是传统和经典的杰作。在这里,名著被用作课程和教材,主要用于高等教育。

名著包括:约有100册。其中3/4写于1800之前,2/3写于1700之前,只有2本书是20世纪的。在过去的100年里,欧洲人只写过两本书,一本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本是弗洛伊德的《癔病研究》,其余多为古典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的著作,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著作。

经典课程和教材的优越性;

第一,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经典作品包含着永恒的原则和人们应该思考的内容。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掌握永恒的原则。

其次,名著的定位是概念性和理论性的,而不是技术性和应用性的。因此,学习名著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第三,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智力训练。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受到伟大思想的熏陶,与伟大人物交流,还可以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四,不读名著就无法了解当代世界。在永恒主义看来,在这些杰作中看到了近代的伟大成就,哈钦斯称之为“原始的开端”,利文斯通称之为“各种学科生长的土壤”。只有阅读名著,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前各个学科的发展,了解当前社会的各种病态和混乱现象。

(4)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智慧、道德和精神来掌握永恒的原则。因此,教学过程既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内心接受这些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理性训练的过程,这种训练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在理性。

1,老师和学生

进步主义是儿童的中心,本质主义是教师的中心。永恒主义认为教师和学生都不是中心。无论教师、学生还是教学方法,都必须服从一个目的,那就是充分开发人的潜在理性。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并不处于中心地位,其作用是次要的。教师既不是学生的知识来源,也不是文化遗产或历史传统的传承者。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

学生:学习是学习者的主动活动。教育不能从外部强加给学生,只能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

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活动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帮助。永恒主义者认为老师的帮助是必要的。埃德罗在《为教育哲学辩护》一书中指出,教育是“合作的艺术”。通过“自然”,人也会学习并形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促进这一自然过程。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的合作上。这种合作的作用只是帮助和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

2.教学方法

(1)苏格拉底问答法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类内在理性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苏格拉底的方法。

赞美苏格拉底的方法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永恒主义认为,西方文明是通过对话、交流和辩论来探索永恒真理的文明,苏格拉底的方法是这种文明的鼻祖。所以,永恒主义者除了读名著,还强调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的方法可以达到发展人性和理性训练的目的。苏格拉底教学法从根本上避免了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是一种为人的教学法。同时,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思维,最能体现教学作为“合作的艺术”的本质特征。

苏格拉底式教育处理概念和理论问题,不管其实用性和效用。

(2)阅读

自由的艺术是交流的艺术,阅读是与优秀知识分子和著名作者交流的最好方式。

永恒主义强调阅读主要是因为:第一,阅读本身具有交流思想的功能。第二,阅读具有理性训练的价值。

因为,要学习,就必须接受语法训练,这有利于组织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和作者一起讨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推理,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训练。

四。评论

(一)在哲学基础上

作为永恒主义的哲学基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哲学观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否认物质的第一性,把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看作观念的“复制品”和“影子”,这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绝对对立的。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把物质和形式割裂开来,认为形式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于是形式就和柏拉图的理念成了一回事,陷入了唯心主义。同时,他认为上帝是第一推动力,是世界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上帝是绝对的现实和永恒的。

阿奎那从亚里士多德“第一推动力”的观点来推断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上帝创造的世界不是永恒的,只有创造者——上帝才是永恒的。阿奎那的哲学直接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

(二)关于复古的特征

永恒主义的特点是“复古”。复古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不是意味着让现代社会回到古代?理解这些问题是正确评价永恒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

永恒的“复古”思想,并不是用古代社会的模式来改造今天的社会。永恒主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其“复古”的真正含义是维护和巩固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永恒者不是古代和中世纪等级社会的守护者,而是现代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忠实捍卫者。

永恒论者认为,西方文化基础的削弱导致了混乱,并蔓延到了世界各地。要解决危机,拯救西方文明,使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就必须恢复古希腊和基督教的精神。所以,永恒主义并不是反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

永恒主义试图恢复过去“黄金时代”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社会制度。这种教育方法的精髓在于通过教育让年轻一代明白控制世界的永恒原则,从而在变化和混乱的时代不迷失方向,继承和保持西方文明的精神基础。

(三)论永恒主义和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还强调教育要传承西方的伟大传统,保留西方文化中相同的元素。它和永恒主义有相同的想法吗?

1.永恒主义批评作为政策和实践基础的文化模式。

永恒主义和本质主义一样,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教育提出了异议。然而,永恒主义不仅针对当时的社会、教育政策和实践,而且针对基本的文化模式。文化腐败的根源是实证主义哲学。

本质主义强调通过文化元素训练学生思维,发掘人的智力资源。永恒主义强调让学生明白控制宇宙变化的永恒原理,反对科技导致的物质主义和非个人化。

1,永恒主义否认文化变迁和社会进化不可避免。

永恒主义并不反对变化,只是认为* * *的模式或形式在变化的事物和人之间是不变的、永恒的。变化的观点只适用于实验科学,而不适用于人类生活。人类生活需要的是作为永恒真理的逻辑、道德和理性知识。

3.永恒论否认经验的作用。

永恒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经验的作用,无论是个人经验还是种族经验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人类的理性才是可靠的。

本质主义强调种族体验。

4.永恒主义基于传统,本质主义基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