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民俗与资料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要民族。本文特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傣族的民俗和资料。欢迎阅读!
简介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一个民族,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肥沃富饶的西双版纳、德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孟连等地。
傣族先民是古代百越人之一。戴?意思是热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们普遍喜欢唱歌跳舞。舞蹈形象生动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最受欢迎的有哪些?孔雀舞?、?象脚鼓舞?,尤其是?孔雀舞?登上优雅的大厅,其优美的舞姿和细腻的情感,生动地模拟了这只美丽的动物——孔雀,并用拟人化的手法加以美化,把人带入一种诗意的境界,让大都会的观众为之倾倒。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属于壮侗语族傣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被傣族人用来记录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学诗篇。傣族不仅能歌善舞,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傣历、傣药和叙事诗。
历史
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生活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与壮族、水族、布依族、黎族关系密切。百越?。他们用什么?纹身和碎发?对于* * *一样的风俗,却又互相混杂。他们的足迹还在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他们是最早种植水稻和使用犁耕的人。公元前1世纪,中国史书中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
规矩
自古以来,傣族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国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招待用餐。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骂人,骂人。女性走在客人面前,要收拢裙摆,弓腰。客人在楼下,不是从客人所在的楼上。每家都有几套干净的床上用品待客。在一些傣族村寨,沿路还有专门接待客人的建筑?莎拉的房间。
你去拜访戴家,还会受到主人的影响吗?泼水?然后呢。绑线?礼貌。客人到了,门口有个傣族的小摊位,用银碗盛着浸过花瓣的水,用枝叶轻轻泼在客人身上。在竹楼上落座后,老弥桃会在客人的手腕上系一根线,祝他好运、平安、幸福。去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被傣族人民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假日和节日
傣族的主要节日是什么?关门日?、?开幕日?还有泼水节。?关门日?7月中旬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多集中在此期间,以便集中生产,举行隆重仪式?佛?活动,用食物、鲜花、银币、纸钱等供奉佛。?关门日?它将持续大约三个月直到十月中旬?开幕日?目前为止。
傣族最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是每年的四月。按照时间序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的正月。泼水节也是傣族的新年。按照传统习俗,一大早,人们会带着鲜花和绿叶去佛寺祭祀,带着清澈的水去迎佛。做完这一切,大规模的互相泼水开始了。只见一群群青年男女,用铜碗和脸盆盛着水,涌出街道,嬉戏追逐,溅在每个人身上,从头到脚都湿透了。这是吉祥之水,赐福之水。人们尽情地泼洒和倾倒。不管溅谁或者被溅谁,都异常开心,笑得很大声。
泼水节期间,浩瀚的澜沧江上将举行龙舟比赛。水上船将用五颜六色的花装饰,装扮成成龙、孔雀、大鱼,几十名青年男女用力划水。两岸观众将如云,锣鼓声、欢呼声响彻云霄。
晚上,村子里会放烟花,是傣族人自己做的。用一根几十尺长的竹子,在根部填满火药等配料,放在高架的竹子上。当导火索点燃,火药燃烧时,竹子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在空中放射出绚烂的烟花,就像花朵一样,繁星闪耀,光彩夺目,使节日的夜空格外美丽。
泼水节是一个欢迎的节日,一个欢乐的节日通常需要三到五天。
婚俗
?抓扒鸡?吃谣是西双版纳青年男女求爱的一种方式,即姑娘把扒鸡拿到集市上卖。如果买家是女生的情人,女生会主动拿出凳子让他坐在旁边。通过交谈,如果双方相爱,就会拎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吐槽感情。如果买家不是女孩的情人,女孩会加倍要价。
?吃点酒?一男一女订婚,男方拿起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客人散了,男方由三男三女陪着,摆了一桌。?吃点酒?说说吃三个菜:第一个是热的;第二种方式是多放盐;第三道菜应该有甜食。它意味着热情、深沉和甜蜜。新房竣工,要恭喜新房。小伙子先上楼,提着牛头,唱着祝福歌。成熟的男人提着箱子,已婚的女人提着被褥,姑娘们依次提着食物。然后他们在壁炉上支起三脚架,摆好酒桌,准备菜肴,唱歌祝贺新房落成。村民们也给他们的主人送一些吉祥的礼物。
婚礼当天,婚礼会在双方家里举行,大多是先在女方家里举行。婚宴上,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包括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和各种菜肴。酒席前,新郎新娘要做一个绑礼,即婚礼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膀,两根白线分别绑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老人把糯米揉成三角形蘸上盐,放在壁炉上一个三脚架的顶点上,让它燃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着爱情坚如铁。
连衣裙
傣族传统服饰中,男性多穿双排扣或大排扣无领上衣和肥裤,少数人穿白色、蓝色、浅蓝色、浅黄色布头的深色筒裙;由于地域不同,女装也有明显的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穿白色、深红色或浅绿色的紧身窄袖上衣,各种齐脚长的裙子,银腰带,妇女的发饰很讲究,高发髻,髻上插着花;也有大布巾缠在头上的。德宏、耿马的女人,穿着齐腰的上衣,五颜六色的裙子,发髻在脑后,其余的拖在背后。衣料以前是土布,现在多为丝绸和平纹细布,展现了傣族女性婀娜多姿的身材。
规定饮食
大米和糯米是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双版纳傣族的主食是糯米。通常是立即食用。人们认为粳米、大米需要立即食用,不失去原有的色、香,所以不吃隔夜饭或很少吃,习惯用手捏米。所有的菜和小吃都以酸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野酸果;我喜欢吃酸菜干。据说傣族人之所以经常吃酸菜,是因为他们经常吃不容易消化的糯米食物,酸的食物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类是猪牛鸡鸭,不吃或少吃羊肉。生活在大陆的傣族人喜欢吃狗肉,擅长烤鸡、烧鸡,对鱼、虾、蟹、螺、苔等水产品十分喜爱。用苔藓吃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饪鱼,多以酸鱼或烤香茅鱼为主,此外还有做鱼剁馕(即烤鱼捣碎成泥,拌香菜等。)、鱼冻、烤鱼、白酱鳝鱼等。吃螃蟹时,一般是带壳带肉剁成蟹酱吃。傣族人管这个叫蟹酱?螃蟹南米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日常蔬菜。除了苦瓜,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所以傣味里也有一种苦味。有代表性的苦菜是用牛胆等食材烹制的牛皮和凉菜的混合菜。
傣族地区湿热,昆虫种类繁多。昆虫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吃的昆虫有蝉、竹虫、奥库莫、鳖、蚁卵等。傣族人嗜酒,但酒精度不高。是他们自己酿的,味道很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人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饮用时,只在火上炒至焦烂,冲泡后略饮。嚼着槟榔,混着烟草和石灰,一天到晚。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咸蛋、鳝鱼干等。
建设
傣族人在竹楼里生活了一千多年。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这座竹制建筑分为两层。底层有围栏,是存放杂物和饲养牲畜的地方。楼上是家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每个竹制建筑都有一个阳台,家庭可以在这里享受凉爽的微风和晾晒衣服。房间里面是一个大客厅,铺着竹席,家人坐在里面吃饭、休息、接待。房子中央有一个火坑,可以煮食物,还可以保暖。客厅和卧室相连,一般三到五间,视家庭成员人数而定。访客通常不允许在卧室过夜。
家里的家具很简单,大部分都是竹子做的。所有的桌子、椅子、床、盒子、笼子和篮子都是竹子做的。每个家庭都有一床简单的被子和一顶帐篷。偶尔会用到一些毛毡,铅铁等器皿,农具,锅刀等,很少是多余的。陶器器皿也很常见,水缸的图案都是当地的。
盖新房子是傣族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盖房子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打好基石。接下来,应该准备八个主列。因为整个竹制建筑都是建立在这八根主要柱子上的,所以柱子的材质选择非常重要。当被选中的木材从树林中被抬进村里时,村民们会吹喇叭欢迎它,泼水祝福它。八根柱子中的四根?男柱?四呢。母柱子?用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盖住帖子,以示区别。盖房子的时候,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这是戴家的传统。届时,主人要准备丰富的食物和酒,招待前来帮忙的村民和前来祝贺的亲友。整个气氛就像过节一样。
禁忌
禁忌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头垢面进入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在门外脱鞋,往里轻走。不能坐在壁炉上方或跨过壁炉,不能进入主人的内室,也不能坐在门槛上;壁炉上的三脚架不能动,火不能蹬;不要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当枕头,也不要坐在枕头上;晾衣服时,上衣要在高处晾,裤子和裙子要在低处晾;进入佛寺要脱鞋,避免触摸小和尚的头像、佛像、长矛、旗帜等佛教圣物。
卧室不允许外人窥视。以前的习俗规定,如果主人发现外人偷看主人的卧室,男方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者在主人家里做三年苦工,甚至女宾也要在主人家里服务三年。所以,游客千万不要因为神秘而偷看主人的卧室,不管是参观还是做客。虽然过去的习俗已被打破,但偷看戴卧室总是不得人心。
宗教
傣族人信仰佛教。在傣族地区,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造型随处可见。根据傣族习俗,男孩和男孩在七八岁时被送到佛教寺庙过和尚的生活。入寺后,佛举行入寺仪式,剃光头发,穿黄袍,在寺中住上三五年。这期间他们不能回家,一切都要自力更生。世俗化后可以结婚生子,参军,上学等。送孩子去寺庙时,孩子一般骑在哥哥的肩膀上,家里亲戚带着生活用品和被褥送。入寺后,佛陀举行入寺仪式,剃发,穿黄袈裟,在寺中住上三五年。这期间他不能回家,一切都得自力更生。世俗化后可以结婚生子,参军,上学等。
戏剧文学
傣族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古歌、神话、创世史诗的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期是英雄史诗、传说和歌谣的形成和繁荣时期;第三,故事和叙事诗的兴起和繁荣时期;第四,新文学蓬勃发展。
著名的《傣族古歌》收录了30首傣族古歌,反映了原始时代傣族先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关于天地起源的神话有“应八开天”、“古莲花”、“梅妃嘎帕”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有“葫芦人”、“葫芦生蛋”、“人果”、“脏泥人”,洪水神话有“葫芦后裔”,图腾神话有“鸟女”。史诗有《巴塔玛加罗》、《变了的杂贡帕》(古荷)、《木渡》和《世界万物的起源》。英雄史诗是李风。歌谣主要是情歌、风俗歌、劳动歌、儿歌。
傣族人非常喜爱诗歌,尤其是长篇叙事诗。佛教的传入和傣语的创造为叙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傣族民间艺人接受、翻译和传播外国佛教文学,同时吸收傣族民间故事,创作了大量长篇民间叙事诗。据考证,阿依叙事诗(即以佛祖缘起为核心内容的佛祖转世实践故事)多达550首。
一般来说,傣族常见的叙事诗有《金蛙》、《口袋》、《大叶》、《金羚羊》、《甜谷》、《酸鱼》、《十二王子的眼睛》等。
傣剧
傣剧是傣族特有的艺术,流传于云南省德宏自治州、耿马县、临沧、孟连县、普洱市等地。
傣族戏剧源于和具有一定人物形象的舞蹈表演和佛经,又吸收了云南戏和皮影戏的艺术营养。与此同时,傣族戏剧从土司衙门向民间传播,出现了大量的民间傣族戏剧表演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傣族戏剧有了新的发展。1960第一个专业表演团体,泸西傣剧团成立,1962扩大为德宏傣剧团。
1962年《何鄂与洛桑·尼玛》参加西南少数民族戏剧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明珠?。除了德宏州的傣剧团等专业团体外,几乎所有较大的傣族村寨都有业余表演队。傣剧基本上只有老年人爱看,年轻人因为不懂而不感兴趣。傣族戏剧的传承困难日益突出。
传统舞蹈:孔雀舞
傣语叫什么?嘿,罗勇?、?讨厌罗勇?还是?嘉南洛?。这是傣族最流行的舞蹈,流行于傣族聚居地。富饶美丽的傣族乡,素有?孔雀之乡?以前,每当晨曦初露或夕阳斜照时,姿态常见娇媚的孔雀都会翩翩起舞。因此,在傣族人的心目中,孔雀是吉祥、幸福、美丽和善良的象征。节日期间,傣族人民聚集在一起观看孔雀舞和民间艺术家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佛教故事表演的孔雀舞。例如,根据童话《魔鬼与孔雀》改编的孔雀舞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的是魔鬼想霸占孔雀做妻子,长着人面鸟身的孔雀挣扎着抖动着美丽的羽毛。绚丽灿烂的光芒让魔鬼兄弟失明,孔雀获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