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铁路机务系统机务班组管理经验论文》。。。

铁路运输是我公司生产经营和运营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动脉”。铁路运输总量占公司每年进出厂物资总量的85%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公司加大工艺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向“国家特大型企业”和“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两大目标迈进。随着第一、第二轮技改项目的完成,公司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进出口物资总量尤其是铁路运输量也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作为铁路运输的组织者,严阵以待,着眼大局,创新管理,克服运力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精简等困难,在提高运输管理效率、保障铁路大动脉畅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施以半军事化促进运输整体效益为目的的铁路运输高效管理,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运输从粗放管理向规范高效管理的战略转变,满足公司生产扩张的有益途径。据统计,铁路运输总量从1997年的11.84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227万吨,铁水运输从1997年的87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360万吨,增长率分别为%和%。同时,生产岗位减少了400多人。一是创新管理思路,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恪守基础。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据:1997年铁路运输总量为11.8万吨——2004年为2227万吨;铁水上山量1997年87万吨-2004年360万吨;2004年本地车停97-14小时时24小时;区间运输:1997年654.38+0.97万吨-2004年365.438+0.6万吨;1997年183辆进出厂-2004年393辆;1997年为2,240名雇员,2004年为65,438+0,650名雇员;1998年8个部门――2004年4个部门;管理人员:1998年114-2004年86;机车状况:蒸汽机车12,内燃机车15,全部过时超龄。运输总量逐渐上升,岗位人员逐年减少,机车动力严重不足。交通运输部靠什么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答案只有一个:创新管理机制,在创新中寻求交通突破。一是创新运输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运输潜力,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近年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与运能的矛盾进一步恶化。交通运输部在管理机制上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强化了运输生产的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建立了适应公司运输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所有现有运输组织实施动态管理和全过程监控。同时,要打破传统的运输组织模式,采用适应变化、顺应变化的运输组织模式,重点贯彻“以装促卸、以卸定装”的原则,加快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其中,保障山上铁水供应方案、8#、7#高炉技改调运方案、减少地方车停时方案、区间普货准点运输方案等,都在原有的制度、措施、管理、考核等方面有了创新性的突破。就铁水上山来说,保证运输安全是不可想象的,但运输人员做到了。从制定第一套铁水上坡运输方案,到随时满足公司铁水上坡需求。交通运输部采取按岗定员、分阶段管理、逐步完善的高效铁水上坡管理措施。科学的决策和严谨的管理,保证了公司铁水上坡从“量”到“质”的快速转变,为公司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运输后盾。二是优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准军事化管理。人力资源和运输管理的有机结合,为交通运输部近年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运输部有2,240名雇员,2004年,运输部有65,438+0,650名雇员。大量员工的优化精简给运输管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在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2002年7月,交通运输部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员在职工资制度。从原来的岗位工资到岗位工资制,劳动人事分配资源的改革是按照四个原则进行的:工效挂钩原则、以岗定薪原则、兼顾公平原则、贡献原则。岗位工资制的实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快了岗位的市场化运作,提高了活工资分配比例,促进了员工的岗位竞争,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交通运输部在推进在岗薪酬制度的过程中,重点针对管理人员、工程专业人员、苦、脏、累、险、班组长等关键岗位。同时,对在岗人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一人一岗多岗,实行多元化管理,促进交通运输向高效发展转变。三是加大铁路技术改造,挖掘运输潜力,实现公司铁路运输自动化。200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投入铁路技术配2700万元,完成了20多个技术改造领域,包括车站布局改造、铁路微机联锁应用、铁路基建工程改造、无线调车系统推广等,为公司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同时,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也为交通运输的后期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将交通措施连锁化,为保障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施平台。产量翻倍,步伐加快。铁路运输作为公司生产的大动脉,要经过本地车进厂、编组、上线、分流、排空、维修等一系列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影响铁路运营的整体效率和公司的高效生产。因此,要实现运输的高效率,就必须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实施节点控制,将半军事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运输作业环节中,确保每个环节作为一个流程链环环相扣、协调一致。重点是系统梳理制约运输高效的难点、惯性问题和关键因素,运用“布置、检查、实施、反馈、考核”的闭环管理原理,制定相应的运输控制流程和每一条。通过对关键点相关因素的控制,确保高效运输的全面深化,加快车辆周转,减少局部车辆停留时间,确保铁路大动脉畅通,满足公司高效生产格局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时期运输任务与目标的差距,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完善运输措施,在家门口下功夫。一是不断调整山脚下站间小型运行的运行计划,淡化站间间隔,在保证一定数量的站间小型运行列车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车次,保证车辆快速上线,慢车停车时间由0997年的65438+20.1小时减少到04年的14小时。二是调整新周线区段运行图,努力挖掘新周线区段能力,增加区段铁水列车和小运转列车数量。铁水列车从每天十对增加到十三对,小型列车从每天三对增加到四对。区际交通量从1997年的1974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3100万吨。三是不断优化渣铁罐运输组织,根据公司炼铁炼钢生产需要,不断调整渣铁罐行车组织方案。铁水运输量从1997年的87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360万吨,铁渣运输量也从1997年的95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164万吨。第四,紧跟公司发展步伐,根据运输能力整合运量,保证进出站列车顺利交付,保证工作车辆及时交付,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运输设备潜力。铁路运输总量由197年的11.84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227万吨,进厂车辆由197年的183辆/日增加到2004年的393辆/日。第三,重塑人员素质,为人才创造交通高效绩效提供高地。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步伐的加快,也对交通在迎接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为质量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奠定了基础。微机联锁技术和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广泛应用,对转辙机岗位的整合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随着运输设备技术的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化和高效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简化了运输工作的复杂程序,但同时也对设备的可持续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设备维修水平、设备状况分析、判断能力、设备维护水平跟不上,肯定会给运输和生产保障带来很大影响。如何维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要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装备专业人才水平,加快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切实加强内部技术队伍素质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装备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尽快培养一大批能够掌握高、精、尖装备技术的人才,特别是机车动力、微机联锁系统等重要岗位人才,加大技术培训、劳动竞赛和岗位培训力度,以适应运输装备的自动化和连续性。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实施全员培训、努力打造金牌运输员工的同时,采取岗位薪酬向关键岗位、基础脏、风险累积的岗位、班组长、复合型技术人才倾斜的政策,用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有效打造了适合形势发展的复合型发展人才队伍,出现了一线调车人员缺岗现象。另一方面,其他关键岗位,如调车人员,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调整,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四班两运行方式”改为“三班两运行方式”),扭转过渡阶段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另一方面,以“向质量要效益,从质量上降低成本”的管理创新为主线,根据交通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开设交通运输创新管理座谈会,不断为我们的交通运输管理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使职工队伍素质实现了巨大的变化和飞跃,振奋了思想,关心了职工的热点问题。在停开一个钢厂的问题上,在做好扎实的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工作”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的教育引导,消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以稳定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同时,实行厂务公开和岗位变动公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聘上岗,让每一位员工充分了解过渡期的岗位调整措施,从而稳定职工队伍,确保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在保证正常生产方面,根据岗位实际情况,一方面交通运输部员工继续留在原岗位,暂不调整。8#高炉和炼钢厂的铁水运输将由山下人员承担。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在道口工、扳道工等保管岗位上适当使用了劳动者的性质(通过从原交通运输部返聘责任心强的退休、退职人员)来填补相应的空缺,用非常规的方法和高产的组织手段很好地满足了当时保障生产的需要。第四,创新独特的交通文化,为交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粘合剂。在交通运输部,争做运输人、争做模范党员、创建红旗支部、铸铁军队,是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打造的企业文化的一大亮点。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交通运输部队伍。围绕交通运输中心和安全生产现实,交通运输部深入开展了“做运输人我能做什么?”“怎么做才能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和“家企联保活动”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演讲、交流、论坛等形式,让员工自觉参与,从而达到* * *带着关心,* *带着努力和合作的目的,从而营造良好的交通氛围。1.创建学习型团队,把它变成红旗支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和运输生产同步推进的原则,重点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党员专业教育和党组织战斗力建设。以创新特色支部工作为目标,坚持每月召开党支部例会,每季对红旗党支部进行评比,每年召开思想研究经验交流会,增强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深入开展“定岗定责党员创新”主题活动。通过支部设岗,党员选岗,* * *共担责任,模范带动,为广大党员搭建舞台,成为运输线上的一面旗帜。2.党员成为运输安全的新屏障。近年来,公司生产的大发展,对保障生产的运输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交通运输部在加强党员形势教育的同时,向广大党员讲述了交通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对策、工作要求和存在的风险,使党员主动承担风险,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的铁路线上,党员随处可见。“我是党员,我是运输人”已经成为交通运输部190党员的自觉行动。3、树立以人为本,* * *构筑安全运输屏障。建立员工档案和家庭住址,关心员工生活,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交通运输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与安全和谐的氛围。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党政领导坚持逢年过节看望驻守一线多年的职工,让职工时刻感受到组织关怀,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构筑安全交通屏障,交通运输部于2004年开展了“家庭互动安全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致全体员工家庭的一封信、安全演讲、安全巡回展览、家庭安全漫画、安全信评和安全管理论坛等。通过活动,进一步创新了安全教育活动的形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