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希腊建筑分析论文

从根本上说,中西建筑艺术的差异来自于材料的不同:西方传统建筑长期以石材为主;传统的东方建筑一直是以木头为框架的。不同的建筑材料为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能,使得中西方古典建筑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思想,透露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西方的石头建筑一般都是垂直发展的,直指上帝。这样,高密度的石质屋顶能否被托举上天就成了建筑艺术的关键,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就成了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就是柱子,也就是那些垂直向上,不屈不挠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就是它的“主句”。不同的屋顶导致不同的风格,比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与西方的石头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质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就是托起屋檐的重叠曲木,可以将纵向的力向横向扩展,从而构造出各种各样的飞檐。与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句式”,飞檐的类型也很多,或下垂、或挺拔、或上扬。其不同的形式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盈、或古朴、或雄伟。不仅亭台楼阁要用飞檐来标识自己,表达感情,飞檐的高度和长度也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俗话说“增一分嫌长,减一分嫌短”,飞檐一定要设计得当,轻盈而不轻浮,简约而不机械,端庄而不呆板。另外,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新鲜感是最重要的,而外国人对古建筑充满了敬意和尊重。另外,西方的建筑充满了宗教神秘主义,而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另外,这里有一篇更系统的文章,或许更清晰。但总的来说,也就这样了。下面应该总结一下。陈安国:中外城市建筑文化的对比,中西建筑形式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人们思维方式、审美境界的差异。1.建筑材料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和哲学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出现之前,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建筑体系,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基本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和渡槽,中世纪欧洲的教堂,都是用石头建成的,都是留在这本“石头历史书”里的历史见证。只有中国的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为主要框架的房屋,属于木结构体系,因此被誉为“木的史书”。中西建筑对材料的选择不仅是由于不同的自然因素,也是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的结果,这是不同思想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了重物轻人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头的肯定中,可以看到理性的求智求真精神,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创造了原始文明中强调选择、收集和储存的活动模式。由此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哲学,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人合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人是自然中的一环。中国人选择木材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是重视它与生活的亲和力和它的性格与生活的结果。2.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和个性特征的差异。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我国的建筑是封闭群的空间格局,在地平面上呈散开状。中国无论什么样的建筑,从民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的模式。中国建筑之美是一种“集体”美。比如说;明清时期的北京宫殿,明十三陵和曲阜的孔庙都是有许多庭院的巨大建筑。各类建筑排列规整,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的内敛特征。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一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与巴黎的卢浮宫相比,北京的故宫,在类似的年代新建和扩建,是由数千个单体房屋组成的宏伟建筑群,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极其庞大;后者利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从一个庞大多变的形体中形成一个高耸壮阔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开始,柱廊、门窗被广泛使用以增加信息交流和透明度,建筑被外部空间包围以突出建筑的物理形象。这与西方人通过海上交流频繁往来,社会上实行奴隶民主有关。古希腊的外向性和科学民主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也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的建筑占地面,那么西方的建筑占空间。比如罗马Risim的斗兽场高48米,万神殿高43.5米。在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的穹顶离地60米。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高137米。庄的这座建筑固然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的崇拜热情,更多的是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3.建筑的不同发展显示了中西方对待创新态度的差异。从建筑的发展来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根据文献记载,中国的建筑形式和使用的材料3000年来没有变化。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建筑是不断变化的,其结构和材料都发生了快速的演变。自从希腊雅典卫城出现第一批庙宇以来,已经有2500多年了。在此期间,古代欧洲的建筑形式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形象、比例、装饰、空间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门和穹顶技术,从哥特式建筑中的尖戳、十字拱和飞垛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这体现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4.不同的建筑价值观显示了中西美学观念的差异。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重在信息,西方的建筑重在实物。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不是建立在计算、定量分析和形式逻辑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实践经验的方式上。我们对古建筑,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了解,大多是从文献中获取信息。历代皇帝的陵墓和住宅都是根据风水理论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运作的。为了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为了避祸,为了赚钱,为了得到幸福,聚落建筑依山而建,靠山川之力面向平川。这种“抬头看天文,低头看地理”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德开创的几何美学和数理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定的“统一”、“秩序”的理性主义和“和谐美的理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所有科学和艺术的命运都由这个概念决定。翻开西方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是几何形式;雅典帕台农神庙的形状“控制线”是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殿的穹顶到地面,可以嵌入一个直径43.3米的球体;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它的中央拱门和“控制线”是两个整圆。即使是园林绿化、花草树木等自然物,经过人工修剪和刻意雕琢,也呈现出工整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越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之美”,与中国园林“人造,然造化”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对比。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其著名的《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的经典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代代相传。17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德提出,优秀的建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坚固、实用、欢乐。”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的第一和第二原则。所以,当中国的古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破坏或“消失”的时候,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用实物的形象诠释着自己的文化。通过中西建筑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