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奥运会看“闪闪发光”的体育精神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中国* * *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体育与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手”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研究》。他认为仲甫先生提到的《新青年》六条标准不够全面,呼吁《中国青年》要“强,不要弱!”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欲教化其精神,先野蛮其肉体”。从1931的“一人奥运”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女排五连冠精神”;从北京奥运会首金到里约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当“00”少年站在东京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体育精神将代代相传,永葆生机。在奥运会中品味体育精神,会闪耀出人文精神的魅力。
运动精神是一种自信从容的风格。00后少年杨倩射干坤,摘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23岁的张玉玺像哪吒一样下海,一小时拿了两块金牌;14岁首次进入奥运会,三跳夺冠的“跳水天才”让全世界都佩服他。这股年轻的青春风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正在成长为中国的体育支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天真的活力,看到了享受运动、享受生活的朝气,看到了不服输、不放弃的拼搏,看到了年轻运动员敢于做事、为国争光的使命。
体育精神是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这次奥运之旅也许并不完整,但在最困难的时刻,却表现出了最顽强的精神和毅力,这就是女排精神的精髓。正是这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孕育了“球落地前永不放弃”、“输了就不要输人”等一系列精神和理念,激励着更多的人一波又一波地前进。只要精神坚定,永不放弃,努力的人生就没有终点。
体育精神是一种奋斗的姿态。中国男女举重队在东京奥运会上报名参加了8个项目,获得了7枚金牌和1枚银牌,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中国力量”。32岁的老将宫,用21年的等待和坚持,用对铅球的热爱和不断战胜自我的坚强意志力,为中国女子铅球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飞人”苏在奥运会百米半决赛跑出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刷新亚洲纪录,背后是拼接0.01秒付出的无数努力;马龙,这位仍在超越自我的“六角勇士”,即使过了40岁也实现了男子乒乓球的第一个双圈大满贯。他们用多年的自律奉献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未来。
强国强于体育。今天,祖国的强大创造了一批又一批运动员的“中国速度”,传递着“中国力量”。但是,尽管奥运会已经结束,体育精神将永远不会结束。我们记得体育场内响起的国歌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运动员“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不管能不能站上领奖台,斗志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