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的几个问题

散文的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情景上,所以作者往往有很多方法去处理这些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应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这对于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散文是非常重要的。现总结如下,以便传授给一个大方的家庭。

1,首选

不同的景物自然造就不同的情境,但景物的选择要与全文的情感基调相一致,才能使文章与景物融为一体。

比如《荷塘月色》的第二、五、六段,用了大量的笔墨,把马路上、池塘边的树都写了出来,但只有白杨、柳树被多次提到,有名字的,有的什么都没提,有的“不知道名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因为,这篇文章要表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超脱的淡淡哀愁,偷闲片刻的淡淡欢喜,其氛围恬静恬静,所以选择阴柔的植物杨、刘来表现古朴朦胧的意境最为恰当。

再比如故都的秋天。因为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清澈、宁静、悲凉的心境,他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公园、商场。而是租一间破旧的房子住,对着断腰的蓝色牵牛花,认为花的颜色是蓝色或白色,其次是紫色和黑色,微红的最低。其余景物也以冷色为主。由此可见作者的苦心。

2.结合

单一场景的组合应该以全景取胜。比如《故乡的榕树》第四自然段,小溪、鹅卵石、姑娘、鸭子、石桥、石碑、小石狮构成了独特的田园风光,充满了诗情画意。有些文章将人们的活动与单调的自然景色进行对比。比如《山水谈》中的“洞雨戏”,表现了一男一女与沉闷的雨天、孤独的荒山、原始的窑洞交心的内心生活,也让大自然一下子变得多姿多彩。其实古诗词中这样的名句更多。文的《上善晨走》“茅店月鸡鸣,板桥霜被人冷落”,用六个典型意象勾勒出东方农村黎明时分的意境,把“晨走”写得惟妙惟肖,真是诗中有画。再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啼,小桥流水。旧路瘦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名词触景生情,凄凉悲凉,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形象,孤独寂寞。上面的诗没有用动词,都是用名词组合。

3.设置环境

也就是说,画的场景设置在特定的氛围中,特定背景色的背景使画面境界完全出来。如《天山风光》中的“迷人的夏日牧场”,夕阳和红光给群山、草原、蒙古包、牛群和牧羊人以灿烂的暖色,表现了千里牧场的丰饶与宁静,以及牧民的喜悦。这里的夕阳和红光是黄昏时的背景色。《风景谈》中,采花无桃时,风景本身平淡质朴,但茶社的年轻人却使风景变得值得留恋,表现了人类填补自然贫困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人世间生活充实的人对风景的染指和支配,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题。

4.对比和对比

散文中的景物有时难以用直接的描写来表达其独特的魅力,所以作者常常运用对比的方法来使音乐变得美妙。比如在绿色上,梅雨池的绿浓淡适宜,明暗适中,北京什刹海的青杨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绿墙太厚,西湖的波太亮,秦淮河的水太暗。《大漠驼铃》在山水谈中,选取了绵长的黄沙、嘈杂的热风、骆驼的枯骨等极其单调的平面意象,与驼阵、猩红的旗帜、悦耳的响铃形成鲜明对比,使境界充满生机,令人振奋。另外,《天山风光》用日影衬森林茂密的枝叶,用水声衬静谧,用鸟鸣衬幽深,用红光衬黑暗,来表现天山的树高而密,也是如此。

5.想象和联想

有些风景比较普通,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画面是静态的,可以拓展的思维空间很小。然而,散文家不能局限于狭窄的空间和时间,而是巧妙地安排化腐朽为神奇,使画面动起来,活起来。在这里,想象和联想成了必要的治疗手段。在《荷塘月色》中,一句“忽然想起采莲”把作者和读者从清华校园带到了遥远的江南水乡,带到了一个如画的奇妙境界。正是凭借想象和联想,作者创造了诗意的艺术氛围,使读者获得美妙的艺术享受。

此外,想象力和联想往往表现在引用神话传说。因为单纯的风景本身多是静态的、当代的,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则因其历史悠久、更加魔幻浪漫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天山风光》就想到了哈萨克姑娘从天然湖中流出的眼泪,既点出了湖的神奇,又对比了不幸与幸福,表现了天山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江三峡的巫山神女,载着屈原的大鱼,雨中登泰山的洗头盆,海湾里的游泳也是佐证。

散文以景取胜,以情打动人,找到进入散文殿堂的钥匙,对于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是不可或缺的,掌握散文描写方法的作用就在于此。

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一种。最熟悉的是因为所有有文化的人都读过,最不熟悉的是因为不太好解释到底什么是散文。这是由于散文是内容和形式最不稳定的文体,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也是由于散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变化,导致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变化,散文的文体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今天谈散文、写散文、读散文,对散文的理解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考察散文文体概念的演变,给散文文体定位,明确什么是散文。

在古代,散文是指散文。从写作实践来看,早在商代就有散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早期散文的代表。虽然都是极其简单的笔记,简单朴素,但作为与诗歌相对立的文体,它们显然是独立存在的。《周易》、《春秋》的问世,说明人们开始重视散文艺术,《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相继出现,说明人们对散文笔记功能的掌握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论语》、《孟子》、《庄子》、《荀子》散文的相继推出,不仅说明人们对散文的论辩功能有了很好的认识,也说明人们对散文的结构艺术和制度特征有了很好的认识。宋玉的《风赋》和《高唐神赋》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人们可以用散文来抒发情感。可以说,到战国末期,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已经完全成熟,但人们对散文文体还没有概念。

汉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人们对文体的认识比先秦时期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了初步的文体意识。由于以诗、词、散文为主的文学创作日益繁荣,文学作品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出现了文学与学术分离的趋势。魏晋时期,文学进入了所谓的“自觉时代”,不仅出现了一大批擅长诗文的文人,而且关于文体分类和各种文体特征讨论的问题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刘勰的《文心雕龙》按照当时流行的观念把所有的文体分为两类。文指韵文,笔指非韵文。前者是指有节奏有韵律的诗、骚、赋、乐府,后者是指除韵文以外的一切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章,包括哲人、史传等文学类文章,也包括缺乏文学性的诏书、书信、剧本、疏经等实用类文章。

南北朝时期,散文在形式上出现了全新的变化,骈文和骈句成为文章的主要形式,与日作相对立,产生了工整固定的四六句骈文。“散文”一词作为文体名称,最早见于南宋罗大靖的《和林宇录》。书中引用杨东山的论文说:“谷(黄庭坚)的诗,妙在人间,散文却相当琐碎局促。”这里的“散文”显然是指与诗歌相对的散文。其实古代并没有产生文学“散文”的概念,所有文学和非文学的散文文章都被纳入“散文”的范畴。

现代散文-作为文体的定位。

随着小说、戏剧等新文体的产生和成熟,在它们取得了与诗歌、散文平起平坐的地位之后,再用“散文”这个宽泛的概念来概括散文这个家族是不够的,也是不合适的。因此,在西方“散文”概念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一种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散文文体概念,学者们开始讨论其文体取向。第一,有人明确把散文归为文学,把非文学类文章排除在散文之外。然后,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被清楚地提到一起,并被分为四大文学风格。从而正式定义了现代意义上的散文概念。然而,除了诗歌、小说、戏剧、民间艺术和电影文学之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都被归类为散文,散文包括散文、随笔、小品、游记、特写、通讯、报告文学、传记等。其主要特征是个性、抒情、自由。

随着散文创作的日益繁荣,散文家族其他成员的个性特征迅速形成并清晰展现。可以和散文称兄道弟,比如杂文、报告文学、科普小品等。,从而从散文家族中独立出来,使得散文的概念内涵越来越纯文学化。

新时期散文的文体取向。随着20世纪90年代散文创作的热潮,出现了散文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以“文化散文”为代表的极具散文气度的散文革新潮流,推动了各种“新潮散文”文体的革命,使散文文体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引发了人们对散文文体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是结合各种说法和目前文坛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我们认为散文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各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表现形式,自由展现主体的个性风格,以抒情写意为主要目的,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