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历史影响论文
从心理上说:
21世纪将是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纪,人民生活水平将普遍提高。但如果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不注重精神道德修养,就会出现暴力犯罪、道德沦丧、个人主义、精神空虚等问题,严重危害社会。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泰勒博士所说:“无论我们取得进步还是缺乏进步,今天都是一个繁荣成功的社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孔子建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之上的。这些价值观超越国界和时代;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的,也会反思今天和未来。”泰勒博士对以孔孟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在精神道德方面的当代意义和未来价值给予了中肯而恰当的评价。
在国际关系方面:
当今世界,政治、思想、宗教信仰都呈现多元化趋势。265,438+0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不同文明间新的繁荣。然而,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一些地区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将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共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也将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意识形态,也将是世界各国和平的准则。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这些原则,是世界各国在调整人与人、民族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都应该遵循的原则。c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大陆进行“文革”批判儒家思想的同时,周边几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也在悄然进行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崛起,并且都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用儒家思想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工业建设。这个例子证明,它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儒家思想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甚至有人提出“第三次工业文明”,进而提出“现代新儒家”的概念。这说明儒家思想不仅可以用来建设精神文明,还可以用来搞产业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人类物质文明。
人与自然:
儒家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主张一种普遍的和谐。如果世界各国都能重视儒家的“宇宙和谐”理念,将其解读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落实到操作层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能实现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蓝色星球就会更加美丽,我们人类就会更加健康、幸福、快乐!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西方国家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他认为传统的儒教和儒家思想不仅无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反而构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但是,历史的发展似乎到了Max?韦伯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在20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陷入萧条时,东亚经济圈,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省和香港,见证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比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积累、劳动技术等等。但此时,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东亚那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也对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进行了调查,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当人们审视自己的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相似之处在于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是否对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产生了有利的文化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征是什么?它与现代化有什么关系?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征及其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一切思想和知识都是一定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纵向君主式社会结构上产生的。随着百家争鸣、汉代独尊儒术、魏晋儒道融合、隋唐儒释道并存、宋明理学兴盛,儒家文化历久弥新,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自身的改造得以保存。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霸两千多年,不仅在于它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征
1,人文思想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都是由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一的、受控制的神。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灵或超自然力量,而是世间的伟人:盘石、女娲、伏羲、神农氏、燧人氏、幽巢氏,等等。换句话说,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肯定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孔子在《孝经》中说,“天地之间,人是宝贵的”。在荀子?在知望,荀子说,“人是世界上最贵的”。进而解释了人之所以比动植物贵,比天地之间贵,是因为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文精神的精髓。一个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和亲人的爱扩展到所有人。“堕落之语?《永业》说:“仁者欲立而立,欲达而人也”,《论语?颜回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精神,提倡尊重和理解人。”义”是指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公德,肯定一切靠人的努力,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儒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塑造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品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士要自强不息,任重道远”(《论语?泰伯”)。“故天将降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魄,空其身”(《孟子?苏”)。这种精神激励着历史上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
2.“内圣外王”的观念
儒家在积极肯定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态度后,提出了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个体心理修养的要求,从而达到仁和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为了达到仁政王道的目的,对社会教育的要求。“内圣外王”是人生与社会理想的统一,重在个体人格的修养、人生理想的完成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儒家对如何培养人的内在自我,实现“内圣”的人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观念和规范,如“礼、仁、忠、孝、信、义、恕”等等。“仁”是指以血缘为纽带的父母兄弟之间的亲情之爱,以及延伸到所有人身上的爱。为了达到“仁”的境界,儒家提出了“礼”的概念。“礼”是“正名”的意思。孔子提出了“君君、臣、父、子”,孟子提出了“父子相亲、君臣相义、夫妻有别、老少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孔孟也强调忠君孝父,友爱仁。在这里,儒家思想为君臣关系、家庭关系和一般人际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为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有效的伦理规范。至于如何落实这些规范,儒家认为,除了人的自身修养,还取决于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将这些伦理规范内化为人的心理过程,转化为人的内在品质和人格。所以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教育为先。儒家在“外王”思想中,提出了一套治国安邦的思想。如孟子的“民本思想”,他说:“保民为王,不可抗拒”(《孟子?梁),赢得人心就是赢得天下的地方。所以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也就是“控人不变产”,因为人有不变产就有恒心,没有不变产就没有恒心。仁政是王道政治。
基本要求。继孟子之后,荀子又提出了“庶人之安”的思想,他用舟水形象地解释了“庶人之安”的作用:“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外,还有很多宣扬王道的儒家政治思想。“内圣”与“外王”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一致的。孔子认为“修身”可以“定人”;荀子认为,“圣人”可以为王,圣人为王,圣人与王合一,就是修身、齐家,达到至圣,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3.“天人合一”的理念
儒家强调人本主义,但又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人本主义。儒家文化既强调人的主体性,又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西方人文主义在反一神教的同时,也是反自然的,更强调人征服自然的决心和自然的无限发展。今天的生态系统失衡,与这种“天论”不无关系。
孔子说的天命不等于基督教的上帝。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说:“孔子所说的‘天’,其实就是自然,所谓‘命’,就是自然的数或必然性。”[2]如《论语?阳货说:“天堂里有什么话!四时万物生,天是何物!”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在研究“天人合一”问题时,把“天”和“人”放在一个能自觉保持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认为天和人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孟子认为,“尽其才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知其天”(《孟子?专用”)。汉初董仲舒提出“天人相似”论,认为人与天相似,天是有意志、有目的、有道德的主宰,人受天的命令,天人之间有一种神秘的感应关系。天人由王相连,王依天而行,“田瑞应善意投降”;反之,王者逆天而行,则会招致“天谴”。显然,其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有机自然观,也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之一。
从以上内容来看,儒家文化充满了人文精神、有机自然观、完善的伦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历代统治者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儒家文化精神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日常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其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所诞生的时代要求,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作用。
一定的思想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反映其文化价值。德国哲学家李克特指出:“一切文化现象都反映一定的文化价值观。正因如此,文化现象要么被产生,要么被刻意保存,尽管它们早已形成。”[3]以核心伦理为特征的儒家文化的文化价值在于,它对于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
1.价值观的融合。社会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求和欲望,从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化影响,很难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达成普遍的一致。儒家文化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在于它为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即“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2.规范整合。统一的价值观需要统一的规范来维护,文化整合规范由价值观的需要而产生,由文化整合而系统化、协调化。因此,不仅要制定统一的规范,还要将其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儒家文化的规范整合,在于它提出了“礼、仁、忠、孝、信、义”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强调人的修养,通过人的内在教育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规范的整合。
3.结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结构系统,由许多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和单位都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只有与其他部分的功能相结合才能实现,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运行中发挥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功能互补。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系统。儒家文化不仅提出了“君君、臣相”的君主思想,还提出了民本思想。忠君爱民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的。“忠君”是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爱民”是赢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两者都是为了巩固君主政体,从而实现君主阶级和人民阶级的结构性融合,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整合。还有就是神圣化的思想,就是只要大家专心修身,都可以神圣化,等等。整合功能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所以说儒家文化是秩序文化并不过分,它追求的是社会稳定和谐。
二,儒家文化在东亚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经过几百年的衰落,儒家文化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这是由于近年来西方经济的不景气和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研究发现,东亚经济的腾飞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原因外,还有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支撑,即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核心文化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赖肖尔所说,“当代日本人虽然不再是德川时代先辈意义上的孔孟,但仍然渗透着儒家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一)儒家的整体性原则
本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和对利益的无限追求,经济组织和集团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东亚人虽然也有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也追求个人利益,但社会依然保持团结,表现出群体的整体效率。例如,在韩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市场经济的作用同时加强。日本和新加坡都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本身的统一机制。东亚这些国家长期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所以都有中央集权的历史传统。虽然君主政体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但建立在“忠孝”基础上的儒家伦理秩序却在人们的生活中长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于其他文化的整体召唤机制被保留至今,由此,“国家作为一个大的群体,有能力高效地实现一个预定的目标”[5]。
(二)家族式管理
西方的官僚制被誉为现代最合理、最高效的管理方法,风靡全球。家族管理被韦伯认为是一种传统的落后和低效的管理模式。今天,它已经在东亚国家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中显示出它的有效性。东亚国家把国家和民族视为同一个概念,所有群体都被家族主义联系在一起。在企业中,虽然人的地位不同,但都有家庭团结意识,企业成员保持着家庭式的人际关系和忠孝合一的行为模式。在韩国,许多企业把员工称为家庭成员。在日本,家庭不仅仅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单位,更是一个扩大的独立的社会团体或组织。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全部秘诀在于“家族意识”。公司就像一个家庭。为了维护公司的声誉,每个员工都应该努力工作,忘记自己和自己的小家。公司对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以最终对员工和员工家庭负责,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员工把公司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发挥集团的整体效率。
(三)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以儒家思想、忠孝为基础的规范体系中,东亚国家追求和谐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克服个人主义膨胀带来的社会灾难。新加坡独立之初,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在一二十年间迅速成为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国家。针对物质享受骤增,个人利益受到重视,但心灵空虚,忽视国家观念和责任意识,从自身国情出发重视儒家伦理,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儒家伦理教育,调节社会各种人际关系。在吸收和改造儒家思想的过程中,儒家伦理被赋予了新的适合新加坡现代化的精神和解释。日本被称为“大和”民族,这种“和”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和谐和谐的意识,即讲人际关系的正义和人情。这种“和”运用到企业中,就形成了日本式的竞争,即竞争与协调的融合,即集团外的排他性和集团内的和谐性。所以日本企业界认为日本企业的本质是“和”。当这种“和”的方式运用到日本垂直的社会结构中,“和为贵”的人际关系融合了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关系,形成一种凝聚力,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东亚社会的特征之一。
(四)教育优先原则
20世纪初,大多数东亚国家都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他们在短短几十年内的快速发展也是由于他们的教育成就。这一成就源于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儒家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主张先教育个人,提倡“有教无类”。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主张科举选拔人才,通过学习和考试竞争来强调社会的成就和地位,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种传统使得东亚国家和地区无论政府还是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在韩国,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上学,不管他们的生活有多贫困。同时,韩国政府实行“教育先行”的政策,对教育的投入也很高。在中国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以色列,韩国的政府教育投资是最高的。中国台湾省从65438年到0968年实行“九年制国家义务教育”。在日本,通过教育建立国家更为突出。战后,日本的教育经费迅速增加,从1950增加到1972,增长了25倍,占行政经费的20%以上。同期美国占15%,前苏联占16%,西德占12%,英国约占13%。日本政府认为:“教育投资的成果以培养人才的形式积累为特征。因此,一项投资一旦作出,从其持久效果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是对生产的重要投资。”[6]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无疑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
纵观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省、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经验,充分说明现代化不仅仅是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制度和管理经验的简单移植,还植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批判和继承,并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化,从而使儒家文化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正如韩国学者金日君所说,“经济发展的关键不仅仅在于需要引进有效的资本主义经济原则或经济原则,而在于需要处理好这个国家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这一根本问题。”[7]儒家文化倡导忠诚、责任、奉献、集体主义、教育优先的价值观,这无疑为东亚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