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纸质科幻小说
作者:刘
类别:科幻理论
试想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做了如下描述:
拿破仑率领60万法军入侵俄国。俄军边打边退。法军逐渐渗透到俄罗斯广袤的领土上,最近占领了莫斯科,莫斯科已经成为一座空城。经过漫长的和平等待,拿破仑不得不下令军队撤退。俄罗斯的严冬来临了。在返回的路上,大量法国人死于寒冷和饥饿。当拿破仑最终回到法国时,他只带回了不到三万的法军。
事实上,陀翁在那部巨著中确实写了很多这样的文字,但他把这些描写从小说的文本中孤立出来,放在一些完全独立的章节中。巧合的是,一个世纪后的另一位战争作家赫尔曼?6?沃克,1,在他的巨著《战争的风暴》中,也用类似于后记的独立章节,对二战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宏观的记述,并将其命名为《统一话题:全球滑铁卢》。如果单独拿出来,可以成为很好的二战史科普读物。这样,两个相隔百年的作家,只是想告诉读者,这些东西是历史,不是我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属于我的文学创作。
的确,主流文学不可能把对历史的宏观描述作为作品的主体。如果宏观描写达到一定程度,小说就变成了历史书,而不是小说。当然也有大量描写历史全景的小说,比如中国的李自成,国外的斯巴达克斯,但这些作品主要是描写历史人物的细节,用大量的细节反映历史全景。他们也不能以历史的宏观过程的描述为主体,这是历史学家所做的。
但是科幻小说就不一样了。请阅读以下文本:
天狼星指挥官伦博纳率领60万艘星舰的庞大舰队探索太阳系。人类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在撤退到外太空之前带走了地球上所有可用的能量,把太阳改造成了一个无法提前从中提取任何能量的红巨星。天狼星远征军深入太阳系,最终占领了地球,地球已经成为一颗空星。在等待了很长时间的和平之后,伦布罗肯不得不下令军队撤退。银河系第一旋臂严酷的黑洞洪泛期已经到来。返航途中,由于能量耗尽,失去机动性,大量星舰被漂浮的黑洞吞噬。当伦布罗克最终回到天狼星时,舰队中只剩下不到3万艘星舰。
这也是对历史的宏观描述。与上述不同的是,它也是一部小说,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因为这是作者创造的历史,伦李炳然和他的星际舰队都来自于他想象的世界。
这是科幻文学和主流文学的主要区别。主流文学描述的是上帝创造的世界,而科幻文学则是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然后再去描述。
正因为这种差异,我们必须从科幻文学的角度来反思科幻小说中的一些主流文学元素。
一.细节
小说必须有细节,但在科幻文学中,细节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这样一部科幻小说,名字叫《奇点烟花》,描述的是大爆炸创造宇宙只是一群超意识的烟火晚会,一个烟火就是一个创造大爆炸,然后一个宇宙诞生了。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述:
“这个不错!这个不错!”当烟火在虚无中爆炸,1号主体欢呼雀跃。
“至少比只有几个好吧”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纯能量沉淀的基本粒子颜色很好。”
烟火熄灭了,灰烬落下。
“耐心点,有趣的事情多着呢!”主体1对拿起另一个奇点烟花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个望远镜递给主体2。“看看灰烬内部,冷却的物质形成了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集体。”
“嗯,”2号实验对象拿着望远镜说,“他们可以复制自己,拥有微小的意识...等等,他们中的一些人实际上推断他们来自刚才的烟火,这很有意思……”
毫无疑问,以上的话应该算是细节,描述的是两个人(或者别的什么)在放一场烟花前后的对话和感受。但是这个细节绝对不寻常。真的不“详细”。不过200字而已。很难用主流文学来描述男女主角的一个小小的吻,但它涵盖了我们宇宙自大爆炸以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所有历史,包括生命和文明史,也展现了我们宇宙之外的一个超级宇宙的图景。这是科幻小说独有的细节。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微观细节”,我们不称之为“宏观细节”。
同样的内容应该在主流文献中描述如下: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然后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然后在太阳旁边形成了地球。地球出现十几亿年后,其表面出现了生命,然后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人类。人类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开始思考宇宙起源,并证明诞生于大爆炸。
这是细节吗?显然不是。所以宏观细节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里,
其实这样的细节在科幻小说中很常见。《2001》最后一章对宇航员的描述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段话是科幻文学中最经典的一章。在这些细节上,科幻作家的笔一挥,十亿年,十亿光年,让主流文学所覆盖的世界和历史,瞬间成为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尘埃。
在科幻小说的早期,宏观细节并不常见。只有当科幻文学把触角伸向宇宙深处,开始思考宇宙起源的时候,才大量出现。它是科幻小说成熟的标志,也是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特点和优势的表现手段。
无意贬低传统文学中的微观细节。也是科幻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生动微观细节的科幻小说就像一个没有腿的巨人。即使所有的科幻小说都是由微观细节构成,但也有很多像《往事之光》这样的经典。
可惜的是,在强调微观细节的同时,宏观细节并没有得到国内科幻评论家和读者的认可。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空洞,一种只是长篇大论。
《克拉克之星》是科幻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它的最后一句话:“摧毁了一颗文明的超新星,只为照亮伯利恒的夜空!”它是科幻小说永恒的绝唱,是宏观细节的典范。但如果这部小说写在中国,肯定不会出版,原因很简单,没有细节。如果说《2001》的时空描写尺度很大,但内涵已经写好了,再展开也没什么,那么《星》就真的像一个长长的剧情梗概。就算这个剧情梗概交给一个国内出版社收藏科幻小说的老编辑,他(她)可能也会觉得太粗糙。国内也有很多好的作品以“没有细节”为由无法发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冯志刚的《种植文明》。在2001北京师范大学银河奖颁奖典礼后的讨论中,一位MM严厉指责:“科幻创作的粗心大意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竟然有人把一本小说的简介拿出来冒充名著!”看到旁边冯雄的苦笑,我很想解释几句,但再看看MM义愤填膺的样子,话又被吓回肚子里。其实这份工作清单在细节上比国外的一些经典要详细的多。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两年前刚拿过星云奖的重力深井,卡尔维诺的螺旋,某些年代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人。据说冯雄正在把他的“内容介绍”展开成一个长篇故事。其实西方科幻作家也经常这么做,但耐人寻味的是,科幻史上很多扩展小说都不如他们的短篇。
宏观细节的出现对科幻小说的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让我们想起了应用软件(尤其是MIS软件)的开发理论。根据来自西方的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开发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即首先构建软件的总体框架,然后逐步细化。而在我国,由于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限制,企业MIS软件的开发基本上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是各种专业的小模块,最后逐渐组装成一个大系统(造成了相当多的灾难性后果)。前者很像是宏观细节的科幻小说。首先它按照自己的规律构建一个世界,然后进一步丰富和提炼。后者绝对是传统文学的建构方式。传统文学不能自上而下的写,因为上面的结构已经搭建好了,描述就不是文学的事了。
科幻小说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使我们有可能从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更深刻地表现地球,表现在主流文学中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世界。用望远镜从仙女座星云看罗密欧在朱丽叶的窗下吹口哨肯定更有趣。
科幻小说可以让我们看到海里的一滴水。
第二,人物
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类地位上升的历史。从斯巴达克斯拿着剑冲出竞技场,到法国革命者高呼人权、博爱、平等,人从手段变成了目的。
但在科学中,人的地位却在向相反的方向演变,从上帝的造物(宇宙中其他一切都是他老人家给我们的家具)、万物之灵,到与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再到宇宙角落里一粒沙子上微不足道的细菌。
科幻属于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的文学,但它是由科学而生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人类的位置上落在哪里?
毫无疑问,主流文学已经倒向了前者。文学是人学,这已经成为一种接近规律的规范。没有人物的小说是不能接受的。
从世界科幻小说的短暂历史来看,科幻小说并没有抛弃人物,只是人物的形象和地位相比主流文学大打折扣。到目前为止,经典的科幻作品基本都没有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在我们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最死板的人物是由“2001”塑造的,里面的科学家和宇航员目光呆滞,面无表情,说话的语气和语速像机器一样不变。如果说其他科幻作品中人物的缺失是因为作家的粗心或无力,《2001》是库布里克有意为之,他似乎在告诉我们,人在这部作品中只是一个符号。他非常成功。看完电影,我们很难分辨出飞船里仅有的两名宇航员。他们除了名字,似乎没有任何性格特征。
科幻小说中人物地位的变化,和细节的变化一样,也是因为科幻小说对文学描写空间的戏剧性拓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幻与科学的天然联系,可以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清晰的认识。
科幻小说中的人物概念主要有以下两个外延。
第一,用整个种族形象代替个人形象。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是,科幻小说可能描述了除人类之外的许多文明,并赋予这些文明和创造它们的种族不同的形象和个性。创造这些文明的种族可以是外星人,也可以是进入外太空的不同人类群体。前面提到的种植文明就是后者的典型。我们称这种新的文学形象为种族形象。
第二,世界以图像的形式出现。这些世界可以是不同的行星和星系,也可以是平行宇宙的不同分支。近年来,许多运行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虚拟世界被添加进来。这分为两种情况:第一,这些世界是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所拥有的,这个世界形象实际上是上面提到的种族形象的进一步扩展。另一种情况是一个没有人的世界,然后人(大多是探险者)进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关注的是这些世界的自然属性及其对进入其中的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的形象往往像传统文学中的小人,与进入其中的人发生冲突。在科幻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罕见的世界图像。这些世界在宇宙中独立存在,人从未进入过。作者用旁边一个超有意识的位置来描述。比如巴别塔图书馆。这样的作品很少见,也很难读,但却把科幻小说的特点推向了极致。
无论是种族形象还是世界形象都不可能存在于主流文学中,因为一个文学形象的前提是它可以与其他形象相比较。描述单一种族(人类)和单一世界(地球)的主流文学,必须把形象的粒子细化到个体。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小说对文学的贡献。
显然,科幻小说中的两个新文学形象并没有得到国内读者和评论家的认可。我们对科幻小说的评论仍然遵循传统文学的思维,不能接受不以传统人物为中心的作品,更不能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这两个文学形象的创造和欣赏是科幻文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科幻小说文学水平的缺失,本质上就是这两个形象的缺失。
三、科幻小说的现实与空灵主题
国内读者更喜欢贴近现实的科幻小说,有点超脱和疯狂的想象是接受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部分科幻都是在不久的将来。
这个话题理论上其实没有太多可讨论的。科幻是为了科学幻想而存在的,现在科学要被抛弃了,只剩下幻想了。展现想象中的世界是这个文学综艺的出发点和目的。用科幻描述现实就像用飞机螺旋桨当电风扇,不好用。有一点一直让我不解:想看对现实的描述,为什么还要看科幻?人民文学不好吗?丰收不好吗?《平凡的世界》不好吗?就对现实描写的水平和深度而言,科幻小说甚至比不上主流文学。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苏联喜剧电影,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一架大型客机降落在公路上,和汽车一起行驶。它遵守所有的交通规则,像汽车一样在红灯时停下来。
这是国内科幻题材现状的精彩写照。科幻是一种会飞的文学,但我们就是喜欢让它在地上爬。
第四,科幻小说中的英雄主义
现代主流文学进入了嘲讽英雄的时代,正如当代名言所说:“太阳是一坨屎,月亮是一张纸。”
其实这种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从科学和理性上讲,英雄主义不是一个褒义词。二战中那些勇敢的德国坦克手和日本神风队飞行员的行为算不算英勇?当然也可以说不是,因为他们是为非正义的一方而战。但再一想,这种说法只会给我们带来困惑。普通人在成为英雄之前都不是学者,他们不可能判断自己职业的正义性;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学者,也很难从道德的角度来评判一场战争。说一场战争是否正义,更多的是看他们的脚,而不是他们的脑子,也就是你站在哪一边。像二战这样对其道德本质看法基本一致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按照传统的英雄主义观念,战争来临时,普通人要想尽职尽责,其行为是否英勇只能靠运气。更糟糕的是,这种运气不是抛硬币的一半。久而久之,人们肯定会认为大多数战争中双方阵亡的士兵都是毫无意义的炮灰。如果我们再用这个定义来看待英雄主义,就会发现历史上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远远大于进步。光荣与梦想中的妇女办公室为之牺牲的事业不是正义的。这样看来,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烈牺牲,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做出的壮丽壮举,难道都是毫无意义的变态和闹剧吗?
更理性公平的做法是,将英雄主义与道德区分开来,只把它作为人类特有的品质,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对民主人权的认可,英雄主义正在淡出。文学嘲讽英雄,从另一个角度呼唤人性,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进步。可以想象,如果人类社会沿着现在的轨道发展,英雄主义最终会成为一种奇怪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社会一定会沿着现在的轨道发展吗?
人类是幸运的。自文明出现以来,人类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从来没有面临过来自人类以外的,可以在短时间内灭绝整个种族的灾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灾难会在未来避开我们。
当地球面临外星文明的全面入侵,为了保卫我们的文明,可能有十亿人需要在外星人的激光下当炮灰;或者当太阳系驶进一颗星际尘埃,不断恶化的地球生态必须让三十亿人死亡才能防止六十亿人一起死亡。既然如此,我们的文学还应该继续嘲笑英雄主义吗?高喊人道和人权能拯救当时的人类吗?
从科幻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种族极其脆弱。在这个冰冷的宇宙中,人类必须勇敢地牺牲一部分来换取整个文明的延续,这就需要英雄主义。现在人类文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顺利发展阶段,英雄主义真的不是很重要,但不代表科幻小说中考虑的未来不重要。
科幻文学是最不适合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地方,就让他们在这里呆一会儿吧。
第五,科幻小说中的第三个形象
如前所述,科幻文学有两个独特的形象: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它还有主流文学没有的第三个形象:科学形象。因为科幻小说是科学发展的直接产物,无论是传统的硬科幻还是后来的软科幻,科学总是存在于其中,或明或暗。它像血液一样填满了科幻小说的台词,作为一个无处不在的形象,它被科幻小说塑造了。
中国科幻一直在向主流文学学习,但不是好学生:我们注重人物和语言技巧,结果我们的作品只是小学生作文;我们关注现实,但和别人比起来,无非是一群没经验的学生在呻吟;我们也玩后现代,结果更惨。但有一点,科幻对主流文学来说比《照耀你》更重要。
那就是对科学的丑化和妖魔化。
其实到现在为止,主流文学只是和科学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并没有刻意伤害她。一方面,传统文学中的田园风光与科学关系不大。另一方面,科学的丑化需要先认识她,主流文学在这一点上可能有一定的障碍。但是科幻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不遗余力的去做!
我想我们都知道我们科幻小说里的科学形象变成了什么样。
是的,西方科幻作家在这方面做的比我们多,但这不是我们这样做的理由。科学在西方社会相当受欢迎,因此可能有必要反思其后果。但即便如此,这种倾向还是遭到了西方科学界和科幻评论家的一致谴责。在中国,科学在群众中还是旷野里的一株小蜡烛苗,一阵风就能把它吹灭。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预测科学的灾难。中国社会面临的真正灾难是大众科学精神的丧失。
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她的理解,这是一种深刻的洞察。虽然让科学精神在大众中扎根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与之相比,科幻小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本来两者并不矛盾。老一辈的中国科幻人曾希望让科幻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是多么的天真。但至少,科幻小说不应该伤害这项事业。科学是科幻小说之母。我们真的愿意成为她的敌人吗?
如果我们不以负面的方式描述科学,把它写得很可怕,却不能吸引读者,那我们就停笔吧。没什么。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如果有一天中国的科幻真的消失了,作为一个忠实的老科幻迷,我真心祈祷她死的干净一点。
六、旧枷锁
上面写了一些科幻和主流文学的比较,没有任何贬低主流文学的意思。上面说的科幻小说的优点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在水平上并不比主流文学高。反而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其实和主流文学比起来,我常常觉得很惭愧。最让我们感到惭愧的是主流作家探索和创新文学表现形式的勇气。从意识流到后现代文学的炫目表现,都是带着执着的我行我素的精神在不断发展。我们再来看看科幻小说。我们没有创造自己的表达技巧。新浪潮运动只是把主流文学的表达工具拿来为我所用,后来发现不合适。整个运动被科幻理论研究者称为“为科幻的价值和地位让路的努力”。至于上面说的宏观细节、种族形象、世界形象,都是科幻作家的无意识行为,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没有形成有意识的表现手法。在中国,这些技术甚至基本上不被认可。
事实上,一些传统的文学元素,如人物和细节描写,在上面提到的科幻文学中得到了拓展和颠覆,在主流文学中也正在被大刀阔斧地改变。像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这样的主流作家早就抛弃了那些传统教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一方面,国内的科幻评论家们却在虔诚地拾起别人扔掉的破碎枷锁,郑重地给自己戴上,把上面的螺栓拧得最紧,对那些一点点越界的科幻作品大加讨伐,俨然成了文学尊严的守护者。看着网上那些评论,充斥着陈腐的教条,没有年轻人的敏锐和活力,我有时候真想问:你多大了?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也是科幻的生命。面对这种从大海里看到一滴水的文学,首先要有大海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