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
一篇2000字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探索》
摘要: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诸素质之首,是灵魂。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后感到满足和快乐,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知、情、意、行同时综合作用的结果。知识是道德知识。理解正确与否,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一切素质之首,是灵魂。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后感到满足和快乐,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建设和谐中国、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从事教育多年,看到了教育的新要求,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入手。
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只有当我们的青少年有了小公民意识和良好的道德人格,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从习俗层面向原则层面、从依赖层面向意识层面、从服从层面向习惯层面的过渡。根据这一时期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正确引导,可以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个方面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协调一致,不可分割。
如今,由于误解,一些青年学生中出现了是非颠倒现象:比如,挥霍被视为慷慨,节俭被视为吝啬,乖戾被视为率直,友爱被视为“兄弟情”,尊师被视为“阿谀奉承”,反省被视为“背叛朋友”,包庇错误被视为“忠义”,故意破坏被视为“英雄行为”。因此,掌握科学知识,增强判断能力,提高道德意识,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前提。情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即由某种道德义务产生的情感体验。是道德悟性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在青年学生中,有的悟性很高,但对真实性和美丑缺乏爱恨情仇;有的人情绪饱满,但自控能力差,很冲动,损害自己的言行。实践表明,当情感和理智结合起来时,我们就能控制自己,产生正确的行动。情感和冲动的联系必然是主观武断的,造成麻烦。它意味着道德意志。是履行道德义务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人达到一定道德境界的重要条件。有了道德意志,我们才能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反之,必然会被杀退,半途而废,甚至屈服于暴力,叛变弃义,充当道德行为。它是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对人类社会一切基本规范的遵守和实践。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其行是否高尚,是否有益于人民。实践表明,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的前提,道德情感反过来又影响着道德认知的某种倾向。道德行为习惯是在认知和情感的引导下,通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而道德行为习惯又作用于认知和情感的巩固和发展。也就是说,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产生爱恨情仇的感情,树立明确的信念,激发坚强的意志,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纠正认识,增进情感,深化信念,坚定意志。学生的身心状况不同,道德水平也不同。面对差异,因人施教很重要。只有用钥匙开锁,才能有针对性。我们必须做到情与理、意与行、理与行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切实提高教育效率。
第二,重视各种有形的教育,组织高质量的交流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一切教育活动和交流都将使学生追求理想,自强不息,蓬勃发展,勇攀高峰,健康成长。相反,那些无用的活动和交往,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空虚,贪图享受,理想缺失,目光短浅,甚至误入歧途,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高度重视活动交流的选择,做好引导工作,依靠学生的集体力量,达到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交流中获取知识、改造思想、接受教育、提高觉悟的目的。一切传播活动的成功组织,示范教育有益作用的充分发挥,都离不开每一个教育者的素质。正如加里宁所说:“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所有的学生。”(《论* * *资本主义的教育教学》,第177页)可见,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感人的示范作用,始终是组织交流活动、做思想工作、提高教育效率的可靠保证。
第三,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确保德育的最佳效果。
道德教育必须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起来。没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自我教育难以健康发展;忽视自我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德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塑造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最高形式。自我教育对应于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有效性,是教育的反映和延续。它具有不同于教育的特点,其地位和作用是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首先,自我教育在形式上是个体的,它总是离不开个体的观念体系和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自我教育,社会的教育要求才能转化为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自我教育活动中,个体是一分为二的。主体自我作用于客体自我,主体和客体在自我的矛盾发展中统一。只有通过自我教育,处于客体地位的受教育者才能逐渐成长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主体。第三,自我教育是一种内在的思想改造活动。无论如何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还是升华原有的积极因素,都表现为自动性,是内在的辩证否定。教育活动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适应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
第四,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束缚精神,而是解放精神。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一切素质之首,是灵魂。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后感到满足和快乐,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中学德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选择学生愿意接受并勤于实践的德育理念,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说,德育实践比德育更重要。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理解和落实。努力使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大家都知道行动更重要,检查看实效。”形势一片大好。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教育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他们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自己。如果他们太高,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果他们太低,他们就会失去信心。通过正确评价自己,他们会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参考
李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赵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德育面临的新挑战